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范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昔日国民经济的命脉,长期扮演着顶梁柱,发动机,核心产业的房地产,也终于迎来了时代转折,被官方定位为“困难行业”。2月6日,武汉发布16条稳经济措施,房地产行业被归为“困难行业”,并声称“不降价根本卖不动”。前脚刚说是支柱产业,后脚就被归为了困难行业,咱是真没想到房地产也会有这一天啊。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应该都是第一次听说中国的房产是“困难行业”。以前大家一提到暴发户,瞬间想到的要么家里矿,要么拆迁户,要么搞房地产的。想当年,为了买房提前一天去排队,大半夜都不回家,只为抢个好楼层,能买一套好房子;如今,再去售楼处看看,满眼望去全是员工,购房顾客却寥寥无几。现在为了帮扶这个“困难户”,各地政策力度都逐渐拉满。从当下现实看,武汉官方将地产划为“困难行业”,似乎也不难理解。短短2年时间,地产在武汉就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现在更是变成了刘姥姥,走路都要人扶的“困难行业”。2022年武汉新建商品住房共计成交11.63万套、1316.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滑42%和43%,是近8年来成交量最少的一年;全年土地成交金额约822亿元,同比减少约47%,其中约60%还是被地方城投托底,涉宅用地成交建筑面积、成交金额排名均跌出全国前十,而2017年-2021年其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国前4-7名;2022年武汉市新房价格连续下跌了11个月,二手房价格已跌回4年前,2022年末的价格比2021年末的价格下跌了约5.6%,是一线、新一线城市中下跌幅度最大的城市;去年媒体都在关注郑州烂尾的事,但武汉烂尾楼的问题和风险一点也不比郑州小,武汉问题楼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但这里我想插句话,当你们都在关心为什么卖不出房时,老百姓最关心的其实是啥时候能交房。武汉遇到的地产困境,在当下中国,并不是个例,甚至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只有程度的差别,没有本质的区别。房地产咋就从经济支柱,顶端行业,走到了“困难行业”?未来的地产将如何定义,何去何从?房地产在我们城市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促进作用,拉动GDP三成,贡献财政四成,创造信用五成,这些年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它又“臭不可闻”,具备各种原罪:挤压实体经济生存空间,形成庞大的债务和系统性风险,制造狂热的泡沫、投机、寻租贪腐,以及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社会戾气......掏空三代人口袋的高房价,已经成为另一种恶性通胀,不但抑制了消费,抑制了年轻人的创造力,甚至上升到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层面,以至于中央层面必须构建“房住不炒”的话语体系,以安抚躁动的大众。中国房产经济,就像张爱玲说的一袭华美的袍子长满了虱子。任何一个发展经济体,如果财富增长的太快,而且财富的主要驱动力不是资产端而是负债端,那么那短时间繁荣的背后,都是一颗颗爬满袍子的虱子。98年房地产市场化以来,中国每每到经济不行的时候,总会拿出房地产这张王牌,让中国经济化险为夷。但这一次,在经济下行周期房地产不仅没有扛起稳增长的大任,反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拖累,甚至成为了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事实上,房地产早该退出经济发展的C位,发展房地产并不能让一个国家永久兴旺发达,有句话叫做:“十次危机,九次地产”。14、15年棚改推动地产继续续命狂飙,甚至最近还有声音:要再来一次棚改。中国房地产可能是我们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倾注感情最为浓烈又最为复杂的行业,又被称为“夜壶经济”。但夜壶被打碎了,新的夜壶还没找到,以后“尿急”的时候咋办?房地产正是这种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混合属性,让政策层一度进退两难、前后失据。房地产不断的金融化,不停的加杠杆,从拿地到开发,基本上都是依靠债务,一路蒙眼狂奔。但中国经济要想所谓的高质量发展,房地产必须转型,只要地产的风险得到出清,中国的系统性风险就会出清。当下,很多代价已经付出,那就不要浪费一次地产“危机”,抓紧推动房地产转型,降低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过去那种“高土地流转+高债务密度”发展模式显然不能再持续,必须改变。中国经济当然需要地产,但不需要一个企图绑架中国经济的大型债务集团。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全球都没有很好的办法,这极度考验上面的智慧。让天然具有抵押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房子不能投资,是不现实的。只要房地产有金融属性,某种程度的投资甚至“炒房”投机就在所难免。另外,房地产转型的根本是地方财税体制的转型,地方政府以前依靠这个“夜壶”过日子。一旦土地财政落幕,他们必须开源节流,“过苦日子”不是嘴上说说。中国的房地产本质上是个造水池,甚至是广义货币发行的”锚“,对中国来说,资本市场没有在后发展时代相应崛起,以替代房地产承载起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任务。虽然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然巨大,但它已经很难回到过去,一个产业的大时代已经落幕。中国房地产二十年,表现的大繁荣以及繁荣背后的各种问题,不过是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缩影。房地产的问题,绝不只是来自房地产,而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货币发行模式、信用创造模式、财政运行模式、国家和社会治理模式等种种问题纠结在一起的一个集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