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无人驾驶到底怎么赚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无人驾驶的赚钱路径,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也是决定大部分初创公司短期内能否继续走下去的关键。
可以肯定的是,Robotaxi,短期内基本无望。
按照百度Apollo给出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该公司旗下萝卜快跑累计里程超过2500万公里、半年订单破30万。“现在并不把盈利作为目标,而是让更多人体验感受并且接受习惯。”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强调。
此前,百度萝卜快跑的出行服务在亦庄的收费是起步价18元+每公里费4元,远高于出租车和网约车快车价格。而对于未来盈亏平衡点的问题,魏东并未披露。
“自动驾驶想要在中国实现规模化全无人部署更难。”百度汽车机器人部总监徐宝强表示,和海外相比,中国城市道路更为复杂。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政策放行,Robotaxi运营方也需要保留安全员。这又恰恰是目前出行市场最大的成本支出之一。
本周,北京正式对外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百度成为首批获准企业。不过,此次开放仅限于安全员在副驾,方向盘后无人的运营申请。这距离上次首次开放自动驾驶路测已经过去4年时间。显然,安全员的成本仍然无法减少。
与此同时,只有复杂的城区场景才是有高频出行需求的场景,才存在真正商业价值。相比而言,另一个无人驾驶的核心成本——硬件,价格处于快速下滑周期。
2021年,百度发布的第五代Apollo Moon,整车成本降到了48万元。而在今年4月,元戎启行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车队落地,DeepRoute-Driver 2.0的成本(不含车辆)不到1万美金。而且,与车企进行大规模合作后,整套自系统成本可再降低70%。
按照公开数据,DeepRoute-Driver 2.0方案已经适配飞凡MARVEL R、林肯MKZ、吉利几何A等多款车型,估算整车成本最低可以到30万元左右。不过,元戎启行给出的时间表是2024年后实现大规模部署,在这之前仍需要迭代自动驾驶技术以及保证前装方案可以过车规。
从目前各家自动驾驶公司给出的时间表来看,2024年基本上已经成为基准线。但在此之前,这些初创公司如何保证研发持续加大投入的同时,开辟正向现金流,也是至关重要。
环卫赛道政策红利
答案之一,是环卫市场。
无人环卫赛道目前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室内小型清扫机器人(可以理解为家用扫地机器人的升级版),主要用于商业楼宇、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场景。
二是兼容室内和室外中小型场景的无人清洁车,代替过去的单人操作清洁车,比如园区、大型商业广场、部分非城市主干道等。
不过,上述两种类型由于运营环境相对简单,机器人公司是主要的参与者,部分自动驾驶公司有参与第二种类型产品。第三种,就是城市主干道的中大型环卫车,可进行各种清扫和高压水清洗作业。
此前,仙途智能是国内主要的环卫自动驾驶改装、运营公司之一,这家公司2017年成立,2018年3月推出首个自动驾驶清扫车队并投入试运营。2019年10月,在苏州拿到首个公开道路清扫商业化服务订单。
去年5月,仙途智能宣布完成1.2亿人民币B1轮融资,创始人兼CEO黄超曾是滴滴无人驾驶项目负责人。彼时,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投入近100台自动驾驶车辆,集中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和海外发达国家,覆盖1吨~18吨所有环卫车型。
仙途智能将环卫清扫分为高速高架、城市地面道路、封闭园区三种场景,三种场景需要使用不同吨位的车型,最大的18吨,最小的1吨,使用了超过10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车辆。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仙途智能累计获得政府招标环卫项目金额合计4230.8万元,基本上都是政府招标的环卫运营服务,不限车辆数。
同时,仙途智能官方披露,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数千万元,在执行合同额达数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去年同期的14倍,环比2021年四季度翻3倍。与此同时,类似港口,环卫自动驾驶也是一个需要纵深服务的赛道。
“环卫项目更多是to B或to G的业务模式,我们应当更多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比如很多项目中的人员、车辆、资产、时间的数据采集、呈现和分析,类似这样的需求是客户迫切想要实现的。”仙途智能产品与运营副总裁唐彦也表示。
这意味着,政策红利至关重要。
按照此前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环境基础设施体系要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同时,部分城市出台的计划显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是重点目标,部分一二线城市要达到100%,实现市政道路保洁全覆盖,并建立智能化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垃圾、扫水、清扫等环卫类车辆新车上险量在9万辆左右(每年的增量部分),加上存量市场(近几年国内处于新能源替换周期),整体市场规模(比如,自动驾驶改装)并不小。
这也直接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赛道。
去年,一汽解放旗下的苏州挚途智能环卫清扫项目在苏州实现商业化落地,包括挚途L4级全栈自研的智能洒水车、洗扫车、扫路车,一共6辆车参与运营,中标金额预计在200万元左右。
而在本周,文远知行推出全无人驾驶环卫车,将在广州南沙区路测。这是又一家挺进环卫自动驾驶赛道的企业,在此之前,该公司已经在Robotaxi、城市公交、干线物流等赛道全面布局。而苏州挚途同样以干线物流起家。
和之前国内大部分运营项目采用改装模式不同,这款车由宇通集团(也是文远知行的股东之一)联合设计、生产,针对市政道路的清扫保洁作业正向开发。
官方披露,这是第一款无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的前装量产车型,首批车队规模将超50台。而对于细分赛道来说,前装定制已经成为趋势。
让一部分企业先赚钱
显然,对于目前仍处于技术研发投入阶段的自动驾驶公司来说,找到“收入来源”才是王道。无论是B端,还是G端,都是最为实际的落地方向。这其中,就包括物流、矿山、港口、城市公交、环卫等细分赛道。
这其中,主要的运作模式无非是两种,一是基于传统车辆的改装,二是前装定制真正无人驾驶车。从目前的政策研判来看,取消传统驾驶位以及不必要的机械装置,已经成为主流趋势。
今年初,西井科技westwell宣布,全球首款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实现量产,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港口系统已经涵盖了智能理货、智能闸口、无人驾驶等一整套的完整解决方案。
2020年至今,西井科技携手和记港口,在泰国完成全球首个交付用户自己运营的港口无人驾驶集卡项目。截至2022年1月,泰国林查班港口的Q-Truck车队已经累计作业75500标箱。
该公司CEO谭黎敏此前透露,这款智能换电Q-Truck已经收到了三四百台意向订单,大多数为海外订单,售价在26万美金左右,会从今年二季度陆续交付。此前,该公司在全球实际运营的无人驾驶车辆达到了近百台。
目前,国内有数家自动驾驶公司正在港口赛道竞争,部分公司也有相应的传统港机设备及业主方持股。这意味着,进入市场存在一定的资源壁垒。不过,业务模式显然已经跑通,接下来如何延伸港区外的自动驾驶接驳。
类似的情况,也体现在矿山自动驾驶市场。
以国内较早布局矿山领域的踏歌智行为例,该公司在2019年中标了包钢白云铁矿矿用车无人化系统项目,中标金额为2820万元。公开数据显示,仅2019年踏歌智行就签订了超亿元商业合同。
不过,为了能够增加收入,该公司同时也在争抢更多的其他项目,比如,矿车电驱动系统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大数据管理系统开发等等小型标的,金额普遍在200万元左右。
而在G端,城市公交是最佳赛道之一。
行业人士认为,公交车辆运行线路固定,运行环境相对简单,是最有可能首先运用无人驾驶技术的领域之一,同时交通大数据和基础设施可以提供支撑。今年里,国内多地也有相应的示范公交线路在招标、运行。
文远知行是分别在2021年4月和2022年4月拿到两个政府项目,其中,2021年拿到广州南沙10辆智能驾驶纯电动高级城市公交车采购项目,包括5辆12米智能网联公交、5辆自动驾驶微循环巴士,均含落地部署服务及其他服务。
这个标的中标价为2495万元,包括12米智能网联公交为每辆245万元,自动驾驶微循环巴士为每辆190万元,落地部署服务费和平台费合计320万元。
2022年4月,文远知行再次拿到郑州市东三环L3级智能网联快速公交示范工程项目,合同总金额达到1.08亿元。项目标的总体质保五年,关键部件车载雷达类、相机、组合导航、高精定位控制器、车载工控机质保五年。
在此之前,百度也中标了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自动驾驶公交项目采购(二期),总金额为9190万元,含10辆智能网联自动公交车辆购置,配套充电设施、智能网联系统及软件平台的升级扩容、公交一体化管控平台、智慧站台系统、配套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等。
实际上,这些城市公交出行项目,不仅仅是车辆及运营,还涉及到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的项目包。对于自动驾驶公司来说,这些都是增加业务现金流的关键部分,尤其是C端业务无法产生规模收入及盈利的背景下。
目前的阶段,也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让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但风险也同样巨大,这些B端及G端项目,未来市场空间的天花板以及项目运营的实际投入产出能否达到预期,都是一道坎。
考虑到目前一部分自动驾驶公司已经在特定场景开始进入收入增长期,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也将正式启动《2022年度自动驾驶公司特定场景市场竞争力评选》,为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场景业主方以及更广范围的应用提供行业参考。
本次评选,将基于企业融资金额(资金储备实力)、业务所属赛道成长性、过往B端项目及G端中标金额、实际营收规模、团队研发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报名工作也将同步启动,可扫码下方海报二维码在线提交资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