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再次亮眼,坐稳国产咖啡一哥?
5月24日晚间,瑞幸咖啡官网公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计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第一季度公司净收入总额为24.0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2.69亿元人民币增长89.5%,实现成立以来首次季度经营利润转正。
根据财务数据,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瑞幸咖啡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1610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营业亏损为3.64亿元人民币;一季度净利润为1980万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净亏损为2.325亿元人民币。
瑞幸咖啡表示,净收入增长主要受销售产品数量增加、商店占地面积增加、每月交易客户数量增加以及公司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上升等因素推动。
大家都没想到,瑞幸能在艰难的一季度中实现盈利。这背后与新管理层郭谨一又密不可分的关系。
先从瑞幸的关键指标来看。
财报显示,瑞幸咖啡在一季度新开门店556家,门店总数达到6580家,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末增长9.2%;
瑞幸咖啡门店类型主要分为两类,直营和联营。
在今年一季度,其自营门店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66.2%,同店销售增长率达41.6%,而2021年同期的同店销售增长率为94.5%;联营门店收入5.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9.3%。
虽然看似实现盈利了,店越开越多了。但盈利的背后,是日均关掉700家店换来的。
瑞幸从爆雷事件后表示:会陆续关掉不赚钱的门店,把能赚钱的留下。
郭谨一称,从3月开始国内各地饱受疫情影响,3月,瑞幸日平均关店数量达700家。瑞幸在财报中表示,自2022年4月1日至财报发布的这段时间,瑞幸日平均临时关店数量约为950家。
但瑞幸通过直营、联营共同运转,有效对抗了风险,48%的写字楼门店和12%的大学高校店基本可以保持正常运营。
郭谨一表示,目前瑞幸咖啡门店数量已达到中国第一,而中国咖啡市场仍有极高的增长空间,未来瑞幸还将在其他方面继续努力。
除了门店达到最多,财报中最亮眼的是交易客户数。
一季度的月平均交易客户从去年同期的870万增长至1600万,带动其直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了41.6%。
为何瑞幸好像没花多少钱打广告,却交易客户数接近翻倍?实现首次盈利?
客户数暴增要归功于郭谨一的营销策略,注重年轻人市场,用少钱做大广告。
自从上次瑞幸签下谷爱凌后,瑞幸还做了两件事,让年轻人好感爆棚。
瑞幸自从财务爆雷后,就专注于新品质量,在去年上半年就开发了50多款新品。在多款新品中,生椰拿铁脱颖而出。
瑞幸依靠生椰拿铁的好评,获取了一大批的年轻客户,再推出谷爱凌代言的“生椰丝绒拿铁”,引起网友们的买断货。
再到近期与国民老品牌椰树椰汁玩起了跨界合作,联名推出“椰云拿铁”。
4月11日,产品一上线,不少门店卖断货。这次联名更是从饮料圈火到广告圈。
仅仅一个星期,在微博上关于瑞幸椰树联名的阅读量超过3000万。在小红书上搜椰云在小红书上搜“椰云拿铁”,仅1个多星期,网友们就创作了3万+篇笔记。
网友们从“产品测评”到“自制椰云拿铁”,再到如何制作瑞幸椰树联名的包装,火爆全网。
截止4月17日,椰云拿铁上线一周,单品销量破495万杯,销售总额超8100万。而去年推出的生椰系列,在上市一年后,累计销量突破1亿杯。
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内饮品行业有多卷,爆款单品出来后其他饮品店都在模仿。不止咖啡店,奶茶店也要来分一杯羹。
想要保持竞争优势的方法是更快一步的迭代产品,及要满足消费者的口感,也要满足消费者的新鲜感,还有“网红感”。
用心做产品,跟随年轻人趋势,这是瑞幸为什么能扭亏为盈的关键。
除了瑞幸椰树的跨界联名外,在近期,瑞幸因饿了么“操作失误”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不止是真操作失误?还是另有别意?
4月18日,网友发现在饿了么上的瑞幸椰云套餐价格异常,只要不到5元,甚至有网友只花了0.01元便下单了该套餐,一时间大量网友涌入,趁机薅了一波羊毛。
然而,相关门店随后进入了闭店状态,并取消了大部分尚未完成的订单。
随后,瑞幸发了道歉信,称由于饿了么后台问题,导致椰云套餐价格短时间出现错误。
很快,瑞幸咖啡道歉信的话题就被网友们顶上热搜榜第一名。瑞幸咖啡将部分订单取消,也有部分消费者薅到了羊毛。
瑞幸咖啡在4月19日发布补偿方案,对饿了么所有退单用户补偿32元优惠券,有效期至4月30日,全场通用。
此外,对于4月18日下单未送达却显示送达未退款的用户,瑞幸咖啡将在1—5个工作日内核实订单后退款,并补偿32元优惠券。针对该事件,瑞幸官方客服表示,此后不会发生类似事情。
即使是一场BUG闹剧,但瑞幸带着新品椰云拿铁再刷一波存在感,瑞幸才是最大赢家。被取消掉订单的消费者,也只能含泪收下32元的优惠券了。
结语
不仅瑞幸的营销能力强,更大的逻辑是,中国的咖啡市场扩容空间巨大。
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1万亿元,复合增长率约27%。
中国咖啡市场目前处于高增长阶段,大陆地区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为9杯,较海外成熟市场尚有较大空间,同时城镇化等因素带动咖啡因需求增加,依赖性强的特点使得咖啡赛道生命周期长且消费粘性高,是现制饮品行业内的极佳赛道。
不仅是有喜茶、星巴克、manner、Mstand等多家饮品店在入局,别的行业也想过来分上一杯咖啡。
近期李宁公司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 COFFEE”商标,在北京、广东、厦门等地的部分李宁门店已经开始提供咖啡产品。
此外,中国邮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纷纷入局咖啡业务。资本的介入不是偶然,瑞幸能否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咖啡一哥的位置坐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