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举着夹子,在韭菜盒子和猪肉大葱包子中间犹豫的时候,一个不知道是老板娘还是服务员的阿姨,端着一盆热腾腾冒烟的菜,风风火火朝我们走来。我提醒饼饼小心,饼饼抬头瞟了一眼,“咣当”扔下手里的夹子,往后退了两步,给她让出位置。阿姨把菜放好,一边摘手套一边夸,这孩子真乖,真听话,乖孩子!我心想,这说明这孩子不傻吧?冒着热气的铁盆,多看一眼都觉得烫眼睛,是个人见了都得躲。看她走远了,饼饼收起鸵鸟依人的表情,悄悄问我,妈妈,什么是乖?5岁多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乖”,我一点也不惊讶。我从来没夸过饼饼乖,她作妖不配合的时候,我也从没说过她不乖。在她的语言体系里,没有“乖”和“不乖”这两个词汇。我当然不是说这是“毁一生”系列词,而是因为,我的育儿目标,从来不是培养一个“乖孩子”。饼饼的性格是我的翻版,慢热,内向,不喜欢人多,陌生人前放不开。大概从青春期开始,我特别讨厌这个标签,于是故意做了一些出格叛逆的事,证明自己不是“乖孩子”。初中的时候,学校对发型的规定特别严,女生头发长度不能过肩,鬓角不能遮耳朵,刘海不能盖眉。我挑了个良辰吉日,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的前一天,让tony老师给我剃了个寸头,比男生的头发还短。一摘帽子,班主任气得瞪了一上午的眼,取消了我在国旗下讲话的资格,她说,你看你哪里有个女孩儿样?第二天,没戴帽子,被推着自行车来上班的副校长,在校门口堵了个正着。我说这头发怎么了么,长度不过肩,鬓角不遮耳朵,刘海没盖眉,校规是这么写的啊。虽然失去了一次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但从此没有人夸我“乖孩子”了,同学们也都特别佩服我,因为我做了他们不敢做的。我想我不是一个人,越是从小背着“乖”的包袱,越想做一些叛逆的事。“乖”是驯服的结果,“不乖”才是天性,张牙舞爪的才叫生命。我不喜欢“乖孩子“这个标签,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大人说孩子“乖”,是一种情感绑架。
比如见到亲戚,让表演个节目就表演,让喊人就喊人,给大人挣面子了就是“乖”,反之就是“不乖”。比如家里来了小朋友,不想分享玩具就是“不乖”,听大人的话松开手把玩具让给别人就是“乖”。所以,娃从“乖”这个字里,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就是:我的感受是不重要的,我应该放弃自己的利益,满足别人。
这样一捋,我们都能反应过来,所谓额“乖”只不过是为了大人的面子,牺牲娃的自尊和自主权。当然了,“乖”也可能表达另一种意思,比如妈妈生病了,娃把好吃的留给妈妈,有人就说“这孩子很乖”。
这里“乖”的意思是说他有同理心,有爱心,会心疼妈妈。既然有这么多明确的、不会有“情感绑架”歧义的词汇,为啥放着它们不用,非要统称为“乖”呢。养娃以后,经常回想起我们从小接受的传统美德教育,很多都是只强调“怎么做“,但忽视了孩子怎么想。
比如让梨的孔融,可以说是“乖孩子”代表人物,经常被长辈拿来教育小孩。孔融让梨有很多种版本,我查了下最初版本是《融家传》里记录的,说4岁的孔融和兄长吃梨,他拿了最小的一个,说我最小,要拿最小的,家人们都非常惊讶。我觉得这个版本还算是精神正常吧,孔融拿了小的梨,并且给出了理由,也算是逻辑自洽。但这个故事的加强版,也是流传很广的版本,我实在看不懂了。有一天,几兄弟一起吃梨,哥哥让孔融先挑梨,孔融挑了最小的。他说:哥哥大,拿大的,我小,拿小的;弟弟比我小,我是哥哥应该让着小,所以我拿小的。
孔融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他所谓的“理由”,是为了吃小梨而进行的逻辑诡辩,没有原则的圆滑,这就是我们想教给孩子的吗?如果前半句“哥哥大,吃大梨”成立的,那么弟弟也应该拿小的;如果后半句“我是哥哥应该让着小的”成立,那么哥哥应该拿小的。总之二脸必打其一,你不能为了取悦别人,正大光明地自相矛盾。这个版本之所以精分,就是因为它卯足了劲,教育孩子“怎么做“,但不关心“怎么想”。好像只要孩子把梨让出去了,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并不关心孩子是不是真的想让,让得开不开心,让完了心里是不是拧巴。虽然这个版本的孔融让梨是虚构的,但用这个故事教育的孩子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当一个孩子接受到的教育是,宁可黑白颠倒,也要做个谦让的“乖孩子”,这不是在吹道德黑哨吗?我想告诉娃的是,说出你想说的,重视你感觉到的,维护属于你的,先自己过好了,再去帮助他人过好。那些让你牺牲自己的利益感受、成全别人的人,他们不是觉得你乖,他们是觉得你傻。微信又双叒叕改版,只有⭐️星标公号和常读公号,才能正常接收到文章推送。
为了咱们不失联,为了黛西还有动力再写三十年,请动手点几下,⭐️星标「天赋一饼」,常来听我聊5毛钱。
不开打赏,你的点赞“在看”和转发,这样的鼓励比钱更值钱。
黛西
📍🛒 黛西好物推荐
📍📖 你可能还喜欢读
🍪 3000块报的兴趣班,女儿上了一次,说什么都不肯再去了
🍪 发小抠抠索索,娃却慷慨招待,这种缺心眼儿的“傻孩子”可咋办?
不开打赏,喜欢请点赞+在看+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