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矛盾用四个字可以平息”,中间最出名的应该是这四个“来都来了、都是亲戚、还是孩子、大过年的……”这里面威力最强,同时也是时效性最强的应该就是“大过年的”。
当发生了什么不愉快,两个人吵闹起来,只要一说出“大过年的……”这四个字,似乎矛盾就解决了一半,说的人会感觉很有道理,听的人也会觉得有道理。但是小伙伴们有没有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这句话有这样神奇的魔力,其背后到底有没有道理。
前些年,有人总结出了一个“中国式原谅”的贯口:多大点事、都是亲戚、别太计较、朋友一场、吃亏是福、将心比心、没有恶意、开玩笑的、才刚毕业、习惯就好、他喝多了、毕竟长辈、退 一步讲、都在酒里、曾经爱过、互相理解、婚都结了、还能咋地、他说话直、都打工的、想开一点、都能过去……
有人就抨击到,这就是“道德绑架”!说这种“中国式宽容”,仿佛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即使别人已经触犯到你的底线甚至伤害到了你,依然要求你去包容原谅。
真的是这样么?首先,如果经常看美剧尤其是类似于“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这样偏生活轻喜剧的会发现,这样宽慰人或者劝解人的话其实也都很多。经常可以看到“Be a man!”“He’s just a child”等说法。这个不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事实上,任何族群能够繁衍壮大,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去弥合族群之间的裂痕,而宽容就一定是这个粘合剂。
今天不分析那么多,其实就从“四大宽容”里面,去聊一聊“宽容”背后的逻辑问题。
其实这四大宽容,每个都对应了一个经济学的原理,大家可以琢磨一下。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最爱用这招的当然是旅行团的导游,临时拉客人到一个收费的小破景点,或者购物店,导游来一句“纯属自愿哈,大家自行决定,不过大老远的来都来了……”就问你进还是不进?有时候根本不用导游劝说,游客自己就会劝说自己,来都来了,不差这一点!所以有的时候,看似用“来都来了”是自嘲,但其实并不是一种非理性宽容,而是符合一定经济学原因的决策选择。
很多现在的年轻人认为亲戚之间就是过年那几天走动一下,平时不联系,那都是在忙,很多人感觉亲戚不亲。大部分时候觉得亲戚没有“朋友”靠谱。
这当然也有道理,现代社会由于有了充足的信息披露,你完全可能对于一个刚认识两天的合作伙伴的了解,超过了一个没出五服的亲戚的熟悉程度。但是要知道,亲戚或者血缘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在“前信息化社会”通过在加大“违约成本”的方式,来对冲“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连亲戚都骗,大概率他就已经社会性死亡了。正因为如此,亲戚内部,都倾向于降低内部矛盾的烈度,避免整个族群受到影响。很多时候,看似是你“原谅了亲戚”,有没有可能,你是积攒了你在整个族群中的“信用货币”呢?
复利效应是指资产收益率以复利计息时,经过若干期后资产规模(本利和)将超过以单利计息时的情况。事实上,复利计息条件下资产规模随期数成指数增长。
而孩子,就是一个以指数级速度增长的“资产”,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在沟通交往中认识到。因为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有极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出现矛盾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站在“孩子”的这一边。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就有这么一句话: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所以很多时候看似是你“原谅孩子”,其实会不会也有可能,你是在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留了一条“后路”呢?人类需要节日,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绝大部分人类其实是害怕没有“结局”的,是害怕没有“确定性”的。就像去看一部电影,有开始一定就有落幕,去种地,一年四季,有春种,就要有秋收。所以很多节日,本质上是通过一个“共同想象的文化潜意识”,共同塑造了一个“结局”。
而有了结局,意味着新的一年,又会有新的机会。而没有结局,在心理上就会感觉一个事情始终没有结束。大部分人是接受不了这种没有尽头的事情的。
而既然是追求“确定性”的方案,一定就会天然厌恶一切“不确定性”的突发事件。所以“大过年的”也自然而然变成四大原谅之一。
啰里啰唆这么多,也并不是让大家“无底线宽容”,但是当你知道这些“宽容背后”的原理和动机,或许你就知道,应当如何去“宽容”了。
所以最后,这大过年的,文章看都看了,咱们还都是一家人,再加上圆方还是个孩子……,要不点赞,转发,分享朋友圈三连支持一下再走呗……这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实践表明,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