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央媒关注双11玩法更迭,即时零售成为实体店转型重要路径

央媒关注双11玩法更迭,即时零售成为实体店转型重要路径

科技

出品/联商网

撰文/拾一


与往年相比,今年双11最大不同或许就是线下的实体零售店的“崛起”。在双11前后,央视、人民网、经济日报等央媒,相继对实体店参与双11这一现象进行了报道。


实体店抢滩“双11”背后,即时零售成为最重要的“助推器”。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双11,线下的实体零售店纷纷加入大促,通过即时零售的方式,满足本地消费者“又快又省钱”的需求。线上与线下、业态与场景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新型消费的典型特征。


央视报道也指出,即时零售正改变着电商购物市场格局,“外卖送万物”渐成现实,实体门店也因此获得更多收入。即时零售是线上线下又一次深度融合,正在加速实体商业变革。


那么,以“本地门店+即时配送”为组合拳的即时零售新模式,究竟为何能在双11这个专属于线上品牌商家的购物节中,帮助线下实体商家站上舞台C位?


01

所见即所得,

实体零售抢滩“双11”


为了看世界杯,北京市民李先生特地买了一个投影仪,“朋友们是前一天才定下来到我家看开幕式加揭幕战的,时间很紧,我怕来不及,就外卖下单了一台投影仪,一小时左右就送来了,还包安装。” 数据显示,世界杯开赛前三天,美团上投影仪的外卖单量同比上涨165%。


今年双11,在北京工作的90后肖先生,用美团外卖买了一台手机。“公司3公里左右就有家Apple授权店,很快就送到了。”家住杭州的李女士感受到了相同的快捷与便利,30分钟不到,她通过美团平台购买的狗粮,就从附近的宠物店送到了家门口。


不用等待,不用预售,用“点外卖”方式“所见即所得”。即时零售成为今年双11的新景象,也成为日常购物的一部分。“今年双11那几天,店内有近30%手机订单是外卖卖出去的。”苏宁易购一线下门店店员表示,“双11期间和美团合作促销,让线下门店也变得更热闹。”


零售平台美团数据显示,今年参与“双11”的数码3C门店数量,同比去年增长2倍。10月30日至11月1号,美团上来自本地实体门店的电脑品类销量增长了73倍。不止数码3C门店,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商超便利店、夫妻杂货店、母婴店等在内的各类线下实体中。



双11,原本专属于线上品牌商家的全民购物节,为何实体门店成为其中的生力军,大放异彩?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消费需求的变化。


2022年是“双11”的第14个年头,消费者已经倦怠和摒弃双11传统促销方式,用户需求步入新阶段。一方面,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等待,不要“预售”,渴望“所见即所得”的消费自由;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常年多次“秒杀活动”,再加上双十一种草期太长,促销机制过于复杂,消费者抢购的热情淡了。


在消费新需求下,年轻人不再囤货,追求即买即得,而即时零售这一“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商品小时级送达”的消费模式,恰好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


与此同时,高企的门店租金、单一的消费场景、不稳定的客流,让实体商家越来越难。而即时零售的崛起,在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同时,也为实体商家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因此,今年众多线下的实体零售店借助美团等即时零售平台,纷纷“加码”双11大促,试图抓住即时零售的万亿市场“新风口”。


02

即时零售加持,

实体店“参战”优势渐显


曾几何时,电商大规模扩张而实体门店势单力弱的局面让不少人感到不安。如今,在新需求、新变化下,过去在双11中缺乏“枪支弹药”优势的实体店,正在将劣势转为优势。


作为“本地门店+即时配送”的模式,即时零售扎根线下实体,购物和履约体验都依靠线下实体门店。在今年双11中,实体门店与即时零售的完美配合,也让大家充分看到了实体零售在大促中具有的诸多独特优势。


其一,正品保障。一直以来,线上购物的商品品质问题一直颇受争议,尤其是在大促期间,相关投诉更是居高不下。相比之下,消费者对实体门店的信任度更高,尤其是开在距离消费者不远处,或是那些消费者实际进店逛过的门店。


其二,机制简单。以往每年双11,电商平台的促销、优惠方式不可谓不复杂,不少“剁手党”都曾因复杂机制而被劝退。而今年双11,在以美团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平台上,消费者不用做“计算题”就能享受到各种优惠的叠加。


其三,时效优势。“虽然实惠,但需等待”,几乎是双11诞生以来的代名词,尤其是“预售”机制出现后。但如前面所提到的,年轻人在双11期间的核心购物需求已经不是“囤货”,因此对于大促中的等待显得愈发不耐。在即时配送平台的支持下,最快30分钟,消费者就能拿到自己双11下单的产品,消费体验优化到极致。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表示,即时零售平台的加入,拓展了双11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义并升级了双11,给已到了第14个年头的双11注入了新的活力。“即时零售让原本专属于线上品牌商家的全民购物节,也让线下实体商家能参与进去,共同做大零售蛋糕并分蛋糕。”


可以说,此次实体门店大规模参与“双11”,仅仅是开始。以美团为代表的即时零售渠道,拥有庞大且灵活的骑手群、更高的即时零售物流效率、年轻化且高频消费的用户优势,越来越多实体商家在新场域里掘金Z世代新客群和生意新增量。


03

带来新增量,

即时零售成为“必选项”


早在今年实体零售“扎堆”双11前,即时零售就已逐渐在从“可选项”转变为实体零售的“必选项”,成为商家寻求增量的主阵地。


即时零售诞生之初,更多的是起到“应急”作用,而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购物选择。与此同时,即时零售模式的“朋友圈”也不仅限于传统的商超领域,而是逐渐向着全品类“扩容”。 3C、美妆、运动、母婴、酒水等众多品类,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夫妻杂货店等多种业态在即时零售的加持下,均获得销售大幅增长。


即时配送是业态发展的需要,更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科技发展的结果。对于实体商家而言,面对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更加积极拥抱数字化,重视即时零售渠道,抓住万亿市场“新风口”。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认为,对于线下商家来说,即时配送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线上流量的红利。只有在经营和服务特色方面多下功夫,线下商家才有望把更多线上流量转化为实际销量。


而从行业角度来说,即时零售+实体门店新模式,在提振消费内需、促进零售行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今年7月,商务部官网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报告》,首次明确提及了“即时零售”的概念,点出了即时零售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挥的作用。报告认为,即时零售、无接触消费等新消费场景正加速布局并保持发展势头。


11月16日,商务部官网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再次提及“即时零售”的作用,称“外卖”概念的外延不断拓宽,行业覆盖内容更加多元,“即时零售等业态创新正不断激发消费活力,带动网络零售提质升级,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经济日报发布评论《抓住即时零售市场风口》指出:“即时零售+实体门店”的新模式,改变了原本线上线下互不相容的状况。未来,实体门店应当更加积极拥抱数字化,在软硬件上增加投入,抓住即时零售的万亿市场“新风口”。


在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数实融合之下,线上线下不仅可以实现双赢,而且大有可为,推动新型消费不断行稳致远。

-End-

联商书城重磅来袭,零售好书倾情推荐。目前已上架《美国乔氏超市》、《大道至简》等书籍和资料册。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立即购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2022下半年实体店阵亡名单双11的战火,已经烧到了实体店!双十一即时零售开启争夺战 美团出击数码3C领域《2022年三季度人才流动趋势报告》:实体店拥抱即时零售新业态,分拣员用工需求激增即时零售增长新范式,美团闪购“2022品牌商金牌案例榜”揭晓加码即时零售应对挑战,多家上市商超三季报重点提及线上业务周期更迭,新能源投资如何穿越迷雾?天猫双11玩具预售战报来了!哪些品牌卖的最火爆?柠檬与莱姆的区别注意!网购将很可能被收“退货费”!商家崩溃:退货率比实体店高3倍「SHEIN」开设全球首个线下实体店;「奈雪的茶」又出联名新品;「江小白」官宣毛不易为品牌代言人 | 蓝图资讯吃到点葡萄咋就这么难呢?Costco黑五第一波折扣来袭!最高狂减$1100!本周实体店上新特价品元宇宙开了个「盗梦空间」实体店!随着疫情缓解管控放开,美国消费者开始重返实体店购买生鲜食品!边干边学,自建工具房杂物棚 - 4(棚顶)凯度发布中国消费市场洞察报告,即时零售带动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6%最新双11玩具预售战报!哪些品牌表现强势?早报 | Chanel再涨价小号CF手袋价格首次突破6万;雅诗兰黛第一财季收入大跌11%;SHEIN将在东京开设首家实体店三季度关店超200家,2022下半年实体店冷暖名单报告显示:即时零售五年市场规模增长81%,2025年规模将突破万亿门槛美团闪购母婴品类负责人杨嫚:即时零售需求爆发,母婴商家如何破局增长主业净利润增16.67%,A股首家便利连锁上市公司加大即时零售投入Costco官网Boxing周家电提前打折!iPad,铲雪机都打折!实体店特价一览先皇驾崩,凛冬将至,首相更迭,大英还有多少老本可以啃?美团的即时零售,走不出北上广深完美的谢幕永远是瑞士的骄傲周期更迭,企业服务走向新二元经济听头条丨即时零售进入科技深海区,美团能交出什么答卷?即时零售进入科技深海区,美团能交出什么答卷?京东即时零售,成了行业发动机原住民阻断铁路抗议连岸气管小店铺新变化:即时零售推动实体门店升级,八成店铺加速进社区【日报】美泰前三季度营收40.33亿美元;天猫双11玩具潮玩新赛道同比增长近600%;澳著名音乐零售商关闭大量实体店,这里曾是澳洲年轻人享受音乐的殿堂,如今面临痛苦转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