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腾讯云的2022:降本降得差不多,明年增效靠自研产品|焦点分析

腾讯云的2022:降本降得差不多,明年增效靠自研产品|焦点分析

财经

回归基础的趋势,正在让各个玩家展现新面貌,战略差异化越来越明显。


文|邓咏仪
编辑|苏建勋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戈壁滩旁,颠簸不平的土路上,装载以吨计数的无人矿车正在飞驰,司机只需坐在远程车厢中盯着画面操作,遇到危险可随时人工接管;在手机上,用户能够在政府服务平台上,一键完成提交业务申请到结束的全流程,再也不必事事跑到现场去。

今年,腾讯To B业务一年一度的“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带来的行业应用案例格外丰富。

这一切要回溯到一年多以前的决策。2021年5月,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喊出“扎根行业、深耕区域、提升效率”三大策略,进行从产品到组织层面的大调整。

而在经历一年多的排兵布阵后,腾讯CSIG成果不少:“烧钱”更少了,自研产品和拓展的行业更多了——这次大会中,腾讯CSIG表示,已经自主研发了400多款企业级产品,实现了从云基础到行业应用的全覆盖。

以近期财务表现来看,腾讯To B业务继续挑起“当家”重担。2022年Q3,腾讯总收入1401亿元,同比下滑2%;非标下净利润为323亿元,同比增长2%。腾讯To B业务所在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同比增长4%,跑赢腾讯大盘。

CSIG的战略重点如今更为突出。一个细节是,“自研产品”“产品力”等词汇,在本次大会中出现的频率前所未有的高。汤道生在会上与IDC的对话里直言,腾讯在To B领域的业务目标,是做一个“平台型产品”。“自研产品比例”,则是他衡量To B业务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

不仅仅是腾讯云,最近一年,国内云厂商都处在“规模”到“价值”的转变过程中,开始考核利润,而非单纯看收入。

不同在于,入局To B四年,腾讯打造出了如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国民级软件产品,带动了底层云业务的快速增长。未来,腾讯希望在To B领域继续复刻这一路径,“自研产品”将是下一阶段的竞争明牌。

政企业务打法现雏形

最近几年,云市场发展的大背景是,随着互联网行业红利消退,其所对应的公有云市场增长已然见顶,厂商们正在努力打开“产业互联网”的新局面——也就是上云速度较慢的,非互联网原生的传统行业。

过去一年,是云厂商们“修炼内功”的一年,腾讯云也不例外。

要打仗,先布阵。2021年,腾讯CSIG引进了前SAP中国区总经理李强——这一位To B老将在企业服务市场耕耘超过20年,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也是腾讯云迄今为止引进的最高级别高管。

李强到任一年多时间里,CSIG的大小调整不断。2021年5月,腾讯CSIG新增了区域业务部、业务经营管理部、技术委员会,组建了智慧工业与服务业业务线。

再到今年7月,腾讯云成立政企业务线,李强出任政企业务线负责人,同时负责区域业务线——进一步加强区域和行业联动。这意味着,腾讯在政企业务的团队集结成型。

在本次生态大会上,李强也首次面对媒体介绍了政企业务线的战略。

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子弹有限,腾讯CSIG的边界要更清晰。“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李强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会首先思考,以腾讯的产品和生态能力,能不能有效满足这个需求,同时也会交由合作伙伴一起来做。”

总体来说,腾讯在政企业务中重点布局分为两类。一是数字化规模尚在早期,但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如我国碳中和战略对应的能源、工业领域。二是能够基于原有腾讯优势业务做C端连接的,如文旅和体育、农业等行业。

CSIG也基本理顺了区域和行业的协作关系。李强对36氪表示,区域会作为销售平台,支持所有行业线,行业线形成了标杆解决方案后,推广和复制依托于区域线完成。

事实上,上述做法是To B软件公司延续已久的Go to Market方法论。可以这么说,腾讯云重新细分、梳理了自己的销售、交付、服务网络体系,一套面向政企业务的打法也初现雏形。

水分挤得差不多,明年增效靠自研产品

从2019年开始,互联网云厂商经历了近两年的高歌猛进时期,这主要围绕产业互联网的重点——政企市场展开。云厂商冲到项目前方,在各地的各地智慧城市、数字政府项目成为总集成商,相当于“包工头”的角色。

但云厂商经验有限,做总集成的项目冲高了营收,但经营不好反而会亏本,并不利于长期经营。在互联网大厂降本增效的前提下,以往大力烧钱做集成的云厂商,从2021年下半年起,都在“挤水分”,边界开始收缩。

从具体动作来看,一方面,腾讯也从“被集成”转向“集成”,将业务和利润让给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腾讯自己就能够做的业务,需要以自研产品补上,严控项目支出和利润率。据财经报道,腾讯云部分业务线的自研产品比例甚至会到70%以上。

这会导向新的合作局面,比如腾讯云和运营商的合作——本次大会中,腾讯的新运营商业务线首度亮相,受到高度关注。

长久以来,运营商和互联网云厂商都有密切合作关系。近两年三大运营商纷纷下场做云,常被认为是互联网云厂商的强敌。但在云厂商转被集成的战略之下,双方从“互搏”转向合作,腾讯云会继续帮运营商做他们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也要把自家产品和运营商的整合,以对外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

而在未来,腾讯云选择将牌押注在自研产品之上。

今年5月,在接受36氪的专访时,汤道生就表示,“更希望有N个拥有健康商业模式的产品,来组成一个健康的的CSIG。”最近一年,腾讯已经要求内部不少独立产品团队对收入负责,并希望CSIG在未来几年实现整体盈亏平衡。

如今,腾讯CSIG尚没有在财报中披露具体收入规模和利润数字,但汤道生在采访中表示,一年多以来利润水平有了可观提升,而CSIG明年的重点会放在“增效”之上。这同样要靠自研产品。

之所以这样选择,除了当下云市场的大趋势外,也和腾讯自身的基因有关。

除了和玩家一样做生态、开放平台,腾讯云的不同还在于C端的连接能力,并且已经打造出了如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在C端有影响力的产品,在细分赛道中跑到前面。

但在过去,腾讯的To B产品散落在客户业务的各个环节,较为孤立。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一年里,腾讯CSIG在努力编制一张产品网络——在PaaS层,腾讯升级低代码开发工具和平台;在SaaS层将腾讯会议、企业微信、腾讯文档等产品打通,相当于将产品“串起来”。

底层能力打通,再加上腾讯在C端和客户的连接能力,这会吸引更多有C端业务需求的企业,如工业、零售等,为腾讯云带来更多增量。

To B产品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如腾讯的音视频、数据库等产品,都历经至少十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的发展,才到当下的规模。腾讯已经在不断提升研发投入——今年Q3,腾讯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已提升到10.8%,是近几年的历史高位。

但这些投入和实际业务目标之间尚有差距,需要一定时间达到平衡。一位CSIG员工曾告诉36氪,不少业务线的自研产品比例要求过高。在产品线还没有这么丰富的情况下,突然转被集成,还要求一定增长,光靠自研产品提升比例,很难做到。

合作伙伴规模也要更广。现在,腾讯合作伙伴的数量已经超过1万家,合作伙伴贡献收入占比达1/3,但腾讯云对此还不够满意。汤道生在采访中表示,未来还要加大合作伙伴拓展速度,才足够覆盖现在腾讯云的所有行业。

腾讯云还需要更多时间,用产品建起护城河,这些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阵痛。

纵观如今的云市场,“降本增效”一年后,所有玩家都已有应对之法,各自战略正一步步落地:腾讯企业微信MAU已达1.1亿,未来打算以更多自研产品,串联起底层的云服务,下沉到千行百业;而阿里云明确表示自己不做SaaS,以“云钉一体”作为主线,让钉钉更开放;华为云靠着多年积累的政企经验,将规模拉到市场前列,现在正在靠“云云协同”战略,让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和上层应用更为融合。

回归基础的趋势,正在让各个玩家展现新面貌,战略差异化越来越明显。营收规模不再是最重要的指标,这对行业而言是好事,也是企业服务市场本来应有的模样。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自研产品”将是下一阶段的竞争明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这个冬季,加拿大鹅和波司登冷暖不相通|焦点分析【E诗配画】登鹳雀楼品牌如何和消费者好好对话?头疼的不只李宁|焦点分析0添加剂酱油集体缺货:海天市值蒸发300亿之后|焦点分析小米Q3财报:阴霾尚未散去,逐渐认清现实|焦点分析韩国高尔夫美女多,美国诺贝尔经奖多理想毛利率腰斩,但明年想冲刺千亿营收|焦点分析月光黯淡(二十二)单日市值蒸发1万亿,亚马逊进入阵痛期|焦点分析Why do Tibetans think they are Chinese?Taylor Swift史上最贵专辑已上线,但腾讯音乐的生意还是不好做|焦点分析在大脑中植入芯片,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想「包治脑病」|焦点分析​血库 “缺血”,部分地区推迟手术;​马化腾:降本增效要形成习惯韩国光伏,千亿贪腐|焦点分析币安「围剿」FTX:加密币圈巨头相争,没有赢家|焦点分析特斯拉、蔚来都盯上了中低端市场,比亚迪却要「仰望」高端|焦点分析净利润增长1%,「股王」腾讯也需殚精竭虑|焦点分析HPV九价疫苗的自我修正:扩龄、减次,未来男性可享|焦点分析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该不该砍掉测试工程师?| 展望测试工程师的2023纸箱换蛋、氢能运输…当双11聚焦低碳|焦点分析联通和腾讯成立合营公司,但不是为「国企混改」设立|焦点分析腾讯云Crane成FinOps全球首个认证降本增效开源方案Loop内测了:协同赛道,微软迟到|焦点分析每天都有AI作画产品上线,海外出现割韭菜新方式?|焦点分析喜茶在下沉市场的最后一次机会|焦点分析动力电池冬天提前来了?中创新航上市首月跌46%|焦点分析市值蒸发500亿元,「PC之王」英特尔告别忧伤2022|焦点分析iPhone 14 Plus遇冷 Pro卖爆,苹果左右手互博|焦点分析海天急于撇开「科技」标签 |焦点分析这部韩剧好看 《非常律师禹英隅》AR厂商密集发新品,toB厂商加速toC转型 |焦点分析海信世界杯广告引争议,已在世界杯花费上亿美元|焦点分析腾讯叫停数字藏品业务,兜售行业红利期的日子过去了​|焦点分析加拿大鹅和波司登的冷暖不相通|焦点分析捏造关键指标、高管愤然离职,微软叫停XR头显|焦点分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