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防疫越是松动,越要警惕小心

防疫越是松动,越要警惕小心

科学


疫情严控时,

我们发问:中国只有新冠一种病了吗?

疫情放松时,

我们提醒:三个月内一定要警惕小心。



1

求真务实:疫情政策拐弯


疫情这三年来,太多自以为是,太多不切实际。

现在回归到科学的态度,就是求真务实。

如果一直强行阻隔传播值R0≥10的病毒,,必然是多地静默。

那么,人民如何生存?经济如何发展?

很多人已经厌倦了,情愿1‱ 冒险,也不愿意100%饿死

所以,疫情政策拐弯,这是综合考虑的科学态度。

必须点赞支持。




2

拐弯有点急,

给大众一点理解的时间


上个月,某一些城市还在弹窗赋码宣传病毒可怕后遗症多么严重一旦放开要死上千万人同时痛斥许多国家躺平摆烂。

这个月就突然转向,说病毒其实毒性不强,可以自愈,甚至比感冒还要轻微。简直就是天赐的疫苗。


如果你是普通大众,你会不会有点晕乎?

不知道该相信你的前言,还是后语。


所以,要理解大众的担忧




3

别吓唬人,要科普


所有报道,一定要客观理性科学求真

不能为了某个目标歪曲事实,片面解读

这样既不能给决策方提供正确意见,也会长期误导相信你的民众,最后反噬现有的科学政策。

如果你不了解可以不说话,但不要为了迎合而信口开河。

疫情三年,要好好反思和检查这些发声端口


该批评的要批评,否则下一次又是胡说八道。




4

不能一严就控之,也不能一放就了之


疫情政策的调整,不是说放任不管,不是躺平。

不要“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而是要科学和严谨的防疫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第一条说的就是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


所以,“新十条”政策要求不是一放了之,不是躺平,而是要真正的科学精准防疫。

科学防疫比清零方式更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专业和精力

如果理解为一放了之,未来几个月一定会出现很大问题。




5

奥密克戎症状每个人不一样,

还是要小心


防疫政策调整,很多人欢欣鼓舞,积极态度值得鼓励。

但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不在乎。

奥密克戎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头痛喉咙痛干咳,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全身痛腹泻的症状。



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有一些人的症状还是挺严重,比重感冒还要难受,甚至还会出现极端个案。这在香港和台湾的防疫政策中就能找到例子。


所以还是要小心,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这是好习惯。




6

要小心,但不要担心


要小心,但也不要担心。

经历三年的演变,病毒的毒性一定会更轻,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医学原理。

广州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17万例,无症状感染者约无死亡病例


后遗症被半真半假的消息刻意渲染,至今也没有任何医学数据支撑

看看感染过两次的球王梅西,在卡塔尔世界杯上不是照样生龙活虎。

一个现在看来只是伤害上呼吸道的病毒,说有可怕的后遗症,在科学上说不过去。




7

流言一定会满天飞,请理性思考


未来几个月,流言会与疫情一起扩散,假消息会满天飞。

不要做乌合之众,要学会独立判断思考

但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方法,理性的态度,透明的原则


不要因为个别案例而放大恐惧,也不能因为害怕引起恐慌就封锁消息压制言论。

该面对直接面对,将真相呈现给所有人




8

主要保护好长者(老人)


感染奥密克戎患者死亡率不高,已经远低于原始的新冠病毒,且死亡患者集中在80岁以上年龄段

韩国和日本80岁以上年龄段死亡率为2%+,中国香港较高,达到8.1%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未有疫苗基本保护的80岁以上者,感染后病死率仍然有2.2%



所以,最需要保护的是高龄老人




9

其次保护好重症患者


虽然重症率低,但一旦出现重症症状,必须及时治疗。

特别要注意的是,那些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正在进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妊娠晚期孕妇等,他们的免疫力较低,这类人是脆弱群体,容易沦为重症患者。

一旦有重症迹象,需要及时治疗。




10

未来三个月,进入病毒高原期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奥密克戎从爆发到进入高原期,一般是45天左右。

台湾最新的BA.5疫情在35天内进入高原期,然后在高原期徘徊了近45天左右。

此次国内流行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和BF.7双毒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代际传播时间短病毒Ct值更低



以中国的面积以及人口比率来看,未来三个月整体可能进入病毒高原期,45天左右开始退烧

所以这100天时间,就是疫情爆发期,尽可能有一些准备。




11

67%占比能达到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是指人群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

如果一个新冠病毒感染者会传染2~3人,在一个3人群体中,必须要两个人有抗体,才能形成群体免疫。



理论上,如果一个人群中超过67%的人形成了免疫,这位感染者传染人数会小于1人(其他超过两人已经免疫了)。

这样会导致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1,流行病就得到了控制,群体就形成了免疫。




12

防疫时要注意的一些关键要素


1、有效疫苗施打率,关于疫苗有很多不同说法,但疫苗仍然是国际公认的防疫主要手段。

2、药物准备,提前准备好防疫药物,例如退烧类药物,并且给出权威指引。

3、重症患者的救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标准的救治方案。

4、抗原自测,发放抗原检测设备,居家治疗人员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5、防止医疗挤兑,及时解除恐慌,将方舱改造为疫情专治医院。

6、提前培养好医护人员,提前训练医护专业性人士。

7、进行科普引导,防范恐慌性舆情




13

疫苗施打必须公开透明 


新冠疫苗本就没有经历过时间检验,而且涉及到14亿人口,理应谨慎小心。

因此,无论是国内的疫苗还是国外的疫苗,都应该透明公开接受检验,同时将副作用公之于众,让所有人自愿主动选择



呼吁几点:疫苗制造者公开施打,财务采购者公开施打,城市决策拍板者公开施打。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相信疫苗,勇敢施打疫苗。




14

要准备好药物,但无须囤积


对于个人来讲,如果感染后有一定症状,可通过服用药物来缓解。

对于医院来讲,应该在这方面提前做好药物储备



疫情放开,配套工作要提前准备好。

以下药物和工具要有所准备:

体温计

指夹式脉氧仪

电子血压计

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

需要注意,治疗新冠没有特效药,只是缓解症状

可以根据家庭成员适量购买,但没有必要进行囤积。




15

疫情接轨国际,

希望有更多疫苗可以选择


12月8日,路透社报道,德国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已授予中国科兴疫苗进口许可证,从周三起将把科兴疫苗进口到德国,并将接种科兴的民众视为已完成疫苗接种。

今年11月,中国也同意批准为在华的外国居民提供复比泰疫苗。

中德疫苗互认,这是一种双方认可的表示。

接轨国际,应该给予人民更多疫苗选择。




16

疫情还没来,假药已经来了


上面已经谈到,关于新冠,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

那些自称是神医的人,一定是骗子。

那些自称可以治愈新冠的药,一定是骗局


每当政策调整,总会有人能够敏感地嗅到赚钱的机会。

多个城市调整防疫措施后,有一些药价格也急剧上涨。

更有甚者,疫情还没有来呢,就开始先卖“假药”了

对于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来说,很难识别,容易被骗。




17

防止医疗挤兑,方舱可派上用场


这次放开非常仓促,很大概率会出现医疗挤兑

所以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减少轻症患者前往医院,所以社区服务、线上服务,一定要提前安排好。甚至可以准备更多AI医生,为居家者进行指导服务。

其次,要在有限时间内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病床、ICU以及相关救治设备与物资


同时,要统筹好医院资源,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正常医疗服务,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

可将方舱改造成为新冠专科医院,真正派上用场。




18

注意保险公司保单 


防止医疗挤兑,特别要注意这三年来保险公司的新冠防疫医疗保单。

很多轻症患者,为了获得保险赔偿,前往医院就诊引发医疗挤兑

这不是瞎操心,在台湾就发生过血淋淋的教训。




19

没有PCR,需要准备抗原自测


今天,就算是在“核酸之城”深圳,很多PCR点也已经撤了。

那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阳了呢?如果没有PCR,那就需要抗原自测

抗原检测的好处在于可以居家自测,最大问题在于准确率低于PCR。



那么问题来了,因为准确率相对PCR较低,那么它比PCR还可以打擦边球。

未来100天,抗原设备又是一门千亿生意。

如果是城市公款采购,必须公开透明。防止利益勾结。


接下来,家里都需要备一些抗原试剂盒,抗原阳性后立即报备

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邻居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20

得了新冠要去医院吗?

99.5%的人不需要


12月8日,“华山感染”公众号发布张文宏教授审核的《得了新冠是否需要去医院?》。



文章称,99.5%的人可能不需要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通过电话、网络或者是当面问诊就能解决。

也就是说,99.5%的人不需要去医院,但医疗体系必须保证0.5%的病人应该收治在医院




21

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重症,

必须去医院?


12月8月,据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专家指引》显示,阳性感染者出现抽搐、呼吸困难或气促等任一症状时,需要急诊就医



出现以下具体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

①服用退烧药后仍发烧超过38.5℃,并持续超过2天;

②体温35℃及以下;

③抽搐;

④呼吸困难或气促;

⑤失语或不能行动;

⑥不能苏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⑦胸部或腹部疼痛;

⑧头晕或意识混乱或精神状态明显转变;

⑨虚弱或脚步不稳;

⑩孕妇的胎儿活动减少或停止(适用于妊娠期24周或以上的孕妇);

⑪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呕吐超过2天;

……




22

时刻警惕,对疫情进行严密监控


新冠病毒经历了四大流行毒株:原始毒株阿尔法株德尔塔株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的出现,证明了新冠病毒在变异中致病性和危害性越来越弱,但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


2022年6月份,台湾奥密克戎BA.2.3新分支出现时,就出现新冠病毒感染并发儿童急性脑炎,出现17例死亡,具体原因至今不明,还需小心。

所以,我们仍然需要严密监控疫情,不能大意。

 



23

公开透明是第一要义


很多时候,人们的恐惧并非来自于病毒自身,而是因为信息不公开

防疫政策调整后,我们需要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数据信息平台。


新冠阳性增加的人数有多少?无症状轻症的比例有多少?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又有多少?打疫苗后的情况又是如何?这些都应该公开透明。


越是公开透明,就越能减少猜忌和恐惧。

越是公开透明,政策就更容易被民众接受。

 



24

还需要更多的专业护工


如果将方舱改建为专科医院,那就需要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三个月会非常艰难。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不可能在几个月时间里凭空增多。


这个时候怎么办?只能培养更多的专业护工

 



25

保护好我们的医护工作者


接下来的防疫工作,很重要的一个点是要保护好这些医护工作者


一方面是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医护感染。医护人员在高强度工作下,出现感染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所以,如果出现医护感染,个体立即居家隔离,等到复阴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这也是香港过去的一个经验。

另一方面,要对医护工作者进行心理疏导。高强度工作下,需要格外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


最重要的一点,这种战斗在一线的人员,应该有更高的待遇

 



26

加强锻炼,强壮自己


防疫政策调整后,个体免疫力变得非常重要。

免疫力更强的人,感染阳性后也大概率是无症状。

即便是轻症,抵抗力强也能够更快恢复。

所以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这个时候,你真的要对自己负责了。

 



27

戴好口罩,它依然很有用


新十条之后,公共场合不再查健康码和核酸。

这也就意味着病毒在无形之中更加隐蔽。这个时候,戴上口罩就是最好的保护



不少人看到世界杯的观众席上没有一个人戴口罩,便觉得戴口罩也不再重要。

请不要有这种想法,接下来的时间里,更要戴好口罩。

戴口罩不仅可以降低感染新冠几率,还能将疫情高峰相对减缓拉长,避免医疗挤兑

 


28

2022年,不可能结束疫情


2019年12月8日,武汉出现第一例新冠

2022年12月7日,国家出台防疫新十条

新十条出台后,有不少人欢呼雀跃。

这能够理解,这三年因为疫情,大家都太辛苦了。

有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是个信号,疫情结束的信号。


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疫情不可能在今年结束

接下来的几个月非常关键,我们必须做好准备,直面Omicron

2022年无法结束疫情,也相信我们能够往更好的方向前进。


 


29

有错就改,不要硬拗


未来100天,很多城市将进入一个艰难的时期。

每一个城市都不一样,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防疫政策


有的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有的医疗资源不够

所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很多时候都是摸石头过河。

有时候出现一些错误可以理解,但不要一条路走到黑,硬拗到底。即时作出改变。人民都可以理解。

相比于面子,其实人民的健康安全更重要。

 


 

30

一种病毒,一个专家,

不要有两套说辞


明明是同一种病毒,非得有两套说辞,自我打脸,颜面尽失。

而这样的专家,竟然还一直站在前台,这样会让政策说明陷入“塔西陀陷阱”。


所以,要用科学说话,用良知说话。

这也是国家在进行宣传科普时需要注意的。

 



31

疫情战争才开始,

别忙着自我表扬


疫情三年,做出最大贡献、做出最大牺牲的是全体人民

这一次政策的调整,它不是对过去的赞美,而是对未来的转向。是对常识的认可,更是对科学的尊重

过去三年,牺牲了太多太多。


政策的调整不是专家自我表扬的时候,更不是开庆功宴的日子

这一刻起才是战争的开始,未来几个月要全体人民一起并肩扶持。

还有太多事情要做,落实部门责任,强化科学防疫,保护老幼健康,维持经济成长。


但我们相信,现在的政策更科学,未来的中国会更好。



 

32

不要忘记那个“张核子”


防疫再忙,也不要忘掉那个“张核子”

还记得上个月那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张核子”吗?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南方周末》以往报道被翻出,其中有三个要点:

1、核子华曦曾出现过检测事故,张姗姗背后的核酸检测公司,屡出事屡中标

2、该公司通过代理加盟模式扩大;

3、核子基因名下种类繁多的检测项目中,存在有争议的灰色业务



由张珊珊担任旗下30家全资子公司监事的核子基因,究竟是什么来头?

张珊珊与核子基因创始人张核子又是什么关系?

核子华曦究竟是如何做到“精准预判”何地将突发疫情,并提前布局核酸检测公司的?如何在多次违规被罚之后,依然持续中标,快速拓展业务的?

这背后到底有没有公众所猜测的人情往来和利益勾连?


疫情再忙,也一定要去追查真相,否则,这次科学防疫,又会出现更多的“张核子”。




33

真正的疫情要来了,

一定要警惕小心


人不可能战胜病毒,人类本身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中,有8%就是来自病毒

病毒的进化也是以生存为第一要义,不可能一直想着杀死宿主,所以毒性越来越低。

所以,我们要正确面对病毒,寻找科学防疫之策。


自从奥密克戎2021年出现后,全世界开始放开,我们不可能一直独善其身。

所以,这次国家政策的调整,是一种科学的决策。

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让理性之人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疫情三年,这次是真的要来了。

但不必恐慌,请记住以上要点。

保护好自己,能不阳尽量不阳。



附录:

1、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社区健康管理专家指引

2、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

3、新冠居家康复手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稻盛和夫:越是难熬,越要做好这11件事抑郁的人也会笑,这种微笑型抑郁要警惕!“讨好型人格”:越是乞求,越是被推开实事求是看防疫,实事求是做防疫​越是优秀的人,越不太在乎“脸皮”越是艰难,越要深情地爱,用力地活说真的,越是聪明的人,反而越容易失败韩国高尔夫美女多,美国诺贝尔经奖多【E诗配画】登鹳雀楼越是艰难,越不该用“打折”来妥协新冠退烧后5天紧急送医!医生:警惕小孩这个症状,严重会有生命危险胡鑫宇失踪已超过70天,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越是有本事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这3件事上越是风高浪急,越是要保持定力今晚,董宇辉为她流泪!越是真实的人生,越治愈越是庸俗的人,越喜欢往人群里钻4年禁令松动,证监会出手释放楼市回暖信号?丨氪金 · 大事件经济大环境越差,越要干金融?终于有人道出真相Why do Tibetans think they are Chinese?颠覆三观:新冠与颜值有关!最新研究宣布长得好看的人难得新冠,颜值越高免疫越强!12天备战4场品牌直播: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比亚迪给德国车企一个耳光,更要警惕“越是深爱一个人,越不要做这件事”越是爱你的男人,越容易在你面前暴露这三个“缺点”环境越是艰难,越要做好财务孩子老喊肚子疼,去医院却查不出问题,家长要警惕这种情况!10岁以下高发「越是热闹,越是孤独」——《孤独自救指南》越是优秀的人,越不太在乎“脸皮”越是心里没有你的男人,越会对你说这3句话!月光黯淡(二十二)越是市场遭遇挑战的时刻,越需要读张维迎越是艰难,越不该用“打折”来妥协:经济下行期的动销原则邬博华:明年光伏最大亮点是“放量”,年底看到硅料价格松动,两大环节受益越是愚蠢的人,越喜欢好为人师这部韩剧好看 《非常律师禹英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