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服务私有化部署的寒冬——民用网络上下行带宽极端不对等的时代困境
一句民间笑谈这样调侃道:“5G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了何同学的生活”。这话当然隐含嫉妒情绪,毕竟主播驰骋于网红经济而“得道飞升”的案例很难被随意复刻;但这种论调显然也意味着,在民用5G开始普及的数年里,互联网用户终于明白,5G并不会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飞跃,甚至几乎不会在现行互联网生态基础上掀起任何看得见的波澜。
“互联网”这一伟大发明的光芒随着岁月的消磨正逐渐暗淡。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依靠制造虚假、无用的概念,强行给自己羸弱的吸引力“续命”;而当前某些专注于内容生态的互联网巨头,也在加速生产着看起来像街头小广告的垃圾信息,为处在食物链底端的网民强灌诈骗广告,或施加小恩小惠来培养他们对垃圾信息的上瘾。
笔者有幸自21世纪初起,从孩童时代一路见证我国家庭宽带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明显感受到,网络普及带来的最明显变化是“信息过载”,但这种“过载”不是漫无目的的“广播”,也不是民用网络自发建立的“互联”。信息过载的发起方是的互联网巨头,他们将过量的信息从服务器或内容分发网络发出,从骨干网穿越汇聚层,从小区交换机入户的光纤通道“灌”进来……为了满足越来越膨胀的信息灌入的速度,整个行业数年来都在推行一波又一波提速降费活动,但提“速”提的主要是下行速率。
这个时代是如此诡异,我们沉浸在“千兆时代”“5G时代”的狂欢中,惊叹着夸张的下载速度和所谓的低延迟,畅想着未来高科技、万物互联的生活;但当前困窘的”上行“现状却被抛弃在角落无人问津。
显然,讨论时有发生,有人忍不住发问:为什么家宽上行带宽是下行的1/10?
人们的回应也充斥着万年不变的陈词滥调:
“大部分网民用不到啦”……
“你访问网页上传的请求通常只有几KB,但下载的数据都在上百KB,需求本来就不对等”……
“家用宽带上行提高可能带来私搭网站、违规经营pcdn的监管问题”……
“挂PT的人肯定把带宽跑满,资源撑不住啊”……
“万物加钱可及,你想用更快的你咋不去办商用专线?”……
“运营商不要恰饭的嘛?”
……
在笔者看来,监管、商业、基础设施的问题从来都是次要的,显然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但“需求”这一角度却发人深省。
真的是因为当代网民需求低,才给少得可怜的上行吗?那为什么不是“我可以不用,但你必须给我?”——电信从远端下发SDN网关配置,调整上行速率限速模板,不想用的用户大可闲置,不会引发任何可见的损耗和附加成本。换句话说,“需求”本身也是伪命题,是借口。
更进一步,有没有可能是因果倒置,即网民需求低是这个时代“上下行带宽极端不对等”本身带来的呢?这一点在笔者看来是极有可能成立的。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每天面对互联网,都在使用哪些应用?发邮件?即时通讯?网上冲浪?看剧?——我们主要的活动似乎都在现代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公有空间进行。与之对应地,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商业逻辑也在塑造我们每个人的消费文化——我们习惯于交出自己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社交资源,交给大型企业托管,以观看收费广告的形式使用着面向公众的免费服务。——他们还说,这是时代的选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但我们应当意识到,当人们和互联网建立联系的主要场景被互联网平台经济所裹挟,并且当人们习惯了这种消费文化时,这也意味着,大型平台成为了我们和全球互联网建立联系的唯一桥梁。在最近数年里,我们越来越发现,这种桥梁是极其脆弱和危险的。
在2022年疫情肆虐的今天,当我们随时可能失去物理意义上的“人身自由”时,互联网就成为了人们的第二“现实”——互联网账号是我们的喉舌,电脑屏幕是我们看向世界的双眼,一条条细长的光纤也成为了这个时代凝视我们每个人的窗口,而整个互联网承载的全部信息,对我们来说便是整个世界。人们是如此依赖互联网,以至于无法想象没有它的生活;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世界的自由和公民权利甚至完全应当写入宪法,与公民在物理世界中的权利受到同等重视,并驾齐驱。
但这个时代的现实又是,我们把自己的双眼交给了平台,把自己的喉舌交给了平台,我们失去了对这些器官的控制权。
一个很有意思的体验是,当你玩微博、看公众号、看B站视频久了,尤其是身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感受到当前内容平台严苛的审查制度后,你转而自己在境外部署、搭建个人博客,当第一次进入WordPress、Typecho等博客应用的后台管理界面时,你会对这些后台赋予你的控制权感到极为震撼——你竟然可以随意修改文章的每一个字、标题、作者,你可以修改发文时间,你可以随意定夺一篇文章的删除和被删文章的恢复,你无需在发表每一篇内容前仔细考究是不是哪段话、哪个词汇,甚至是盯着屏幕检查自己使用的视频素材中仅显示0.5秒的定格画面,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合规风险甚至是难以挽回的损失……这种震撼无法用言语说明。夺回对创作内容的控制权就如同夺回自己对“器官”的控制权一般,像一个瘫痪患者治好了双腿,像一个失明的盲人重见光明。
上行带宽是下行带宽的1/10,意味着在这个时代,当你每被强行灌入10份过载的信息时,时代只给你向互联网上传一份信息的自由和权利。
自由的削弱不光是某些不可言及的因素带来的,“平台经济”的消费文化,显然也在诱导我们自己轻视和放弃前述珍贵的自由和权利——以至于在改革开放44年以后的今天,在经济开放、技术极为先进的2022年,在中国最发达城市之一,也会出现:某些信息在朋友圈传遍以后被眼睁睁地逐个封禁,人们也只能感慨一句“悲哀”,愤慨一阵便重归自己平和的生活。
难道互联网用户没有退路了吗?其实是我们自己放弃了退路。
当我们接入互联网的那一刹那,我们遗忘了一件事:这个时代的网民,除了被动接受讯息,除了授权平台代为发送讯息之外,我们显然也还还可以画地为营,以家庭接入网络和个人计算机为基础,主动地、独立地、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自我服务”,私有化部署涉及个人关键数据的服务。即便在家宽封禁80、443端口的当下,人们也完全可以利用非常规高位端口部署nginx服务,向公网反代自己在电脑上搭建的个人网站,或搭建个人网盘等应用。
当然,私有化部署服务,是一种反主流价值观的行为,是一种以“上传”为主要活动的“反骨行动”。上下行带宽不对等显然也意味着,我们从家中向世界公开服务的能力,受到了“上行小水管”的限制。这种限制时常使人们的思维、感官产生错乱、割裂感,一方面,我们已经能够流畅地看各种4K、8K流媒体;另一方面,在外地出差想访问家中的网盘文件,主流30Mbps的上行速度实在捉襟见肘,仿佛回到了2005年一般。执著于部署私有化服务的玩家,也必然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他们拼命地想朝窗外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窗外的寒风呼啸涌入,你的呼喊没有任何回应,悲从中来,感慨道:我们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对手。
不知道从何时起,“家庭宽带用户禁止部署公网服务”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公网IP在国内许多区域“一票难求”成为普遍现状。技术宅们最喜欢折腾,然而,他们面临的主要阻力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是这个时代为了阻碍我们部署私有化服务而形成的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这种阻碍是互联网时代愈加封闭的帮凶,也是网络服务私有化部署的寒冬,最终地,也将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寒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