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区封控,云南人怎么囤菜
头图 | 小红书 © 吃喝行摄的番茄
认识一个做心理咨询的人,她说过这样的话:“当你觉得厌倦了这个世界,就去菜市场转转,那里烟火气十足,会激起你活着的欲望。”
那确实是一个充满了魔力的地方。
在菜市场,没有要“上得厅堂”的高级命题,只有“下得厨房”的油盐酱醋。
每一副面孔都简单纯粹,每一句话都接地气。一切的目标都只是为了对抗最原始的饥饿,满足些口腹之欲。
确实,还有什么场面能比这更热气腾腾,更能催人卯足了劲活下去呢?
但即便同为菜市场,云南人的菜市场绝对又更胜一筹。
就菜市场而言,云南人举手就是YYDS,从没服过谁。
红的白的蓝的紫的、活的死的、土里的树上的……一旦云南菜市场支棱起来,绝对独领风骚,颠覆人的想象。
诀窍无他,就两个字:够野!
云南的菜市场,有多野?
“萝卜白菜、猪鸭鱼羊”在这里都不好意思提。
有“山菜之王”美誉的蕨菜,又名鱼腥草的折耳根,荠菜、东阳菜,抽筋菜……
只听名字,都叫人觉得出戏,还以为来到了一个什么“千奇百怪生物展览馆“呢!
但这却还只是云南菜市场的基本出厂配置。
真实的云南菜市场,更像是一个堪比5A级景点的生物世界。
——花类。
“云南十八怪,四季鲜花开不败。”
四季如春的云南,如果不能把鲜花纳入菜单,那将是4800万云南人莫大的遗憾。
洁白无瑕的玉兰花,拿来蒸肉丸,肯定美味又可口。
优雅整洁的金雀花,放入鸡蛋一起炒,一想到那花香混上鸡蛋香的运维,口水就忍不住了。
棠梨花、核桃花、苦刺花、核桃花、攀枝花、石榴花……
在云南人的眼里全然是这样的:哇~这个拿来蒸,那个可凉拌,还有那个,拿来爆炒肯定一绝!
个个都是辣手摧花的好手。
城里人把花当作生活的装饰品,按朵按束来买。云南人却把花当作美味佳肴,论斤来卖。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朵花可以完整走出云南人的餐桌,就像一个福建人走出广东要瑟瑟发抖一样。
图 | 小红书 © 吃喝行摄的番茄
在云南,有如此待遇的可不只是鲜花。菌菇,更是被云南人拿捏得死死的。
就是吃菌子,云南人愣是吃出了一股子前赴后继、荡气回肠、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来。
——菌类。
独特的气候条件,让云南成了名副其实的“真菌王国”,已知野生食用菌多达800多种,占了国内的九成,几乎是全世界的一半。
外地人到了云南,看到菜市场琳琅满目的蘑菇,千万不要随便买,更不要以貌取菇。并不是好看的就好吃,最好先和老板聊一下再做决定。
毕竟云南人吃菌子,那是豁出去拿命拼的事业。
图 | 小红书 © 悠游云南
我敢打赌,不到3秒钟,老板就会分享云南人具开拓精神的以身试菌的独故事,以及就算吃菌中毒,也能从医院里爬出来锲而不舍继续吃菌的英雄事迹。
在这里,有着完全颠覆一个人认知的判断标准。如珍贵野生菌圈子里的明星——松露,到了云南菜市场,撑死了只能算二三线的咖位。
云南人把松露俗称为“猪拱菌”,一听名字就知道在这松露是很难C位出道。
如果说,奋不顾身以身试菌,还只能体现云南人胆量够大,以及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
那对各种虫子的偏爱,就完全是因为深入骨子里放荡不羁的野性了。
——虫类。
“三个蚊子一盘菜”、“蚂蚱能做下酒菜”,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无论大小,不管美丑,各类千奇百怪的虫子,在云南都难逃被吃的宿命。
大家熟悉的菜市场,鸡鸭鱼肉,海鲜山珍,常常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只有云南菜市场,虫子是当之无愧的摊位头牌。
蚂蚱、知了、竹虫……滚油炸后,金光闪闪,色泽靓丽,很是诱人。
炸蜂蛹最好吃。刚刚长出翅膀的嫩虫,白白嫩嫩,都还没来得及张口吃过俗世里一点东西,肚子里干干净净。营养也好,富含蛋白质,体弱体虚的当地人,常用来做补品。
还有打屁虫也不错。就是活着的时候,不仅放屁很臭,长得又丑,好在并不影响口感。只要能客服心理上的障碍,不失为独特美味。
在云南,吃蚂蚁蛋不再只是黑熊的最爱。经过云南人的一番操作,蚂蚁蛋不仅能吃,味道也实在是叫一个酸爽。
也许很多人觉得吃虫子恶心,但到过云南,吃过云南人做的虫子的人,都说真香,谁吃谁知道。
云南菜市场的野性,只有想不到,没有见不到,只有不认识,没有不能吃。
站在云南菜市场,足够让一个人重新思考关于活着的深奥命题,几乎是一个价值重塑的过程。
北回归线是一条神奇的地理线。
被北回归线穿插而过的云南,上天恩赐了39.4万平方公里野性十足的水土。
山地高原地形占主导,集中在1000~3500米中海拔范围,占总面积的87.21%。
东部是低山岩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西部有高山峡谷,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
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河流穿流而过。
同时受到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抚摸,为动植物的野蛮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2021年10月,联合国选择在云南发布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
极具野性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成就云南成的生物多样性。
云南菜市场上的花类、菌类、虫子,只是这种“多样性”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云南动植物的野性发育,都是来自上天的“恩赐”。
那云南人的野性发育,则完全靠的是他们的后天努力。
特别是在吃菌子这一块,云南人可以说是一骑绝尘,“野”名远扬。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从2010-2020的十年期间,一共有10036起蘑菇中毒事件,累计有38676人中毒。而在这上万起的蘑菇中毒事件中,以云南名列第一。
云南省卫健委官方各种操碎了心,也阻挡不了云南人对野蘑菇的情有独钟和无限向往。
曾经有一张关于云南人吃菌的图片,在网络上疯传:
有人打算打算第二天捡野菌吃,第二天果然付出行动,然后中毒进医院了。
从医院里吸取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后,果断判定上次是没弄熟,决定出院后回下锅再吃,结果大家都早已明了:又来医院了。
整个过程,主人公全程在朋友圈直播。
云南人在医院遇到熟人,互致关心的话极具地方特色:“你给是吃芥(菌)闹着(中毒)了?”
够不够野?
曾经在短视频平台红极一时的魔性洗脑“防毒山歌”:”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
这也是云南人创作的。
也只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云南人,才能创作出如此神作。
在云南,没有吃蘑菇中毒过,人生就像缺了点什么。就像是大学生调侃不挂科大学生活就不完整一样。
吃野有风险,入口需谨慎。道理云南人都懂,就是实在顶不住诱惑。
吃野,已经成了云南特有的风情。
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到它的菜市场看看。
名胜古迹的历史过于久远,网红打卡的场所过于浮华,唯独逛菜市场,才是找到城市气息的最佳捷径。
云南菜市场,看起来很野,没什么文化,也不够高档,却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生活的模样。
菜市场的小贩摆上菌类叫卖着,卖虫子的大姐高喊今天的蜂巢特别甜,有人从没有固定摊位的老婆婆那买到新鲜的蒲公英……
穿插在人声吵闹的菜市场,往往能感受到大千世界最真实样子:每一个人都在努力认真地活着呀。
《圆桌派》里,梁文道说:“什么人懂食物?什么人懂吃?我们一般都觉得是厨师和美食家。其实我们还忽略了菜贩,那些卖菜卖肉给你的人。”
到了菜市场,哪怕你什么都不买,就站在那里,看来来往往的行人:结伴而行的老夫妻,带娃买菜的年轻妈妈,一路说笑的小情侣等等,虽然因为疫情影响很多人带上了口罩,但你能看到,每张口罩下都是一个个努力生活的模样。
原来生活的真相,都在菜市场里。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无非就是一饭一蔬罢了。
肚子里是饱的,身上是暖的,是头等的大事。
无非,也就是一个菜市场而已。
▼
文字为国馆读书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本文作者:国馆
/
版式设计:Susu
· 致亲爱的国馆家人们 ·
探究美食新知识
关注【极物严选】视频号
你身边的美食百科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