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后,《红楼梦》主演现状曝光,最让人惋惜的还是她俩
最近,一则新闻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
“《红楼梦》35周年聚首。”
原来,陕西大剧院在《红楼梦》展演季之初,邀请了87版电视剧主演,共同演绎红楼组曲。
得知消息,很多红迷不远万里赶来,只为听一听那些熟悉的旋律,看一看那些熟悉的人。
当“贾宝玉”欧阳奋强唱起《红豆曲》,“凤辣子”邓婕唱起《聪明累》,CG技术还原的“林妹妹”重现舞台,无数人都留下了感怀的眼泪。
表演结束后,欧阳奋强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转载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写道:
“这是我见过最狂热的现场,就连见惯名场面的观众们,都在演出结束后冲着舞台大声表白;
这也是我见过最催泪的现场,天南海北男女老少,在某种无声的契约中凝聚成了一份大缘。
这是一场雷霆掌声也击不醒的梦……
眼见着书中人成为了剧中人,剧中人又照尽了世间事。
我们每个人便都能在红楼梦的音乐中,听到一些内心深处的情愫。”
35年过去,剧里的演员,有了不同的故事,剧外的我们,也有了迥然的人生。
但每当看到剧中人合体,时光仿佛又能倒流回曾经,因红楼欢笑、也因红楼流泪的青春。
“一朝入梦,终生不醒。”
那些“红楼梦中人”的扮演者,如今都怎么样了?
欧阳奋强:得失随缘,自在随心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得到贾宝玉这个角色之前,欧阳奋强已经坐了很久的冷板凳。
因为长着一张娃娃脸,他在剧团高不成,低不就,演二十来岁的青年显得太小了,演十几岁的男孩又显得太大了。
几乎所有的导演,都不敢让他来担纲影视剧的主角。
被冷落太久的人,总是不相信自己能得到命运偏爱。
《红楼梦》全国海选时,欧阳奋强觉得自己选不上,压根就没有报名。
一直到有人把他引荐到导演面前,导演才发现了他这颗沧海遗珠。
在导演看来,欧阳奋强的笑容,有如“盛开般的桃花”,但又不乏英俊的少年气。
演贾宝玉,再适合不过。
果然,试镜时,欧阳奋强和贾宝玉的气质完美融合。
他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了风流倜傥的“怡红公子”,在人们心中一眼万年。
戏里的宝哥哥,始终钟情于林妹妹一人;戏外的欧阳奋强,也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拍戏结束后,他和初恋女友康莉结婚,不久,康莉就生下一名男婴。
然而,因为是早产儿的缘故,孩子的心肺非常虚弱,没过三个月,就夭折了。
得知消息,夫妻俩悲痛欲绝。
他们还没得好好看一看最爱的骨肉,就不得不承受了与挚爱阴阳两隔的命运。
小家庭的悲伤,一直延续到1996年,小女儿降生,才有所缓解。
然而,因为外形限制,欧阳奋强演完《红楼梦》后,几乎没有接到合适的角色。
后来他转型做了导演,也基本没激起什么水花。
刚开始,欧阳的心里还会有落差,但他后来逐渐看开了:
人一生大概只会有一次好运,我所有的运气,都用在了贾宝玉身上。
但一生中,能做一件被所有人记住的事情,就足够了。
现在的欧阳奋强,早已两鬓花白,青春不在。
可他脸上纯真的笑容,却一如往昔。
每次红楼原班人马聚首,能看到他不远万里赶来,和老友追忆过往,举杯相谈。
岁月带走了鲜衣怒马的青春,也带走了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人。
但内心深处的某些光亮,依然会在时间的淘洗下,历久弥新。
而很多时候,只要记住那些美好的、绚烂的瞬间,就足慰平生。
邓婕:人生会有遗憾,但不是坏事
很多人都想不到,饰演王熙凤的邓婕,戏里精明泼辣,戏外却有着凄苦的童年。
上世纪的一场浩劫,让她的父亲冤死狱中。
母亲为了养家糊口,整日在外忙碌,把邓婕寄养在了亲戚家。
从小寄人篱下的经历,也让邓婕养成了独立要强的个性。
在争取“王熙凤”这个角色时,邓婕费了很多心血。
她知道自己的身高不占优势,所以试戏时,她总会设计几个出彩的细节,在演技上下功夫。
有次导演问邓婕,如果不演王熙凤,愿意演别的角色吗?
邓婕半开玩笑地回答:
“我都演过王熙凤了,这心气啊,下不来了。”
或许正是被这股不服输的劲儿打动,导演最终把王熙凤的角色,给了邓婕。
《红楼梦》播出后,邓婕在全国一炮而红。
但因为和丈夫聚少离多,她的第一段婚姻,走到了终点。
那之后,邓婕很长一段时间,都扑在工作上。
直到1989年,邓婕才和张国立因戏生情,步入了婚姻殿堂。
不过,因为担心张国立的儿子伤心,邓婕一直没要小孩。
好在两夫妻非常恩爱,经常互相探班、牵手上节目。
有次邓婕过生日,张国立还在众人面前,给她念了一段长达3分钟的情书。
在爱情的滋养下,如今的邓婕,越来越沉淀出一种温和大气的美。
在新京报采访中,她说:
人生的每个阶段,肯定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但这些都不是坏事,是经历。
我一直觉得,人生终究是励志的,不会蹉跎一辈子,至于具体怎么样,就淡然地往前走吧。
人生际遇,峰回路转,虽有辛酸悲苦,但最终柳暗花明。
很多时候,活在当下,接纳那些遗憾的,珍惜现在拥有的,才是幸福生活的智慧。
郭霄珍:学会释怀,就不那么累了
演史湘云之前,郭霄珍其实一直在犹豫,该不该留在《红楼梦》剧组。
因为在此之前,她想演的角色是宝钗,突然换到史湘云的角色,她觉得无所适从。
而且,当时的郭霄珍,还是老家黄梅戏剧团的重点发展对象,她担心拍戏会影响事业发展。
最后,还是指导老师的话,让她豁然开朗:
“我看过你唱《女驸马》,你女扮男装很好看啊,史湘云有时候也像一个英俊才子,你来演,再合适不过了。”
就是这句话,让郭霄珍一下子找到了“史湘云”的感觉,她决定留下来试一试。
事实证明,郭霄珍的选择是对的。
她不仅给全国观众呈现出了一个豪爽可爱的史湘云,也给自己的演艺生涯,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拍完《红楼梦》,郭霄珍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因为文化成绩跟不上,她考了两次中戏,都落榜了。
失落之下,郭霄珍回到了老家的黄梅戏剧团。
可原来属于她的位置,早已经被别人取代。
曾经的辉煌,一如史湘云的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郭霄珍陷入了深深的迷惘。
那段时间,她经常在家发脾气,甚至烧毁了自己在红楼剧组写的所有日记。
而郭霄珍的丈夫,则默默包容着妻子,给她温柔的安慰。
恰恰是在这个时候,郭霄珍的女儿降生了。
可爱的孩子,唤醒了郭霄珍心底的柔情。
她渐渐忘掉了求而不得的痛苦,开始珍惜身旁家人可亲、灯火闲坐的日子。
现在,郭霄珍成了黄梅剧学校的一名老师。
讲台上的她,唱着喜欢的黄梅戏,一脸的恬淡与美好。
《菜根谭》中写到:“云中世界,静里乾坤,万事随缘,随遇而安。”
很多时候,与其计较得失,不如珍惜当下,顺其自然。
命运对谁都是公平的,我们得到了一些东西,自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想得开,放得下,才能更好地,与世界相处,与内心和解。
张莉&陈晓旭:
最好的友情,渐行渐远,却铭刻于心
要说《红楼梦》剧组里最受人瞩目的演员,那肯定当属饰演黛玉的陈晓旭,和饰演宝钗的张莉。
戏里,两人是大观园数一数二的才女;戏外,两人也是公认的好姐妹。
当年,陈晓旭凭借一首《柳絮》打动导演,顺利被分进黛玉组。
而张莉则在陪朋友来面试的过程中,阴差阳错,成了候选的演员。
没定角色之前,张莉对自己的美貌并不自知,她觉得自己顶多就能演小丫鬟。
可有次试戏结束后,陈晓旭却对张莉说:
“我怎么觉得你适合演宝姐姐呢?你演宝姐姐,我演林妹妹,我们就可以经常在一起了呀!”
后来,张莉果真被导演选中,演了宝钗,而陈晓旭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黛玉”一角。
或许是因为陈晓旭的鼓励,张莉和陈晓旭非常玩得来。
在片场,两人还曾一起偷吃东西、违规骑马,做过不少调皮事。
在一则古早视频里,张莉戳着陈晓旭的脸蛋,说:
“我们俩呀,最爱打闹了,对吗?”
陈晓旭则捂着嘴巴,笑得直不起身。
然而,再好的友情,也会被时间冲散。
《红楼梦》拍完后,张莉远赴加拿大创业,而陈晓旭则转战商界,两人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
有一次聚会,姐妹俩聊了很久的天。
临别时,陈晓旭突然给了张莉一个大大的拥抱,依依不舍地说:“等一下,好吗?”
可张莉急着赶飞机,没说几句话,就匆匆离开了。
没想到这一走,就是永别。
2007年5月,张莉被告知了陈晓旭过世的消息。
张莉错愕不已,她查遍资料才发现,过去这一年间,陈晓旭患癌了,息影了,出家了,而所有这一切,自己都不知道。
人都是在突然的瞬间,才发现和某些朋友,已经断了很久的联系。
现在,张莉每年都会在微博上怀念陈晓旭。
她放出的合照里,两姐妹眉眼盈盈,一如往昔。
离去的人,活在怀念里;留下的人,活在故事里。
不记得在哪部电影里看过一句话:
“记忆是一种相聚的方式,所以不必悲伤,不必忧愁,曾经的邂逅,都是美好的故事。”
或许旧人旧事,终将被时间淘洗褪色,但只要不曾忘记,我们和心中牵挂的人,终将相逢在时间的两岸。
欧阳奋强曾在35周年聚首上说:
“今日,只作久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35周年,足以改变太多太多。
有人离开了,有人出家了,有人退隐了,有人还活跃在台前。
而电视剧外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35年前,我们或许正值青春年少,如今已经鬓满尘霜;
35年前,我们或许还有父母在旁,如今已经儿孙满堂;
35年前,我们或许正和朋友把酒言欢,可如今却是知交零落,别梦清寒。
但回望那些笑过爱过的日子,又会觉得:
或许那段一起走过的岁月,相互温暖的情谊,和各自蜕变的成长,已经是故事最好的结局。
一如陈晓旭《梦里三年》说的:
不要强咽那杯惜别的苦酒,不要把离愁写在你紧蹙的眉头,不要开口。
让我把你最后的微笑印在心上,然后,在心里道一声珍重。
这就够了,这就足够了。
点亮“在看”吧,感恩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亮的人,感恩那个哭过痛过、却也变得越来越好的自己。
山迢水远,各自珍重,只期相逢时,仍是故人。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主播 |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 视觉中国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