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业者如何过好2022?财经2022-06-03 01:06 2022对于科技公司的创业者来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大环境云波诡谲,疫情反扑、俄乌战争、中美脱钩......多重冲击之下,寒冬仍在持续。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创业者在面临关键问题时如何做决策?如何做好心态管理和团队激励?如何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价值?如何选择资本架构?未来几年VC市场会发生哪些变化?带着这些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创业邦【邦直播 · 机构日专场】邀请到创世伙伴CCV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PPIO边缘云创始人姚欣,悠跑科技创始人兼CEO李鹏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下为创业邦整理的交流摘要,完整直播可关注创业邦视频号观看回放。未来10年的增长,来自于寻找新市场CCV周炜:未来10年的增长来自于寻找新市场,企业必须具备智能化、数字化和全球化三个能力。过去20年,中国企业经历了三个增长阶段:2000—2010年,中国企业家埋头苦干依靠模仿别人的方式成功;2010—2015年,中国企业家通过增加生态布局概念获得成功;2015—2020年中国企业开始出现技术创新,创新带来成功。而2020年以后,企业高速增长的最大的助力可能是寻找新市场。如果读过刘慈欣的《三体》,对黑暗森林理论很理解就会明白,当你寻找一个新宇宙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对外的一个扩张的过程。 在这个大前提下,企业未来发展必须具备三个能力,智能化、数字化和国际化。智能化,我们主要是针对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老龄化,以及一些年轻人可能不愿意去做的社会工作,我们称之为“3D”—— Dull, Dirty, Dangerous,(枯燥,污染和危险的)工作,我们希望能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把“3D”升级为“3A”。3A是什么呢?我们称之为是Accurate, Advanced, Affordable(更精密,更先进,可负担)的。数字化是指在一个技术介入了一个行业以后,可以帮助这个行业突破它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产生更加倍增的效益;全球化不用过多解释,任何企业都需要实现边界突破,中国已经开始出现科技创新出海和人才能力的溢出效应,这点在金融科技赛道上格外明显。如何投到潜在独角兽?CCV周炜:CCV做投资是用团队作战的打法,先研究行业,再在行业里面选我们要投的节点,然后在这个节点上找最好的企业去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过去的投资成功率很高,1/3以上都成长为了独角兽。而且我们从来不在同一个模式里投第二家,头部的两家公司只投一家,对我们来说选择了就会一起走下去。比如去年投PPIO,当时云计算是我们那个阶段“深潜&围猎”的重点主题,大概有4个团队成员把时间全铺在里面,各个节点、各个地点去寻找。最终我们很开心找到了姚欣。当时也是来回沟通了好多次,姚欣做PPTV时的经验和PPIO的思维拓扑图是一脉相承的,他用同样的技术逻辑,在今天边缘计算这个方向来实现,把毛细血管式的这种运算能力布到每一个边边角角,我们非常认同,加上他个人有很优秀的创业和投资背景,所以很快就确定投资了。刚刚PPIO又宣布了新的一轮融资,我也为他高兴。投悠跑科技的时候也差不多。刚才一直说智能化,自动驾驶、新一代的智能车也是我们的一个布局重点,这个市场非常大,我们一直在想,到底投什么才能够对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产生变化。所以碰到李鹏的时候很兴奋,要把汽车的生产制造研发整个过程全部改变一下,然后让大家在一个基础平台上去进一步的开发,这个概念我们非常相信,虽然模式风险很高,但是我们愿意陪着民营企业去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一旦成了,对汽车行业会产生一个结构性的改变,这是一个让人觉得很兴奋的事儿,也是见面半小时相谈甚欢,很快就定了要投了。PPIO姚欣:我觉得周总是一个非常有远见,或者说能够居安思危的投资人。去年年终市场还非常热闹,根本想象不到今年会一下子骤冷到这样的程度,当时大部分人都说我们可以标更高的估值,而周总建议尽量拿“聪明的钱”然后小步快跑。回到今天这个时间点来看,我很庆幸能遇到像周总这样经历过周期起伏的投资人。他们会基于对未来的预判,给公司一些更长期的、更稳健的中肯建议。 悠跑科技李鹏:坦白讲我花了挺长时间才真的能去相信男人之间的一见钟情。后来其实周炜已经不仅仅是我投资人了,应该算是公司最重要的一个咨询顾问,我几乎很多管理上的、战略上的问题都会先电话咨询周总,省了很多咨询费(偷笑)。作为科技创业者,面对这几个月的挑战做出了什么改变?PPIO姚欣:我们公司在上海,居家办公马上接近三个月。这段时间,心态经过了一个过山车式的变化,一开始非常抗拒,到后来不得不接受,直到后半段才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包括公司和团队的状态调整好,去拥抱新的工作方式。我们内部也在讲,“把每一场危机都变成一个机会”。封闭期间,公司开始全面推行分布式办公,未来应该会继续开展这种混合式的办公模式。我觉得条件允许、工作模式偏线上的话,不如趁着这次疫情,把自己固有的模式打破,完全变成一家可以全球化、分布式24小时运作的一家公司。企业都应该尝试尽早去做出这种调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要去更加积极地去拥抱人才。包括周总也提到人才的溢出趋势。我觉得获取优秀人才和足够的人才密度,是科技创新企业能够真正实现突破的重要因素,某种意义上这比获取资金还重要。悠跑科技李鹏:面对变量,更要坚持自己的初心和理想,然后在节奏上去做一些调整。当下有三个快变量是大家都非常清楚的,一是美元跨周期进入到加息通道,二是地缘政治的突变,三就是刚才讲的疫情管控。在这种变化面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去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比如创业的初心,创新效率和财务的提升,以及管理的提升。 如何平衡技术优势和商业价值?悠跑科技李鹏:我个人觉得技术和商业本身是完整的一个整体,我们的技术本身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就是我们要呈现给我们合作伙伴的东西。这些年之前我一直在做汽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悠跑的技术想要解决的是造车周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问题:更快的迭代速度、更低的开发成本、更多元化地满足市场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悠跑想做一个全新的角色:既是“硬件安卓”,更是行业变革的推动者,与产业生态的搭建者。在公司成立八个月后,今年年初我们向整个行业发布已经跑起来的“UP超级底盘”,以及我们的UP SPACE超级舱体概念车。UP超级底盘,能够实现智能电动车的上下分体式开发,重新定义了汽车研发的顶层逻辑、技术形态和供应链,能够极大降低智能电动汽车的准入门槛、造车周期和成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不仅提供了一个“骨骼和肌肉”的系统,也提供了整套神经系统,甚至整个“小脑和脑干”的部分。将来汽车展现不同、可以被“换脸”的部分,留给我们潜在的合作伙伴。PPIO姚欣:做有价值的事,而不是有市值的事,我一直认为最好的钱都不是VC的钱,最好的钱一定是市场的钱,是能让你长久的活下去的,能够穿越周期的。在把PPTV卖掉之后,其实我自己作为投资人也在投很多AI企业,投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公司基本上到C轮就很难再拿到融资了。为什么?这些创业者都有很强的技术背景,工程师、海归专家、博士、教授,但最后都在商业化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技术跟商业这不是一个矛盾的话题。在整个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模式活下来,而能让你活下来的本质是创造长期的商业价值。技术只是早期的门槛,可能短期内某项技术创新能让你比别人跑得稍微快一点,但后期其实差异度没有那么明显。最终胜出,靠的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效率提升方案的能力,这才是企业真正的壁垒。我做边缘云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客观讲,边缘计算的应用大爆发还没到来,这个产业还要用5~10年来发展和等待。边缘计算很相关的一个领域是5G和6G的发展,我们都知道通信技术的更迭换代都是以10~20年为一个周期的,所以说当这样一个新的技术还没有全面普及和成熟的时候,你作为整个大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爆炸式的增长不现实。那怎么活下来?在你的新场景还没有到来之前,先解决现有场景的局部问题。先用新技术,在现有的商业模式里面解决一个很落地的具体的问题,我称之为旧瓶装新酒。通过局部的改造,提升效率,从而获得商业价值,先活下来,再去不断开拓新的场景。CCV周炜: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打法,战略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我自己原来也创业,所以我很同意两位的看法。在烈火烹油钱非常多的时候就尽快扩大规模,实现最高的覆盖率。如果商业价值暂时体现不出来,就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儿做好,先把用户抓住,让用户形成习惯和绑定。还有一个成长的方式是,能够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如果能把自己的业务完善成一个复杂系统,形成一个“交钥匙”工程,你的战斗力会非常强大。压力之下,如何建立自己和团队的信心?悠跑科技李鹏:作为一名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也就选择了放弃抱怨的权利。我是帆船运动的忠实爱好者,我在创业之前参加过很多亚洲的帆船比赛,也拿了很好的名次。海上的环境风云变幻,一个好的水手是不会去抱怨刮风还是下雨的,而是全身心去操作船只。创业也是一样,我们会通过关注外界的变化迅速调整公司的战略和节奏,但在环境不太好的时候,更要专注在自己的能力建设、产品打磨和技术积累上。公司的创始人要像太阳一样去燃烧自己、点燃团队。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正能量,然后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同时与团队更多地交流,保持充分的透明,让团队能够感受到我们情绪的稳定、战略的稳定、方向的稳定,这是非常重要的。PPIO姚欣:“剩者为王”,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其实谈到这个话题我更有切肤之痛。2008年经济危机时,我当时还在做PPTV,那个时候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可能比今天还要惨,很多投资人几乎没有出手过,当时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投资事件就是京东的融资。在那样一个背景下,PPTV的估值也是“腰斩”,团队成员也差不多走了一半。但后来我发现寒冬让“剩者”为王,2008的寒冬直接杀死了百分之九十不切合实际的公司,很多自大的创业者都在寒冬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训。在寒冬中,公司“活下来”是第一目标,可能在危机来临前我们还在讨论公司能融几轮、估值多少、团队如何去发展,新业务有哪些创新点,但处在资本寒冬中,“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很认同李鹏总讲到的“坦诚的沟通”这一点,对于我们创业公司来说,大家跟你创业也一定知道肯定有风险,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所以坦诚的沟通是基础,在这基础之上你才可能让大家认识到当前的情况,来做出必要的调整。CCV周炜:其实从VC的角度来说,我们也面临整个行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在努力思考什么才是一个正好的方法。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与被投企业之间首先要多沟通。CEO其实是很孤独的,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跟团队去倾述自己的感受,作为投资人,你们可以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此时的价值就是“陪你们聊天”,这也是投后的服务。我自己在特别焦虑的时候会看一些科幻作品,能让自己暂时“脱离现实”。关于团队文化,我觉得这一时期确实更需要团队文化的建立,把团队的力量全部推到外面去,把压力变成动力,危机是凝聚核心团队的好时机。资本寒冬会持续多久?CCV周炜:中国的经济已经高速发展了40年,中国的VC行业也发展了20多年,这会让这一代人认为这种高速发展是常态,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三体》里有一句话:“你过去的人生都是偶然的”。在历史上如此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其实是一个偶然事件,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经济能连续发展20年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中国,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南美、东南亚在内的经济都经历了断断续续的起伏。我一直认为VC行业就像水母,只能在非常干净的水里生存。VC的生态是很脆弱的,它需要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募、投、管、退,要有愿意承担风险的、足够的长期资金支持,要有好的PE支撑上市,退出后还能继续投回来,这个周期是不能断的。包括日本和韩国现在大部分都是CVC,独立的VC非常少。未来人民币市场中来自美元基金的钱会越来越少,肯定会有一批企业熬不过去。但优秀企业一样可以活下来,尤其是契合国家发展方向的硬科技企业。关于最近东南亚市场的热潮我其实抱有疑虑,因为我认为“好公司只能从适宜的土壤里长出来”。上一个10年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出现了很多巨头,目前在机器人、自动驾驶、硬科技、大数据等领域,中国在绝大部分产业链条的节点上都很有优势,未来一定会继续出现一大批世界领先的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我们会历经一些调整,但是中国继续产生伟大企业的土壤是没有变的,我们不必担心资金的支持。最后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国际上今年以来首次连续两周对中国股票净买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如今国家也提出了大量振兴经济的措施,资本市场也已经有了一些良好的反应。虽然冬天很漫长,但现在也能看见一些“春天来了”的迹象,所以我们还是要有抱有希望和信心。关于睿兽成长计划为了推动处在高速成长期的“潜在独角兽”等新生代商业群体持续成长,创业邦在2020年联合众多顶级投资机构,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发起了“睿兽成长计划”。希望在这个不确定性的时代,帮助每一位成员获得更快速的成长,以独角兽的标准助力企业持续进化,离IPO更近一步!如果你是泛B轮高成长潜力企业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在垂直领域深耕三年以上,有带领企业成为独角兽和上市企业的强烈意愿,希望与更多行业先锋共同交流进步,期待你的加入,与众多同行者一起穿越变局,携手稳渡!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立即加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