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星期日。一个普通的周末,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首先,今天正式对新冠实施“乙类乙管”,意味着从法理上正式取消了对新冠的“乙类甲管”防疫政策,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施行隔离、判定密接及划定高风险区等措施。
其次,从今天开始,放开对入境外国人防疫管控,取消核酸检测,取消入境隔离;“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也就是说,双向重新敞开了国门。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2022年我们国家的奥密克戎临床病例的分型情况来看,出现肺炎的占比大概是8%左右,由于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但再低的比例变成绝对值的话,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岁末年初,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从“阳过”挺到了“阳康”,但也有一些人永远的离开了。
2023年,持续压制A股的“五座大山”已经逐渐松动,A股市场首周开门红已经点燃了投资者做多热情。
但新的疾风正在刮来,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可能超市场预期,将拖累全球经济;新冠病毒的变异、中国经济复苏进展是否能达预期等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2023年的全球资本市场。2023年,A股会“阳康”好起来吗?
股票市场新年开门“红与黑”
1月8日起,深港口岸分阶段有序恢复内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文锦渡口岸、蛇口口岸和机场福永码头首批复通。超过1000天的等待后,香港与内地正式恢复通关。今日零时17分至23分左右,从加拿大多伦多、新加坡飞来的CZ312、ZH9024航班先后停靠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机上共搭载387名入境旅客,通关整体情况平稳有序。1时32分,387名入境旅客已全部顺利办结海关通关手续;陆路方面,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瑞丽、磨憨、河口、绥芬河、珲春8个陆地边境公路口岸已恢复客运功能。一切都正在恢复正常,绝大多数老百姓从“阳过”挺到了“阳康”,但也有一些人永远的离开了。2023年股票市场的首周交易在万众期待中结束。中美两国的股市表现,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境地。A股方面,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已分别上涨2.21%、3.19%、3.21%,上证指数走出4连阳。市场成交额逐渐回升,北向资金净流入超200亿元。数据显示,本周北向资金大幅加仓A股核心资产,例如宁德时代、五粮液、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东方财富、迈瑞医疗等。港股更是强势,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股价持续反弹,开门红气氛搞得非常不错。美股那边,本周四之前三大指数连续收跌,寒气逼人,周五晚上有初步止跌迹象。美股的两大超级重磅公司,苹果本周18个月来第一次跌破2万亿美元,特斯拉更惨,周跌幅高达8.22%,完完全全崩盘节奏,创下前年8月以来的新低。而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本周表现极为强势,与三大主要股指形成鲜明反差,尤其是互联网股票,涨幅相当可观,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周涨幅达到13.60%。中国这边,2022年的经济确实很大压力,但自从2022年底放开疫情管控以来,全力拼经济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政策支持力度也非同一般,地产、教育这类被重点关照的行业,都相继放松了管控,平台经济也不断被提及要重点支持其健康发展,加上一些科创方面的增量方向,如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信创,等等的发力,经济触底反弹已经成为市场的一致预期。同时,我们没有像美国那样高通胀,不需要强力收水去抑制,反而有更多的流动性释放空间。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也会助力亚洲、亚太区域的经济增长。高盛分析师迪安竹预计,2023年亚太地区有望实现4%的增长。中国香港、泰国和东南亚其他部分地区,旅游业可能会受益于中国经济恢复。美国银行判断,香港今年经济增长-3.3%,明年和内地通关正常化后,应该也能恢复至3.1%。但这不能抵消欧美经济下滑,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市场看中的,正是对未来的预期,不管当下是好是坏,只要对未来的预期向好,股市就拥有上涨动力;反之,则反之。再看美国,国内外多数研究机构认为2023年美国经济会衰退。国金宏观认为,美国经济或已跨过周期拐点,进入衰退阶段,预计持续到2023年3季度,程度可比2001年。工业生产指数是分辨美国经济周期拐点最有效的指标,尤其是从衰退到扩张的拐点。在不发生外生冲击的情况下,2023年美国通胀中枢将持续下行,核心服务通胀的拐点对于美联储政策转向有指示意义。但寄希望于美联储政策转向以实现经济“软着陆”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政策已经远远滞后于经济周期。但是高盛则预计,美国将避免衰退,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仍会非常疲弱,增速约1%。商品部门通胀和供应链受阻对通胀的影响,预计在2023年初到达顶峰并开始下降;商品部门的通胀情况正在得到改善,但服务部门通胀、住房通胀、资金通胀将持续上升,并在2023年长期保持。预计美国整体的核心通胀2023年仍将高于美联储的目标,这种高通胀预期要求政策在2023年持续紧缩。由金融状况趋紧对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预计在2023年消退,如果金融状况没有进一步加剧恶化或负面冲击,经济将会迎来复苏。总的来说,2023年,周期的罗盘还会继续转动,结构上与2020年有相似之处:东升西降,但不同的是供应链从断裂到修复,政策从扩张变为紧缩,全球总需求从复苏转向收缩。价值线在前期文章中曾经提到,2022年A股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是被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俄乌战争、房地产下行、平台经济监管这样五座“大山”压制。事实上,这样几座“大山”同时出现,在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疫情方面,从今天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正式实施“乙类乙管”。第二,国务院今日正式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第三,香港与内地今日正式实现首阶段“通关”。这三件大事的发生意味着受新冠病毒影响3年有余的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将逐步回归正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今日表示,我们国家人口主要还是在大城市,它的人口数量大、密度大。这些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主要中心城市,已经度过了感染高峰。美联储加息方面,尽管美联储12月议息纪要偏鹰,最新公布的非农数据也异常坚挺,使得2月和3月的加息幅度仍存一定变数。但无论如何,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已进入尾声,市场对3月后暂停加息基本达成共识。俄乌局势方面,为了迎接东正教圣诞节,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在俄乌军队接触线停火36小时。并呼吁乌克兰也立即休战。与此同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与俄乌领导人通话,表示愿当冲突斡旋者。对此,外界议论纷纷。尽管普京的真实目的仍不得而知,但在俄乌战争打响近一年后,的确让人们看到了一丝缓和的曙光。房地产方面,自去年底以来政策不断加码,监管部门先后射出 "三支箭"。日前,住建部部长倪虹和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又先后重磅发声。倪虹在接受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访谈时表示,今年将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对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例、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郭树清则表示,将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平台经济监管方面,相比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有效控制资本消极作用、防止资本野蛮生长”等措辞,2022年中央经济会议的态度出现了缓和。以上五座“大山”的松动,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信号。不过,我们也应当对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及预期的风险保持警惕。首先是全球衰退的风险。在经历了2022年的“滞胀”后,全球经济将转向衰退的前景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判断。其中,除中美之外的各大经济体在2022年四季度已呈衰退迹象,2023年预计将进一步走弱。IMF表示,2023年全球1/3地区经济将陷入衰退。其次是疫情变异的风险。据香港文汇报今日报道,香港首次发现了最具传染性的XBB.1.5毒株输入病例。此前,XBB.1.5肆虐美国,在2022年最后一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由XBB.1.5毒株引起的。最后中国经济复苏进展不及预期的考验。近期以来,政策对于房地产业供给端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市场的真正回暖需要需求端来确认。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受到长达3年的影响,收入预期也出现一定程度的转弱,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形成不小压力。消费这架马车也一样,我们需持续关注其可持续性以及复苏进展。海通策略研报认为,当前A股底部已过,基本面、资金面的积极因素推动下,A股市场已经处于牛市孕育期这一阶段,2022年10月底以来的上涨即新一轮牛市的第一波上涨。回顾05-07年、08-10年、12-15年、19-21年四次牛市的孕育期中,第一波上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发现上证指数最大涨幅均值为27%、沪深300为31%,时间持续3-4个月;如果以创业板指为例,12-15年、19-21年两次牛市的孕育期中,创业板指平均涨幅更高达53%。而2022年10月底以来上证指数最大涨幅11.8%、沪深300涨幅14.5%,上涨持续67天,较以上4次牛市第一波上涨的时空尚有差距。往后看,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见效,宏微观基本面有望逐渐修复,A股还处在牛市孕育期的向上氛围中。此外,当前正值岁末年初,投资者很关心和期待春季行情。历史上看,A股春季行情涨幅大多超过20%,启动时间早晚往往与上年三四季度行情有关:若三四季度行情较弱,则春季行情启动偏早,如2004、2006、2008、2013、2020年;若三四季度行情较好,则春季行情启动较晚,1月中下旬甚至2月初才启动,如2002、2005、2007、2010、2011、2014、2015、2016、2017年。20222年7月-10月A股表现较弱,今年春季行情自22年10月底开始已在逐渐酝酿。在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等积极变化的推动下,2023年A股迎来开门红,正点燃春季行情攻势。2、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阳康牛”,市场或在犹豫中持续上行董忠云认为,多重信号显示 “阳康牛”行情或已启动,对后市坚定看多,当前时点A股机会大于风险。具体到行业配置方面,可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未来投资机会。居民消费、新旧基建、制造业升级等将是2023年政策提振内需的重要领域,相关政策利好有望不断落地。“安全”与“科技”相辅相成将是未来政策发力的重点领域,从二者结合的角度来看,利好军工、双碳、信息安全、生物技术等赛道。房地产领域集中度大概率将进一步提升,龙头房企将从中受益。“政策底”已过,市场对已上市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业绩和估值预期有望进一步修复。在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过程中,育儿产品消费升级、婴幼儿托育、医疗健康、休闲娱乐等领域均有望享受政策红利。1、2022A股涨幅Top10
2、2022A股跌幅Top10
3、市值1000亿以上公司2022年涨幅Top10
4、市值500-1000亿以上公司2022年涨幅Top10
5、市值100-500亿以上公司2022年涨幅Top10
6、市值100亿以下公司2022年涨幅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