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大基建依然强劲,投资能否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财经》封面

大基建依然强劲,投资能否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财经》封面

财经

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疫情的逐步控制,基建投资稳步增长,地产需求修复,投资有望迎来拐点

封面设计/黎立

文|《财经》记者 孙颖妮

编辑|王延春


“当前园区入驻率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以前没有出现过。”万洋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集聚平台运营商,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核心城市布局了多个园区,为1.7万多家中小制造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投资意愿了解甚深。该公司副总裁杨凡告诉《财经》记者,现在很多制造企业经营困难,没有资金扩大再投资,预计下半年企业会缩减投资。除了为企业运营服务,万洋集团也参与一些制造企业的投资和经营,但杨凡感到,当前企业普遍预期转弱,部分企业投资收缩,也有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北京华原世纪燃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所在的行业也有同样情况。该公司董事长关中军告诉《财经》记者,当前上游天然气价格上涨,公司的经营成本大幅提升,利润挤压,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活下来”。


当前疫情持续、防控升级,一方面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产业链和物流受阻,导致企业的有效订单率大幅下降。北京一家从事商业物业投资运营的公司一季度以来暂停了几个新项目。这家公司刚刚结束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宣布公司从发展模式切换到生存模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新投资按下暂停键,一些预期不确定的项目出手卖掉,首先保现金流。”这家公司的丁姓董事长告诉《财经》记者,保现金流、保老客户、保团队是目前经营的“三保”策略。


民营企业的预期转弱使得民间投资下降。近期,多个省市公布了1月-4月的民间投资数据。《财经》记者注意到,相比一季度,诸多省市1月-4月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例如,北京市一季度的民间投资增速为20.2%,1月-4月回落至5.3%,回落了14.9%。宁夏、陕西、浙江1月-4月的民间投资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回落6.4%、4%和2.1%。


《财经》记者在地方调查了解到,像丁先生这样保现金流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央行发布2022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49.7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4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1.5个百分点。4月存款余额增加的同时,新增人民币贷款则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占比偏低。在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的影响下,无论是对普通家庭,还是对企业来说,直接考验着它们的风险防御能力及现金储备能力。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1月-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比1月-3月回落2.5个百分点,4月环比-0.82%,这是2020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月-4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低于1月-3月的8.4%,落后于全国增速1.5个百分点。2021年,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投资增速2.1个百分点。基建、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三大支柱均出现放缓,1月-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7%,而一季度为增长0.7%。1月-4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6.5%,低于一季度的8.5%。1月-4月制造业投资增长12.2%,比一季度回落3.4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月-4月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6.9%,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长7.5%,外商企业投资增长0.4%。


4月主要经济指标也出现集体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9%,不及市场预期的5.3%,较3月的14.7%大幅回落10.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发言人5月16日公布4月主要经济数据时表示,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政府、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都呈避险趋势。地方政府趋于避险化,企业是收缩型战略,居民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也不愿意消费,不愿意买车买房,这种情况对投资增长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告诉《财经》记者,当前经济显著走弱,本质还是内需不足、信心不足,后续政策仍需全力稳增长,关键的抓手是“优化疫情防控、松地产、扩基建、强化政策落地”。


那么,投资能否依然是支撑宏观经济的“定海神针”备受业界关注。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里,能够立竿见影起到稳增长效果的只有投资。华宝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判断,三大投资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基建投资的支撑作用。“基建投资增速至少要两倍于GDP的增长,才能保证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二季度经济受冲击最大,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上海生产活动逐渐恢复会为全国产业链恢复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条件,预计接下来经济将呈逐渐回升态势。


基建投资支撑稳增长承压


新基建涉及软件、硬件、数据、算法等,估价较为困难。图/新华


挖掘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晴雨表”,可以观察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类基建领域的冷与热。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公布的2022年4月挖掘机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4月纳入统计的26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挖掘机24534台,同比下降47.3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16032台,同比下降60.99%。中大挖复苏相对缓慢,主要受基建、房地产和采矿业开工不足所致。


大基建一直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能够拉动投资、带动就业,是稳定经济的“定海神针”。扩大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关键所依。然而疫情冲击下,复工复产和投资项目启动速度受到影响,对基建造成一定冲击。


4月多地基建投资增速并不乐观。《财经》记者调查了解到,相比于一季度,浙江、北京等省市自治区1月-4月的基建投资增速分别回落2个百分点左右。各地基建投资增速下滑也使得全国的基建投资失速。



尽管出现了回落,但基建投资依旧是各项经济指标中增长较为强劲的。基建投资依然被看成2022年稳增长中最具确定性的抓手。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在中国三大投资领域中,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是由各级政府主导,因此具有很强的宏观调控效应,相比较于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更能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同时,基建投资对于制造业、工业生产、消费和进出口都具有较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虽然基建投资被寄予厚望,但基建投资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市场普遍对今年的基建投资给予非常乐观的预期,但年内基建增速可能存在预期差。虽然基建稳增长的意愿和力度均有明显提高,但是“严控隐债”的基调和“红线”目前并没有变,地方政府只能在现有制度约束和财力范围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当前,新基建加快推进。此前,各省市密集部署新基建,承诺投资规模都在数千亿元甚至万亿元不等。例如,成都市和浙江省计划2020年至2022年三年期间分别完成新基建投资1.13万亿元和1万亿元,吉林省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新基建投资1.1万亿元。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主线——数字经济也在加快推进。5月17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会上指出,全球数字经济正呈现智能化、量子化、跨界融合等新特征。要努力适应数字经济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以开放促竞争,以竞争促创新。


据了解,各地都在加码数字经济发展。《财经》记者了解到,5月以来,武汉、北京、陕西、云南等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规划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政策》;《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陕西省出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温州市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方案发布,文件提出聚焦“培育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打造数字经济领跑区”目标定位,推动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虽然新基建投资利好频频,不过,从短期来看新基建投资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新基建的诸多领域并非由政府决定,而是由企业、风险投资主导的商业化项目,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新基建所需要的巨额投资以及其蕴含的极大的市场机会决定了仅靠财政投资、靠专项债融资远远不够,需要大量社会资金的导入。然而,当前民间投资并不活跃。


其次,新基建投资规模大、投资期限长、短期回报有限,也导致“新基建”项目投融资困境凸显。当前新基建很多领域的应用场景和投资盈利模式其实还尚未清晰。赛智时代研究员冯诗楠告诉《财经》记者,由于新基建处于发展初期,商业模式、应用场景和投资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因而目前很多社会资本对“新基建”项目还持以观望态度。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绿色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纪飞峰向《财经》记者表示,不同于传统基建已经形成较成熟的定价机制、收费模式等,“新基建”的很多运营模式仍未清晰。比如充电桩,虽然充电桩正站在市场的风口,但目前充电桩的运营模式还并不成熟,充电桩使用率、布局等都存在较多问题。


再次,新基建的投融资模式并不清晰,整个配套体系尚不完善。目前银行贷款主要依靠抵押品提供担保,传统基建的土地、厂房容易进行抵押,但新基建涉及软件、硬件、数据、算法等,估价较为困难,往往不符合申请贷款的条件。华云数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该公司董事长许广彬希望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给科技型企业更多的支持。“资金短缺是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投资最大的困境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可抵押的东西很少,在向银行贷款时,我们企业手里只有专利和知识产权,什么时候银行能认可这些。” 许广彬向《财经》记者表示。


虽然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同样具备较强的公共产品特性,但其建设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而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而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为民间投资参与新基建创造良好条件,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新基建的附加条件。在引入民间投资的同时,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对于全年的基建走势,罗志恒认为,接下来如果没有特别国债和上调财政赤字率的政策支持,基建增速预计在6%左右,这对支撑经济增长目标有难度。所以当前拉动基建投资要呼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发力,增量的财政分配工具要赶紧出台。


近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国常会等多个重要会议连续强调了基建对“稳增长”的重要意义,明确扩大基建项目的投资范围,并引入社会资本拓宽基建的资金来源。中央层面就基础设施建设密集部署,且力度不断升级。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专门研究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提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业内人士认为,两大重磅会议的连续强调,释放出基建投资将扛起扩内需、促循环、稳增长“大旗”的明确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资金端也在加码发力。专项债是拉动基建投资的重要工具,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已全部下达,截至4月末,今年已发行专项债券约1.4万亿元。


除了资金,基建投资的项目并不缺。罗志恒表示,基建投资提升的空间依旧很大,当前中国公路、铁路的数量依旧不足,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基础设施缺口也很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管网、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也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房地产投资能否稳住

2022年至今,全国已有超百城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200余次。图/视觉中国


房地产行业高增长正在面临趋势性拐点,大量房地产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


1月-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7%,而一季度为正增长0.7%。单月看,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降幅较3月扩大7.7个百分点。1月-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7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商品房销售额37789亿元,下降29.5%。此外,1月-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39739万平方米,下降26.3%,降幅较1月-3月明显扩大。



2021年下半年至今,已有多家大型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其中不乏恒大、佳兆业、融创等较知名的房企。房企的流动性风险让居民的预期大幅降低,这对房企的销售量造成一定影响,而销售量的下降又进一步使得房企现金流减少,投资也随之下降。企业层面,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前100房企4月销售业绩同比降低58.6%,环比下降16.2%,环比降幅大于近几年同期水平。


近期,多城成交量继续下滑引发市场关注。据克而瑞监测数据,4月全国30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8%,同比跌幅扩至58%。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47%。26个二三线城市成交降幅也较明显,同比跌幅扩大至60%。


“房地产方面几乎所有指标都是负增长的,这是非常罕见的。”李慧勇表示,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刺激政策稳住房地产市场。5月15日个人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这在业界看来是好兆头,接下来伴随整个房地产形势的发展,预计利率还具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当前,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已经改变。李慧勇表示,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呈现的是与过去30年不一样的特征,过去除了住房需求,更多人还将房子作为投资品,享受房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增值收益,但伴随着城镇化速度放慢、房住不炒政策的明确,人们对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已经发生改变。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也认为,在地产政策已然开始放松的背景下,地产销售和融资之所以仍在恶化,关键在于悲观预期自我实现的恶性循环已经形成。在这循环中,地产开发商信用风险的上升与外界对地产行业信心的下降相互加强。


由于销售惨淡,现金流不足,部分房企债务违约风险仍然存在。罗志恒表示,当前地方政府要落实好因城施策政策,行政性限购限贷举措应继续放松,将居民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释放出来。


据中原地产统计,5月1日至16日,累积已经有超过40个城市发布了稳楼市政策,政策围绕降低购房者入市难度,包括降低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购房补贴、降低购房税费等。中指研究院监测,2022年至今,全国已有超百城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200余次。


虽然政策有一定利好,但传导到市场和企业还需一定时间。二季度市场能否回暖尚待观望。


寻找民间投资的源头活水

1月-4月制造业投资增长12.2%,比一季度回落3.4个百分点。图/视觉中国


民间投资占中国全部投资比重的六成左右,对稳投资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当前,民间投资增长仍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增长基础尚不牢固,仍存在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不知往哪投等现象。


“当前,公司的战略是能砍的业务就砍掉,没想扩大投资。”关中军说,诸多不利因素叠加,公司生存困难,不会去想扩大投资的事了。


近期,多个省市公布了1月-4月民间投资数据。《财经》记者注意到,相比一季度,诸多省市1月-4月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例如,北京一季度的民间投资增速为20.2%,1月-4月份大幅回落至5.3%,回落了14.9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制造业都是民间投资的重点领域。截至2018年,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的比重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当前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面临“两头承压,中间堵”的困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7.4%,比3月下降2.1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景气回落。


让关中军收缩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而疫情防控使得下游需求恢复再度放缓,产业链供应链受困,使企业生产所需的物流、人流以及资金流都出现阻滞。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编审陈小亮告诉《财经》记者,企业预期转弱是民间投资低迷的主要原因,在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很多民营企业生存困难。


4月有效融资需求的明显下降也反映了民营企业的困境。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币贷款少增反映出近期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叠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


作为投资人,高兴资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向阳长期与企业接触,他向《财经》记者表示,承担风险的是企业,不是员工也不是国家,当前很多企业消化恶劣的外部环境、通货膨胀导致的成本增加、经营困难等不利因素已经疲惫不堪,没有更多精力去做投资。此外,当前产业集群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导致产品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生产成本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企业利润空间的大幅萎缩也引起投资能力的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企业投资决策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行为,不是政策调动一下、扶持一下,企业就会去投资的。”


《财经》记者注意到,民间投资的低迷也表面在一级市场上。睿兽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4月国内一级市场股权融资事件333起,已披露融资总规模318.86亿元,已披露事件平均融资金额1.13亿元。受国内疫情影响,从交易数量看,4月环比下降34.32%,同比下降68.99%;从已披露的交易金额看,环比下降32.31%,同比下降65.97%。


清科研究中心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股权投资市场明显放缓节奏,股权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分别同比下降27.5%和47.1%。



“我观察到很多投资基金现在手里有钱,但是不敢投项目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告诉《财经》记者,这些投资基金不敢下手投资,主要就是担心看不准疫情发展趋势和经济下行情况,也担心看不准企业,把握不准。过去几年一级市场估值虚高,现在不少公司的估值正在集体回落,当前一级市场对很多项目的成长性评估也降低了。


除了短期因素的影响,陈小亮告诉《财经》记者,民间投资低迷还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有很大关系。例如,民间投资长期面临税费负担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此外在教育、医疗、金融等第三产业方面长期面临一定的进入门槛,大量资金集聚在第二产业,竞争较为激烈,导致投资回报率处于低位。


事实上,民间投资表现欠佳并不是疫情冲击下出现的新问题,而是最近几年来一直存在的老问题。《财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2011年间,中国民间投资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速,曾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部分。从2012年开始,中国民间投资增速开始下滑,2015年下滑至10.1%。到2021年,民间投资增速已经下滑至7.0%。


与之相伴的是,近几年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也显著下滑。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连续五年超过60%,最高时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的比重超过八成,民间投资成为投资的主力军。但到了2021年,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至56.5%。


卢进勇告诉《财经》记者,民间投资的低迷与相关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很大关系。近年来疫情暴发,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税收、财政、金融、社保、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这些政策落实到各个省市、各个县区,然而部分地区并没有充分落实,有些地方还存在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一些地方官员似乎没有了原来的主动性、积极性,畏手畏脚,怕犯错误、怕担责。


卢进勇认为,民间投资低迷还与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降低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是对未来经济增长以及全球经济稳定的预期和信心降低。另一方面,企业家的安全感也在降低,包括财产安全、企业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等。


提振市场主体预期和信心


稳经济首先稳信心。让那些信心消散、想躺平的企业家再次躁动起来,满血投资。


4月15日,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表示,将研究出台新形势下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建设;推动合理降低民营企业运营成本;鼓励引导民间资本采用PPP等方式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提高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便利程度,鼓励回收资金用于新的项目建设;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当前各地政策持续加码稳投资。重庆市经信委组织起草《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和扩大再投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鼓励企业技改扩大投资。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推进会,提出千方百计促有效投资,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并部署开展二季度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调度服务活动,指导相关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鼓励抢回“失去的时间”。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下达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省重点项目将以半个月为周期进行调度。


同时,稳市场主体政策也不断加码, 5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此前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相关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深圳30条”“天津15条”“陕西24条”“上海21条”“广东47条”等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重拳频频出击。


应对产业链供应链阻断政策也紧随其后。4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并部署十项重要举措,要求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


《财经》记者了解到,近期中央层面就基础设施建设密集展开部署。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则专门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强调“要立足长远,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并就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作出具体安排。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提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显示,1月-4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5333亿元。其中,4月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188亿元,主要集中在信息化、能源等领域。目前,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也已全部下达。项目推进和资金支持方面也在加码发力。


罗志恒告诉《财经》记者,接下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要持续发力。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还有进一步的推动空间。此外,可以更多使用结构性的工具,疏通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要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为了强有力发挥基建对全年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接下来要有发行特别国债和上调财政赤字率的政策支持。


各项政策陆续加码,关键还要看落实。卢进勇告诉《财经》记者,长期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依旧较小,要对民营经济公正对待、放开准入、产业开发,保持竞争中立、一视同仁的态度。此外,要稳定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一方面强调平等对待,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让企业家有安全感,把他们的劲儿鼓起来。在政策上,要给民营企业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


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省昆明市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2个省政府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李克强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果断作为,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已出台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挖掘政策潜力,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能出尽出,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疫情的逐步控制,基建投资稳步增长,地产需求修复,投资有望迎来拐点。更多的投资窗口有望渐次打开,市场亦开始酝酿更多的期待和活力。




责编 | 要琢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增16965例!猴痘病例与日俱增,会否成为“下一站新冠”?法国将迎今年最强雷暴!巴黎公共交通明日受阻金融危机的反思及其文化镜像 | 《财经》书单【麻酱糖饼】“定投潮”来了!基金经理晒定投日记,投资者如何“修行”?拓展涉农就业空间|《财经》社评中国经济的“看家锚”重中之重供应链 | 《财经》社评被中美“疯抢”的钴到底有多重要?|《财经》特稿“国际学校”渐成往事|《财经》特稿个人养老金能否成为中国养老“第三支柱”?生物医疗能否成为家电企业第二条增长曲线?困难重重的安乐死币圈第一家财富500强能否成功“过冬”?一位令我感动佩服的年轻人(外一篇)中国经济如何重回正轨?|《财经》特稿中国经济逼近临界点,如何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财经》特稿​“企业家经济学”的当下启示 | 《财经》书评体育赛事VR直播能否成为XR消费应用“强”场景稳住三驾马车|《财经》社评“油价定海针”欧佩克秘书长离奇暴毙:挡在美国和油价之间的人,从来不会有善终提升社会安全感之道 |《财经》社评从F1到纯电SUV,路特斯ELETRE能否成为兰博基尼Urus平替?从城市起源到田园城市 | 《财经》书单AI绘制了《经济学人》封面,它离“具备人格”还有多远?巴曙松:大萧条——穿越历史的启发 | 《财经》书评能否成为中国马斯克,李书福成败在此一举3亿人失眠,智能床垫能否成为千亿级生意?悲哉:上海护士周盛妮之死坚持就是胜利猫猫狗狗每年花掉2000亿元,宠物用品能否成为好赛道?十本书求解就业难题 | 《财经》书单捍卫民众财富安全感 | 《财经》社评普京:卢布成为今年表现最佳的货币驻港部队,香港的定海神针!提振县域经济之道|《财经》社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