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创始人减持套现、老牌企业玩跨界,「市值腰斩」的医疗信息化还有救吗?

创始人减持套现、老牌企业玩跨界,「市值腰斩」的医疗信息化还有救吗?

科技


医疗信息化,是一个可以看得见天花板的行业,虽然每年有业务需求,但医疗信息化行业利润较薄,净利润在10%左右。


作者 | 乔燕薇

编辑 | 李雨晨

“医疗信息化企业被收购、被参股是大趋势。”

上市之后,企业再无秘密可言,企业必须要找到新的故事和增长点,否则市值将会不断流失,这样的境况下,出售股份套现抑或引入大腿,是一个惯用的套路。

从营收规模来看,卫宁健康、东华软件、万达信息、东软集团、创业慧康这五家企业分列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的前五名;思创医惠、麦迪科技、和仁科技、易联众、久远银海则是属于第二梯队。

然而,从去年开始,一些医疗信息化的种子选手,市值暴跌甚至腰斩。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医疗信息化,是一个可以看得见天花板的行业,虽然每年有业务需求,但医疗信息化行业利润较薄,净利润在10%左右,每年市场增速稳定在10%-12%,只是跑赢通胀的速度。”

营收承压、增长见顶,医疗信息化或许处在最艰难的时期。

1


套现2.7亿后,“真大腿”浮出水面

继第一季度陆续发布2021年度报告之后,医疗信息化行业的资本变动愈加频繁。

5月13日,创业慧康公布与外资巨头飞利浦达成合作,后者斥12亿巨资收购创业慧康10%的股份,成为创业慧康第二大股东。

就在此前不久,创业慧康曾于4月25日在公告中披露,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葛航将减持公司部分股份。葛航及其一致行动人福鼎嘉盈将在六个月内共减持公司5%-7%的股份,减持原因为“为引入合格投资者及股东资金需求”。

这是葛航半年内第二次减持。

2021年底,葛航曾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约2%的股份,套现2.7亿元。

4月的减持公告发出后不到20天,5月13日,创业慧康就公布了与飞利浦合作的消息。

尽管创业慧康在减持公告中强调,此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葛航仍是创业慧康的实际控制人,但创业慧康与飞利浦之间这笔突发的股权转让立刻引来了监管层的注意。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实控人葛航股权占比将不足15%,与飞利浦10%的持股比例十分接近,可能影响公司管理结构的格局。

创业慧康创办于1997年。

2021年,创业慧康在医疗行业营收16.96亿元,占本年度总营收的近九成,远远高于非医疗行业的营收。这也是创业慧康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自上市以来连续第七年保持增长。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创业慧康不是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头牌。这个名头,目前属于卫宁健康。

2021年7月,创业慧康与卫宁健康一度传出合并的消息,并于当月18日签署了《合并意向协议》。两家企业合并后,从最直接的纸面实力来看,就将一跃成为医疗信息化行业内排名第一的企业,成为真正的“行业龙头”。

然而,仅仅五天后,这次合并计划就宣告破产,原因是“交易双方对核心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据媒体报道,双方进入正题之后,发现合并必须要一家企业退市,意味着创业慧康会被注销,客户和员工无法确保不会受到实质影响。

此前在签订意向书时,是双方初步意向,没有涉及到具体内容协议。而到具体内容协商后,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合并的话,与其说是“合并”,更确切是“卖”。

创业慧康与卫宁健康这次异常的合并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7月25日,卫宁健康、创业慧康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调查双方是否存在滥用重组停牌情形。

对创业慧康来说,此事也就告一段落。

时间来到2022年。从2022年开盘第二天起,创业慧康从一年来的股价最高点11.24元/股,一路下跌至5月5日的全年最低6元/股,近乎腰斩。

创业慧康开年以来的股价下跌,或许与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季节性波动也有一定关系。

创业慧康的医疗信息化行业客户主要为公立医院、卫生管理部门,需执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和集中采购制度,一般项目的验收和回款主要集中在每年下半年,尤其在第四季度更为集中。

因此,创业慧康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通常远远高其他几个季度。

数据来源:创业慧康2021年年度报告

虽然受客户采购模式影响,每个季度的收入会有上下波动,但创业慧康上市六年来,年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一直稳步增长,同时利润率也不断提升,2021年达到21.81%,比起创业慧康2015年上市之初的利润率已经翻番。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飞利浦入股创业慧康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飞利浦想进军信息化,路人皆知,不是一天两天了。创业慧康将一部分股份出售,顺了飞利浦的意,也让自己抱上了一条大腿。

相比营收与净利润逐年上涨的创业慧康,去年两企合并事件的另一个主角卫宁健康,受挫的则不仅仅是股价了。

1月24日下跌6%,1月25日下跌13.51%,短短两个交易日就下跌了近20%。2021年7月至今,短短十个月内卫宁健康的市值已蒸发近半,从350亿跌至177亿(5月25日数据)。

虽然占据着行业头牌的位置,卫宁健康的经营状况似乎更加艰难。相比创业慧康还算好看的财务报表,卫宁健康在2021年整体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0%。

这或许与卫宁健康2021年度在互联网医疗行业骤增的营业成本有关。

2021年,卫宁健康在互联网医疗行业投入营业成本近4亿元,是上一年度的四倍之多,净亏损则大幅增长,这部分亏损同样导致了2021年度卫宁健康净利润的下滑。

六年过去,卫宁健康健康创新业务投入不少,但是带来的经济效益却不尽人意,卫宁互联网、纳里健康、卫宁科技、钥世圈亏损额持续扩大,2019年合计亏损9056.88万元,2020年亏损1.36亿元。

医疗信息化的大环境不好,有一些企业也想玩跨界,讲一些新故事,比如麦迪科技。

麦迪科技选择的是辅助生殖和医疗美容业务。2019年,麦迪科技通过收购玛丽医院进入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域,建立了医疗IT和医疗服务的业务布局。

2021年5月5日,麦迪科技发布公告称,计划收购美贝尔集团持有的苏州美贝尔美容医院与常熟瑞丽美贝尔医院股权。

这两家医院均从事医学美容行业,麦迪科技计划通过此次收购打造“辅助生殖+医疗美容”的消费医疗服务新模式,继辅助生殖医疗后再次拓宽医疗服务行业。

公告发出后,麦迪科技迎来近一年中的股价最高值42.15元/股,之后却持续震荡下跌。

但是,这次收购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半年后的2021年11月5日,麦迪科技发布公告称,由于双方未能就正式协议相关条款达成一致,将终止此次收购。当月,麦迪科技股价已下跌至18元左右。

收购过程中如此动荡的股价,也使得麦迪科技被质疑“蹭医美热点”。

汪建华

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布收购计划至宣布终止收购期间,麦迪科技前总经理汪建华和自然人股东陆平纷纷抛出巨额减持计划,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傅洪也进行了减持,且大部分竞价减持价格远高于当前股价。

事实上,自2019年起,麦迪科技净利润已连续大幅下滑两年,直到2021年度才实现了微弱增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麦迪科技没有跳出医疗信息化的范围,它只是进入了其中一个更加细分的小市场。”

但是他也认为,如果麦迪科技在公司原本手术麻醉业务的基础上向上游拓展,开展手术室设备相关业务,继而向手术耗材的方向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向。但是,麦迪科技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计划,“目前就是躺平的状态,基本没有战斗力。”

疫情常态化下,医院在信息化领域预算缩减,也导致企业生存愈发艰难。同样受疫情影响的还有万达信息,2019、2020两年,合计净亏损27亿。

2019年,万达信息持股的第一大股东上海万豪投资,在连续两年减持股份后最终撤资退股。该年度万达信息净亏损14.02亿。

在此之前,万达信息多年来一直保持着2亿~3亿左右的年净利润。

上海万豪投资撤资退股后,中国人寿接棒成为了新一任的第一大股东。同时,中国人寿还为万达信息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两家公司在医保智能审核、长护险、医疗DRGS控费、稽核内控等业务领域达成合作,共同孵化了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蛮牛健康”。

然而,新业务的拓展也没能阻止万达信息继续亏损。

2020年疫情爆发后,万达信息投入了多个无偿或先行实施的抗疫项目,在研发上的大额投入导致营业成本骤增,年度净亏损12.86亿。

直到2021年,疫情的影响逐渐退去,健康管理及智慧城市两个创新板块的业务规模与盈利双增,才结束了万达信息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但净利润仍旧远不及亏损前的盈利状态。

持续的亏损也影响了万达信息的股市行情,相比去年同期,其股价已下跌了将近一半。

思创医惠也受疫情影响颇多。

由于受新冠疫情期间复工延迟及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项目验收延后,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的影响,公司智慧医疗板块2021年营收4.61亿,仅为2020年的二分之一左右。

这是自2015年思创医惠切入智慧医疗产业以来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的情况,也是智慧医疗板块在企业总营收中所占比重首次下滑。

医疗信息化的几大排头兵,难。

2


一个看得见“天花板”的赛道

一位业内人士向雷峰网表示,相比于其他互联网产业,医疗信息化行业的营收主要是国家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市场规模是可预见的,难以出现爆发期的增长,每年市场增速稳定在10%-12%左右,是正常的跑赢通胀的速度。

也因此,医疗信息化行业利润较薄,利润率只有10%左右。这远远无法支撑企业大规模扩张。

加上近年来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市场空间扩大,大量新的市场竞争者入局,竞争激烈,业内企业普遍面临着经营困难。

作为医疗产业链最末端的环节,医疗信息化企业想要拓展新的业务方向并不容易:

一、向上游产业纵向拓展,转型为药企或医疗设备企业;

横向拓展医药行业与保险行业的客户。

然而,在实际发展中,药企、保险、医疗三者之间行业壁垒非常高,医疗信息化企业想要横向拓展几乎没有可能;

而纵向,往往是上游企业向下游的医疗信息化拓展,医疗信息化企业作为软件厂商想要反向拓展产业链上游业务更加困难。

“狼多肉少”是这个行业的特点。

另一方面,当医疗信息化企业终于站稳脚跟后,它们的掌门人大多已经到了四、五十岁的年纪,很少会有人愿意再花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去开拓另一条业务,也就是所谓的“守成”。

因此,出售套现,反而成为一条利益最大化的道路。

飞利浦是上游企业向下游医疗信息化拓展的典型,作为硬件设备的老牌厂商,多年来也在寻找自己的第二曲线。

往前倒推十年,GE医疗在前CEO John Flannery的带领下,成功转型为数字医疗企业,为医疗供应商带来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所以,早在数年之前,飞利浦就曾有过收购医疗信息化企业嘉和美康与海泰集团的规划,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是其拓展全新业务增长点,进行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决心却始终没变。

医疗信息化企业大多规模有限,没有巨头们的规模与实力,想要在医疗信息化之外开辟并支撑起新的业务并非易事,相比之下,将股份出售变现似乎是最省心省力的选择。

5月15日,创业慧康与飞利浦合作消息传出后两天,通策医疗也发布公告称,将以7.69亿元的价格收购和仁科技近三成的股权。

此次交易完成后,通策医疗将成为和仁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前有疫情反复,后有激烈的行业竞争,已经触摸到天花板的医疗信息化上市企业想要突围只能寻找第二曲线,发展新的竞争力,这是企业转型与持续生存的关键所在。

没有第二曲线的企业,最终的命运或许就是被收购与吞并。


END


推荐阅读


独家:遭遇最差季报后小米再度变阵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金科股份爆雷前夜,创始人妻女高位套现11亿被喷脸垮、发腮、没有灵气,「天仙」的颜值真下神坛了吗?谁会为渣男辩护?“一朵云”引领的教育信息化变革:锐捷高校三擎云桌面解决方案发布耳朵上长小孔和小肉球,还有救吗?1991年圣诞夜:中国外交部黯然神伤......【周末早餐】--#一顿早餐的温度,可以治愈一整天#在美国54.挨罚还挣20元KY创始人小姐姐请回答! 丨525抖音直播:为你解答有关「自我接纳」的种种疑惑极米年营收40亿同比增43%:CFO离职 遭百度减持套现3亿“总是爱上渣男,我还有救吗?”|读者来信再多些这种敢「骂人」的,国综才有救!​股吧炸锅!3000亿巨头股价暴跌,实控人突抛近百亿大减持!20万股民要慌了?有股东违规减持刚被罚澳人被迫勒紧裤腰带过日子!1/4民众难以维持生计,76%的人减少吃喝玩乐开销!还有人放弃开车...是持枪文化还是利用美国宪法牟利犯罪?智能汽车滑板底盘,伪命题?两家上市公司市值「腰斩」京东健康:用数实融合,做一个医生「玩得转」的医疗数据科研平台Lightroom 发布最新更新,「跨界」推出视频编辑功能DataRobot:数据科学民主化还有多远?热点 | “400亿元跨界新能源”陷乌龙!跨界变收租,巨亏188亿的正邦科技临资金危局市值腰斩算什么?欧洲“独角兽之王”为了活下来,都“脚踝斩”了寒武纪股东减持套现13亿,为什么要向巴菲特学习?突发!比亚迪股价重挫,巴菲特动手减持?最新回应来了!宁王也遭外资套现!全球最大资管公司唱空股市被掠夺性期刊夺走的研究还有救吗新东方在线遭腾讯大笔减持:套现超7亿港元 股价重挫32%临床信息化龙头跨界辅助生殖,这笔生意做得值不值?这些企业还有救吗押注30+属于未来的医疗健康创始团队,鼎晖柳丹如何投出独角兽?「狂奔」的智能汽车,「蒙眼」的个人数据国产青春电影还有救吗?【精彩回顾】MIT-CHIEF“创始人讲堂”第六期: 从医疗产业周期与转型看投资逻辑与研究正中脊医疗创始人侯炜琳:为青少年脊柱侧弯提供智能数字化非手术诊疗方案Zara三个姐妹品牌退出中国,快时尚还有救吗?诗朗诵还有救吗?|诗歌大满贯、表演性诗歌和创新诗歌教学娄岩诗词十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