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英国寻找新的立国之本:科研与创新

英国寻找新的立国之本:科研与创新

公众号新闻
英国在医学研究、制药、航空发动机、芯片、人工智能、工业软件、金融科技、军工等领域仍然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

文 | 《财经》特约撰稿人 魏城 发自伦敦   
编辑 | 郝洲

谈到英国,如果了解不多,大概会有两个印象:一,昔日的世界头号霸主,后来急剧衰落;二,英国以金融业立国,别的行业乏善可陈。

确实,作为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和殖民地遍布各大洲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曾经是全球第一经济和军事强国,后来却不断衰落,如今的经济总量在世界排第六。

确实,普通人一提到英国,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它的金融业,英国作为昔日的“世界工厂”,如今闻名于世的工业产品,却数不出几个,如果非要挖空心思想一想,它的品牌似乎就只有“伦敦金融城”了。

然而,你可能猜不到,英国今天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它的金融业,而是它的科研与创新。英国经济总量不断下降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它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却仍然在全球排名很高,不容小觑。

打造“全球科技超级大国”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英国排名第四,仅仅低于瑞士、美国和瑞典。

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英文缩写GII)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于2007年共同创立的年度排名,根据80项指标对126个经济体进行排名,这些指标包括知识产权申请率、教育支出、科技出版物等。

在过去10年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英国一直名列前五,2014年和2015年,还曾排名第二。所以说,英国虽然经济实力有所下降,但一直是科研创新大国。

全球的大学排名,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研和创新水平。在历年的各种全球大学排名榜中,英国大学也一直名列前茅,排名仅次于美国。

目前,英国在医学研究、制药、航空发动机、芯片、人工智能、工业软件、金融科技、军工等领域仍然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

例如,在医学研究领域,就研究论文的引用而言,英国仅次于美国,2000年,英国剑桥桑格中心的伊恩·邓纳姆及其同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22号染色体的基因序列,引起世人瞩目。

在制药领域,2021 年 10 月,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了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的疟疾疫苗,称为 RTS,S 或 Mosquirix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疟疾疫苗,也是迄今唯一一种被证实有预防效果的疟疾疫苗。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英国公司罗尔斯·罗伊斯是世界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也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遄达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迄今发展的推力最大、性能最好的大涵道比民用涡扇发动机。波音787、空客A380、空客A330等均使用遄达系列发动机。

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是英国人,创立于2011年的英国公司DeepMind因开发了AI围棋系统AlphaGo而闻名。

在芯片领域,不得不提的就是英国一家长盛不衰的公司ARM,它坐落在剑桥郊外一个普通的商业园区中,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却是世界著名的科技巨头,和美国英特尔并驾齐驱,是移动终端芯片领域第一巨头,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该公司的ARM架构。

2022年,英国公布了几个旨在把本国打造成全球科技超级大国和创新大国的文件——
同年3月,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英文缩写UKRI)发布了名为《2022—2027年战略:共同改变未来》的文件,这是为实现上述目标而制定的第一个5年战略,文件包含让英国成为对全球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国家、培养支撑未来研发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和团队、支持政府开发新的“创新加速器”(孵化平台)模式、促进私营企业的投资、加速成果转化、商业化和知识交流、大力发展英国具有全球优势的技术领域等内容。

同年6月,英国政府又发布了新版的《数字战略》,旨在让英国成为全球开展数字创新的最佳地点。英国国防部也在这个月发布了《国防人工智能战略》,旨在通过前沿技术枢纽,支撑新兴技术的使用和创新,从而支持创建新的国防AI中心。

同年10月,英国研究与创新署又发布了《国际合作战略框架》,从六大战略目标角度阐述了未来国际合作的工作部署:一,支持研究人员和团队开展国际合作;二,加强国际基础设施合作;三,支持研究与创新的想法;四,促进以商业为主导的创新;五,提高国际合作的影响;六,发展成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机构。

2023年2月7日,英国政府在改组内阁时把几个政府机构合并,组成了新的政府部门——科学、创新和技术部(Department for Scienc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DSIT),组成该部的目的,在于把未来的五项新技术(量子、人工智能、工程生物学、半导体和新一代电信)与生命科学和绿色科技结合起来,首次把这几个领域的领导权集中在一个部门中。

英国首相苏纳克在改组后的新内阁中,给了科学、创新和技术部新任大臣米歇尔·多尼兰很高的地位,凸显了英国政府对科技和创新的高度重视。

多尼兰走马上任后不久,在2月10日走访了位于英国牛津郡的哈维尔科学与创新园区,在这个园区的一个世界领先的医学研究中心“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研究所”,她介绍了新成立的科学、创新和技术部:“这个新成立的政府部门将以我们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量子、金融科技和绿色技术方面的世界领先优势为基础,在整个英国带来切实而积极的变化。”

不再“自由放任”


历史上,英国在经济发展上曾经奉行过“不干预”的自由放任政策,对科研和创新也曾经采取过类似的“不干预”政策,但后来随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科研和创新方面对英国的赶超,英国政府意识到,“不干预”政策在今天全球各国科技研发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已经过时,所以,它加大了对本国科研与创新领域直接资助、间接鼓励、宏观引导等干预措施的力度。

英国政府对本国科研和创新的直接资助,主要是由英国研究与创新署旗下的九个“合作伙伴组织”来分配的,他们根据本组织的资助分配标准和他们管理的科研创新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分发这些国家基金。

英国研究与创新署是与英国政府部门保持“一臂之距”的公立机构,根据英国《2017年高等教育与研究法》在2018年4月1日成立。它的宗旨就是创造一个综合各学科的机构,统一分配英国政府资助科研和创新的国家基金。

英国研究与创新署把九个组织统一到了一个机构之中,这九个“合作伙伴组织”分别是英国创新局(Innovate UK)、英格兰研究局(Research England)以及七大理事会——程学与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科学与技术设施理事会、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医学研究理事会、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

英国研究与创新署通过两种不同但又互相补充的方法来分配资助英国科研和创新的国家基金:一个方法是,由七大理事会以给予国家科研经费、提供良好的研究设施、投资基础设施和机构等方式,支持各自研究领域中的那些杰出的研究;另一个方法是,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跨学科的国家科研经费。这两种方法被称为双重资助系统。

在英国研究与创新署中,九个“合作伙伴组织”各司其职:七大理事会主要资助科研;英国创新局主要资助创新,它与英国各企业合作,对企业的创新提供除险、赋能和支持等服务,包括分发创新资助经费、投资创新中心等;英格兰研究局则负责为英格兰的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跨学科的国家科研经费。

除此之外,英国还有四个独立的国家级学会:英国医学科学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英国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英国政府会专门资助这些学会的关键性研究项目,包括为杰出的研究人员提供奖励,为全球挑战研究基金会、牛顿基金会等研究项目提供研究经费。英国中央政府各部和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政府各部还会资助一些具体的研究项目。

除了上述国家基金的直接资助,英国政府还通过研发税收抵免等手段,间接鼓励私营部门以多种方式投资英国的科研和创新。


“创新驱动战略”的成绩和隐忧


当然,政府仅仅是英国基础科研创新体制的国家基金提供者和方向引导者,虽然政府在当代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如果没有科学家、企业家、私人风险投资家的热情响应和积极参与,仍然不会有科研的重大突破和应用。

英国曾经是近代世界主要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今天英国的科学技术实力,特别是基础研究,也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古至今,英国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如雷贯耳:牛顿、达尔文、卡文迪什、法拉第、焦耳、麦克斯韦、汤姆逊、卢瑟福、狄拉克、图灵、霍金等等,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贡献,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人数中,英国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尽管今天英国的经济总量落后于中国、日本、德国、印度,但英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仍然在全球属于第一序列。

不过,英国并不是一直都在科学技术方面领先世界的,它的衰落也体现在它的科研和创新领域。这种衰落特别反映在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方面。

具体来说就是,从19世纪末开始,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工业和经济实力逐渐衰退,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也被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超越,虽然英国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一直很大,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进展缓慢,对提高生产率和扩大市场的作用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政府针对科技与产业发展脱节、科技创新乏力等问题,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布局关键科技领域,建立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机制,试图将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创新动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英国政府的这种努力,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积极响应。

其实,英国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三方的融合及其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的“化学反应”,就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加速的。

熟悉英国这些年来演变的人可能会说,曾经沉重地打击了英国金融业的2008年,往往被视为“英伦黑科技三角”及“伦敦硅环岛”发展元年。

“英伦黑科技三角”就是牛津-剑桥-伦敦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自从2008年以来,这里诞生了一大批位于前沿的科技企业。而“伦敦硅环岛”(London Silicon Roundabout)就是东伦敦科技城,以东伦敦老街(Old Street)环岛系统为中心,这里云集了众多英国科技初创企业,被称为英国的“硅谷”。

一位署名“金丝雀码头工”的在伦敦工作的中国人如此描述这种演变:在2008年之前,英国“最聪明的年轻人几乎都选择金融城那些肥得流油的国际投行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但随着一夜之间的金融崩溃,这个巨大的人才库被倾倒在劳动市场上。无事可干、却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成群结队地来到了离金融城一街之隔但租金便宜许多的东伦敦老街,在廉价咖啡厅里蹭着免费的WiFi高谈阔论。一个个科技创新的奇想,也就这样横空出世。

而不甘于被金融业绑架的英国政府,也乐见其成。英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英国的科研优势,推动从金融大国向科技大国的快速转型,先是人工智能,现在又是区块链。”

确实,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政府明确提出:要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创新驱动战略”。

英国政府为提振经济而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和提供的国家基金,再加上手握大笔现金、为牟利而来到英国的全球私人风险投资家,一起构成了2008年之后英国爆发的科技初创企业热潮的激励机制。

近些年来,英国在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初创企业,2020年2月暴发的新冠疫情也未能阻挡这一波又一波科技初创企业潮的汹涌势头。

数据显示,在创造独角兽企业方面,伦敦仅次于旧金山、北京和纽约,远超欧洲其他城市。看中了英国科技创新的前景,全球风投资金纷纷涌入。

例如,2016年成立的PrimaryBid,就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一家英国独角兽初创公司。以往,IPO通常只面向大型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往往只能靠抽签等方式,获取很小一部分融资额度。PrimaryBid通过网络社群的方式,与50家券商机构合作,面向大众用户开放IPO认购资格,降低了个人投资者参与的门槛。2021年,PrimaryBid的营销额爆发式地增长了37倍,用户投资需求最高达到10亿美元。2022年2月,PrimaryBid在一轮筹资活动中,获得了日本投资巨头软银的投资,共筹资1.9亿美元,使其估值达到6.9亿美元。

2023年1月,英国政府官方发布了2022年英国科技报告。报告指出,在全球科技行业面临挑战之际,英国科技企业却显示出了强大的韧性。

该报告的数据显示,英国初创企业2022年风投融资30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第二高的纪录;也是在这一年,英国科技企业总价值达到了1万亿美元,在欧洲诸国中名列第一,是继美国和中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国家;在众多类型的科技公司中,英国金融科技初创公司2022年吸引了超过110亿美元的风投,比美国(330亿美元)以外的任何国家都多。

不过,在这一大堆乐观的数据背后,英国科技行业的有识之士们仍然有许多隐忧。

英国投资公司牛津科学企业(Oxford Science Enterprises)前首席执行官亚历克西斯·多曼迪说:“英国非常擅长创办公司,只是不知道我们能否建立产业?”

多曼迪表示,目前有太多英国初创企业刚刚开始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就被出售了。他把英国称为全球低成本的“科技糖果店”。

英国科技公司被美国巨头收购的例子数不胜数,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14年DeepMind被谷歌收购。英伟达试图收购ARM未遂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不那么有名甚至是秘密的收购例子就更多了。例如,2021年11月,美国零售业巨头亚马逊悄悄收购了英国科技初创公司Veeqo,收购时秘而不宣,4个月后,Veeqo 的投资者才在自己的博客文章透露了这笔收购交易,但仍然没有披露交易的总金额。

多曼迪说:“它们往往被美国和亚洲的公司以数亿美元收购。创始人拍拍自己的背,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拿起他们的‘兑现’支票,我们一起庆祝我们的成功。但正是此时我们需要问:我们如何建立数十亿美元的公司,以及之后建立百亿美元的公司。”

伦敦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朱莉娅·霍格特也有同感,她说:“我们有很多创业燃料,但我们没有开动引擎。”

其他业内人士也表示,如果英国政府真的想实现把英国“从一个学术大国转变为一个科学超级大国”的目标,就需要在英国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科研和创新生态系统,让一个又一个的初创公司发展壮大,然后留在英国,继续扩展成为一个又一个繁荣的产业。

(作者曾在英国多家知名媒体担任资深记者、编辑。作者微信公众号:魏城看天下)


星标我们 了解更多财经独家资讯



责编 | 要琢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Cobo 神鱼:2023 寻找新的叙事逻辑案例 | 方太:儒学治企的实践与创新2023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在常态中寻找美是一种深刻的立场自由与创新,时代审美的百年跃迁新春特辑② 专访篇 | 中海地产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公信透明是平息囤抢恐慌之本时间的意义“创新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各类主体集聚,今天的发布会聚焦“大零号湾”升级建设外贸企业寻找新机会巴黎回程记实业奔腾•科创新力量丨晶通半导体:从科研创新到智能氮化镓功率器件产业化美国自驾游——西行:宾州、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爱荷华,明尼苏达、和南达科他一起去看氢能,寻找新万亿级赛道!Offer捷报 l 布朗大学创业与创新管理Offer+1!旧金山大学学子6周内稳上藤校宝座!生育率下降并非无解?人口增长与创新正相关中材节能刘习德:心怀“国之大者”,打造“国之大材”【重磅】创业邦2022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正式发布!公考巡考团:在全国寻找“上岸”机会木之本樱与李小狼!纯爱战神应声倒下寻找“乘风破浪”的出海创新势力丨 2023出海企业创新价值榜报名启动FSG上海外服:上海海归300指数(2022)-高水平人才高地与创新创业生态阳后咳嗽-我的土方子【广州美国中心活动】主题:女性和知识产权:加速创新与创造,4月27日,星期四,下午2:30-4:00商业可重复使用火箭关键技术与创新笑死!新娘吐槽新婚之夜博士老公赶了一晚论文... 网友:科研任务重,抽空结婚离境英国大大超过2年,如何保住永居身份?证明与英国之间‘紧密关联’很重要!直播预约 | 链接重症医学临床科研与实践 | 前沿面对面如何“寻找新华服”不再通过买房致富,中国千禧一代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人的直觉的感觉有时候和实际会差很多,比如自己环境里有多少人因为COVID死了。“80岁房贷”背后: 银行从“堵”到“放”, 地产寻找新动能不良资产的处置与创新:投行思维|单体不良|困境地产收购|重组重整红豆生南国寻幸福人生 刘亦菲「去有风的地方」浪漫深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满意目前的角色?想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选择Careers NSW,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直面问题,教育公益的突破与创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