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town精品高层公寓 最多直省$18800最近一段时间,加拿大房产被人盗卖的案件,似乎越来越多。有些受害者在网上晒出自己遭遇的恐怖经历:毕生积蓄购置的百万房产,一夜之间竟然化为乌有,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绝望和崩溃。CBC的报道称,仅大多伦多地区就有至少30处房产被犯罪团伙在房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售或抵押!实际的受害者可能更多,因为有几家产权保险公司都称曾处理过同样情况。警方表示,这是精心策划的有组织犯罪。业权保险行业则呼吁,加拿大应完善房产交易时的身份认证。RCI报道,犯罪团伙通过公开的房地产数据找到已付清房贷的住宅,使用盗窃来的身份信息,雇人假扮租客和房主。
一旦有买主上当,把钱打到指定账户,骗子会立刻把钱转走。
今年1月初,多伦多警方发布公告,呼吁公众协助警方进行关于产权诈骗的调查。
因为有业主去年离开加拿大后,他们的房产被他人盗卖,几个月后,他们才知道自己的房子已经没了。
之后,有欺诈受害人分别向CBC和加通社讲述了他们被骗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一位中国女留学生。
据CBC、星岛日报等媒体报道,来自中国湖北的国际留学生余墨菲(Moffy Yu),因疫情回国3年,没想到她在多伦多市中心全款买下的一套公寓,去年5月被人以97万加元售出。去年7月,她发现物业没有扣管理费,就拜托中介去帮忙查了一下,结果查出一起“惊天大案”——自己的房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自己的房子已经被卖掉了!而且卖家还就是自己的名字!很明显,盗卖者偷天换日,冒用余墨菲的信息,伪造了假驾照和假枫叶卡,利用这些假证件欺骗了房产经纪、律师、银行、安省土地登记处等机构及个人,成功盗卖价值百万元的公寓,还将公寓内价值逾20万元的财产一并占为己有。余墨菲称,事发后,她了报警。然而,大半年过去了,除了获得一个报案文件号码外,警方没有一直消息,总是称还在调查中,不能透露细节。CBC的报道称,已被曝光的个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代表产权保险公司调查房产欺诈案的布莱恩·金(Brian King,下图)对加通社说,冒名者很少是欺诈案的唯一当事方,“大多数情况下,其背后的团伙组织严密”。金是私人调查公司金氏国际咨询集团(King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的总裁兼行政总裁,他的公司最近调查了大多伦多地区发生的的几宗产权欺诈案,其中一宗房屋价值高达200万元。金透露,犯罪团伙通过公开数据找到已付清房贷的住宅,使用盗窃来的身份信息,雇佣“替身”冒充租客租住房屋,而其他“替身”则冒充业主进行抵押或出售房屋。
疫情下很多文件签署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经手的专业人员并无面对面查核身份,让骗子更容易欺诈成功。
Metrotown全新现房,景观大平层
WIRELESSWAVE新春送您$50*
金说:“这些替身往往都是犯罪集团里的低级别罪犯,能拿到5000元到1万加元的报酬,真正的幕后黑手不会露脸。”
这些替身就像是付费演员,就算被警方抓住了也没有太大的价值。
按照金的说法,这些犯罪集团有着非常成熟的诈骗产业链,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能在7天之内就把钱就从欺诈帐户中转出,并迅速转换成加密货币转移出去。
有时犯罪分子会把赃款换成金条,这些金条往往也会被立即运往海外。
金强调,房屋产权欺诈一旦发生,后续处理很棘手,因为真正的屋主和毫不知情的新买家都是受害者。他说,“尽管是欺诈性转让,但都是在适当的法律程序中进行的,要全部撤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购买房屋产权保险(Property Title Insurance)在大部分情况下,受害者可以获得产权保险公司的赔偿。
芝加哥产权保险公司加拿大分公司的副总裁赖德估计,在过去两年半中,加拿大的四家产权保险公司损失了至少两亿加元。
自2019年底以来,芝加哥业权保险公司收到了80多宗抵押贷款欺诈索赔,主要来自大多伦多和大温哥华地区。
安省房地产协会行政总裁Tim Hudak表示,屋主保障自己的最明智方法就是“购买产权保险”。至于产权保险价钱方面,他说:“平均而言,每1,000元的房产价值,保险价约为1元。如果房屋价值50万元,屋主要花约500元,房子价值100万元,那保险费就是1000元。”他表示,以前房产欺诈的手段是骗子充当买家,以他人的名义开设银行账户并获得房屋贷款,然后将钱拿走。如今骗子冒充屋主身份则成了新趋势。他还说,当涉及买卖房屋时,所有相关专业人士、房地产经纪、律师和银行等人,都应该要非常仔细地检查身份证件。从事房地产法律工作超过40年的卑诗省律师Perry Ehrlich表示,购买产权保险是最有效的保护新法。他说,“还有一种‘老派’的方法,就是从本省土地登记处申请一份房产证明文件副本(duplicate)。如果要转让房产,必须出示这个文件,因此文件需要保存在安全的地方。”另外,由于此类诈骗行为的第一步就是盗窃身份信息。加拿大反诈骗中心因此提醒公众:
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个人信息,定期检查信用卡账单、银行账户和邮件,不要把有个人信息的信件直接扔进垃圾桶,搬家时及时通知邮局、银行和其他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