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50天:普通人的群星闪耀时社会2022-05-17 07:05 茨威格写过一本《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记录了影响人类历史走向的14个瞬间。他说,这种星光闪耀的时刻一旦出现,就会决定未来几十年和几百年的进程,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而这14个故事的主人公,我们一般称他们为英雄。但在茨威格的笔下,这一个个即将影响人类的瞬间,对当时这些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平凡的日子。正如书中所说,“一切看似伟大的壮举,都是默默完成的。”5月15日,上海宣布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近两个月的全城静默终于即将告一段落。在上海,乃至全中国的历史中,两个月甚至不足弹指一挥间。但我始终相信,就在这两个月之内,一定有许多“茨威格瞬间”。01.疫情之下,医疗资源紧张,非常紧张。成年人的小毛病或许还可以拖一拖,但面对孩子的病痛,没有哪个父母能忍得住。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打开微博,就能看到家长在焦急地求助:在上海浦东的上海儿童中心医院,每年都会收治700个新发血液疾病的患儿,其中85%来自外地。疫情之下,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是最不堪重负的群体。他们一边和已经罹患的疾病对抗,一边还要配合各种防疫措施,随时储备物资,药品。以及面对看不到尽头的封控。这家医院不远处有个沃尔玛门店。店长顾伟峰说,其实在封控前他们已经做过预演,要为相关社区快速组织物资。但真的到了3月27日当晚,面对无数前来门店抢购的顾客,以及不断涌入的线上订单,顾伟峰和其他14名同事还是措手不及。每15分钟安排50名顾客进场,收银,补货。不停地维持秩序。一直到半夜。(顾伟峰在店里忙碌)随后的十多天,每天都加班加点忙得焦头烂额,因为封控,下单的物资没有人配送,他们拉着拖车一个接一个小区送过去,每天都以精疲力尽结束。有时员工说撑不住了,要回家,就连顾伟峰本人都需要咬牙才能坚持。直到他接到了一个特殊的需求。医院里的一个患儿想吃自热米饭,还想喝营养快线。同事黄宏进告诉顾伟峰,这孩子得的是白血病,病情恶化了,父母问他还有什么想吃的,他说看到电视上的自热米饭很新奇,想尝一尝。黄宏进没有告诉顾伟峰的是,这件事是公司当时头等大事“弱势群体支持”的一部分,除了病患儿童,还包括视障群体,方舱医生。当然,还有养老院和独居老人。疫情开始不久,公司CEO朱晓静偶然看到一个视频,一个老年人买不到菜,急得哇哇大哭。于是,“弱势群体支持”成为了沃尔玛在上海保供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但顾伟峰并不需要知道这些背景。他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孩子也就10岁,跟自己的儿子年纪相仿。他想起自己和儿子也是很久没见了,儿子虽然年纪小,但知道爸爸的工作非常重要,和人人都夸的“团长”一样厉害,所以一直很崇拜他。顾伟峰心里,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孩,莫名就重合了自家儿子的脸。他放下手头工作立刻赶去准备物资,他打包了店里所有口味的自热米饭,又担心孩子吃不惯,于是还加了海苔和好几样小零食,给这个孩子送去。他执意不肯收钱,“就当是给孩子的礼物”。顾伟峰忽然感到,自己每天在做的事情,对一些人来说,也许真的很重要。甚至是足以承载他们生命尽头,最迫切的心愿。据说,伟大的军队拼的是后勤。如果救孩子的医生是逆行英雄,那这些零售人算不算后勤队团长。回到门店的路上,想着自己的儿子,他突然觉得特别特别骄傲。是那种明白了自己到底在做什么的骄傲。这是一个父亲,自封为“后勤团长”的“茨威格瞬间”。02.除了上海,距离全国高考生统一高考的时间只有三周了。王云霞想到这里就会忍不住哽咽——“我儿子今年高三,在老家读书,我以为我可以多陪陪他的……可是,我没有尽到妈妈的责任……”王云霞不仅没能在儿子前18年最重要的时刻陪伴他,甚至连电话都没时间打一个。自从沃尔玛成为保供企业,开始为居民们提供物资起,王云霞几乎就没睡过一个整觉,每天电话从一大早就开始响。最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一个多小时,没时间洗衣服,只能都带回去让丈夫代劳。她对接的客户大多特殊,有大量的医务工作者,最让她想不到的是,有家医院一次定了几百条被子,因为医护们都要留守了,装备根本不够。那一天,整个门店晚上十点半接到订单,一直配货打包,忙到凌晨三点才结束。“我当时也想不到累,我只想快一点送过去,让医生们早点休息。”她朴素的想法是,对方是医生,所以一定是当下最辛苦的人。对比起来,自己这点工作量没那么重要。她也对接过几百人的宝妈群,同样作为母亲,她最知道她们想要什么,也最能以过来人的身份安慰那些新手妈妈的焦虑。最初封控的时候,宝妈群每天都能炸出几千条消息,有的妈妈生怕孩子受一点点委屈,连物资的品牌都要指定,如果缺货了就分外不安。王云霞耐心安抚,说我也是做妈妈的,我知道应该给宝宝用什么。“请你们一定相信我,会尽量把最合适的东西配送给你们。”(王云霞为宝妈群选购物资)当回顾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事,王云霞突然发现一些被忽略的事实。“当时每天都在看手机没法好好休息,领导就逼我把手机关了,逼我休息。”“我一回到办公室,大家马上给我让座倒水,好像我就是店里的老弱病残。我突然感到,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在默默关心我,关注我。”说到这时,王云霞再次哽咽。给别人帮助的时候,也是能强烈感受到被别人的呵护。这是一个助人者对世界简单而真切的感知。王云霞对自己说,如果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努力工作,也许疫情就能快点结束。她想看着自己的儿子上考场。她希望来得及。这是一个母亲,隐忍在泪光背后的“茨威格瞬间”。03.赵鑫磊曾经是生鲜主管,是个只和菜、蛋、肉、奶、鱼虾蟹打交道的腼腆汉子,从来没想过自己要和这么多人打交道。然而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却要独自守着3万平米川沙仓库,负责来来往往每天几十辆车,和上百个陌生人打招呼。仓库里条件艰苦,只能打地铺睡,雨季的上海潮湿,垫在地上的木纸板时常被泡烂。没有办法做饭,就带着干粮在工作之余随便吃两口,不能洗澡就烧热水勉强擦擦身子。比这些更难熬的是,当一个人的时候,面对三万平米巨大空间的那种孤独感和无力感。对于大多数可以与家人抱团取暖的上海市民来说,这种巨大空间的压迫感似乎很遥远。这样的生活,他过了一个月。赵鑫磊开玩笑说,半夜睡不着他就苦中作乐,幻想自己是看守着大堆宝藏的勇敢骑士,这些宝藏,可以拯救世界。说到这里,这个生于1987年的男人像孩子一样笑了。一直不善交际的他,最头痛的是面对陌生人的局促不安。他每天对接无数个运输的货车司机,特殊时期,司机们也是疲惫不堪,他时常会看到一张张疲倦的,冷漠的,甚至带着抱怨的脸。赵鑫磊知道司机们有自己工作上的麻烦,并不是针对他,但他们是他每天仅有的,能接触到的人,他依然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他自然地想起了主管说过的,见到顾客三米之内就要对他们微笑,这是沃尔玛的企业文化。这种习惯养成的条件反射让赵鑫磊不管什么时候,远远地看到司机,也露出一个微笑。“辛苦了。”迎接司机的时候,他轻声说。那个司机愣了一下,大概长期一个人面对寂寞的高速公路,也很久没人和他这么说过话了。然后他也挤出个笑来,说,哎,没事。那一次赵鑫磊明白,温暖热情的情绪是可以感染别人的。他会一个个给这些大货车司机打电话,主动告诫他们要小心,要注意安全。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比我还要辛苦。”“我真心希望他们都能安安全全,平平安安度过这段时间。”他还说,其实后来和很多司机都成了朋友,他们再次来送货的时候,还特地给他带了红烧肉,觉得“住在仓库”里的小哥,太辛苦了。这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人不善表达,但当我们发自内心认为别人好时,都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冲动,想要别人好。人和人,终究是粘合在一起的。在三万米空间尝试三米微笑法,这是一个不善交际者的“茨威格瞬间”。04.人是社会性动物,是在互相帮助种搀扶前行的。对于这句话,于银龙应该最有体会。他当时面临两难的抉择。从3月28日开始,他就待在门店里,专门负责解决解决对口小区的保供问题,背后涉及到几十万个家庭。(于银龙和他的团队)原本家人是支持他工作的。家里也有老人,也有孩子,能体谅其它家庭的不易。但事情的转折出现在老丈人身上。老丈人抗原出现异常,又因为有病症,不能自理,妻子必须跟去方舱照顾。家里留下他13岁的女儿需要照顾,这同样是他无法推脱的责任。一言不发帮他照顾大后方的妻子终于在电话里哭着说,你回家吧,好不好。(于银龙和妻子的聊天记录)一边,是几十万需要保供的家庭,另一边,则是他那个需要自己撑起来的小家。这是他活了几十年,第一次遇到如此无解的难题。于银龙坦白,他认为自己首先应该是儿子,丈夫和父亲,至于做整个城市几十万人的英雄,本不该是他的使命。这太崇高,也太艰辛了。最后帮他解围的,是疫情之前还素不相识的邻居。于银龙的工作向来早出晚归,极少与邻居走动,他一直觉得上海是个各自忙碌,相互疏远的地方,尤其是邻里之间,彼此的名字都不知道。但现在为他伸出援手的,却是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愿意帮他照顾女儿,说这都没什么的,我们只是多帮衬一个人,你要去帮几十万人。“放心去吧,你的事重要。”可是于银龙知道,没有他们,他做不了这么“重要”的事。正如我们之前文章所说,如果说这次上海疫情有好处的话,那就是让我们重拾了邻里之情。一位居民把自己囤的可乐放在大厅分享给其他住户。邻居纷纷用辣酱,泡面,护肤品去交换,到晚上,大厅里原本放可乐的地方已琳琅满目。年轻人担心小区里的老人不会手机抢菜而留言。老人回复说物资储备丰富,还主动把蔬菜洗干净挂在门上,让邻居随意取。这是属于于银龙和千万个上海人的“茨威格瞬间”。05.人没有狮子的利爪,没有鸟儿的翅膀,但人依然从黑暗时代走了过来,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明。因为人类之间会互相帮助,人类总是被其中挺身而出的个体保护得很好。或者换句话来说,我们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也都是各自的英雄。《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说很多当时的英雄,并不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但历史的瞬间就突然砸到面前了,他们在时代里行走,最后成为了影响时代的一束光。科恩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分明看到,在过去两个月的上海,在一道道无助、愤懑、迷茫的裂痕之间,也有一束束光,人类守望互助的光。当我们看到,感到,赞美并传递这些光的时候,相信我,我们会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封控和疫情总会过去,上海一定会以它曾经的节奏重新运转起来。我不敢期待那些瞬间闪烁的光能够永恒,但或许,我们可以遗忘得慢一点。-END-欢迎关注【推荐阅读】“清零派”和“共存派”都被妖魔化了王铁梅女士在上海某小区防疫群的魔幻遭遇上海六院的“丁丁保卫战”推文,被骂不冤回复晚安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