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孩子太“爱”妈妈,不是什么好事

孩子太“爱”妈妈,不是什么好事

育儿


冷脸妈妈和赔笑脸女儿


她下班回家,在门口做了两次深呼吸才敢拿出钥匙开门。


客厅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壁灯,气氛有些压抑。一整日的工作让她身心俱疲,刚把打包带回来的外卖放到餐桌上,就听见老母亲在房间里有气无力地喊她名字:“小洁啊……”


她应了一声,急忙走进卧室,看见妈妈脸色低沉半靠在床头说自己不舒服,她还以为是受凉了,起身准备给妈妈找点感冒药,妈妈却突然开始数落她的工作。先是说担心她的安全,又开始怀疑她的同事和领导对她不好,俨然把她当成未经世事的幼童。


妈妈带着哭腔,字字句句都是“为她好”,饱含老母亲的“爱”。她不忍心张嘴辩驳,就只是默默听着。结果妈妈越说越远,连几十年前关于爸爸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翻出来……



她终于忍不住解释两句,却发现妈妈压根不想听……直到这时她才明白,妈妈不是身体受凉,是“心理受凉”。



讲道理是行不通了,她开始撒娇——没错,两个成年人的沟通手段是卖惨和撒娇。



这还不算完,饭桌上妈妈始终冷着脸,不肯正眼看女儿一眼,还要时不时地叹上一口气。


她一边夹菜一边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四个字就差写在脑门上了,努力说笑调节气氛也于事无补。



如果只是一顿饭的郁结,也还能忍耐,但问题在于,母女俩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弹幕一针见血:都是女儿在照顾妈妈。



不单是找感冒药、夹菜这种衣食住行上的照顾,更多在于情绪和心理。


这是演员张若昀、白鹿(饰演夏洁)的新剧《警察荣誉》,却也有我们生活的缩影。



颠倒的亲子关系


如果家庭中,孩子长期需要看父母脸色行事的话,非常容易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性格。幼年如此,往往父母还沉浸在自家孩子“早慧”“聪敏”的虚妄里,直到年岁渐长才发现孩子不真诚、虚伪、过分“圆滑”,可惜为时已晚。


更重要的是,如果忽略自我变成了一种习惯,凡事都只以外界权威的喜恶为评价标准,则是“讨好型人格”的前兆。他们会为了父母师长的“好脸色”,不停让渡自己的边界,表面上看周到妥帖皆大欢喜,其实唯独忘记问问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到头来委屈的只有自己。


前文提到的夏洁就是如此,明明已经是个经济独立的成年人了,却因为想要搬出去住而战战兢兢,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告诉妈妈,却还是以“我请求你”的姿态。


而妈妈只是放下筷子冷着脸叹了口气,什么话都还没说呢,夏洁就立马改口:“您别这样,我不租了。”



闻言妈妈终于露出一点笑模样,满意地说:“妈妈这也是为了你好。”


而夏洁勉强弯弯嘴角,轻轻点头:“我知道。”



不过是寻求一点点可以喘息的空间,可是和妈妈的笑脸比起来,夏洁毫不犹豫地就放弃,甚至不作任何争取。


如果说居所属于对生活范畴的干预,还能算作是“比较难以忍受”的程度,那插手儿女工作安排、频繁给领导同事打电话,应该能排在“最无法忍受”的程度吧……


可再难忍受,夏洁还是忍了。



在这段母女关系里,夏洁妈妈像个孩子,不仅要站在世界中心,还要全世界都围着她转,看看她的脸色就知道她想要什么,并乖乖照做。


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她不会以此要挟到世界上任何其他不相干的人,她只会伤害到那些离她最近、最爱她的人。


比如她的女儿。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说到这,可能有人觉得小题大做——因为孩子要看父母脸色,甚至提供情绪价值这件事,在中国家庭里非常普遍——“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有什么问题呢?”


知乎上有很多关于父母甩脸色的问题,甚至能够涵盖全年龄段。


青春期女儿来求助:

“我父母一有什么事就一下黑脸。”

“我看脸色看到快崩溃了。”



也有宝妈来吐槽:

“一句话就马上给你甩脸子,说话也不理。”

“总是苦着一张脸,撇着嘴……”



有人习以为常,还分享出自己的经验,试图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顺着点她,表现得乖一点,总不会一直生气的。”

“吵架也算一种交流。”



因为童年时被这样对待,所以为人父母后也会下意识地这样对待孩子。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轮回”,但在这种强迫性重复的背后,还有更深次的原因:重复这种曾经给自己带来伤害和痛苦的轮回,其实内心深处恰恰是希望能够治愈、切断、重启的。


或许从外在来看,我们有家庭、有工作、有奋斗目标,是健康无虞的成年人,但内里,那些曾经遭受过的童年创伤一直潜伏在心灵深处,只要一有相似的场景出现,或者同样的感受被唤醒,我们立马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暴躁、伤心、拒绝沟通……


因为有一部分的我们,还处在受伤状态里,没有得到治愈,也没有获得成长,所以我们会不自觉地复刻童年创伤。


一方面寄希望于有人打破这个循环,从而拯救那个年幼的自己;一方面又希望有一个完全理解我们的人,能够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和陪——孩子显然是最好的人选,他们天然信任父母又必须依靠父母才能生存……

 

但是逃脱轮回不能借助孩子,“觉察”才是关键。

 

觉察到自己正在让童年的困境重演、觉察到自己有旧日创伤未曾得到治愈,哪怕是觉察到自己正试图把坏情绪投射出去换取目的达成,都是我们在阻断轮回时迈出的重要一步。


这不仅仅是给孩子的未来铺路,也是给我们自己松绑。


祝我们早日接纳,早日拥有舒展的人生。



努力觉察童年创伤

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或许是很多成年人需要补上的一课


欢迎您来7天好妈妈成长营

只需19.9元

给您一套家庭教育万能公式

轻松应对各种育儿场景

成就孩子,幸福自己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了解详情↓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




王美文儿,努力多写美文儿的大老王,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乡村孩子的5·20:“捐一元”的15年,“每一次 · 都是爱”“小满后面没大满”,不是什么古人智慧会聊天的妈妈,能让孩子脑瓜更灵光(干货)为了给孩子解释什么是“仁爱”,这个妈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妈妈们不敢生孩子,不是怕痛,而是怕它再谈《moon》—— 待到“爱”栖身于游戏时孩子太黏妈妈,最好的办法竟然是这个!中国小伙“爱”上79岁新加坡富婆,上演一出惊天骗局七言 |“我是一个正在陪孩子上网课的妈妈,现在需要急救”在线直播:与妈同行,重思教育|妈妈,就是《了不起的妈妈》朋友圈最虐心的聊天记录,看哭无数人:一生最爱你的人,不是爱人,不是儿女,而是......当中国女孩开口主动说“爱”《了不起的妈妈》:妈妈和孩子,不是只有“鸡”与“被鸡”这一种关系成为妈妈,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恭喜她,终于敢直面“爱”与“性”被裁的爸爸,裸辞的妈妈,在疫情中流浪了三个月,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带雨珠的郁金香男人靠不住,二胎妈妈的日子太难了……惊现六娃华人妈妈,开开心心地他们就不是负担“处处不拔尖”,为什么也能被誉为美国顶尖大学?大概是太“快乐”…与妈同行,重思教育|妈妈,就是《了不起的妈妈》 凹凸TOALL第35期王贞琳博士:为什么成为爸爸妈妈,你需要了解“儿童发展”这门学科?(家长必读)再回圣地亚哥 -- 纪念风坛老班长活动报名 | 2022 “爱就是爱”LGBT+电影节,英领馆邀你一起看电影啦一位可敬的教书育人者因为“纯爱”,这部电影才没有变成“爱情动作片”男人想宠爱一生的女人,不是漂亮,不是有钱,而是……北京人爬长城自由放飞都找没什么人的地方如果“爱错”了人,最好的解脱,不是离婚,而是……全职妈妈 or 职场妈妈,哪个更累?邮轮经典航线 六,地中海 上随便蒸一蒸就很鲜!娃一次搞定3碗饭,“手残”妈妈也能20分钟上手!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不会嫌你孩子太小!520营销案例合集:从虚拟人到真CP,从“爱”到“不止于爱”孩子太多吃荔枝会急性中毒甚至致死,那苏东坡吃三百颗怎么没得“荔枝病”?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