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回到常理做企业
2月23日,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主办的“商业阅读新风尚——2023年度知识发布”主题活动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以“精细管理 稳健经营”为题做了50分钟的演讲,再次强调了做企业的常理是“四个主义、四个紧抓、四种精神”,并首次介绍新书《三精管理 增订版》《共享机制》。正和岛得到作者和出版社授权,将演讲内容进行精编,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回归本质,寻找到经营的确定性。
作 者: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大家有时候问我,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其实,谁也没有灵丹妙药,我们还是要回到常理来做好我们的企业。常理是基础,也就是基本原则。我归纳成——四个主义、四个紧抓、四种精神。我想给大家讲讲我的逻辑。
1. 四个主义
四个主义就是务实主义、专业主义、长期主义和客户主义。
第一,务实主义。做企业要务实。我现在发现,大家经常处在碎片化信息中,有时候会比较焦虑,我还是希望大家要集中精力,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好。用我的话说,就是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好,要聚焦企业里的事情。这是非常之重要的。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深度工作、深度学习。
第二,专业主义。做企业要突出主业。我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的这些年,上市公司出了问题的,除了违法乱纪之外,大部分问题出在偏离主业,盲目扩张。主业没做好,杂七杂八地乱做,最后轰然倒下。大企业有,中小企业也有。所以,做企业一定要专业,也就是聚焦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
第三,长期主义。做企业不是短跑,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要有耐力。企业要想做好,没有十年、二十年不行;要想做到极致,没有三四十年不行。这不是我算出来的,而是我做出来的。没有三四十年,真的做不好一家企业。
第四,客户主义。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客户。所以,客户是摆在第一位的。
为什么我用了“主义”这个词呢?主义是原则、立场。在企业里,构筑这些原则、立场的思想基础,就是常理,是没什么可变化的。
2. 四个紧抓
“四个紧抓”是指紧抓市场、紧抓管理、紧抓创新、紧抓服务。虽然这些看起来都是老生常谈,但是它们又都很重要。
紧抓市场。目前,第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市场。大家都知道,有些省市疫情一有转机就组成了海外的抢单团。这件事的意义大过它的效果。这个时刻,我们要把市场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国内的市场还是海外的市场,先把订单抢回来。
过去这几年,企业确实失去了一些订单、失去了一些客户,所以现在第一要务就是要去抢订单、抢客户。企业要全力以赴地恢复和重建我们的市场。
紧抓管理。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竞争再激烈,产品是不是做得好?产品做得好就不怕。所以我常讲,做企业其实就这几件事:一是先把产品造出来;二是能够量产;三是要把质量搞好,保证合格率;四是把成本降下来。
紧抓创新。最近ChatGPT智能聊天机器人横空出世,大家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也很有压力。总的来讲,创新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它同时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调整,可能优化掉一些岗位等,带来挑战和危机。
其实,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发生过同样的过程。我们也不用过于恐惧。人工智能只是我们人类智能的延伸,人的创造力仍是摆在第一位的。所以,虽然在某些方面比人更快捷、更迅速,但是我并不觉得它会取代人。面对技术创新,我们要积极拥抱新技术,不用恐惧。
记得有一次在云南白药,我给他们在讲创新的内容,当时就有一个技术人员提了个问题:创新虽好,今后不用工人了,将来我们的工作怎么办?
我说你不用发愁,现在机器人代替你去装牙膏了,你还愿意人工去装牙膏吗?装牙膏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不就是我们赚来了工资去消费生活。如果不装牙膏了,同样有工资,人们还愿意装牙膏吗?所以,不用担心。
过去每一次巨大技术进步出现时都有同样的担心,但是回过头来看,每次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了。企业家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要做有效的创新。
企业家和科学家在创新中的角色不同,科学家是探索未来,企业家是做好产品。我们得有一定的效益,或者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积极地创新,又要规避掉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紧抓服务。服务也是企业的一个永恒主题。以前在北新建材做厂长,我提出一个口号:“产品要质量一贯的好、服务一贯的好”,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我们现在参与国际竞争,实际上服务是非常之重要的。
我们老讲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客户,那客户的最大诉求是什么?一个是质量,另一个是服务。所以中国的企业都要在服务上下大功夫,真正把服务质量提升上来。
老生常谈的道理,考验的就是企业的硬功夫,也是企业的真功夫。今天,我们每个企业确实都有压力。但是有压力也没用,焦虑浮躁也没用,还是得把心放平,做好基础工作。企业就是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自己的经营工作、管理工作上精耕细作,把产品做到极致,把服务做到极致,这样就可以了。
3. 四种精神
除了四个主义和四个紧抓之外,还要特别重视我们的队伍建设。在企业里,需要四个队伍,或者称之为“四种精神”。
第一个是企业家,企业要有好的带头人,富有企业家精神。比如,宁德时代的曾毓群、格力电器的董明珠、潍柴动力的谭旭光,这些都是非常之优秀的企业家,他们都有企业家精神。
第二个是技术队伍,也就是说,企业要有具有科学家精神的技术队伍,打造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同时,企业还要有好的机制,能够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个是销售队伍,企业要有一支具有悍马精神的销售队伍来开拓市场。什么叫悍马精神?这是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一书中提出的,德国的产品为什么能够销到全世界?就是因为德国企业大多有一支有悍马精神的销售队伍。
第四个是员工队伍,企业还要有极富工匠精神的员工队伍,把产品做好,做到极致。
我的两本新书
下面,再介绍一下我的两本新书。
第一本书是《三精管理 增订版》。《三精管理》这本书2022年4月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以后,大家反响很热烈,关键是不少企业拿去进行集体学习,甚至有一些企业把“三精管理”作为试点进行推广。
“三精管理”是我结合多年企业经营管理实战的经验和学习体会,进行归纳的。我认为,企业管理无非就是几件事:
一是组织,二是管理,三是经营。所以,我提出了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和经营精益化。每一精里又给大家设计了四化,即三精十二化。每一化里还有4种方法,即三精十二化四十八法。这就是《三精管理》一书的主要内容。
我为什么这么给大家归纳呢?因为我做了40年企业,一方面学习一些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比较重视方法,是个方法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我们学来学去,怎么落地?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三精管理》这本书实际上是一套方法论,告诉大家组织怎么精健、管理怎么精细、经营怎么精益。当然,这些方法也不是说让大家就照本宣科地去做。“三精管理”不是教条。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家可以拿去结合着自己的实践,不断去完善和具体化。
其实,我的想法也不只是写给企业领导者的,还包括中层干部、班组长等,《三精管理》都会非常有用,这本书是写给大家的。
在过去这一年中,我也给大家讲了不少次三精管理的课程,包括在不同高校的EMBA课堂上和大型企业里,也挺受大家欢迎的。在讲授过程中,我陆陆续续地听了大家的很多建议,边讲边完善一些思想、方法。
同时,我又总结了一些新的案例。所以,这段时间我跟机械工业出版社商量,把这些新的内容加进去,让这本书更加完善。其实,我的想法就是以后不断地去更新这本书,让它真的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企业管理方法平台。
这就是《三精管理 增订版》的由来。相比于2022年4月出版的《三精管理》,新书内容更完善,案例更丰富。
大家可能会问:我看了《三精管理》,要不要再读《三精管理 增订版》呢?我的回答是,读增订版肯定更好。
第二本书是《共享机制》,这本书我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做企业40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如何让员工有积极性。谁能把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谁就掌握了管理的真谛。
到底怎么才能让大家都积极地投身到工作中呢?这始终是我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也是国企改革里最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也在改革过程中摸索了很多年。
说来说去,这是企业的机制问题。什么叫机制?我给它下了个定义,就是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关系就有机制,没关系就没机制,这个机制非常之重要。
在改革里,机制是企业的底层逻辑。因为企业归根结底是人创造的,体现的是人的创造性、能动性。我们过去这么多年围绕这个问题做了很多工作。
我在北新建材当厂长的时候,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是深有体会的。我那时常讲,企业里有机制,不需要神仙;如果企业里没有机制,有了神仙也做不好。
好的机制不光是国企需要,其实,民企也一样需要。民企虽然有些天然的条件,但是不见得每个民企都有良好的内部机制。比如华为,它的“财散人聚”机制就非常好,但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做到像华为这样全员持股。
同时,华为在分配上先给拉车人,再给坐车人,也就是说华为把利润里的一大块分给了人力资本,即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然后才分给股东一份。今天的华为能够众志成城,实际上就与这点有关。
我们有很多国企做得很好,比如万华、海康威视……其实,它们做得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机制。
在这方面,我也有一个认识提高过程。我最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书名想叫《激励机制》,后来才决定叫《共享机制》。随着我这些年学习和认知的加深,对机制的认识水平也在提高。后来我认识到,机制实际上既要讲效率,又要兼顾公平。
也就是说,不要简单地把人都当成劳动者,应该把他们当成人力资本。在企业里,我们既有金融资本,也有人力资本;既有我们能看到的厂房、土地、设备等,还有活生生的人,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广大员工。
能不能让两种资本都共享企业的财富?我们过去倡导股东至上,最后的财富都归股东。那么,人力资本现在要不要也分配一些呢?分给人力资本后,企业又会怎么样?股东会减少吗?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我认为,企业财富的创造既需要金融资本,也需要人力资本。企业财富既要分配给金融资本,不然没人投资了,也要分配给人力资本,否则在今天的高科技、新经济时代下,优秀的人才流失了,所以这两个资本都应该考虑到。
公平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有些地方高房价下,如果员工只有工资和奖金,买房子都是有困难的。只有把企业财富分给人力资本一部分,才能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才能使企业的分配更合理,让企业的财富分配形成橄榄型的结构。
所以,我们要引入共享的逻辑。所谓共享,实际上是指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共享企业的财富。
《共享机制》这本书是按照如下结构撰写的。第一部分是共享的逻辑,比如关于共享理念、共享经济、共享企业的重要观点,以及为什么提出共享机制。
第二部分是我过去在企业里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是我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和剖析。
第三部分最为重要,主要是讨论十几个共享机制的实践案例。这些案例企业我都去过,和它们的领导也聊过。在这些案例中,有的是全员持股机制,有的是科技分红机制,有的是超额利润分享机制等,各有特色。但是,它们都秉持了一个大原则——让人力资本(经营者、科技人员和员工等)能够享受或分享企业的一部分财富。
经过这样的分享,这些企业都做得很优秀。不是劳动者分享了,所有者就少了甚至没了,而是企业的规模更大了,饼做得更大,所有者在其中得到的也更多。这是一个良性、共享、共赢的逻辑。
其实,我觉得机制要关注两件事。一件是所有者要开明,你是不是把这事想通了?另一件是这个机制是否具有科学的分配方式?你说我很开明,那我什么都不要,都分给大家,这也不行,即机制不科学也不行。
机制是非常关键的,是企业的底层逻辑。《共享机制》这本书中的十几个实践案例,大家可以学习借鉴,相信不同企业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范例与方法。
这本书是写给企业家、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你的企业机制是不是先进?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机制?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参考答案,也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本书。
做企业,还是要多读几本书
我们做企业,一方面要实践,另一方面还要读书。读书是学习别人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要读好书,又要把工作做好。现在,我每次出差,都还会带着书,在路上读。
我至今写了十几本书,其实,我常跟大家说,我哪里会写书呢。我讲这句话不是谦虚。我写书是这么个逻辑:
先做,把我做企业的体会归纳起来,然后去讲,给清华、北大等高校学生讲课,讲通了,在讲通的基础上再去写。所以,我写的书基本上都比较通俗和直白。因为大部分都是我讲过的,以事讲理。
我的书与其说是写的,不如说是做的。好处就是书里的案例大都是我做过的或调研过的,比较真实、比较实在。缺点呢?我的书不够理论化,自己的实践也有一定的局限,不见得真的都适合大家。但我觉得只要有用,只要大家能有所参考也就够了。
我也希望,我的两本新书能为大家真正贡献更多做企业的经验和体会。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想就给大家讲这么多,讲得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好文推荐:
排版 | 敲敲
审校 | 一 一 执行主编 | 徐悦邦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