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怪,二眼美,三眼忍不住爱,这姐属实会下蛊…
Met Gala这场年度闹剧算是消停了!
每年定时定档的这场时尚圈“奥斯卡”毫无疑问是各路名流的狂欢,也是羊这种吃瓜人的喧闹喜宴。
这个品牌和这个人,羊和大多数姐妹一样只熟悉那个红色的小爱心。
乍一听很像漫威orDC新出的女超级英雄。
但她确实也有这个实力。
是她用解构主义改变了整个西方的时尚体系;培养出了像渡边淳弥、阿部千登势这样的日本二代设计师;LV、Hermès上赶着争着和她合作。
(2003年2月 x Hermès)
她的品牌Comme des Garçons的全球营业额,比同时期出道的山本耀司和三宅一生两家公司的总和还多~
连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学院院长安德鲁·博尔顿都说:「川久保玲是过去40年间最伟大的设计师,是我们这个时代美的哲学的代言人。」
说实话,川久保玲的设计并不容易被理解,甚至大多数人看了第一眼都说丑。
第一感觉是什么?色彩的冲击?夸张的廓形?
不得不说,从无论是色彩,造型,还是作品传达的概念,川久保玲全方位多角度地在观众的眼球上摩擦再摩擦,为我们营造出了一场华丽的试听盛宴。
先不说喜不喜欢,但是见了,就很难忘记。
首先是颜色,颜色,是感觉色和知觉色的总称,是被分解的光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是光,物,眼,心的综合产物。
要想做出一套色彩均衡的设计并不容易,设计师要在秩序美的基础上求变化,又要在协调的基础上求对比,甚至还要在对称的基础上求突破。
但是你看上面这些look,是不是每一套都满足了这些条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第一眼看上去觉得很有视觉冲击,但多看几遍也不会觉得厌倦,因为她在色彩处理上是均衡的。
接着是造型的空间感。
相信大家也都感受到了这扑面而来雕塑般立体的感觉,每一套都有着非常突出的建筑感,或用坚硬的材料支撑在服装内部,或者用服装本身的硬挺材质架构出空间感。
在这些衣服上,你好像能看见烛台,墙面,鲜艳的灯,少女的闺房...
你甚至可以看见别开生面的婚礼和葬礼,它们同时在一个地方进行。
看她的设计,好像在给你的想象力进行一次电击,这种冲击不只是视觉上的,还带有一丝痛觉的震颤。
她甚至没有正式学习过服装设计,可以说她是极少数的从未修过服装设计,也从未出国留学学习设计,还不会画设计图的设计师。
她做衣服全靠的是先构思再请助手画出来并再逐个调整。
她1942年10月11日出生在东京,父亲是庆应义塾大学的美术教授。
本来川久保玲按照「女承父业」的剧本,学习美术与文学,毕业进一家广告公司,生活安逸得很。
不过,广告公司可没按照套路走,工作没多久,川久保玲就被给公司派到做平面和电视广告造型的部门。
而且,她还觉得做造型很有趣。在工作两年后,她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是辞职走人,自己做起接案造型师。
至于为什么会操刀做设计,是她突然觉得,商场里没有合适自己的衣服,还不如自己做。
她1969年就能靠自己独当一面完成服装设计师的工作了,所以有个性又有了能力的她决定在1973 年时正式成立公司「Comme des Garons」。
大多数设计师创建品牌,都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品牌,但川久保玲偏不。
她认为:「我不把自己想做是设计师,因为这是一间公司,许多人和我一起工作,我想要一个能够代表全部我们全体所有人的名字。」
COMME des GARÇONS,法语意思是“like a boy”。
她像一个孤独骄傲又社恐的男孩,永远和世界着保持一堵墙的距离。
她的设计中充满着不对称、破坏、怪异等元素,和同期出道的山本耀司一样,俩人对于“传统”的女性为取悦男性来穿衣打扮这一观点非常抵触。
为何服装一定要贴身?女性穿衣一定是为了性感?
这种观点在当时十分前卫,自然少不了他人的反对和冷嘲热讽。
“女生不适合於早上穿着黑色”,“夸张的大洞就像是乳酪上的洞”。
她的设计被当做垃圾对待。
但如此苛薄的言论也不能阻止她向前进,她将英伦朋克们擅长的“grunge”手法用在服装上,想从表面的“贫困”中寻求精神美,被人形容为“乞丐装”,而她的粉丝被戏称为”黑乌鸦“。
(Kurt Cobain与ASAP Rocky穿着的风格就属于“grunge”)
可以说她改变了时尚圈对服装的定义,高级时装从此不再只是精美的华服和贵族阶级的象征,它也可以是表达个性的工具。
她的服装背后,全是对女性态度的呐喊。
1997 年发表春夏系列 ''Body Meets Dress, Dress Meets Body'' 的发布可以说是川久保玲除1981年的“黑色革命”展后最成功的一次系列。
她将肿块塞入衣服内,强调衣服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想来当然有许多模特与设计师依然非常不解,她厌恶女性将身体曲线显露出来,强调女性不该靠身体来吸引异性,靠的应该是内心。
“我做的衣服只给不受丈夫思想影响的女人。”
你可以明显感觉到她在设计时所想的与最终呈现出来作品的反性感主义有着高度一致性。
她总是在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在设计新的衣裳给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在设计另一种新的『身体』呢?”
始终表达自己怪诞的想法,并且不拘于任何限制,这让她比起服装设计师,更像一位女性先锋思想家。
尽管川久保玲的设计如此个性先锋,她本人却是一个隐士。
我们几乎不可能看到她在一场秀结束之后的谢幕,她不愿意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几乎不接受采访,而是希望想要了解她人都能着眼于服装本身,让作品代替自己说话。
当你以为她这样古怪的性格,做得了艺术做不了商业,那你就错了,她的感情之路意外给她提供了“贤内助”。
著名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在两人年轻时,居然还有过一段柏拉图式的神仙恋爱。
这场秀可以说是黑红的鼻祖,既成功又失败。
这种像拾荒一样的衣服,在巴黎精致、优雅的时尚圈一亮相,就收到了时尚行业排山倒海的恶评,有人评价这简直是广岛的报复(像原子弹一样有杀伤力)。
不过也有人非常认同,当时在场的时尚编辑回忆:“在那之前巴黎没有那种黑色、奔放且宽松剪裁的服装,这引起了传统美、优雅与性别的争论。”
时装名记Suzy Menkes则说:“这些服装像是被毁掉的,我们私下里称它为‘瑞士奶酪’。真是太震撼了。”
可以说是山本耀司带着川久保玲一起,一脚踢开了欧洲几百年以来的时尚霸权之门。
他两之间还有另一个很甜的瓜。
两人都很偏爱黑色的设计,若要问山本耀司,黑色对他的意义,他会说吸光的颜色、傲慢的颜色、死亡的颜色、所有颜色的总和。
但他一定不会告诉你,其实这是他与川久保玲间的设计密语,心曲暗通的渠道。
让羊想起寺山修司说过的:一旦拥有两人间才能明白的话语,则便是恋人同士。
这一对黑衣人,用孤绝而神秘的黑色语言书写着时装史上的传奇,他们既是对手又是劲敌。
但面对现实的聚少离多,两人各自忙各自的事业,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
但你Rei姐还是Rei姐,她和现任老公Adrian Joffe更是天造之和。
Adrian Joffe现在是她背后最靠谱的支柱,川久保玲只需要负责艺术的部分,至于怎么卖,就交给她的老公Adrian Joffe。
这个男人帮她完美的平衡了时装设计与商业利润之间的天平,旗下十几个品牌支线以及被称为川久保玲亲手为你挑选的买手店—《DOVER STREET MARKET》都是经Adrian Joffe之手打造出来的。
因为有Adrian Joffe,也让川久保玲可以更专注地沉浸在她的艺术世界,而Adrian Joffe实力诠释了老婆你放心飞,老公我永相随。
在Joffe的帮助下,她也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女商人。
她说:生意和创意并无区别,好的系列并不意味着卖得好,一家公司的生意得有创意、创新和变革,需要支持创意渗透到每一部分。这是一个脆弱的平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拒绝了资本靠山进入公司。
现如今80有余的川久保玲仍然是公司的掌舵者,她被时尚界认为是零售的天才,她从不妥协,始终拒绝外界投资,当然,她也有忠于自我的底气。
意思是有非常多的人,在穿着服装时会害怕打扮的太过于隆重用力过猛被指指点点。
虽然我们越来越崇尚个性,但内里还是惧怕别人的目光,害怕成为别人嘴里的丑人多作怪。
这种美丽羞耻症,背后都是借由他人目光对自己的审视。
羊突然感慨,咱们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在纠结中逐渐忘记了爱美穿衣打扮的本心。
而川久保玲的出现,让羊发现,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她这么不一样,但她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她知道自己的设计和其他人不一样,但她从不害怕不同,如果我不符合规则,那我就打破这规则。
在她心中,按部就班的活着才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
如今她已经82岁高龄,扎扎实实先锋了一辈子,羊也希望在浪姐翻红姐姐们的同时,咱们也能在设计圈看到如此鼓舞人心的力量榜样。
最后羊希望大家永远铭记她所带来的无价之宝——
世界是多样的,你是自己的,我们无需求同,但能存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