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走向2023,消费品牌的坚持、蜕变和破局重生
让2023年成为消费复苏的一年,企业和平台,都需要做好准备。
2022年,中国消费行业度过了极其艰难的一年。
2023年,中国消费行业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变化?
面对不确定性,很多消费者发现存钱比花钱更快乐。2022年1-11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13.8个百分点。然而,前三季度居民存款金额却同比增长了55.59%。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品牌开始更加努力地寻找增长动力。不管是向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以增加在行业中的话语权,还是借势而为,更好地利用平台,这些过去对于品牌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如今却成了雪中送炭。
熬过2022年的寒冬,在即将到来的崭新的2023年,复苏和增长,成为消费品牌希望抓住的关键词。
根据《2023麦肯锡中国消费者报告》,有54%的受访者相信家庭收入将在未来5年显著增长,显示出了信心和韧性。另外,有60%的中国消费者每天花费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时间近两小时,或将成为品牌未来挖掘增长的机会点。
并且,虽然2022年的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但“促销费”政策贯穿了政府全年的经济工作。尽管受客观条件限制尚未获得更多成效,但可以说为2023年的经济复苏形成了助推力。
我们深入和平台、品牌等各方人士聊了聊过去一年他们经历的这场硬仗,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的展望,总结出了消费行业的六大趋势。重重挑战之下,消费行业对未来的一个普遍共识是,2023年,品牌必须加速修炼内功,让自己成为各项技能拉满的“六边形战士”,才能穿越风暴,迎接新的上行周期。
趋势一:
当线上增长遇见瓶颈,一些电商起家的消费品牌开始重新挖掘线下价值。而过去深耕线下的传统品牌,则把线上作为接下来的战略重点。
对起家便在线上的新消费品牌来说,过去三年里,他们借助电商完成了品牌的从0到1,也累积了可以尝试线下开店的资本。于是,去线下寻找新的人群增量,成了很多品牌共同的选择。
蕉内进驻三里屯,花西子在西湖湖畔开出首家旗舰店,类似的案例还有挂耳咖啡类目的领跑者隅田川咖啡。今年年初,隅田川咖啡开始从线上为主向全渠道转型,半年时间线下渠道月销量便成长至1000万以上。从中国食品行业的整体生意体量来看,线上占比约三成,线下约七成,如果隅田川想成为真正的国民品牌,就必须重视线下渠道。
对新消费品牌来说,进驻线下渠道的意义不只在于找销售增量,更在于做品牌。线下品牌心智的提高,能反哺到线上生意,让品牌走出因盲目追逐流量导致价格机制扭曲的困境。
隅田川开始挖掘线下的七成市场,传统服装品牌红豆却计划将线上销售额占比由当前的20%-30%提高至50%。通过抖音云零售项目赋能线下门店,则是该计划中的重要动作。红豆集团首席营销官周宏江认为,通过抖音店播,线下店铺不再被动等待消费者进店,而能精准辐射一定距离内的潜在消费者。将内容电商的货找人模式拓宽到线下,红豆希望激发出其线下庞大零售体系的新活力。
而森马也在今年9月份启动了数字化门店,大力推进店播。集团旗下巴拉巴拉上海松江数字化门店启动三天,销售额超过188万,其中通过抖音店播达到的销售额有160多万。在此之前,森马更是在组织架构上打通了电商团队和线下零售团队。在森马内部,已经不再存在线上和线下的概念。
电商品牌在学选址开店,线下门店在学直播卖货——线上和线下的界限,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消解。
趋势二:
激烈的行业竞争,持续变化中的流量生态,让消费者心智也随之快速变化。当不确定性成为大环境的关键词,敏捷度成为品牌必需的素质。
具体表现出来,就是经营动作的不断前置。比如传统品牌旧的研发-生产-销售-反馈的周期已经跟不上新的速度,需要通过提前测款优化整个备货和销售流程,减少库存风险。而新品牌更是从产品研发之初,就从消费者需求倒推,增加爆品概率。
以服装产业的羽绒服品类为例,它的生产供应链很长,有面料的情况下加单需要30天,算上备面料的时间则需要60天甚至更久。然而直播电商兴起,媒介去中心化,内容爆款随时可能诞生,从而催生出产品爆款,场播千万销售额也并不稀奇。
为了实现快反,品牌需要更提前更精准的洞察,而服饰的品类特性,决定了品牌很难通过用户调研来完成洞察,需要更好的内容抓手和数据分析工具。
今年上半年,在巨量引擎的帮助下,森马通过供需数据分析,发现过往并未热卖的立体熊系列儿童T恤产品其实有很大市场需求,于是对其进行新的内容创作并进行加热投放,同时为潜在爆款备好了更多面料,以便更迅速地追加翻单。最终单款立体图案T恤的夏季销售额达到将近500万,相当于从日常普通款中挖掘出一个爆款。
传统品牌的主要做法,是将趋势与现有卖点匹配。而新消费品牌从研发产品开始,便已经瞄准了非常细分的场景化需求。
Spes诗裴丝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创立之初,Spes就以免洗喷雾这一爆品走红抖音平台。在Spes内部,产品研发部门被视为经营性部门。一个产品着手研发的前提,是从场景痛点到研发的配置,以及从产品到运营到市场到所有的渠道,就已经规划得非常清楚。
趋势三:
成长于物质丰裕时代的Z世代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拥有几乎无限的商品选择权,品牌想要抢占消费者有限的心智容量,需要学会更准确地种草。而2022年宏观经济低迷的特殊环境,让消费者购物更加深思熟虑,种草就更加重要。
利用原生内容做好种草,成了所有消费品牌需要增强的关键能力。
正是基于抖音平台的种草优势,亿滋旗下品牌奥利奥,在推出新品奥利奥乳酪蛋糕的时候,把抖音作为首发阵地。亿滋大中华区市场与发展部副总裁Grace Zhu表示,和饼干品类不同,当前的线下零售渠道并没有针对高档乳酪蛋糕的专门分类,渠道触达效果较差。而抖音平台能够帮助品牌快速找到目标人群,即奥利奥品牌忠粉。
如果按照巨量引擎O-5A模型,这群人属于“A3”种草人群,即对品牌内容有多次点击、搜索和加购等主动行为的人群。在品牌上新场景中,对品牌价值接受度更高的A3人群,不仅成交转化率相比其他人群成倍数增长,转化成本也更低。
围绕A3,亿滋制定了投放美食达人,以及网络造梗“难道我不值得一个奥利奥蛋糕吗”等种草策略,进一步推热了这款单品,同时提升了ROI。根据亿滋方面透露,9月份开始,奥利奥乳酪蛋糕在抖音渠道的ROI已经基本达到整个行业的峰值,实现了“种”和“收”的平衡。
重视A3人群的超级品牌并不只有亿滋。为了更好地蓄积A3人群,今年德国净水器品牌碧然德与巨量引擎合作做了很多新尝试。其中重要的一项合作是通过种草通来触达潜在购买者。巨量引擎推出这一工具,就是为了帮助品牌更高效地找到可能被种草的目标人群。“(种草通)整体投放下来,不只人群资产沉淀的数量和质量超出最开始的预期,A3获客成本也减少了60%。”碧然德中国市场部副总裁Vivian Tu告诉36氪。
烧钱换量失灵,精细化运营凸显重要性
即将进入2023年,几乎所有的新消费品牌都意识到,烧钱换量的经营方式已经失效。曾经熟谙流量打法的它们,开始锤炼精细化运营的能力,建立与消费者的长期信任关系。
瑞幸可以说是转型成功的个中翘楚。相比过去简单粗暴的烧钱营销,瑞幸从2021年开始将营销和用户运营打通,在通过LBS定位引导用户加入就近门店社群后,瑞幸会分析不同消费者所属城市、门店、喜好口味等维度,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针对性推送,增加品牌和产品曝光。
依托用户运营端这一系列的触达、拉新、留存、提频的精细化运营工作,瑞幸不仅实现了更高的ROI,还逐渐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用户。
同样通过人群精细化运营构建起消费结构良性循环的,还有内衣品牌蕉内。蕉内天猫运营负责人Allen对外表示,近两年促进蕉内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针对不同品牌认知阶段的人群,匹配了专属权益、内容和营销活动。蕉内在抖音建立起的账号矩阵,也均在账号主页设置了粉丝群入口。蕉内计划接下来实现全域会员打通,完善会员多平台的一致性消费体验。
瑞幸和蕉内的做法,都是将消费者从公域沉淀到私域后进行精细化运营。而私域运营起家的新消费美妆品牌羽素,则开始探索公域。
从私域向公域发展必须跨越的鸿沟,是品牌力的建立。只有品牌才能穿越周期,单纯做货品生意很难抵御周期波动。
羽素选择先从抖音打开局面。基于抖音平台的调性和用户画像,羽素重新梳理了产品卖点和品牌定位,在通过大量达人规模化种草后,赛马出优质内容,进一步加热。在正式开始种草的4月,羽素NPS(净推荐值)的行业品牌排名环比上升了204位。
增强竞争壁垒,产业带工厂加速向品牌转型
近两年,代工企业的境况堪忧,剧烈波动的供应链和市场需求令外贸出口遭受了重创。不少工厂倒在了2022年的春天,但也有更多工厂企业意识到,“量大利薄”的代工模式在中国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想要寻找到新的生机,就必须从产业带白牌向品牌转型。
但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即便从产品角度,代工厂已经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但做品牌则完全属于另一个领域的能力。
在前端流量运作工具逐渐成熟的前提下,原先隐身幕后的大工厂有了更多走向台前的机会。它们不光要做产品,也要学会做短视频,学会投流、直播等十八般武艺。
比如说,曾为Ralph Lauren、CK等国际大牌代工的溢达集团,2016年就创立了男装品牌十如仕。经历6年发展,十如仕在今年全面发力品牌建设,加速线上线下开店。除了邀请谢霆锋代言,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之外,还通过抖音直播带消费者走进了源头工厂。今年双十一,十如仕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170%。
而“衬衫老罗”的创始人罗鑫华以自身创业经历和企业故事为素材创作短视频内容,在抖音平台吸引了一批高粘性A3人群,支撑其当家产品“总裁系列”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了数轮迭代,价格成功上探到200元至300元区间。
趋势六:
电商平台在补足能力,品牌也要随之寻找
面对消费低迷的大环境,电商平台们也在各自发力,补足短板,希望增加用户和品牌对平台的粘性。而平台的良性竞争,意味着提供更多的经营场域和营销玩法,这其中,也蕴含着消费品牌新的增长点。
传统电商从货架式的“人找货”,拓宽至内容场的“货找人”,希望消费者不要再“买完即走”,而是多逛逛;而作为内容电商代表的抖音,则在5月份提出“全域兴趣电商”概念,开始发力商城和搜索,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未来泛商城中心场的销售额占比将达到50%以上。
如果说短视频和直播更多是抓住用户的冲动消费,那么抖音商城的推出,目的显然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明确需求和提升复购,帮助品牌在确定性地“种”后,实现更高效地“收”。
阿迪达斯是最早实验新场域玩法的国际大牌之一。在5月底上新Yeezy鞋的活动中,阿迪除了在内容场和营销场进行大量曝光,蓄积A3人群这样的常规打法之外,还把新品铺在商城,通过个性化推荐推送给消费者。7天时间,阿迪达斯开新大赏的支付GMV就超过了1.7亿元。
另一个尝到红利的是森马集团。自7月份开始孵化抖音商城项目,森马旗下巴拉巴拉品牌在4个月的时间里,泛商城销售实现了日销4倍多的增长。现在巴拉巴拉的日销约有三成都发生在抖音商城。
总结
随着各项政策的更新,2023年,必然是消费赛道充满变化的一年。
一个很明显的表现是,取消入境隔离政策公布半小时后,携程平台热门海外目的地搜索量同比大涨10倍,“出国护照恢复审批”的话题也挂到了抖音热点榜第三。
旅游只是最先被刺激的板块。随着一个个生活消费场景的不确定性慢慢消除,消费需求大概率将随之释放。从宏观层面来看,扩大内需被确定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将有利于提振消费者信心。
展望2023年,财信研究院预计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将增长8%-12%,社零总额将增长17%。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GDP有望实现5%水平的增长,而消费行业或将成为最大带动因素之一。
让2023年成为消费复苏的一年,企业和平台,都需要做好准备。巨量引擎发布的《2022营销风向标调研报告》显示,近七成受访CMO将品牌建设作为工作重点,2023年,这个趋势无疑会更加显著。
消费者心智容量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当品牌数量扩张到超出限度,周期性洗牌必然到来。而从货架电商到兴趣电商,再到全域兴趣电商,抖音等不断迭代的电商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内容、数据等多方面的优势,激发用户的消费潜力,帮助品牌获得消费者心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