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3年亏40亿,陆正耀也“救”不了宝沃,中国市场不买账

3年亏40亿,陆正耀也“救”不了宝沃,中国市场不买账

汽车


“德系”标签,唬不住用户。

作者丨潘磊
编辑丨海腰
图源丨宝沃官网


2005年,宝沃品牌的继承人克里斯蒂安·宝沃计划将家族的汽车品牌“宝沃”复活。


但在当时,宝沃作为一个“德系”汽车品牌已经消失了四五十年,这个计划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天方夜谭。


不过几年后,克里斯蒂安·宝沃还是在瑞士卢塞恩注册了公司,宣称要用“全新商业模式”搞全球资源整合——其实就是卖品牌授权。


生意连续好几年都不顺利,直到他在2014年左右遇上中国人。


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中国人是唯一愿意为一个空壳品牌掷下真金白银的投资者,只因为宝沃的“德系”身份。


那时,中国已经有一批顶级创业者嗅到了汽车行业即将洗牌的机会,李斌、李想、何小鹏、贾跃亭等知名互联网领域创业者都在准备造车。


他们选择的,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国家意志的新能源方向。


但也有人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切入造车赛道——比如汲取德国人堪称严谨的造车经验,打造完全属于中国人的汽车品牌——最好是能够搞到一个纯正的德国品牌。


这方面声势最大的,就是一直想要拓展乘用车业务的商用车巨头北汽福田。


2014年1月,北汽福田通过自己在德国的全资子公司,用500万欧元收购了克里斯蒂安·宝沃注册的那家公司,正式拥有了宝沃品牌的所有权。


这就是“宝沃”在中国复活的过程,并试图打造“德国宝沃”的豪华人设——宝沃被包装成与奔驰、宝马、奥迪并列的德系豪华品牌,简称“BBBA”。


宝沃正式归于中国公司的时点,要早于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最具代表性的初创造车企业,以及贾跃亭的“乐视超级汽车”,差不多是这波造车浪潮最早吃螃蟹的玩家。


宝沃有与造车有关的各种有利因素——其在北京密云有一个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建设的智能工厂,有一个来自各大车企的高管团队,同时手里也有钱。


德国人这次也一反常态,没有贬损中国人复兴宝沃的计划,反而认为来自中国的拯救者将会唤醒宝沃这个“沉睡的巨人”。


“(复兴宝沃的)这些人并非一帮赌徒,而是拥有真正激情的汽车人——他们知道如何生产好的汽车,也知道如何挖掘宝沃的价值。”德国《汽车画报》也对这个德国品牌的复兴不吝赞美之词。


总体而言,就是怎么分析都是看好宝沃,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2022年11月29日,宝沃被官宣破产,此时距离其收购“宝沃”这个牌子,还不到9年。




学“诺基亚”难有前途


宝沃的失败有很多原因,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宝沃最初是想以德系基因的名义,打造一个传统的燃油车品牌。


不过这种事情,李书福、王传福们在差不多20年前就已经干过了。


李书福拆了两台奔驰,并自己搞来零部件攒出来了一台“奔驰”,命名为“吉利一号”。


但到了宝沃品牌复活并开始造车的时代,事情显然不一样。


国家政策鼓励的是新能源,李斌、李想、何小鹏等创业大拿们做的也是新能源。


这些人在社交媒体上披露自己的造车进展,与用户打成一片,同时也得到了来自风险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


在特斯拉还未实现国产、必须依赖进口导致价格高昂的情况下,“蔚小理”被视为一种“平替”——就像小米手机和苹果手机的关系那样。


所以“造车新势力”们最早收获的那波流量用户,和选择宝沃的那些用户,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前者相对年轻,崇尚新思维、新体验、新产品,后者则是最后一批听信宣传的德系拥趸。


这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新势力的口碑效应发酵后,吸引了更多用户,而德系拥趸的体验几十年来一成不变——厚实的关门声,精准的指向,偏硬的悬架调校,以及极高的油耗。


宝沃在2016-2018这3年卖出去的10多万台新车,就是一个披着“德系”外衣的新品牌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代价是亏损超过40亿。


新造车企业当然也赔钱,甚至赔得更多,但不断扩大的用户群体让投资者相信,这些企业还有未来,现在需要的只是坚持下去。


但是宝沃的投资者北汽福田,在看到燃油车式微的趋势之后,决定及时止损,以尽早甩掉这个资金黑洞。


“(宝沃破产)只能说是思维没跟上。”供职于某新造车企业的李明说,当互联网创业大佬+顶尖投资机构涉足造车后,他们的玩法就是最先进、最有前景的玩法。


“宝沃的打法,就类似于在诺基亚已经没落的情况下,又搞了一个按照诺基亚模板打造出来的品牌,去对标诺基亚”,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胜算,既打不过诺基亚,也打不过小米,更打不过苹果。


宝沃BX5车型



“德国宝沃”难以自圆其说


“正牌合资的日子都不好过,更别说宝沃这种‘假洋品牌’了。”


在李明看来,在这个“国货崛起”的时代,宝沃这个“假洋牌”是一个负累。


因为除了捞到一个牌子,“德国宝沃”几乎没有任何技术或者设计遗产。


作为一个品牌,宝沃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破产了,从那时到现在的汽车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汽车甚至连安全带都没有。


即便是造型设计,也发生了剧变。


宝沃曾经在北京郊区举办过一个活动,目的是展示品牌文化,引发用户共鸣,但到场的几乎都是“老爷车”就表明,宝沃早已和市场脱节。


宝沃老爷车


这让主打中国市场的“德国宝沃”,找不到任何能够延续品牌基因的元素。


事实是,断代50年之后的宝沃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历史品牌符号,如果不是北汽福田买回来,不会有人去关注这个品牌。


当然在克里斯蒂安宝沃和海因茨·克诺斯的包装下,宝沃“整合全球资源”有了一些进展,比如请来了号称设计“四眼奔驰E级”的设计师Einar J.Hareide负责新车设计。


总体而言,克里斯蒂安和海因茨花费了差不多10年时间去谋划宝沃的复兴,但在没有找到投资者的情况下,他们只凭商业计划书无法积淀新技术。


如果福田没有出现,就不会有那500万欧元的大馅饼,也不会有其他投资机构关注他们的“商业计划”——宝沃实际上是空壳,所谓的复兴也仅仅只是一个“想法”。


在当今时代,宝沃在被福田收购前的境况都是公开信息,没有任何秘密。


这让“德国宝沃”的人设难以自圆其说——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现在依然相信“德国制造”,但却不太愿意为只有一个德国外壳,实际上却是“福田制造”的品牌买单。


宝沃BX6



瑞幸造假,连累宝沃


福田想撒手不干后,如果有一个强力人物来接盘,宝沃其实还有一些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毕竟宝沃也推出了新能源车,准备转型。


这时候陆正耀出现了。


2019年底,陆正耀旗下的神州优车以41.09亿元的价格收购宝沃汽车67%股权,正式掌控宝沃汽车。



但仅仅1年之后,因为受到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牵连,陆正耀也无法支撑宝沃汽车的日常运营了。


而且在运营模式上,神州优车一度想走“前店后厂”,即通过神州租车下单采购,维持宝沃的运转。


神州租车是全国最大的租车公司,运营着一个超过10万台车辆的庞大车队,每年都有很多车子需要更新。


宝沃如果专门为神州租车提供车辆,维生应该不难。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宝沃以燃油车为主,在新能源方面积淀不多,在网约车、出租车纷纷新能源化的趋势下,宝沃油耗偏高又推高了运营成本,用户也不愿意租一个接近于“油老虎”的车型。


所以神州租车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宝沃的生存难题。


“宝沃汽车倒闭是注定的,只是没想到,最后一根稻草是与汽车行业毫无关系的瑞幸造假事件。”



找靠谱商机,关注创业邦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陆正耀官宣“库迪咖啡”首店落地福州;电热毯热销欧洲?义乌官方回应;上海:1分钱骑共享单车;新抗癌技术或能治愈晚期癌症丨邦早报达美乐3年亏10亿,中国人为啥不爱吃披萨?乘客不买账!美国航空拟逐步取消国际头等舱...【教育】法政府大力推广男幼师,家长不买账,男老师委屈多陆正耀再造“新瑞幸”陆正耀、钱治亚再开咖啡店:老套路谁买单?李宁的“委屈”为何消费者不买账?陆正耀的新咖啡开业了,舌尖英雄也要沦为弃子?回A芯片巨头业绩超预期,二级市场不买账,机构最新研判陆正耀的“新瑞幸”,9块9重启咖啡梦优惠价9.9元一杯!瑞幸创始人陆正耀杀回咖啡领域,晚上还要卖酒今日聚焦:人教社日语教材,惊现“731”!误读?为什么网友们不买账?小熊U租通过上市聆讯:年亏4.49亿 京东联想腾讯是股东龙卷风健康快递 217阿根廷举国狂欢失控!400万球迷涌上街头,粉丝从天桥跳入大巴,梅西被直升机“救”走案例 | 宝沃之死真相:“瑞幸模式”救不了“赛道双雄”盒马多地集中开店;今年至少25个美妆品牌“败退”;怪兽充电一年亏4个亿;光明食品跨界咖啡|联商头条库迪咖啡开出首店,陆正耀能卷死瑞幸吗?巨亏40亿,濒临破产!靠碰瓷爆火的百年神车,被逼上绝路IPO终止!号称估值400亿,连续3年亏损,扭亏为盈却遥遥无期?优惠价9.9元一杯!瑞幸创始人陆正耀杀回咖啡领域,晚上还要卖酒……专家:若直接入局大概率亏钱观潮周报| 陆正耀库迪咖啡首店落地福州,小鹏汽车迎来史上最大组织调整咖啡梦想家团队再启征程,陆正耀缘何“杀”回老本行靳东变脸 嬉笑怒骂B站直播带货首战双11;喜茶联名甄嬛传;陆正耀库迪咖啡首店落地福州... | 刀法品牌热讯补贴“救”不了美国芯片设计公司!半年亏损2.6亿,“零食一哥”不香了?日元汇率跌至32年新低后日本会否再次干预?这一次市场恐不买账陆正耀「走不出」瑞幸?凭“日咖夜酒”的库迪咖啡,陆正耀能再造瑞幸吗?疯狂涨价的共享充电宝,为何一年亏4.3亿?没有脚本的舞台诗屡“禁”不止,印尼禁止铝土矿出口,中国这次并不买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鱼争流--Erin dale park怕年老肌肉流失?背米去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