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新综艺,《红楼梦》之耻
没文化真可怕。
可有些年轻人没文化,不以为耻,还反以为荣。
最近有一个文化类的综艺,打着弘扬文化的名义,组织一群年轻演员重新演绎了一遍经典。
最后一集,这些年轻人的毕业大戏,重新编排了一版《红楼梦》。
这一重编,直接把这个节目的评分从9分拉到了6.2分,打1星的人比打5分的人还多。
图片来源:豆瓣
很多怒打一星的观众留下他们气疯了的留言,直接说:
“能把红楼梦改成封建糟粕,主创真行。”
“《红楼梦》那一段毁灭经典,低俗不堪,格调低下,充满意淫。”
“节目组知道大清已经亡了三百年了么,封建、低俗、厌女、糟蹋红楼!!!”
图片来源:豆瓣
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喜欢《红楼梦》的理由。
不只是因为它是经典,还有书里那些闺阁佳人的女性美,人性美和悲剧美,以及对封建制度的有力批判,和充满现代思想的反叛精神。
那些真实鲜活的古代女子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人,却拥有沉甸甸的一生。
而2022年一群20多岁的年轻人,却比两百年前封建制度下的古人更封建迂腐。
曹雪芹看完都要气活了!
节目选取的片段,是《红楼梦》第63回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大观园一群年轻人偷偷在晚上给贾宝玉庆祝生日,喝酒的时候玩了一个“抽签行酒令”的游戏。
作者曹雪芹借助每个人抽到的签文,暗示了他们的命运。
节目中编剧们选取这节来改编,其实是讨巧的。因为从整部书来讲,这一章非常重要也非常精彩。
87版《红楼梦》里的这场戏,一眼就能看出这些美好的女孩子鲜活的性格。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
没想到,新编故事里全乱套了。
不该来的人来了。
舞台上站着已经去世的秦钟,还有从来没走进过大观园的柳湘莲、北静王。
图片来源:芒果TV
不该说的话说了,辈分全乱,礼教全无。
三观全向女德班看齐,出口就是无知的刻板印象和嘲讽。
柳湘莲觉得林黛玉是戏精,葬花是为了“演给宝玉看。”
图片来源:芒果TV
还说探春出身低心气高,那么爱出风头,以后肯定没啥好下场。
那可是冷心二郎柳湘莲,最后出家当道士的美男子柳湘莲啊,怎么可能是爱嚼舌根,八卦别人出身下场的八婆呢?
图片来源:芒果TV
秦钟张口就是林黛玉的性格不好,“不适合做老婆”,但是长得好看。
放弃林黛玉,又看上了史湘云,但实际论辈分来说,史湘云是秦钟的姑姑。
图片来源:芒果TV
贾兰明明该喊林黛玉表姑,却喊林黛玉表姨。喊错就算了,还要说“不懂礼教”就太离谱了。
更离谱的是,还要踩上一脚“我妈说过了,不能娶这样的人做老婆。”
图片来源:芒果TV
北静王给丧偶有子的李纨敬了一杯酒,说她是“大观园里最值得娶的女人”,是个“好老婆好妈妈,安心守寡,真是妇德典范”。
图片来源:芒果TV
一幕幕看下来,这些男性不介绍自己是谁,自己做了什么,全在凝视女性。
可气的是,节目里的女性角色竟然接受了凝视,还大搞雌竞, 攀比谁能得到更多男人的喜爱。
黛玉说自己是大观园中最没用的,但宝玉不需要她有用,她便“只需要美美地来,美美地走。”
冰清玉洁,玲珑剔透的林妹妹承认自己心眼小,嫉妒薛宝钗。最后居然夸起了自己的外貌,反而一身的才情和孤傲成了没用的东西。
图片来源:芒果TV
举止娴静,博学多才的大家闺秀宝姐姐,成了一心嫁个富贵男子的拜金女。还嫌贾宝玉没有出息,不能成为自己上青云的好风。
图片来源:芒果TV
八面玲珑的凤姐居然直接承认自己昧了黛玉的钱,这原本只是后世坊间谣传,书里根本没有原话。
图片来源:芒果TV
自信要强的探春变得自卑懦弱,对抽到“必得贵婿”的花签还有点窃喜。
图片来源:芒果TV
那可是说出“我要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的探春啊!
怎么可能一天到晚想着嫁给王孙公子,还偷偷窃喜。
图片来源:CCTV.COM
最可怜的李纨,二十多岁就开始守寡,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在大观园里才和姐妹们找回了青春朝气。
结果节目里的李纨张口就说自己不甘心,还讽刺凤姐争名夺利,说黛玉哭哭啼啼,“大家都不喜欢”。
图片来源:芒果TV
一通看完下来,觉得这场戏跟《红楼梦》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不相干。
清朝人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都没有用地位、婚姻来定义每一个女性角色的价值。
而这些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张口闭口居然是“这样的女人不能娶”“嫁不出去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
原本这个节目的立意是为了让新一代年轻人传承中华文化之美,如今学到的却是封建糟粕。
作为《红楼梦》热爱者,只能一边生气,一边叹息。
年轻人丑化的《红楼梦》,让我想起了最近几年批判《四大名著》的歪风邪气。
《红楼梦》是贵族的腐败生活。宝玉是“渣男”,中央空调;黛玉敏感刻薄,是“作女”;宝钗呢,“心机婊”一个。
《西游记》三观不正,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吃人肉的“黑历史”。
《水浒传》写了一帮流氓违法乱纪,宣扬暴力,劣迹斑斑。
《三国演义》不尊重史实,只是历史的梗概而已。
在这些人看来,四大名著全都不值一提,曹雪芹需要补习中文。
图片来源:网络
想起之前看过一句话,没文化的人,才会觉得经典都没有文化。因为他们根本品读不出好坏来。
除了四大名著,最近被年轻人喷过的文化名人也不计其数。
诗圣杜甫是在矫情牢骚,没啥意境,也没啥深层次的人生感悟。
图片来源:网络
李商隐是什么阿猫阿狗,抄袭游戏里的《夜雨寄北》。被人指正之后,还嘲讽李商隐是冷门诗人。
图片来源:网络
李清照全靠辞藻堆砌,逻辑上狗屁不通,矫情而不知所云,还不如喊麦。(啊?《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不如喊麦?)
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不骂李白,可能因为不认识李白。
前段时间,董宇辉在直播中就遭遇了一场尴尬。
他在讲解“诗仙”李白的人生经历时,弹幕却有人问:“李白不是刺客吗?”
董宇辉愣住了,因为这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身边的同事告诉他:李白在一款游戏里的角色,是刺客。
董宇辉瞬间满脸失落:“如果我的孩子有一天长大,一提到李白说他是个刺客,我应该挺难过的吧。”
图片来源:网络
伟大诗人,没人在乎。荆轲成了女人,李白成了刺客,年轻一代对游戏角色的热爱,胜过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就是这样错误的知识,让年轻人的文化底蕴一点点瓦解崩塌。
个人言论,看起来可笑,还算是小事。
还记得袁隆平院士去世那天,举国哀悼。然而,很多没文化的明星在悼念袁老的时候,居然把“国士无双”写成了“国土无双”。
在这样庄重时刻的露出的马脚,则让人心头一紧。
图片来源:网络
真正的文化,从来不只存在于书面上,而是“活”在日常每一个角落。
文化是我们的生活,而年轻人的文化贫瘠则让人担忧。
历史千年,无数次战乱和灾荒都没能我们的文脉折断。而这一代年轻人,不得不让人想起礼乐崩坏,文化断裂的可能。
同样是文化类的节目,有人糟蹋经典,有人谨记传承。
去年春节,就在各家卫视争流量,争话题时,河南卫视以一个文化类的节目《唐宫夜宴》杀出重围,让人眼前一亮。
图片来源:B站@河南共青团
没想到,这是河南卫视惊艳我们的开始。
元宵节美轮美奂的《芙蓉池》、清明节俊逸潇洒的《纸扇书生》;再到端午节,一曲惊艳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原名《祈》),终于刷爆了每一个人的朋友圈……
图片来源:河南卫视
看了《洛神水赋》才知道,什么是古人说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舞蹈演员何灏浩火了,可是她却说:“我觉得其实火的是这个作品,是我们的中华文化,而并不是我这一个人。”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者,河南懂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懂传承。
所谓“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 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这里出土过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
这里有人类最早的档案著作,中国最早的青铜乐器;
这里有中国四大发明之三: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文化立台”,始终是河南卫视不变的定位。
图片来源:河南卫视
就在今年,河南卫视果然延续了“中国节日”系列。
10月3日的《重阳奇妙游》,再次上演东方极致美学。
情景舞蹈《得见李白》,古今碰撞,以舞姿带书法,挥毫写下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
图片来源:河南卫视
25个字,字字苍劲老辣,兼具乾坤。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图片来源:河南卫视
群舞《酿秋》,以陶渊明“白衣送酒”为引,舞者化作菊花仙子,还原采菊、晒菊、酿菊等一系列过程。
金光璀璨,秋色连波,菊香满怀。
图片来源:大象新闻
试问,看过河南卫视这些节目的人,谁能说出这样荒谬的话:
“李白是刺客。”
“杜甫没有意境。”
“陶渊明是渣男。”
“曹雪芹需要补习中文。”
“鲁迅跟不上时代,小学生都不看了。”
……
孟子曾担忧,“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一个君子再好的文化影响力,如果没有被传承,最多影响五代以后也将中断。
所以自古文化的命脉,都需要用心传承,主动捍卫,坚持守护。
就像一部《红楼梦》,清代的脂砚斋批过,民国的张爱玲研究过,今天的易中天讲过、蒋勋讲过、王蒙讲过。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如接龙般弘扬我们的经典,才有了累世繁盛的红楼文化。
令人担忧的是,文化接龙一旦断了一代,就很难再重新连接上。
为什么我们看到那些经典文化被糟蹋,这么生气。
因为,我们热爱我们的文化,也害怕年轻人礼崩乐坏,走向粗鄙,断了我们的文脉。
还因为,我们不是没有好的文化,也不是没有优秀的审美。
若年轻一代只记得那些迂腐糟粕,我们所有人都要咽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无价之宝,读过的人都懂。
有一位五年级开始读《红楼梦》的人说:
“才知道,原来人可以这样生活,可以这样打发时间,而不被视为浪费生命,也无需心下内疚,有些无法理解,又有点儿想入非非。这或许是文学的另一个用处,让人从踏实细节处,活生生触摸到一个时代的体温。”
图片来源:豆瓣
让《红楼梦》中的人物,走到现实,并不是这一代年轻人才有的幻想。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的原班人马曾举办过一次《红楼文艺晚会》,里面有一个小品叫《宝玉重返大观园》,说的就是宝玉穿越到现代,遇到大观园的姐妹。
35年前的人,重新理解200多年前的经典,比2022年的年轻人先进得多。
“二木头”迎春,换上了现代装,成了一名护士;
图片来源:《宝玉重返大观园》
贵妃娘娘贾元春,在路边摆摊卖包子,自力更生;
图片来源:《宝玉重返大观园》
凤姐成了个拍广告的,完美施展了运筹帷幄的能力,还给黛玉和惜春拍宣传片。
图片来源:《宝玉重返大观园》
黛玉出版了诗集,惜春也将出国办画展。
图片来源:《宝玉重返大观园》
宝钗当了设计师,有了自己的玩具厂,可以一展宏图。
图片来源:《宝玉重返大观园》
在摆脱封建和宅院的束缚后,每个女性都在新时代有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最后宝玉感慨:老天,你有多少精灵神秀,又重新赋予了这些女孩子们。
文化立意,高下立现。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
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
我希望我们的文艺创作能够美一点,高尚一点,优雅一点,温良一点。
我希望我们和年轻人一起,多看经典原著,多阅读优秀作品,少刷短视频,少看碎片化娱乐化的文化解读。
我希望我们满头白发的时候,下一代的孩子们还在学写汉字书法,品诗词歌赋曲,品性与文采兼具。
我相信:
传承文化的人一定多过抛弃的人。
歌颂经典者一定胜过亵渎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