看完北大学霸李雪琴的家教模式才发现:好父母无需完美,但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作者:阿怪
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
01
遇上一个崩溃妈妈
周末逛商场,看到卖栗子的小店,想去给女儿买点儿当零嘴。
靠近窗口,才发现售货员大姐正在视频通话吼孩子,我听着大概是因为孩子在家没好好学习;但看大姐那个气势汹汹的架势,就像孩子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一样。
天呐,我这个局外人在旁边儿听着,替她的孩子感到一阵窒息。
虽然理智一直告诉我“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但架不住情感上实在觉得这个被吼的孩子太可怜,还是没忍住替孩子申辩了几句:
“孩子天天在家上网课压力也很大的……”
“您这么骂他不会有太大效果,反而孩子要浪费不少时间调整情绪,更没法专心学习了。”
挂了视频通话,大姐没嫌我多管闲事,倒是接过话茬和我聊了起来。
原来,她的儿子上初三,成绩不错,一直很懂事上进;奈何她家条件不好,大姐两口子兼着好几份工作赚钱养家,竭尽全力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
整个聊天过程中,大姐给我的感觉是她很爱自己的孩子,甚至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孩子良多——
孩子生病了她自责,孩子没吃好她自责,给孩子买不起好的背包鞋子也自责,孩子磕到碰到没被照顾好她通通自责。
说到激动处,大姐忍不住抹起眼泪来,想起刚刚吼孩子的事,又开始自责:“我也不想骂他的,也不知道怎么了一下就着急没忍住……”
刚才我还觉得她对孩子的态度实在过分,此刻却又忍不住共情起她来——
没有哪个妈妈是真心想对孩子凶狠嘴毒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这种事,我也经常能体验到……
02
妈妈怎么了?
刚怀孕生孩子那会儿,我各种看书恶补科学养育方法,只恨自己当初为啥不学医。
孩子稍微大一点,我又各种报课学早教,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想到去学教育,当个老师。
目前这个阶段,孩子上学难免遇到些心理困惑,我有时候又会自责为啥没早点多学学心理学,考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一旦没能给孩子提供面面俱到的照顾、足够的支持,整个人就很容易生气,其实是生自己的气,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好。
当一个人心理负担太重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有时候,我会埋怨老公没用,指望不上;
有时候,我会抱怨老人带不好娃,甚至帮倒忙;
更多时候,我会把怨气撒到孩子身上,指责她不让人省心。
完犊子,这个家怎么谁都靠不住,啥都指望我呢!
但做完这些“坏事”之后,我又开始后悔,整个人就是一个焦虑又自责的矛盾体。
这种矛盾经常在生活中原形毕露。
比如当孩子问我题,讲了几遍还不会,而我既想把孩子教会,自己又工作了一天很累很烦躁时,就会——
有时候忍得好,耐住性子一遍遍重来;有时候忍不住,讲着讲着就急眼了……
孩子眼中这样的妈一定很诡异:你到底想不想讲?到底哪个才是你的真面目?
前段时间看《我们的婚姻》的时候,前脚还羡慕里面白百何饰演的沈彗星:高材生有能力,进可攻职场,退能守家庭,赚钱养娃都不含糊,这种满分女强人生活中一定不存在吧?
后脚就见她因为孩子摔碎个碗、垃圾袋破了个洞,整个人崩掉,朝孩子怒吼发脾气。
哦,原来——
妈妈不是真的面面俱到,永远温和强大,妈妈只是一直强撑着;
妈妈不是不想做个好妈妈,妈妈只是太累了,内耗严重,不小心憋了个大招!
03
父母的“两副面孔”
前段时间看《荒野会谈》,脱口秀演员、北大高材生李雪琴在节目里讲了两件关于父母的事。
一件是她上高中时候,老师怀疑她早恋,通知家长查她的手机:“你关心一下你家女儿,看看她每天晚上跟哪个男孩子在发短信?”
当天晚上,李雪琴回家就看到妈妈正坐在自己的床上,一脸严肃地说:
“女儿,我要向你道歉。”
“老师让我留意一下你的手机信息。但我保证,我在点开‘信息’图标的那一刻,就关上了,一条都没有看见。”
“可我非常有负罪感,我在这里郑重向你道歉,我不该做这样的事。”
李雪琴说,这件小事让她感动至今,让她觉得跟妈妈待在一起非常舒适。
另一件是有关李雪琴父亲的。
小时候李雪琴很调皮,经常被老师请家长,那时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是“小树不修不直溜”,没想到有一次李雪琴爸爸去学校时反驳道:
“老师,我觉得小树只要不长歪,长点枝丫是没有问题的。”
在场的嘉宾都纷纷感叹李雪琴的爸爸真有智慧。
这两件小事,放在家庭教育中无疑是妥妥的正面案例;在过去那种教育环境下,这彰显了身为父母的可贵品质:诚实和信任。
可是,明明在此之前,我所了解的李雪琴的原生家庭,是另外一种版本……
李雪琴上初三的时候,父母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此后她一直和妈妈生活。
父母的离异提前结束了李雪琴的青春期,那个时候妈妈的情绪非常不稳定,李雪琴不得已承担起照顾妈妈情绪的责任,她后来的讨好型人格、抑郁症等等都与这些脱不了干系。
为什么关于原生家庭的故事会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呢?
那个不自信,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的小姑娘是她;
那个真实、坦率又可爱的优秀青年也是她。
李雪琴能成长为如今的样子,父母有做得好的部分,也有做得不好的部分,这些都在她身上留下了印记,这才成就了那个独一无二的李雪琴。
04
不苛求完美,但努力做到真实
话到此处,李雪琴父母和吼孩子的大姐有什么关联呢?
李雪琴妈妈意识到自己阴郁的心境,会给女儿的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便尽力给孩子提供自由的生活环境;
曾有人问李雪琴,她妈妈是怎么培养她考上北大的?
李雪琴回答得很随意:“我妈也不怎么管我,就是随便玩,然后就考上了。”
卖栗子的大姐,意识到自己吼孩子不是因为孩子不够努力,而是自己过于焦虑;
她打算下班后回家好好跟孩子道个歉,聊一聊。
他们都不是完美父母,但她们都在为孩子的成长竭尽所能。
排除少数极端特殊情况,我们绝大部分父母,都是普通人,不是圣母,也不是恶徒:
有自己的闪光点,有温和、耐心、积极乐观的一面;
也有觉得很累,身心俱疲,忍不住发泄的时候。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足够好的父母”这一概念,即父母不需要事事追求尽善尽美,不容许自己出错。
时刻自责难受,会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也把身边人搞得神经紧绷。
心理学家李雪老师认为:
“足够好的父母,是足够诚实的父母,对自己诚实,对孩子诚实。
父母做不到的事情,并不会给孩子留下创伤,创伤来自于欺骗。
一边发脾气一边说,我是爱你,为你好。——这是欺骗。
我发脾气是因为你惹的。——这是欺骗。
要不是我管着你,你就完了。——这是欺骗。
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的痛苦是妈妈自己的功课,与你无关。这就是足够好的妈妈,是爱和自由的践行者。”
有时候,我们一时失控,暴躁的怒吼,肯定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但只要我们守好边界,明白垃圾情绪是自己的事情,孩子是在替我们承担,我们便能在跟孩子的互动中找到治愈、修复的方式;
只要我们足够诚实,孩子也能在与真实的父母的关系中,渐渐明白:失望、痛苦、伤心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至于我呢,我也不是完美父母那一挂的。
我打算下次孩子再找我问题,而我又很累的时候,允许自己先休息一会儿,把自己从“孩子学不会代表我不行”的执念中解放出来:
“我很累,必须得躺会儿了,等妈妈睡醒了,再来回答你的问题。”
同时,我也会好好修炼从“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到“及时发现自己怎么了”的能力,努力陪孩子一起成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