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政治与军事的实践才能挑战极限
编者按:历史上的今天,拿破仑·波拿巴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10岁,入布里埃纳军校;16岁,授少尉军衔;24岁,土伦一战成名;26岁,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30岁,发动雾月政变;35岁,称帝。
少年成名,天才统帅,军事奇才,拿破仑仅用十余年时间,就登上帝位,且在军政、教育、司法、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改革,皆成绩斐然。因此,他的一系列光辉事迹,使世人对这位法兰西传奇人物充满好奇,丘吉尔甚至评价他: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
而这位并不是法国人的法兰西皇帝,是以何种机缘在土伦之战上大放异彩,又何故成为年仅二十四岁的退伍老将,最终又被命运选中,率领偏师穿越阿尔卑斯山脉杀入意大利腹地,从此开启自己近乎无敌的军事生涯...
▌土伦,拿破仑成名之战
一语成谶,谁都不会想到,石之坚硬,故而不动如山,火之热烈,故而侵略如火,这将会成为他日后军事理念中最核心的两大致胜法宝。
1789年,法国爆发了震撼整个欧洲的法国大革命,整个欧洲的封建贵族阶级都受到了威胁,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准备强势反击,反法联军(英国、奥地利、荷兰、西班牙等国)相继入侵法国,英军和荷兰从北面包围了法国北部的重要港口——敦刻尔克,法国南部的土伦城被英国和西班牙占领,法国大革命面临严重的危机。
这个时候拿破仑出现了,他是奉命调往一个海防部队,刚好路过土伦城,被他的老朋友“萨利希蒂”推荐,担任土伦平叛部队的炮兵指挥官,得到了巴黎军事当局的批准。
拿破仑的作战方案是,集中火力炮轰英军炮垒(马尔格雷夫垒),夺取了克尔海角,然后用炮火打击英国舰队,切断英国舰队与土伦城的防御,土伦城的守军便会不攻自破。
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会议室的人无不惊叹,国民公会的特派员更是全力支持拿破仑的方案。
拿破仑的第一战在土伦战役打响,震惊了整个法国,他初露锋芒便击败英军,崭露其军事天赋,被破格升为准将。
▌三皇会战,法兰西之名横扫欧洲
1805年4月,英俄两国签订《圣彼得堡和约》,结成了新的反法同盟。随后,奥地利也加入了反法同盟,这就是第三次反法同盟。
同年8月底,奥地利和俄罗斯分率大军逼近巴伐利亚的乌尔姆。拿破仑迅速调遣部队,在乌尔姆包围了奥军,并在俄军赶来增援之前击败了奥军,迫使俄军仓皇撤退。虽然法军获得了辉煌胜利,但整个战局对法国来说依然十分严峻。
数月后,俄奥两国再次发动了进攻。然而胜利的天平依旧倒在拿破仑这边,在法军猛烈火力的打击下,联军很快被分割开来,俄奥士兵已经顾不得许多,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离这些杀神越远越好。在这个时候,溃败之势已经不可避免了。
很多人选择穿越湖泊与沼泽地带的冰面逃生,在法军的炮击下,冰层开裂,联军人马纷纷落水,数千人溺水身亡,无数武器装备沉入湖底。弗朗茨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凭借夜色才侥幸地逃出了生天。
奥斯特里茨战役以法军的辉煌胜利告终,这场战役的胜利,使拿破仑威震欧洲,也导致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被恩格斯称为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认为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
战后拿破仑演讲中激动地说:“如果有一天你们回到了家乡,至少你可以骄傲的跟他们说,我参加过奥斯特里茨战役。”并且下令在巴黎市中心修建一个建筑,上面雕刻了参加本次战役的所有将军的名字,这个建筑的名字叫做“凯旋门”。
▲巴黎凯旋门
▌法兰西皇帝与《拿破仑法典》
随着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成立共和制政府却让法国陷入内忧外患中,执政者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政府的合法性。
哪怕军功卓著的拿破仑,同样不具有很强的合法性。毕竟那时候血统才象征着无上的正当性。拿破仑深明自己的政权合法性来自于自己带给法兰西的荣耀,所以他决定用荣耀去换取比血统更加广泛的支持。
首先,拿破仑废除了贵族制度,规定所有人一律平等,没有血统的高下之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潜移默化中终止了血统观念。
其次,他修改宪法,规定法兰西可以拥有皇帝,但皇帝必须通过民选。对,皇帝的合法性并非来自血统遗传,而是民选。不出所料,拿破仑以三百五十万票成功当选法兰西皇帝。
在加冕演说中,拿破仑说:“我是全民公投的皇帝,我为自己加冕。”在他看来,共和与专制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皇帝,而在于究竟为了谁而统治。为血统和家族统治就是专制,为人民而统治就是共和。帝国是另一种类型的共和国。
成为皇帝之后,拿破仑颁布了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民法——《拿破仑法典》,即以保护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法律。在法典中有三条跨越时代的核心原则——自由平等、财产所有权保护和契约自治。
这部法典不但在法国境内被使用至今,还成为了许多国家的民法范本得到广泛流传。也难怪拿破仑会自豪的说:我最伟大的事业,不是打赢了几十场胜仗,而是这部法典。
另外,虽然拿破仑一生戎马倥偬,开疆拓土,却并未如同上帝之鞭阿提拉那样仅仅是一种掠夺征服的杀戮。拿破仑真正的终极理想是要建立一个欧罗巴合众国,一个国家组成的联合体。
如果注意到他扩张的两个特点,不难看出其中构想:
第一,拿破仑很少进行彻底破坏性政府,大多数情况下会让战败国保持独立,只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于法国。
第二,拿破仑不会对服从国横征暴敛,压迫屈从,而是对他们推广法国的改革和理念。
由此可见,拿破仑在战场以外,是一位拥有着更大理想的政治家,并非传统理解下的投机分子,野心家和穷兵黩武的军事狂人。
▌英雄的落幕,滑铁卢战役
历史有时候会用失败去形容一场战争,比如垓下之于项羽,比如滑铁卢之于拿破仑。
1815年3月,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法国,聚集旧部,重整旗鼓,进军巴黎。同时反法联盟迅速调集七十万大军,攻入法国,企图把这位军事天才扼杀在立足未稳之时。
滑铁卢大战,法军先拔头筹,击溃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可惜法军训练素质已非昔日可比,没能成功合围,困而歼之。同时,拿破仑做出了一个此后看来无比错误的决定,让愣头青格鲁希去追击布吕歇尔溃逃的普军。
此后,拿破仑和惠灵顿将军在滑铁卢展开决战,法军数次突击对方左翼未果,有两次骑兵甚至已经冲入方阵,可惜步兵没能及时跟上功亏一篑。
在战争尾声,拿破仑迫于无奈下打出了他手里最后一张牌,预备队,现实的残忍在于如果拿破仑当时能多捏一刻或许仍有回转余地,此刻后招一出,已无筹码的拿破仑眼见着当时未能击溃的布吕歇尔带领着普军去而复返,胜负天平瞬间倾倒。
王者归国,卷土重来,先胜一局,最终一着不慎,功败垂成。
英雄谢幕,后会无期,六年后,圣赫勒拉岛上,五十二岁的拿破仑在胃痛折磨中带着愤慨,不甘,和对法兰西无比的期许惆怅,痛苦的死去。当然对于他的真正死因,至今众说纷纭,传奇的人物总会有着属于他的那些耐人寻味的传奇。
九年后,法国人派军舰把这位带给过他们曾经无比荣光的皇帝运回了巴黎,九十万法国人冒着严寒迎接,并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如今,拿破仑的棺椁,与一战名将霞飞将军和福煦元帅一并被放在荣军院,供后人以及游客膜拜。
拿破仑的一生宛若一颗流星划过黑夜上空,照亮整个欧洲,然后消散于无形。历史滚滚,终将前行,所铭记的,或许正是那一个个传说和故事...
拿破仑,在政治上最成功的杰作是颁布《拿破仑法典》,在军事上最得意之笔是三皇会战,最后悔的大概是远征俄国,最失败的是滑铁卢战役,最受谴责的是在埃及的屠杀,最受肯定的是民选出来的皇位,最有争议的是一生戎马穷兵黩武,最没有争议的则是他的军事天才以及光荣的一生。
法国作家雨果: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
德国文学家歌德:如此神佑般的智慧闪光总是与青春和创造力联系在一起,而拿破仑就是古往今来最有创造力的人物之一。
哲学家黑格尔:世界之所以平衡,是因为有上帝的存在;欧洲的天平之所以平衡,是因为有拿破仑。拿破仑就是神的存在。
......
为什么无数名人都争前恐后的去解读拿破仑,评论拿破仑?拿破仑,这个两百多年前的帝王之于处在当下的我们,究竟还有着何种意义?
事实上,恐怕再也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和更大的教训了。
◎拿破仑作为榜样:他野心够大,在历史书上甚至占用了一章的篇幅;他学识渊博,哲学、制度、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无所不知;他精力充沛,不达目的不罢休;他精于计算,无论战争还是政治,胜利都来自于事无巨细;他顺势而为,为先进理念而奋斗...
◎拿破仑作为教训:后期功成名就的他,忘记初心,越来越远离了他据以成功的基础;迷失自我,狂妄自大,这导致了他极具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决策,不停地将责任归罪于其他人,最终走向了失败。
拿破仑的一生给予人的启发是共通的,无论是宏观到微观,都能从其中找到生命各个阶段的启示。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认识拿破仑,因为恐怕找不到比拿破仑更好的学习样本了。可以说,拿破仑是人类生命之火燃烧到极致的典范。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埃米尔·路德维希著《拿破仑传》:凭借知识和激情,一个人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作为德国著名的传记作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埃米尔·路德维希以这本《拿破仑传》享誉世界。
与市面上可见的其他诸多版本不同的是,这本书将史实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的传记写作方式是作者的首创,他开创了传记写作的新流派。
书中对传记人物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和性格分析,所呈现出的浪漫主义色彩,是在其他任何传记类作品中都见不到的;相比较之下,本书对拿破仑的解读更加立体鲜活,更加有趣,可读性也更强。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1925年首版后很快就被译成英文,该英译本曾在美国“非虚构畅销书排行榜”位列第二,而此中文版本更是由上外德语系教授根据1931年德国Rowohlt出版社定本直译,更符合原文语境,极具专业性。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收藏“伟大的征服者”传记五书,对人类世界影响最大的五位帝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