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新市民养老大有可为其他2023-01-17 03:01*本文首发于中国银行保险报|作者信息崔筠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赵雯婷博士贝恩公司全球副合伙人2022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明确从2022年3月起,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公司基础上,将所有养老保险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自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以来,多地积极推动将新市民纳入保障。去年6月,上海银保监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在新市民养老金融服务模式上,加强对养老产业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支持试点保险机构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和灵活就业人员,推广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贝恩发现,由于工作流动性大,大部分新市民无法稳定缴纳社保,且主动缴纳社保意识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拥有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特点,与新市民适配性较高,未来,有望在新市民长期养老规划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贝恩基于多年以来丰富的金融服务行业的咨询经验,为广大金融机构如何设计、优化适应新市民的养老产品和服务建言献策,期望能以金融助力新市民养老。增强新市民在养老领域的金融权益保护意识“创业者”是新市民人群中的中坚力量,以小微企业主、工商个体户为主,他们具备一定的储蓄和投资意识,但是投资经验少、社会保障参与度普遍不高,存在长期养老保障不足的痛点。因此,养老储蓄、养老保险是这一类人群的重要金融需求。对此,贝恩建议,金融机构一方面要针对非法吸存揽储、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和金融稳定安全的行为加大风险提示力度;另一方面,围绕创业者群体,研发省心省时省钱的养老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续保方便、自动扣费,产品条款简单易懂,投保及续保流程简单快捷等。提供多元化的养老领域服务产品,加大新市民养老保障力度为了完善新市民养老保障金融服务,满足新市民差异化养老需求,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需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比如,理财公司可以研发符合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的养老理财产品,拓宽新市民的养老资金来源。保险公司可以面向无社保的新市民,研发、提供相应的商业养老年金和医疗重疾保障。商业银行则专注于研发各类养老储蓄产品,探索开展养老储蓄业务试点。此外,银行还要做好与财政社保的对接工作,积极参与新市民工资保证金账户系统建设,推动新市民工资代发和保证金专户业务实施,落地发行第三代社保卡,为新市民养老金等政府补贴发放提供便利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不同的金融机构应当始终以提高客户体验为核心,完善触达渠道、售后服务、客户运营等,通过全生命周期价值覆盖,提升新市民客户的黏性、深挖客户价值。渗透新市民养老场景,精准触达潜在客户由于新市民工作流动性大,传统的渠道覆盖能力明显不足,互联网和线上渠道的触达率和覆盖优势更显著。在获取新市民客户方面,金融机构需要渗透新市民养老场景,充分发挥线上化的优势,比如,通过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触达用户,同时推出不同场景下的自助金融养老服务。基于新市民的特性及此类群体面临的特殊风险,下一步,金融机构还需要加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将重疾、意外、护理等纳入产品的保险责任范围。比如,四川银保监局指导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快递协会联合开展快递员群体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结合快递员群体不同需求及特点,制定产品推广方案,确保产品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满足快递员群体的多样化缴费和养老需求。展望未来,贝恩认为,金融机构应致力于探索降低养老金融产品的门槛,价格更加普惠,并推出按月缴费等更为灵活的缴费方式;另一方面,产品收益的领取方式更为灵活。此外,还应当结合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际建设情况,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合格养老金融产品池,享受相应的税优政策,借此提升产品的吸引力,从而不断完善新市民养老领域金融服务。点击“在看”分享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