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死亡”这件事,并不只与我们最后那一刻有关

“死亡”这件事,并不只与我们最后那一刻有关

财经

“死亡”是一个人类不断追问的话题,中国人避讳谈及死亡,认为这是阴郁的、不吉利的事情。其实,我们对人的想象太过单一了。我们在谈论死亡问题的时候,不会只是失落和悲伤。讨论这个问题,会为人打开一个重要的生命面向。


分 享 | 袁长庚 人类学家、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石 慧 上海摆渡人殡葬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整 理 | 孙行之
责 编 | 施 杨

“孤老终身、突发心血管疾病、艾滋病、飞机在万米之上解体,死于空难”,2017年至2021年,袁长庚在南方科技大学开设了“理解死亡”的课程。他常常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你更愿意以上述哪种方式死去?”很多学生都选择了最后一项——死于空难。学生的解释是:希望自己不要承受长期病痛折磨,也不要和其他人有什么牵扯,最好就像烟花一样消失。“但是,如果‘死亡’真的就只是最后一刻肉身离开的问题,那根本没有必要多做讨论”,袁长庚说。

“死亡”之所以是人类不断追问的话题,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生者的价值体系,其中包括,一个人将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以及他(她)对亲密关系的构建与想象。对选择“死于空难”的学生,袁长庚常常会提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父母亲将如何面对这件事?”

4年间,“死亡课”影响了很多学生,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重大抉择。袁长庚也从学生身上感知到了时代的脉搏:这些学生都是各省高考中排名前1%的佼佼者。要在高考的游戏中胜出,凭借的不仅是智商,而需要整体人格状态都高度匹配社会的赋值体系。在这种赋值体系的要求下,人们正在逐渐把自己从人群中割裂出去,并把“死亡”问题排除在生活之外。这一过程看似是排除了干扰,让他们毫无牵绊地奔着绩效而去,但巨大的危机正潜伏于此:人关闭了一个让自己反思 “如何配置自己的生活”以及“何为亲密关系”的窗口。社会正加速造就一批“单向度的人”。

在袁长庚的课堂上,学生在表演一场葬礼

“85后”石慧的工作就是具体地处理死亡问题。2012年进入殡葬行业之前,她是一名外企职员。2018年,石慧与朋友共同创办了摆渡人殡葬服务公司。在外人看来,殡葬行业充满阴郁,也有些神秘,但石慧说,每天与死亡打交道,这个行业的人恰恰会更乐观,更看得开。她对生命的感触、对死亡与仪式之间勾连的观察,也在工作中不断累进。

近期,《中欧商业评论》线上邀请制公益直播研讨会“商谈”邀请袁长庚与石慧围绕“向死而生”的话题展开对谈。


“强人”离世,三个悲喜故事

石慧:其实我不喜欢刚刚谈到的“强人”这个词。对我们殡葬人来说,逝者都是平等的,一个拾荒者与一个高官巨富,在死亡的时候都需要有最体面的告别,这是我们的责任。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如此,中国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俗话说就是,“儿子看老子怎么敬老子,以后他们也会知道怎么敬自己的老子”。处理死亡,不是讲大道理,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化过程。从这一点上说,哪怕是一个从来没有工作过,也没有社交的人,他也可能给家人留下很大一笔人生财富,这样的人,在盖棺论定的时候,也是非常值得被珍视的。

当然,所谓“强人”,他们的身后事可能会更复杂一点,有时候也会特别现实。


在我处理过的企业家的葬礼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人缘很好,也很受尊敬的企业家。这位企业家在公司有非常高的地位,权力很大,工作压力也很大,带的团队很多。当时,他的两个下属找到我,希望我们来操办他的葬礼。在准备材料的时候,我就请他们回忆企业家生前的事情,比如,他有什么缺点和毛病?在我想象中,很多位高权重的人会脾气比较爆,或者强势。

但在两个小时的讲述中,两个大男人始终不停地擦眼泪,对我说了很多企业家生前的很多生活细节,比如,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下属,对待下属亦师亦友,也从来没有发过火等等。最后,他们郑重拜托我们,一定要好好为他办一场追思会。

听他们说完这些,我也很受触动。我能感受到,他的两位下属真的不是在乎他留下来的东西,或者在乎利益的人,纯粹是感激这位去世的企业家为他们带来的精神传承。我还记得其中一位对我说的一句话:“我现在就奔着让公司上市的目标去,我一定会做到,等上市那一天,我会再去他墓前好好祭拜他。”

另一个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场生前追思会。我们服务的是一位59岁的女老板,因为罹患胰腺癌,只有3个月到6个月的寿命了。她来请我们办一场生前追思会,以此与世界作别。

她没有孩子、没有家庭,留下了大量的财富。在她人生末尾,她最想做的事情其实就是缓解之前和家人的矛盾,可能因为她的性格太强势了,觉得别人都应该听她的,导致亲戚朋友都对她有很多抱怨。虽然,她不吝惜为家族付出,但因为性格原因,她也会对亲戚造成伤害。

后来,我们就以“家庭暖心会”的名义操办这场生前追思会。在会上,她状态特别好,她很爱美,准备了5套礼服,浓妆艳抹,还特地嘱咐我们:每一件都要穿。她说,她希望给亲人留下最好的样子,而不是没有头发的、化疗后虚弱的样子。整场追思会,我一直陪在她身边,她其实人都有点站不住了,需要我扶着她,她有时候会紧紧捏着我的胳膊,其实就是在借力,寻找身体的支撑。我们当时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她与家人的矛盾点作为切口,让她与家人一次次化解怨气。

这场追思会以后,她与几位亲戚就相互抱在一起,在会场中央痛哭流涕。大家也给她很多祝福和叮咛。暖心会以后,她对我说,她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她会走的特别、特别坦然。她还向我指定了她离开世界时候要穿的一件衣服。那是一件非常漂亮的露肩礼服。

但我也看到过很多令人遗憾的事情。比如,虽然中国是“一夫一妻制”,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越有钱的人,情人越是多。逝者走后,矛盾就层出不穷。在追悼会现场,也经常会发生吵架、抢家产之类的事情。还有人是出于对逝者的真爱,比如,要求我们背着妻子给他们一些骨灰。这时候其实对我们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在我看来,“强人”离世,分两种,一种是“家人为家人办葬礼”,一种是“家人为逝者办葬礼”。今天来参加闭门会议的,也有创业者或高管,这里我也想做一些忠告:人要在活着的时候多行好事,不要斤斤计较。因为,当你走的那一刻,很多东西其实不重要。现在想的赚钱、上市,真的到了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时候,都是芝麻绿豆大的事。最后阶段,人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活着,哪怕放弃我的公司,都完全没问题。这是非常真实的事情。

如果一个“强人”生前很好地对待周遭的人,那最后一刻,人们会真心地向他告别。如果一个人生前在乎太多现实利益,那么周围的人肯定也都会有私心,都会要去抓住当下对他最重要的利益。


很多人在面对死亡时是狼狈和仓促的

袁长庚:中国人避讳谈及死亡,认为这是阴郁的、不吉利的事情。其实,我们对人的想象太过单一了。我们在谈论死亡问题的时候,不会只是失落和悲伤。讨论这个问题,会为人打开一个重要的生命面向。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是,我们的社会已经成功地把“死亡”从生活景观中剔除出去了。仔细想来,1949年以后,我们日常生活中关于死亡的景观越来越少,人们也很少公开谈论死亡。从绩效的角度说,“死亡”是一种“污染”,一种异常状态,越早走出去越好,而停留在这个精神状态的时间太长,会被认为是一种懈怠,一种消耗。所以我们整个一套制度设计,就是把死亡尽可能排除在日常生活之外,快节奏地去处理。

作为人文学者,我其实是很难相信一套进步主义的价值观的。明天并不一定会更好,如果你读历史的话,就会知道,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没办法保证子孙一定会比自己幸福。我觉得用40年时间来发展,接下来,可能要用更长的时间来处理发展遗留下来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非常粗率的、没有得出基本共识的事情。

在城市里,我们把时间都花在了建设、挣钱上,或者用在单纯的享受生活上,却很少花时间来处理死亡。我观察到,很多家庭中的告别显得多少有些仓促和狼狈。这其实与购买力无关,纯粹是城市相对缺乏这样的支撑体系,整个社会还没有做好处理死亡的准备。在农村,红白喜事都是一个需要很大的人际网络支撑的事情。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在我老家山东农村,一副棺材300多斤,需要6个壮年男子抬着放到很深的大坑之中,也就是说,村里办丧事,至少需要找到6个青年男子。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细节。但现在返乡的年轻人可以说大部分是不懂得传统那套步骤的,也找不到很多人来帮忙。城市化的过程,把很多人际关系斩断了。

当然,一个人有权利选择不与整个世界有太多牵绊,可以选择不结婚,没朋友,或者任何生活风格,但一个全世界公认的事情是,良性的社会支撑对一个人的福祉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任何人可以特立独行,没有任何人辅助而过好一生。

我感觉,这些年,中国人开始重新学习跟死亡有关的知识。很多人都觉察到这个问题的空白,开始缓慢地重建。我自己还是有些信心,认为这个过程会持续下去。这也需要很多殡葬人的力量加入进来,处理具体的、技术性的问题。

石慧:死亡的仪式在不断简化,死亡也成了一个越来越私密的事情。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袁老师说的,生者不愿意讨论死亡,把这个问题封闭了起来。我们一生都很少有机会去想:我想要一个怎样的葬礼,我希望哪些人来送我最后一程?但其实这是一个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的追悼会只邀请最亲密的朋友,一般的朋友连报丧都不会报。反而,这时候,在上海郊区,人与人的亲密感就出来了,村子里的人会想要在一起,好好送逝者走完最后一程。但在市区,上海的丧假也只有三天,通常是第三天开追悼会。整个过程非常快,作为家属,人的脑子是混乱的,懵的,反应不过来。往往人们是在追悼会结束,回到家里,看到长辈留下的衣服、生前用过的东西,那上面还保留着他的气息,这时候亲属才开始抱头痛哭。


从“无常”的角度看个人与组织的消亡

袁长庚:如果把组织比喻为一个生命体的话,他们的共同点可能就是:看很多实验室对死者的病理解剖,最终置人于死地的原因很多时候不是这个人生前最严重的疾病,而是一个他自己都不怎么知道的病。比如,一个癌症病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他生前并不知道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个人就等于是一直怀揣一颗炸药,很长时间里没有爆炸而已。

我为什么讲这个呢?我们应该了解人的脆弱性,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你不应该完全总用一种秩序为基础去理解生命。

袁长庚为课程做的海报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无常本身就是人存在的基本状态。但在目前的组织管理学中,我们做的很多假设,都建立在有常的秩序之上,排除了一切无常。近几年,因为各地疫情,很多企业没有挺过寒冬,如果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些公司的资金都在比较吃紧的状态,刚刚好维持平衡。当然从经济上盘算,不要把太多资金压在手里,是一种商业智慧。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荒诞的状态:是谁告诉你,一个企业可以长期在临界点上行走呢?

另外,历史上很多王朝灭亡,导致溃散的原因非常小。一个人的死因也是如此。如果你的整个思考架构里,没有无常,你根本就不可能理解,最后这股毁灭性的力量打哪儿来?

现在很多企业都讲“正能量”,我恰恰觉得,在培训中,适当引入“负能量”很重要。要做好面对“死亡”和“失败”的准备,这其实是在提高组织的韧性。这就像人一样,你现在去看很多优秀的年轻人,表面意气风发,但其实内心都有遗憾,都有没处理好的事情,都有一笔债。这些东西如果不处理、不面对的话,肯定会在将来某一刻爆发。一个人在20多岁因为意外崩溃,还能从头再来,如果50岁被击溃,那就真的很难了。

也是从这一点来说,死亡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死亡总会站在人类想象的对立面,去提一些我们没有计划和准备的挑战。灾难和失败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方式去应对。

眼下,上海经历了疫情,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是什么在支撑家庭?什么在支撑社会?我们有没有把这段经历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命体验给予保留。在我看来,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经历最丰富的城市,也是最深刻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世俗社会”的城市。上海在民国时期有一个“马照跑、舞照跳”的景象。这恰恰是上海丰富性的体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资本之都,同时是左翼文艺之都。


很少有城市培养出上海这样的市民社会的品格,它始终保持着对生活基本面向的尊重。上海很珍贵的一面就是张爱玲所说的“人间烟火气”。从“人间烟火气”这个角度来说,4月份以来的经历对上海是一个伤害。我做人类学研究,比较敏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智慧就像沼泽和蓄水池,外部的海浪冲击过来以后,落到每个人身上没有那么疼。

一些上海朋友告诉我,他们家里没有做饭的锅,饭菜都是靠外卖。这意味着他们是没有生活的。在我看来,生活就是一整套劳作,不是完全的等价交换过程。生活的框架要自己搭建,过程要自己做。现在我们生活的质感,包括从这种质感上得到的对生活的感受都很稀薄。

石慧:我很喜欢任正非,他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说过,冬天是可爱的,不是可怕的,如果你没有面对过一个冬天,总是飘飘然,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死”这件事情,如果我们经常去面对它,理解它,最终就能超越它。


如何在告别仪式中获得尊严

袁长庚:不要觉得死亡问题就是我们几个“老僧”坐而论道。理解死亡,处理死亡,需要做很多具体的事。如果家里很美满,没有死亡事件,可以去做志愿者。很多东西亲自操办过了,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推荐一本书,叫《好好告别》,作者在丧葬行业工作过,讲述了过程中许多非常复杂的体验。人在真正靠近死亡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在“理解死亡”这门课上,我会要求学生排练一个有关死亡的剧,要他们自己写剧本,准备道具。我的很多学生是在这个准备过程中才明白,在一个人躺进棺材之前,家人需要考虑到那么多的细节,这远远比他们原本想的要复杂得多。我们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知感恩、自私,但人的品质不是天生的,是一个演习的结果,如果他们从小都不经历具体的事情,怎么会知道如何感恩呢?

还有一点有关仪式的想法是,中国人对他人的讲述和坦白都太少了。我觉得,现在即便是社会精英,他们在死去之后也享受不到周围的人对他比较完整的讲述。这种讲述可以包括,他从哪儿来,他做了什么,有没有有血有肉的场景等等。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周围人能不能回忆起他一生中非常了不起的时刻?这些东西,在丧葬文化中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要用语言表述,创造一个场景,让大家进入这个人的生命过程当中。

如何向孩子描述死亡?

现在的葬礼,都太仓促,环节也很少。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在遵循一些既定的东西,会有领导讲话,但很少有家属、孩子或者朋友仔细回忆逝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石慧:一个完整的仪式是非常重要的,对生者来说,这是一个接受亲人离去,寄托和放下的过程。

我们在实操当中发现,在很多家庭,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遗像”。在送别亲人的时候,大家一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好好选一张符合逝者性格的照片。所以,我们会交代家属:现在有时间,在病床边上一定要翻一下照片,不要去选身份证照,选一张活生生的照片。如果这个人爱笑,就选择一张笑得灿烂的照片;如果他喜欢旅游,那完全可以选择他在一个旅游目的地拍下的照片。

在工作中,我也发现,目前殡葬行业存在一些乱象,比如,从业者不希望家属设灵堂,这其实是因为设灵堂对他们来说很辛苦,利润率却不高。在整个设灵堂的过程中,香不能断,蜡烛不能灭,家属需要全程陪伴。但我们会要求家属设灵堂,因为这是一个守孝的过程,是一个报恩的过程,也是逐渐感知亲人离去的过程。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些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在处理死亡问题上,会回避孩子,担心他们受到创伤。但我要求一线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醒家属:让孩子参与葬礼。孩子年龄再小,他们也有感知,对如何送走亲人,他们脑子里是有萌芽的,他们会记住自己如何送别了亲人。事实上,孩子没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而是特别勇敢。我看到几乎所有孩子到了仪式当中,都是不会吵闹的,他们能感知到外界在发生什么,他们会安安静静地看着整个过程。参与整个仪式,这对他们很重要。

我们新殡葬人对于仪式,会比20年前更加在乎和重视逝者的尊严。即便如此,我们的殡葬仪式还是要比日本、中国台湾落后至少10年。

我本人进入殡葬行业10年,看到互联网给殡葬带来的改变。以前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只有从医院这个渠道才能了解如何处理“身后事”。有了互联网之后,各个平台和渠道,人们就知道先打电话做咨询。很多人会提前做好准备。


“商谈CBR Online Talk”是由《中欧商业评论》主办、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协办的线上邀请制公益直播研讨会。秉持“负责任、看长远、有力量”的评论精神,通过线上对话分享真知灼见,帮助用户逐层穿透商业世界的本质。

活动所募集的善款将由杉树公益基金会用于“CBR助成,圆梦希望”计划。我们相信青年即未来,支持引导青年向上向善,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为公益青年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能力,让青年无惧未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老俞闲话丨活着,并不是一场苟且偷生的旅行!我今天来八卦一个“行读图书奖-思想TOP10”年度短名单:更清醒地理解世界与我们这件事,“帝吧”独家回应补壹刀!流动性与我们的未来 || 大视野帝都人民火速囤菜,我承认,那一刻我有点“慌”了~心痛!2月女婴患上阴道炎!洗衣服不注意这件事,孩子必遭罪!“返老还童”这件事,科学家是认真的!走资派对美输送财富换不来和平夏天没做好这件事,特别容易长皱纹(不是防晒)一年上千本书!我就靠这件事,快速拉高了孩子的阅读量!防晒后少做了这件事,小心变得又黑又老又丑“我经历了死亡”:以色列女孩指控美国特工在拜登访以前夕无缘无故地残忍殴打了她,并“掩盖犯罪事实”“典孝急”是网络喷子们最后的辉煌男孩下河救狗溺亡,我决定尽快和孩子谈谈“见义勇为”这件事从演化论思维方式到系统性思维方式的进步支持俄罗斯,并不意味着就是“俄粉”!“摆烂这件事,没人比得过我”20年后才明白,周鸿祎那一拳,原来不只挥向李彦宏B 站主播们最害怕的事,是榜一大哥未成年开会羊水穿刺全过程:长针扎穿肚皮那一刻,我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温和人活着,并不比一条狗容易留学生注意!错过这件事,合法身份会失效这件事,中国科学家首创!夫妇翻修浴室,拆开墙的那一刻,墙后的一个物件让他们愣住了英女王白金禧年大庆活动细节安排公布, 哪些时刻有机会见到女王?无聊这件事,认真起来也是很用的华为Mate Xs 2,并不完美因为娃的这件事,朋友受刺激,举家搬到杭州!毁坏青麦是为了做饲料?这不只是要断我们的粮,更是要断我们的根德州枪击案黑暗内幕!警方承认致命错误,“眼睁睁等待孩子们死亡”,其母:原谅我们骂“飞盘媛”这件事,谁都没好处巴西 (4) - 里约热内卢,上帝之城(上)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