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位中产海归妈妈的择校观:“卷”进公立还是坚定选择国际教育?

一位中产海归妈妈的择校观:“卷”进公立还是坚定选择国际教育?

公众号新闻

眼下,教育的选择越来越多,不少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兼顾中西,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但随着孩子日渐成长,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择校路线也需要更加明确和清晰。下文中就是这样一位站在抉择关口的海归妈妈。历经挣扎后,她认为无论选择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关键还在于坚守初心,毕竟孩子长大后,终将独自面对未来的人生
文丨Lulu 编|Flash
From 国际教育视界
微信号:FindingWIE

01.

作为最早的一批民办双语学生,

对下一代升学规划的变与不变。



对于YIN来说,送儿子出国留学是很早就确定的事情,但在那之前的择校规划,则是走一步看一步,反正殊途终将同归。

作为最早一批民办双语学校的学生,YIN在20多年前就已经是国际教育的“被实验者”。彼时,她还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大一,妈妈的一通电话就把她的人生拽入了一条从未想过的轨道——“你想出国留学吗?”

90年代,本科生出国的情况寥寥无几,而那时YIN的妈妈既有大胆尝新的远见,也凭借老一辈的实干精神积攒了良好的经济条件;恰逢她朋友的孩子正在广州读国际学校准备出国,她便询问了正备受法律专业煎熬的YIN是否想去留学。“全世界学习的知识都差不多,但是女孩子能够多看世界总归是有好处的。”那时候妈妈随性又先进的教育观给了YIN很大的勇气与底气。

于是她便去到广州那所国际学校读了一年ESL和加拿大课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当时的国际教育非常理想化,由于没有太多办学经验,就把西方的整套理念完全搬了过来;学校全都是外教,没有中教,也不追求考试成绩。我们一共才三四十个学生,还分了很多班,关怀度也非常高。”


YIN说那时的国际教育既好玩又实用,她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经济学的老师带着他们做生意——5个人一组,拿着200块的本金,坐着车就去到龙洞批发市场“进货”,“我至今仍然记得,我们采购的是火腿肠,还派人放哨,不让其他小组看到,以防泄露‘商业机密’。”一年的过渡时光后,17岁的YIN带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独自踏上了加拿大求学之路,而在广州的这段教育经历直到大学也依然大有裨益。

如今的国际教育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看重升学和成绩,YIN认为这无可厚非,她也一直在寻找基础教育和国际教育的平衡点。对于儿子的教育规划,她继承了妈妈“看世界”的教育观,“我希望儿子走出去读大学,多看看世界,因为当你从外向内看的时候,感官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就像我喜欢读历史,尤其喜欢看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当你切换视角的时候,能看到一件事情的多样性,也能更具辩证思维和包容性。” 


但相比于妈妈的“心大”和不计结果,YIN对于儿子的择校会更加务实。作为“凭知识技能谋生”的中产家庭,她更看重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在儿子幼升小择校时,她选择了一所“实惠”的双语学校,既兼顾了体制内扎实的基础教育,英语学习方面的强化也为未来出国做好准备;最关键的是离家近,接送方便。“我不太赞成孩子太小住校或是很小的时候就出国留学,他们会非常孤独,现阶段,父母的陪伴还是很重要的。”

从幼升小再到小升初的直升,YIN 对于儿子的择校似乎没有经历过太多心力交瘁的时刻,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亲子陪伴、习惯养成、时间管理等帮助孩子塑造人格的层面。时间的指针转到初三,黎明前的黑暗时刻悄然而至。

02.

家长和孩子的心态一起“崩塌”,

努力未必能解决所有困境。



按照双语学校的常规升学路径,YIN并没有彻底切断体制内升学的路径,抱着“孩子有多大劲儿就出多少力”的心态,她也曾打算让儿子在中考的浪潮里“卷一卷”,但仅是踏入初三上学期,她就狠狠动摇了。

儿子每晚写作业都要到12点,为了完成家长签字的任务,YIN全程陪伴,基本要到12点半才能睡觉;而虽然学校离家近,但是仍然要7点出门,儿子会提前1小时(6点)起床,而她要准备早饭,基本5点半就需要起床。“别说孩子,我自己就先崩溃了,每天12点半睡,5点半起,整个初三上学期三四个月都是如此,我觉得我已经活得不像自己了。”

YIN表示儿子只是在完成常规的作业而已,周六日并没有参加补习,而那些被中考及升学裹挟的家庭则更加苦不堪言。她在目睹了几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破防”后,开始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亲子关系。

第一次,一条错发在家长群的消息记录下了一位初三家长“心态崩盘”的瞬间——“昨天你儿子又是2点才睡,早上饭都来不及吃,我送他去上学,并不是送他去死。”亲眼目睹这位妈妈情绪崩溃的YIN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除了一样的疲惫感,她更多的是无法改变现实的、深深的无力感。


后来又有一次,YIN跟儿子好朋友的妈妈在咖啡店聊天,她说自己的女儿现在非常厌学,已经严重到要停学的地步,她不断地问妈妈“刷题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些题?我不如去死?”这些问题孩子的妈妈无法解答,看着一做题就哭的女儿,她甚至无力承受每天全程陪伴学习,只能和先生轮班,说到痛处,这位妈妈忍不住落泪。

YIN坦言自己非常无力,也表示只要有升学率和淘汰率在,就会有竞争和压力,也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选择教育路径的权利和不计较教育结果的魄力,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并非易事。

社会新闻中越来越高频出现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让YIN不断明确自己的教育期待,即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而在中考、高考单一的选拔维度之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也是让她最终下定决心转入国际化学校的理由。

“我们高中完全不会再考虑体制内了,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转入国际化学校就会轻松,想要取得好的教育成果,一定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只是既然决定了出国,那就更专注一些,也让孩子的升学路走得更轻松一些。”


在升学择校的思路上,YIN开始不断做减法,这也体现在国际课程的选择上。

儿子现在正在全力备考上海一梯队的A Level学校,而在前不久的牛剑放榜中,看到很多IB学校卓越的升学成果,她也不是没有动摇过。毋庸置疑,IB课程非常锻炼孩子的能力,但是纠结过后,她又释然了——

第一,儿子一早就确定要去英国读大学,从升学结果来看,读IB课程未必能申请到比A Level更好的学校,并且她认为IB的学习难度和压力更大,都是去往同一个目的地,没必要选择一条更辛苦的路;

第二,YIN也从头部IB学校的老师那里了解到,即使在同一个汇集了众多优秀孩子的环境下,有的孩子可能站在优秀的“起跑线”,而有的孩子则可能已经到达了“天花板”。他们学校很多从小初直升的小孩八年级多邻国110分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面对有些差距,踮一踮脚可以弥补,但是有没有必要又是另当别论。YIN觉得刚从一股浪潮挣扎上岸,没必要又卷入另一个漩涡。

儿子是一个单一线条的孩子,没办法多任务同时进行,那就索性让他专注于一个既定的目标,既精简了过程,又更能收获预期的成果,如此,升学可以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03.

如何养育青春期的男孩?

沟通与交流是一门必修课。



除了处于升学的关键节点,YIN的儿子同时也处于人生中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阶段,即青春期。这时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容易爆发尖锐的矛盾,但YIN总是善于用“你强我弱”来安抚与化解,对她而言,教育的basic line(基准线)从来都是身心健康。

她和先生一直告诉儿子,他们不需要他赚钱养家,只需要养活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15岁的孩子新奇想法总是层出不穷,以前他喜欢编程,想做IT男,我就说妈妈看你头发挺厚的,先天条件非常合适;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又对历史很感兴趣,天天看历史。对于他的所有喜好我都完全支持,并且会不遗余力地表扬他,因为他总是很愿意思考和表达自己想要什么,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YIN也表示她不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他是一个身心健全的个体,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行为判断。以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为例,她自认为不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人设,也不会对儿子的穿衣吃饭事无巨细地照顾——“天凉添衣”向来点到为止,穿不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她不会做饭,家里阿姨休假,就会点外卖,只要孩子饿不着、保证一定的营养,也就足够了;作为职业女性,她直言自己没法兼顾事业和家庭,但是却会利用有限的时间给予儿子最高质量的陪伴。这种陪伴既包含以身作则,也包括有效沟通。

首先,时间管理是她从儿子小时候就刻意引导的能力,但并不是手把手地教,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作为模板。比如,她会告诉儿子自己准备用20分钟的时间回复几封工作邮件,或者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拟定开会大纲。在行为的引导之下,她也会让儿子形成时间观念,从而一步一步养成时间规划的能力。


其次,YIN和儿子晚上的锻炼时间总是雷打不动,她会陪着儿子散步、踢球,同时也会展开有效的沟通。

例如在初三那段备受煎熬的学习时间,YIN非常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于是便在散步时聊一些很深刻的思考,“我说人生总是有那么几段时间,你觉得自己拼尽全力了,好像还是很无助。他会有些天真地问我,都有哪些时候?我说中考就是其中之一,体制内还有高考,大学、研究生时写论文也非常苦,还有与你非常深爱的女孩子分手,都是人生中可能会遇到的黑暗时刻,也是你通过主观努力无法改变的困境。但是这一切并不是你一个人会经历,大家都是如此。当慢慢了解到每个人都会经历无助的时候,儿子心理也平衡了。”

从YIN与儿子的相处与交流中可以看到很多家长所不具备的“松弛感”,但事实上,YIN也并非没有教育焦虑,只是她从来不会将自己纠结与焦虑的一面展示在孩子的面前。正如此前儿子的化学成绩跟不上,YIN在先生面前非常抓狂,后悔没有让他去上化学补习班。但是她并没有把自己的焦虑转移到对儿子学习的推动力上,而是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应该给孩子传递太多的负面情绪。他某项成绩不理想,我们想的应该是去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只会指责他。”所幸,YIN最欣慰的是,她作为一个“半佛系半焦虑”的妈妈,养育了一个有很强胜负欲的自驱型儿子,他爱思考所以也爱表现,很多时候都愿意成为一个把控节奏的人,这样的主动性弥足珍贵。


结语:

中国台湾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一点,与YIN 所认为的亲子关系不谋而合,她说,你可以把自己的身份定义为一个监护人,你监护着孩子健康地成长,监护着他离开你之后,可以身心独立、健康自由。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没必要我牵绊你牵绊我。哪怕是升学,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部分,进入名校意味着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这也并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澳洲年度人口报告出炉!疫情损失近50万移民,技术劳动力短缺!但国际教育也开始反弹!从扬科维奇选择国足教练说说大牛们如何进行职业选择!2022我飞越三洲(3)华盛顿DC宝藏多多生意教育两手抓,女强人妈妈的移民选择最新诺奖研究:“择校”对中产家庭真的没用!!!一位中产爸爸的泣血忏悔:我是年收入百万的老板,却把女儿逼成抑郁症...追求爬藤率的国际教育,像极了疯狂的股市10年前,我在公立教育与国际教育中做了选择,如今后悔了吗?重磅!2023上海择校摇号启动!民办大变局下,如何做好12年择校规划?新东方30周年之北京国际教育择校展,线下参展须知日本啊,日本(十一)利休之死为了娃上名校,这届内地中产家长“卷”到香港了...中国富家女澳洲留学,未婚先孕被甩!为PR?她还是坚持生子...从北京到加拿大:国际化教育,逃不掉的择校焦虑怎么破?初中生托福110+!民办双语校英语“卷”出新高度,一波魔都妈妈早就请了藤校毕业生当家教舍弃顶尖公立、卖掉千万学区房,我为什么不后悔选择国际教育路线?中国新冠为什么这么多人发烧?京城中产妈的“厮杀”:教育的好胜心,驱使她转学回公立...突发!血腥大屠杀!加拿大退休警察冲进公寓内疯狂扫射,已致5人惨死!犯案前曾发布视频怒骂:“你们这些混蛋!”“3万撑不起一个假期”的北上深家庭里,我看见中产鸡娃正默默在“卷”10年国际教育入学指导专家:从摇号开始,谈“幼升小”择校逻辑!成长教育之道系列访谈一:从优秀到卓越,揭秘加州理工WILLIAM妈妈的教育之道!直播回顾 | 《留学》九周年系列沙龙——国际教育论坛专场(第1期)巴黎,巴黎(9)从北京到加拿大,我曾深陷择校之苦:国际化教育,逃不掉的择校焦虑怎么破?在美国际教育Lilly Yu|国际教育的创新与一代人的创业初心密不可分美研申请择校指南:如何合理进行选校规划,做好最佳择校方案这届中产,开始在迪卡侬“卷”装备?本周重磅活动!惠灵顿“游”进加州理工;普林斯顿学霸谈ChatGpt;帝都国际教育“老司机”李猛来了!巴黎,巴黎(8)从公立学校到国际教育,这条路径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 海外教育观察我们邀请了四位大咖,聊聊面对教育困境,如何实践更好的教育?在公立一路狂飙,却半路“卷”不动?一位中产海归妈妈的择校观公立还是国际?2023年春天,多少中产家庭在重新做选择?在北上广深孩子的暑假里,我看见中产推娃都在默默“卷”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