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味视频,看得我直上瘾
内陆孩子最喜欢的频道
“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物产丰富,生态多样,数量庞大的食材贮藏其中,人们采集、捡拾、培育、捕捞,历经风浪,直面凶险,为的是获得一种味道鲜美但价格低廉的美味。在中国东部沿海,这种备受青睐的味道,被称为小海鲜。”
这是由舌尖2原班人马拍摄的TV纪录片《小海鲜》中的介绍。尽管纪录片只有短短两集,但一上线,就在CCTV连播9次,刷新了美食纪录片的播放记录。
我国自古便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习俗,于常年居住海边的人们而言,谋生方式自然也离不开大海。
海边滩涂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小海鲜,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由此也衍生出了一批赶海人。赶海人在浅海滩涂上采集、捕捉贝类等海产品,这种营生方式又被称为“讨小海”。
《小海鲜》的第一集,聚焦在浙江三门县这个靠海谋生的小县城,讲的就是讨小海。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种田讨海”是海边很多家庭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摘藤壶、挖蛏子、捞佛手、捕青蟹……辛劳一天所得的小海鲜,终化成桌案上的一粥一饭,作为一家人赖以生活的食物。
如果说大海养育了渔民,那么海边滩涂,则养育了讨海人。
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今把讨小海作为生活全部经济来源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甚至有的渔民子弟们也都不太了解。
厦门渔文化研究学者朱家麟认为,“讨小海是渔文化的起点”,虽然讨小海的技艺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但它所承载的海洋文化元素不应该被遗忘。
是的,很少有人能拒绝大海的召唤。或许有读者也发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已经逐渐兴起了一股“赶海热”……
只要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赶海”,马上就能出现各种各样播放量惊人的赶海视频,以及在评论区和弹幕里为它疯狂打call的一大群粉丝。
在网络上流行的赶海视频里,赶海的内容依然延续了讨小海的技艺,通常是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
只不过,在这个用网线串起来的赛博时代,赶海不再只是海边居民的专属日常体验,深处内陆的人们也能随时通过短视频进行“云赶海”。
对于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网友来说,赶海视频有一种欲罢不能的魔性,有的人甚至“每晚不看性感渔民在线抓鱼就睡不着”。
对于成长于内陆的人们来说,屏幕那边的大海与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总带有神奇的吸引力,令人心生向往。
有的网友虽然没见过几次大海,但却对赶海黑话了如指掌。一说起“卧沙”,马上开始下注:“我赌五个猫眼螺,这下面的蛤蜊绝对比掌心大。”
形容一个人赶海水平高,一句“吃饱了蛏的”,就能马上心领神会,拍手叫绝。
每个看过赶海视频的人,也都想亲自试试,奈何大多数网友身边都无海可赶,“没有赶海的命,却得了赶海的病”。
不过,这也阻挡不了他们的激情——“赶海瘾犯了,我把手伸向了家里的水缸……”于是就有了播放量过百万的“平菇挤水”、“板栗卧沙”、“米缸抓豆芽王”的5D模拟赶海视频。
可以说,在各大社交平台,“云赶海”不仅只是内陆孩子最喜欢的频道,俨然已成为困在城市生活中的年轻人“云出游”的一部分。
社畜生活的治愈良药
赶海视频究竟有什么魅力?
如果说李子柒的视频是刻意营造的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美景,那么赶海短视频则是用最朴素的镜头和最日常化的形式,展现出了海边居民与大海的互动与共生。
人类刚从树上走下来的时候,狩猎便成为了一种生存的本能。尽管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不需要再靠狩猎来获取食物,但是狩猎的本能却被刻在了基因里。
而赶海,便是一种“猎”,不得不说,人在遵循本能的时候总能找到乐趣。退潮后的海边滩涂是藏有各类小海鲜的宝地,这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赶海人最好的狩猎场所。
在知名up主的视频中,一人、一桶、一双手套,几乎就是赶海者所需的一切装备,剩下的,就看赶海人的本事和运气了。
作为一种具有高度随机性的寻宝游戏,赶海活动充满着未知和惊喜,你永远不知道沙子下面是长了几年的大蛏王,还是一碰就自动缩水的猫眼螺。每一次的赶海经历,都仿佛是打开了一个个来自大海的盲盒。
当然,技巧和经验也很重要。智慧的赶海人,通常会根据潮汐的规律,选择最适合的赶海时机,也能凭借海边居民特有的经验,仅看沙滩上的气孔大小就能掘地三尺挖到宝藏,还能准确堵住它们的逃跑路线。
很多网友在看赶海视频的时候,总会想起童年跟着哥哥和邻居小孩在沟渠和小溪里抓鱼找虾的有趣经历,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赶海视频的确是社畜回到童年的时光机。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现在的社会总是让身处其中的个人产生一种幻象:似乎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远远比现今的生活美好得多,所以个人常常通过过去的记忆,来释放现今社会的重压。
生活在现时的社畜们,无时无刻不意识到自身处在种种无孔不入的约束之中——在如今这个工作通过钉钉、微信不断侵占私人生活的时代里,社畜们忙碌地往返于公司与家庭,也会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疲惫前发问: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不得不承认,生活是需要找到一个出口的,这个出口不需要戴着永远勤奋、努力、成功的面具,短暂的逃离就能带来消减压力的效果。
而他人的生活,有时候恰是逃离自己日常生活的出口。
赶海就是这个真实世界的一个窗口,社畜们由此打开了生活的另一角,能短暂地得以“生活在别处”,也能从他人的生活里,找到童年回忆的超脱之感。
一开始,赶海是新奇的,以为只能捡到半拉贝壳的沙滩下,居然藏着这么多好玩意儿,在岸边走走停停,就能收获不期而遇的惊喜。
后来,赶海还是一种奇异的炫技,赶海人往孔里撒盐,就能让蛏子自动现身,还常常见到以前从没见过的海洋生物,UP主会一边展示,一边科普。
再后来发现,赶海的朴素中也有些许雅气——随手带走海边的垃圾,将较小的海洋生物放生,这些看似无意的举动,却透露出海边渔民对海洋生态的本能保护。
观看完每期视频,评论区还会有课代表总结,今天的收获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生物。如果不是赶海视频,很多网友可能永远也接触不到这些海洋生物,也不会解锁这些“无用的知识”。
在这个功利的时代,若是一件事与升官发财、考大学、考公务员和找工作无关,就会被划入“无用”之列。而花时间积累“无用的知识”这件事本身,就是对这类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抗。
所谓有用无用,本质是长期与短期之别,太执着于“立竿见影”,反而会让人失去在漫长人生里最需要追寻的东西。
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赶海似乎的确已经超越了某种网红现象,成为了无数社畜生活的治愈良药。
自媒体时代下的乡村文化传播
其实,不只是云赶海。
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还存在着许多类似的具有“乡土气息”的领域,它们取景于农村乡野,有时仅是乡村生活的日常记录,但却被很多人视为心灵的港湾。
2016年,来自四川绵阳的李子柒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古风美食”领域,短短一年时间,就在新浪微博上就收获千万粉丝。
2017年,农村四哥、闵晓熙、滇西小哥等农村短视频博主中也开始崭露头角。2018年,依托“竹鼠的一百种死法”为话题的华农兄弟在网络上一夜爆红。
去年,“张同学”凭借讲述其乡村生活的50多个原创视频,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便吸引了1800多万粉丝,视频获赞9000多万。
光从这些农村博主的视频播放量和粉丝量就能发现,我国乡村景观的群众基础是巨大的。而当大家在围观李子柒、华农兄弟和“张同学”们的时候,究竟看的是什么?
先来明确一下乡村的概念。乡村是指自然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态、生活与文化等多种属性,与城镇共同构成人类主要活动空间。
在乡村视频的评论区留言里,很多网友表示在这些视频中,能看到自己的乡愁。
乡愁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本质上,也代表着某种在现实生活中,会被强大的力量所碾压、所抛弃的一些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可以说我国社会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也从原来积贫积弱的东方小农国家,逐渐发展为新兴的工业化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但如果向上查三代,谁家不是农村出身?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市民,曾经在全国普遍存在的乡村生活,逐渐成为了逝去的回忆。
100年前,在鲁迅的《故乡》里,乡村是破败而腐朽的,当时的乡村的确是整个落后旧中国的一个缩影。
100年后的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已经足够深入,当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城市时,乡村便不再被视为落后的象征,而是自己的来处。
此外,在长期的城乡分治和一国两策制度的作用下,我国城市的发展远远优于农村地区。
虽然新世纪以来,作为国家战略规划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仍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占据了社会主导地位。
这就意味着,在文化话语权方面,都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霸权”性质的——长期以来,媒体对农村传播的关注,无意识中都带着以“道德拯救”为视角的叙述,隐藏着某种“他者”思维,而缺乏农村主体的形象建构。
这必然导致与现实的偏差,无法真实反映农村生活的本来面目,农村生活本应该是与城市生活相平等的存在,乡村需要更多地被看见,农村形象也需要重新被构建,而在自媒体时代,这两者都比以往更容易实现了。
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
也就是说,在新媒体社交媒体平台上,城镇独大、城里人一统的传播情形已成为过去,城乡数字鸿沟缩小,农村和城市能够“同网同速”。
于是,农村青年逐渐成为了乡村生活传播的主体,他们运用互联网自媒体,叙说着关于农村的故事, 从“自我”主体视角和姿态出发,重新建构出了新的农村形象与认同。
尽管现在部分地区的乡村,仍然存在贫穷落后的一面,但在自媒体时代下,我们能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中的“他者”思维,而得以看见乡村生活中充满乡野乐趣,追求味蕾与生活体验,富有生存智慧并且脚踏实地的一面,这样的乡村形象无疑是更立体的。
助力农村振兴
需要注意的是,自媒体时代虽然使得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但较低的创作和传播门槛,也意味着乡村短视频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
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土味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适度的土味营销无可厚非,因为“土味”的确兼备了反常和搞笑两种特点,很容易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土味营销是一把双刃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土味”视频的流量密码就是视频越离奇,越有人看;越挑战下限,越受容易引起关注。
从社会摇、giao哥、药水哥等人的表情包流行开始,不乏各类博主使出浮夸作秀、奇葩搞怪、完美诠释扭曲价值观等无底线的手段来博眼球,在低俗和审丑的底线上疯狂试探。
随着国家“清朗”行动的推进,社交平台上郭某等一众无下限的低俗博主被封,这场“审丑狂欢”才被叫停。
再回到取材乡村的短视频。这类视频又可称为“三农”短视频,指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媒体视频创作者,在农村拍摄,以农村原生态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美食特产等为主要内容的短视频。
与刚刚提到的猎奇、“土味”短视频不同,“三农”视频在叙事时更注重呈现农村劳作、邻里往来的日常生活,不仅能使受众通过线上云体验乡村生活,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快手的三农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快手三农兴趣用户已经超过2.4亿,三农视频创作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2021年同比增长超60%,新增三农原创短视频突破2亿条,其中,每2位快手三农创作者,就有1位在快手获得收入。
此外,2021年,快手三农创作者的电商收入同比增长超170%,聚星收入同比增长近10倍。去年1至10月,快手农产品订单超过4.2亿个,农产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8%。
所以,自媒体时代不仅赋予了乡村文化上的话语权,“短视频+直播”的方式更成为了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新农具”,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机遇。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三农创作者的持续增加,三农视频的发表量将不断增长,农村题材的短视频的竞争也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同质化和低质量的内容显然是无法取得有利竞争优势的。
一方面,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与监督下,只有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创作优质的内容的“三农”视频,才能实现更为广泛和持续地输出。
另一方面,优质的内容也依赖于有效的传播渠道进行推广,因此还需要重视互联网时代下多种传播渠道的拓宽,更好地将乡村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在展现立体“三农”形象的同时,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
本回完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