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父母的语言》家长怎么说话,才能让孩子的大脑“赢在起跑线”?
平时和朋友们聚会,经常会接触不同类型的小孩。而仔细听孩子们讲话,跟他们聊天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在表达的时候词汇量特别大。
每次遇到这样的小孩子,我都会去留意小孩的父母讲话,一般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些小孩的父母在讲话时用词也特别精准、丰富,而且他们也会特别耐心且频繁地跟自己的孩子说话。
想起之前读过的一本书,名叫《父母的语言》,讲的正是孩子早期大脑发育与父母使用的语言之间的关系。
书中围绕着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发起了一个“3000万词汇”的倡议展开。简单来说,这个倡议就是指,对孩子讲话和交流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丰富自己的词汇。
研究团队在经过对不同阶层家庭的追踪之后,发现了低收入家庭为什么输在起跑线上的秘密。
是因为龙生龙、凤生凤的遗传效应吗?并不是,研究团队认为,是因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三岁前听到的单词数量远远少于高学历家庭的孩子。
对于这项研究来讲,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家庭,是孩子一出生,就能够在语言丰富、积极正面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聪明的孩子与普通孩子之间隔着3000万个词汇?语言真的有那么大的功效吗?父母对孩子说话,就能最大化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
带着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父母对孩子讲话的方式,直接塑造孩子的大脑
可以说,这项研究颠覆了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贫穷的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遗传”这样的传统观念。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被研究团队追踪的42个家庭,来自各个阶层。其中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有13个,中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有10个,低社会地位的家庭有13个,6个家庭处于贫困水平。
研究者持续关注这些孩子们从9个月到三岁的成长状况。在统计追踪数据时,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个小时内,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孩子平均听到的单词数量是2000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单词仅仅只有600个。
不仅如此,父母对孩子的回应也有很大差异。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父母每小时对孩子的回应有250次,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每小时不到50次。
不仅仅是数量的差异,父母的语言还有质量上的不同。这里的质量,是指父母和孩子交谈时,是不是大量使用积极、鼓励性的词语,是不是开放式的对话等等。
要说和孩子讲话,好像这事我们做父母的每天都在做。不瞒你们说,只要孩子在家,我每天讲的话多到能超过我一个月的讲话量。
就这,还用专门的研究团队去教?
可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和孩子“讲话”这件事还真没那么简单。那些每天不断重复的“唠叨”,其实都算是“事务性谈话”,大量运用的是指令性词语。
孩子基本上不用在言语上有什么反馈,做就完了。要是反馈了,大概率就是顶嘴了。
但其实,这本书里指的多“讲话”,并非讲的“这种话”,而是某种意义的闲谈。
像是你对着还不会讲话的小婴儿自说自话“妈妈的小宝贝是谁呀”、或者溜公园时突然撞见了一颗巨大的树,你随口对孩子感叹道“这棵树可真大啊”之类的,都算是和孩子闲谈。
对,你也可以理解成“尬聊”。哈哈,可能也不算那么“尬”,这本书就是在教我们,如何愉快而又不尴尬地和孩子你来我往的把“天儿”聊热了。
别小看这样的“尬聊”时刻,正是这些闲谈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早期的大脑发育,更甚者,还有可能造成孩子以后在学业上和其他同学有差距。
正如书中引用的那句话,“生物学给你一个大脑,而生活将其转化为思维”。书中作者写道,两岁时听到很少谈话的孩子不仅词汇量少,语言处理速度也较慢。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三岁,大脑每一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链接。而这三年里,使大脑建立神经链接的条件,其实就是父母的语言。
也就是说,孩子大脑的发育取决于它被词汇滋养的情况。
这就是研究团队发起的“3000万词汇”的理论基础。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说的3000万这个数量,并不是说作为家长一定要用这么多数量的词汇去跟孩子交谈,它是指说话的总量。
而且这个数量指得是英文单词,具体到中文语境也不好估算。我们姑且就理解为:
孩子在早期发育的时候,要多和他们进行可以你来我往互动的闲聊式交谈。
大脑的发育依赖于适宜的环境,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给它所需的养分,所以作者认为,一个语料丰富的早教语言环境对于婴儿和儿童的大脑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才智具有可塑性。我们与生俱来各种各样的潜能,但要下一番功夫才能挖掘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再强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3T原则,让你成为和孩子聊天的高手
既然和孩子聊天如此重要,那我们到底该怎么聊呢?书中介绍的3T原则还挺实用的。
简单来讲,3T原则就是指:
共情关注
充分交流
轮流谈话
下面咱们通过与孩子互动交流的一些日常情景,来看看3T原则如何运用。
1
第一个T:共情关注
这一条,是三点之中最细微的。它要求父母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关注什么。换句话,孩子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父母需要遵循一条原则:及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
这就是通过父母的语言来开发孩子大脑的第一步。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正在堆积木,你想给孩子讲故事。你微笑着拍拍孩子专注的背影,点头示意孩子过来听故事。但孩子可能继续摆弄积木,没有理你。如果你一直固执己见,要让孩子过来听故事,这样的回应就不算是共情关注。
其实孩子的“无声回应”也是在用沉默召唤你:“爸爸妈妈快过来,堆积木可有意思了!”
此时,父母如果能“共情”到孩子这一层意思,就可以加入孩子,和他们一起搭积木。即便孩子的兴趣五分钟就转移了,这样的共情关注也是有效的。
当孩子失去了对积木的兴趣之后,父母可以再顺势问问孩子“想不想听我讲故事”,这样的互动才有意义。
对孩子来讲,他们只在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论这个东西在你看来有多好玩,如果他不感冒,对他们来说就是耳旁风。那么这项活动对他们的大脑发育来讲,就一丁点作用都没有。
对于小婴儿来讲,要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父母可以使用“儿向言语”。
有研究表明,如果11-14个月大的婴儿一直在接受儿向言语,那么他们两岁的时候,比起一直接受成人语的同龄人,要多两倍的词汇量。
书中提到的这一点,跟我们之前听到的观点有些不一样。之前,我们在提到教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总是强调不要跟孩子用“婴儿腔”说话,就是那种拉长声音、频繁使用叠字的讲话方式。
但这本书的作者认为,只有先吸引婴儿的耳朵,才能让他们关注说话的内容。而“儿向言语”就是这样能吸引他们的讲话方式。
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婴儿才能学会集中注意力,慢慢专心,最后实现与家长的互动。
2
第二个T:充分交流
这个原则的关键,在于“充分”二字。
书中的研究者通过追踪发现,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在他们发起的谈话中持续进行反复的语言互动;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从开始讲话到结束的时间很短。
你看,有的父母就是很会和孩子聊天,而有的父母却只会尬聊。所谓的交流,并不只能靠零星的话语来推动,而是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每个人都在输出。
可……和孩子聊天完全不同于和朋友聊天。他们那么小,和我们的脑电波根本不在一个频次上,特别是那些还只会躺平的小婴儿,要我们怎么聊呢?
书里有个小方法,专门针对和小小娃聊天。
我们可以一边干活,一边絮叨手上正在干的活,就是和小小娃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
比如我们在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可以这样碎碎念:
“你看看,这个尿不湿这么湿乎乎、沉甸甸的,哎呦,快看看我的小宝宝尿了多少呀~”;比如“来吧,现在换上你可爱的小粉红裤子,换上是不是舒服多了”等等。
再比如,我们在督促孩子刷牙的时候,可以这样念叨:
“到时间刷牙啦,我们谁先来啊?”、“现在我们先挤一点点牙膏在牙刷上”;“好!开始准备刷牙啦!开始刷吧,从上到下,从前往后……”
是不是还挺简单的?不瞒你们说,这招在潼潼小的时候我常用。换个尿不湿要叽里呱啦讲上一番、做个辅食也要嘚啵上好一阵子。
刚开始我还略微觉得有些尴尬,可除了这样自说自话,好像也找不出更好地和娃聊天的话题了。
你别说,这一边干活一边碎碎念的方法还真挺好用的。
其实,这种方法的确是有理论依据的。学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沉浸于日常和生活中,这样的自言自语,其实就是让小娃娃沉浸于语言环境之中。
如果孩子长到三岁多,语言能力慢慢增强,我们可以和他们进行“平行谈话”,就是和孩子一起谈论当下发生的事情。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好奇地翻出你书包里的钱包,我们可以和娃有类似以下的对话:
“你拿了妈妈的钱包呀。钱包好沉呀!要不要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呀?哦~你拿出了几枚硬币,那可不能吃哦,那是钱,可以用来购买东西”、“摸起来硬硬的卡片,叫做银行卡,我们可以把钱存在里面”……
需要提醒的是,在和小孩子对话时,父母记住要少用代词。把“它”、“他”、“她”换成具体的人或者事物,让孩子更便于理解。
孩子在小的时候,基本上用语言描述的都是当下发生的事情。慢慢地,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学会了“脱离语境”的交流。我们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也要在对话中使用“脱离语境的语言”。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聊一起做过的某件事情,或者是孩子最近喜爱的玩具,以前认识的小伙伴等等。
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娃在刚开始学语言的时候,是用单个字、词或者不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这时候,父母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言语拓展。
比如孩子说“狗狗爱”,你可以帮她重复“咱家的狗狗很可爱”;孩子说“去晚晚”,你可以拓展为“你想睡觉了。太晚了,你也累了。是不是”。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慢慢学会自己添加一些动词、形容词或介词来达到扩充的效果。
有一个原则我们可以遵循,就是当孩子说出一个词的时候,父母最好回复孩子两三个词语;当孩子能说出两三个词语的时候,父母就用短句来回复孩子。
当你的孩子长到开启话痨模式的年龄,父母和他们聊起天来其实就要容易得多,顺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聊下去准没错。
3
第三个T:轮流谈话
这项原则,要求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轮流参与谈话。只有父母一直在讲,和只有孩子在说,都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必须要双方都积极参与。
我们在实践了前两个T之后,需要耐心等待,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来搜寻回应的词语。
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想要把“谈话的回合”延长,要注意我们的提问方式。
像是“这是什么”、“球的颜色是什么”这类询问“什么”的疑问句,还有用“是”、“不是”来作答的一般疑问句,是话题终结者,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聊不下去了。
我们要学会提出开放式的问题。
其实,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发起或者开展一个话题没那么难,他们的思维跳跃,脑洞清奇,总是能突然想到很多话题和父母聊。
家长只需将“怎么办”、“为什么”抛给孩子,就足以让他们在思维的世界里天马行空了。
看完书中提到的3T原则,我自己做了个总结,和娃交流基本上就是:
把自己逼成话痨;忍受娃的话痨。
做到了这两点,和娃愉快地聊天大致就能实现了。
其实,3T原则不单单只在语言层面上发挥作用,还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领域,比如数学概念、读写能力、自我管理、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等。
举几个例子,看看3T原则有多好用。
1
3T原则与阅读
共情关注
父母一边给孩子读故事,一边敏锐观察孩子,目的是看看哪一部分的情节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此来搞清楚孩子的“阅读口味”是什么。
充分交流
父母一边阅读,一边跟孩子讨论故事的内容,想象一下情节的发展,聊一聊这些情节会对角色的命运产生怎样的影响。
轮流谈话
孩子稍大,还可以和他们进行轮流谈话,给孩子抛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故事所引发的思考、对故事的感受等等。
这样的问题,孩子不能从书本直接找现成的答案,可以带动他们反思和推敲,依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思考答案。
举个小例子,比如我们给孩子读《金发姑娘和三只小熊》的故事,我们可以这样和孩子讨论:
“如果金发姑娘坐在熊宝宝的椅子上会发生什么?”、“它该不该去坐那个椅子。为什么呢?”、“熊宝宝一家回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熊宝宝看到椅子坏了,它会怎么办?”
总之,我们要多多鼓励孩子在父母讲故事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让他们多向父母提问,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故事的看法。
那么要不要给小婴儿读书呢?他们还听不懂,给他们读书是不是浪费时间?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其实不然。虽然他们可能还听不懂书中的含义,但并不妨碍他们从父母温暖的语调、舒缓的节奏、温柔的抚摸中得到安慰。
小宝宝差不多四个月大开始,就对阅读产生兴趣了。我们可以这样和宝宝在阅读中进行对话:
“宝贝,你把书拿好。现在可以看清书上的画儿了。画的是什么呢?是一条小狗。那又是什么呢?是一辆小车,对吗?”
“宝贝,仔细听听你用小手拍打书页的声音。你每次拍都会笑。妈妈也要拍了,看妈妈也在笑呢。”
“宝贝,把书扔地上很好玩,是吧?你每扔一次,爸爸就要捡一次。是不是很好玩?来,我们再扔一次!”
对小宝宝来说,听故事的动力也许来源于父母慈爱的声音,但句子中的单词排列组合,却早早地给他们上了一堂课:
语言是以这样的方式起作用的。
2
3T原则与数学启蒙
让我们在早上孩子穿衣服这个情境中,来看看在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时候,如何运用3T原则:
共情关注
早上,妈妈发现孩子想要自己穿衣服。
充分交流
“你的小裤子上有5个扣子,能帮妈妈把它们数出来吗?1个,2个,3 个,4个,5 个。好了,5 个扣子都扣好了,现在你可以去上学啦!”
轮流谈话
让孩子负责扣纽扣,而妈妈负责数数。1个,2个,3个,……
这样的时刻,不仅仅发生在穿衣服上,还有很多日常时刻都蕴含着数学启蒙的契机。
换尿布的时候,数一数宝宝的脚趾头;数一数孩子餐盘上的奶酪,边数边用手指;让一个学前儿童数一数他上楼梯的步伐数。孩子稍大一点,父母就可以开始数物品了,边数边指:“这儿有10辆玩具车,1、2、3、4……”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掌握基数的概念,让他们明白,每个东西只能数一次,而且数字在代表物品的时候要用量词表示。
这些活动的开展很简单,任何时候都可以。吃饭、玩耍的时候都可以跟孩子欢乐地数数。同时,别忘了活动中的 3T 原则。
除了数数,对于空间能力的启蒙,也可以运用3T原则。我们依然可以在日常谈话中,寻找合适的机会和孩子开展有关“空间”的交流。
比如孩子洗澡的时候这样聊天:
共情关注
一个喜欢浴缸里里满是泡沫的孩子。
充分交流
“泡沫就像是一床巨大的白色被子。现在,看看你手臂上的泡沫,它们排成了直线的样子。哇,你看,我找到了一个圆圆的泡泡岛,它的四周环水。现在泡泡岛靠近了你的手,但离你的脚趾还很远。你看,它是圆的。你还能在水里找到其他的圆形吗?能找到正方形吗?哈哈,有点儿难了吧,那儿有高山吗?”
轮流谈话
“看看,你满手都是泡沫。这里是不是有很多的泡沫啊?再看看泡沫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啊?对,它们是圆形的。看看泡沫中的肥皂,什么样子?长方形的样子,对吗?你的毛巾是正方形。现在,咱们把肥皂放在毛巾里面。你看看,现在正方形里包含着一个长方形啦。”
怎么样,把3T原则运用到空间启蒙的对话中,是不是真香?
3
3T原则与对孩子的管教
在我们对孩子的日常管教中,用上3T原则,亲子沟通会特别顺畅,还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控制力。
比如,我们批评孩子丢三落四,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难免犯这样的错误。每当这时,我们也可以搬出3T原则,和孩子交流一番:
共情关注
妈妈正准备出门,却发现找不到钥匙了。她用平和的语气跟女儿解释,使她听上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焦躁。
充分交流
“我不敢相信我又把钥匙弄丢了。这已经是这星期的第三次了。我对自己太失望了。今晚我要加班,你能帮妈妈找一下钥匙吗?”
轮流谈话
“你在桌子底下找了吗?嗯,确实有可能在那儿,因为妈妈总是把钥匙放在上层。所以钥匙有可能掉下来了。我想我们还要查看一下柜台的表面吧?”
这其实也是一个言传身教的时刻,用3T原则告诉孩子,我们不仅指出孩子会犯的错误,在我们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也要自省,并且想办法以冷静地态度来弥补自己的错误。
此外,孩子犯了某些错误的时候,比起用指令性的对话,3T原则的对话更有助于孩子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
举个很日常的场景:
共情关注
孩子把碗里的葡萄干撒在了地毯上,并且还不停地在上面来回走动,最后,葡萄干被踩进了地毯的纤维里。对此,爸爸做出了冷静的回应。
充分交流
“不要踩葡萄干啦,它们会把地毯给弄脏的。你的袜子也会变得黏黏的。现在把它们捡起来,扔掉吧。这些葡萄干已经不能吃了,因为它们很脏。走,我们去拿湿布把地毯弄干净。你拿一块,我拿一块,咱们一起动手干!”
轮流谈话
“做得很棒,葡萄干都已经清理干净了。你能把袜子脱下来吗?这样就不会留下黏黏的脚印了。好极了,现在我们去洗手吧,待会儿再给你换双新袜子。”
这样的对话,也有助于我们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总是否定孩子。
在《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中,作者阐述了在和孩子的对话中,总是充满负面的、否定的词语,会给孩子的大脑带来怎样的慢性压力。
如果我们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总是使用一些强制性的词语,比如不要、停下来、不行,孩子大脑的“避风港”就会保持高度警觉,大脑时常处于提防着随时会来的言语攻击的状态。
总是处于战斗或者逃避反应状态的大脑,会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防御未知的状况上面,它还有什么其他的精力用来激发潜能和生长发育呢?
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的育儿书里,都在强调夸赞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彩虹屁也有技巧,基于过程的称赞,最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你画画可真专心,我喜欢你正在用的所有颜色,真美。”就比“我的宝贝真聪明,画的好棒”这样称赞智慧,以及称赞得比较空洞要好很多。
当然,我们也可不能事事都彩虹屁,孩子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令我们无法忍受,或者不合规范,需要引导,不过引导也要讲究方法。
不要否定孩子本身,比如说“你是个差劲的人”、“你怎么那么笨”,而是要去否定行为本身。这样会让他们明白自己只是犯了一个可挽救的错误,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无可救药。
书中作者也指出,当我们否定孩子的某种行为时,不要以单纯的指令性语言来“命令孩子”,最好能跟孩子解释不能这么做的“原因”,让孩子慢慢形成因果思维。
比如看到孩子随意摆弄我们的手机,我们可能会立刻说“放下我的手机,现在!”这就属于命令性的语言。
如果我们能这么说,会更有助于孩子的自控力:“把爸爸的手机放回桌上吧。如果不小心掉了,手机就会摔坏了。那我们就接不到妈妈打来的电话了呦~”
来比较一下这两句话的不同:
“现在,放下玩具!”
“玩完玩具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呀?”
同样都是在让孩子停止玩玩具,但前者简单一些,它就像一个来自上级的指令,必须执行,不能反对;而第二句话则支持了孩子拥有自主权。第二句话对孩子的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是正向的。
利用压力和权威来约束孩子行为,可能会让孩子在短期内顺从,但长期,孩子们的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并不会变得更好。
这么来看,父母的语言真是充满了艺术。怎么和孩子讲话,如何和孩子交流是一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反思的学问。
书中的3T原则的确实用,我们在平日和孩子相处时,也可以试一试。
让我们都来学习和孩子“好好说话”,帮他们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吧~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