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牺牲的中国老人
“去南京很好啊,可以和女儿一起生活。”
当51岁的宋琴告诉村里的朋友,自己将去大城市带孙子时,大家纷纷表示羡慕和祝福,喧闹声中,没人注意到她微笑背后的苦涩。
宋琴的前半生几乎从未和脚下的城市失联。
1969年,她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成年后嫁给烟台人。丈夫工作繁忙,她拉扯着两个女儿长大。人到中年,女儿离家,她独自一人生活在农村,打理着家里的口粮地。
2020年3月,大女儿李晓红生下第一胎。由于孩子的奶奶没空,宋琴将成为一名“老漂族”,去城里帮忙照看孙子。
面对老友们的羡慕和祝福,宋琴内心的想法难以言表。
繁华都市与烟台农村截然不同,狭窄的交际圈、数字化的生活方式……没心情享受三代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宋琴无时无刻不想着逃离。
到达南京短短三天,宋琴就开始感到无所适从,为了不给女儿添堵,她把无奈、委屈憋在心里,“想家也不行,孩子怎么办?”
看似避免了当空巢老人的她,来到子女身边,成为另一个层面的空巢老人。
“去南京很好啊,可以和女儿一起生活。”
当51岁的宋琴告诉村里的朋友,自己将去大城市带孙子时,大家纷纷表示羡慕和祝福,喧闹声中,没人注意到她微笑背后的苦涩。
宋琴的前半生几乎从未和脚下的城市失联。
1969年,她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成年后嫁给烟台人。丈夫工作繁忙,她拉扯着两个女儿长大。人到中年,女儿离家,她独自一人生活在农村,打理着家里的口粮地。
还记得五年前,27岁的李晓红结婚后不着急生育,宋琴整日催促“结婚了,你就得要小孩”“不生小孩,婆家会说你的不好”……
按照当地的风俗,孙辈一般由奶奶照顾。没想到李晓红怀孕后,结果完全出乎宋琴的预料。
2013年,李晓红来南京读研,在学校里认识了现在的丈夫。2017年,两人领证结婚,在双方父母的资助下,凑够70万首付,买了一套婚房。
为了让下一代拥有更高的起点,李晓红和丈夫选择背负房贷,正式定居南京,“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经历从农村到城市的阶段。”
2020年3月,她生下儿子多多。彼时疫情开始,交通不便,双方父母均无法照顾自己和刚出生的孩子,李晓红花费2万元请了42天的月嫂。
等到多多满月,李晓红身体基本恢复,月嫂任务完成。接下来如果还要专业人员护理、照顾多多,李晓红需要请育儿嫂。
育儿嫂收费比月嫂低,但南京最普通的育儿嫂——只照顾小孩,不煮饭,一个月收费也超过6000元。
对于一个背负房贷的普通家庭而言,很难长期承受这笔开销。况且,恰逢身处的房地产行业动荡,李晓红甚至在工作、带娃之余,干起了代理儿童绘本的副业,想办法增加收入。
横看竖看,李晓红和丈夫想要在大城市稳定下来,手上能打出的牌,唯有父母。
月嫂离开后,刚好婆婆需要前往广州复查身体,李晓红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婆婆把多多带走,要么妈妈过来照顾多多。
“两代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小孩子应该多待在父母身边”,李晓红不放心多多离开自己,决定让妈妈宋琴过来接班。
接到女儿的电话,宋琴没有犹豫。即便内心涌现出太多不情愿,但为了孩子和孩子的孩子,鲜少出过远门的她,还是决定前往。
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两代人的认知不兼容,冲突体现在方方面面。
曾在村里游刃有余的宋琴,来到城里一切需重新学习。新生儿全身软乎乎的,抱姿和手托的位置颇有讲究,一开始,她对着眼前的“肉团子”直发愁,“不会抱这么点小孩。”
李晓红问她,“在我们小时候你怎么抱的?”
宋琴解释道,李晓红和妹妹都在冬天出生,被子包裹着,怎样抱都行。没辙,宋琴一点一点学习,从抱小孩开始,接着哄睡、做操、换尿不湿、晾屁股……
宋琴抱娃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宋琴还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迎合李晓红的育儿理念。
每天上班前,李晓红会讲清楚多多的饮食计划。由于是母乳喂养,她需要挤好母乳放进冰箱。到了喂奶时间,宋琴再把母乳拿出来放在温奶器加热。
上一代人条件差,宋琴的育儿理念往往是“吃饱就行”,无所谓油盐剂量、营养搭配。现在,她需要丰富菜品,讲究清淡,按照李晓红的要求,多多每天都要吃肉和蛋,每周至少吃一次鱼。
一次,她只给多多喂食馒头,被李晓红发现后,还挨了一顿批评,“你光给他吃馒头吗?怎么都没有什么菜。”
老家做饭用柴火,自然不会讲卫生。在多多口欲期阶段,他会四处乱摸,放嘴里咬,所以宋琴不仅要整理厨房,还要频繁地洗玩具、拖地、整理玩具、洗澡、擦桌子等。
2020年7月,家里举办多多的“百日宴”,多多的爷爷奶奶来到南京。宋琴趁机“脱身”,把多多留给奶奶。
第一次带娃,宋琴总共照顾多多两个月,不过早在来南京第三天她就想家了。
陌生的环境让宋琴惴惴不安,她想回烟台,却不好意思说出口。烟台距离南京700多公里,她坐了12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才艰难抵达,只呆几天不好交待,重点是,“没找到合适的理由。”
宋琴和多多在床上玩耍
宋琴小学二年级毕业,普通话说得磕磕碰碰。跳出烟台农村,一下子来到省会城市,她变得茫然,很多时候都犹豫不决,不敢迈步。
李晓红让宋琴帮忙取快递,她低着头支支吾吾:
“啊~去哪呀?”
“是现在去吗?”
“要用手机扫吗?”
问东问西,她就是不肯出门。
当别人都在用手机扫码支付,她抗拒去买菜——一方面觉得自己用现金支付别扭,另一方面不愿意将手机绑定银行卡,担心扫码的时候,店家把卡里的钱全转走。
对此,李晓红不停解释,“没事的,钱在你的卡里,别人偷不走。”
饮食习惯方面,包括如何进行营养搭配,煮粥能添加什么配料等,李晓红都耐心指导,热情鼓励,帮助宋琴做出改变,“你学一下就会了,很简单的。”
新的环境让宋琴一头雾水,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欠佳的她,无法和年轻人一样享受新鲜事物的狂轰滥炸。屋外车水马龙,她更愿意躲在家里,像受到惊吓的刺猬。
宋琴
宋琴很少出门,闲暇时候,她基本躺在床上刷短视频。视频内容是老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新闻,但能给她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
2020年,某内容平台发布了《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超过10万老人几乎全天候生活在移动网络上。
他们与宋琴一样,将情感寄托于手机,通过网线连接千里之外,用乡音和熟悉的环境缓解内心的失落。
幸运的是,在小区里遇到老乡,给宋琴带来不少慰藉。
一次,宋琴带多多去婴幼儿游泳馆。游泳馆距离小区大门只有200米,顾客基本是同小区住户。走进馆内,宋琴看到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大家带着婴儿来游泳。
护理人员给多多戴上游泳圈,将他放下水池。等待期间,宋琴主动和身边的大姐交谈,“你是哪里人?”
对方笑着看了她一眼,“山东烟台的。”
熟悉的地名令宋琴喜出望外,她立刻和大姐相认,“实在太开心了。”
后来用相同的方式,她再次联系上两位老乡。添加了微信,老乡们经常约她下楼“溜娃”,一起用家乡话聊聊家常。
找到集体对宋琴相当重要,老漂生活多了些许期盼。
宋琴和多多在路边玩篮球
同时,李晓红的鼓励式教育的成果慢慢显现。
有一次,宋琴抱着多多靠近李晓红,“你看这小孩,他打了两个哈欠,马上就睡着了。”
李晓红认真地盯着,多多的眼睛真的慢慢闭上,不再哭闹。她很惊讶,对宋琴竖起大拇指,“你现在好厉害啊。”
心情比言语更加澎湃,李晓红明白,这意味着妈妈主动适应带娃的工作,从中找到了价值感。
过去在烟台,宋琴从未有过正式的工作,有时在家里种地,偶尔去苹果园帮忙。宋琴的丈夫、李晓红的爸爸是泥瓦匠,在工地当包工头,工作很累,宋琴同时负责他的饮食起居。
后来丈夫出国务工,宋琴的娱乐活动成了洗衣服、打扫卫生、出门和其他老人闲聊。农村日常重复、无聊但惬意,一个人生活可能会孤单,总比在城里茫然要好。
正如宋琴所说:“穷家难舍,熟地难离。”
李晓红理解妈妈的困境,“我妈那一辈人,尤其是农村的传统观念强,其实非常愿意带小孩,只是不喜欢在南京。”
为了减轻妈妈和婆婆的负担,李晓红曾考虑请育儿嫂,都被她们否决了。抛开经济压力不谈,能找到满意的育儿嫂并不容易,妈妈和婆婆都担心外人无法妥当地照顾多多。
宋琴来南京的周期在两个月左右,时间一长,心里就会焦虑,担心家里出事情。每次宋琴申请回家,李晓红主观上不大情愿,但无论如何,她都尊重妈妈的决定。
有时也会出现例外,获得李晓红允许后,宋琴却不回家。她纠结了一下,又改变主意,尽量呆久一点,非走不可,才离开。
“双方处在一种挣扎的状态,其实很无奈。”李晓红说。
养育多多的两年里,李晓红与妈妈相互体谅,正因如此,导致妈妈心中留下一个永远的遗憾,李晓红愧疚不已。
2022年春节期间,妈妈和大舅通话,得知姥爷最近身体不大好,又感冒了。
姥爷的身体素质不差,只是到了冬天容易感冒。李晓红和家人都以为姥爷只是普通感冒,安慰妈妈,过段时间就好了。
妈妈依旧紧张,希望亲自去一趟。于是,李晓红买了一张星期六的车票。她继续上班,妈妈继续带娃,大家默默等着星期六的到来。
然而距离启程还有两天时,妈妈突然接到大舅的电话,姥爷去世了。
她泣不成声,打电话告知李晓红。李晓红急忙把汽车票改成第二天早上的火车票,晚上七点多,李晓红下班回到家,看到饭桌摆着煮好的手擀面,妈妈坐在沙发上不停地打电话,心神不宁。
这时,大舅又来电话,告诉妈妈,第二天早上九点,姥爷下葬。妈妈问能不能推迟到第二天下午,她想回去看一眼。大舅没同意。
李晓红非常着急,想尽办法今晚回烟台,妈妈因为替自己照顾孩子,错过了见到姥爷生前的最后一面,不能再错过葬礼。
她立马掏出手机,抢到了当天去往烟台的机票。来不及吃晚饭,还没开学的妹妹负责照顾多多,李晓红带着妈妈打车来到机场,在登机截止前几分钟,拿到登机牌。
直到夜里一点多,李晓红和妈妈才赶到烟台招远的姥爷家里。
李晓红在烟台待了三天,回到南京上班。妈妈留下来,参与老人的“烧七”——治丧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总共七次。
接下来的49天里,多多只能由李晓红的婆婆照顾。李晓红火急火燎飞到烟台的那天晚上,婆婆也匆忙从苏州赶到南京。
由于李晓红的二姑姐在苏州休产假,同样需要婆婆的照顾,两头顾不了,婆婆只能把多多带去苏州,一同照料。
李晓红的公公和婆婆是徐州人,家里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分别在广州、苏州、南京。
二姑姐的婆婆去世了,刚出生的孩子只能由月嫂和妈妈(李晓红的婆婆)照顾。大姑姐家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不需要人时刻盯着。但婆婆身体不好,偶尔前往广州检查身体。
所以李晓红的公公和婆婆,每年四地辗转,在家(徐州)的时间不超过2个月。
多多和奶奶
今年6月至8月,公公婆婆同样带着多多到处奔波。由于不习惯坐飞机,高铁转线又麻烦,他们宁愿花费更长时间坐火车出行。
期间,他们带着多多坐上前往广州的火车。全程三十多个小时,大人和小孩挤在一张卧铺上,李晓红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景,但她没有别的选择,婆婆没有,孩子更没有。
2021年,李晓红的爸爸、宋琴的丈夫去了非洲的刚果金务工,今年8月回到烟台。不巧的是,宋琴只和他相处了不到一周。
彼时,宋琴需要前往南京照料外孙和女儿,他不愿意和宋琴共赴南京,宁愿一个人在家里。
十年前,性格强势的他觉得国外收入更稳定,毅然加入建设非洲的队伍。后来李晓红工作、成家,让他回国一起看小孩,他不乐意,自认为还能活动,想为家里多挣点钱。
今年年初,李晓红的丈夫也去了上海工作,两人过起“双城”生活。李晓红支持丈夫的决定,上海的收入更高,可以反哺南京的家。不过她强调,“我只接受短时间的,一两年这种。”
丈夫工作压力较大,平时回家的频率不高,所以家里的大小事,几乎由李晓红一个人处理,像以前的妈妈那样。
李晓红和多多
令李晓红感到欣慰的是,妈妈宋琴很好地适应了南京的生活,成为自己的帮手。
宋琴至今不敢用扫码支付,不过她能坦然地用现金支付。平时一个人连公交车都不会坐的她,当长途车停运时,敢一个人坐飞机到南京。
那次在路上,李晓红计划开视频通话进行指导,但宋琴一路慌慌张张,靠问人完成了第一次独自坐飞机的经历。
从机场坐地铁回到家时,宋琴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
李晓红常常和同龄妈妈讨论长辈带小孩的话题,“我真的特别感谢他们。”据她的观察,不是所有的长辈都愿意照顾第三代。
她的一些同学,家里的长辈不愿意或不用心带,双方发生激烈的矛盾。他们会生气地和长辈说,“等你年纪大了,我们也会像你这样冷漠,肯定尽赡养义务,但到什么程度,就说不准了。”
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部分父母茫然无措,与子女的代际冲突愈演愈烈。如何平衡孝敬父母、工作晋升、养儿育女,是许多年轻人仍需思考的难题。
上完画画体验课回家路上
长辈不愿意带小孩的情况,宋琴从未遇过。
家里老人去世后,宋琴比以前更畏惧衰老。在他们看来,努力照顾第三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自己年老时,能获得第二代更悉心的照顾,养老送终。
如今多多会走路,自己玩玩具,性格比较乖巧,她不用花费过多心神去照顾。
宋琴坦言,“我现在天天开心。”
她依旧不适应城市的生活,近期丈夫一个人在烟台,饭都煮不好,让她总是惦记着回家。
好在12月初,她终于可以回烟台和他团聚。
与此同时,李晓红的婆婆从徐州赶来,这次只有她一个人,由于疫情,大姑家的两个孩子停课在家,公公在前不久已经和婆婆分开,独自坐上前往广州的火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应受访者要求,宋琴、李晓红、多多均为化名。
封面图源:电视剧《小舍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