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缓流总比急流宽”||高考陪伴周记1/16

“缓流总比急流宽”||高考陪伴周记1/16

育儿

【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今天发给部分家长和老师的信息:
老师、家长、同学,你们好!
高考倒计时100天,进入新的阶段了。去年上北大的学生和家长告诉我,也还有2020年疫情期间每周收到短信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告诉我,高考之前这段时间的聊聊天,还是有一些用处的,至少让心情放松一些,甚至还有一点期待,早上起来元气满满。你们这些善意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欣慰,很幸福,谢谢你们不嫌我唠叨。
我在想,这个事情还是要继续做,江山代有人才出,每一代孩子都向上成长,跟孩子说话,看到孩子的成长,都是真正的幸福。我想,接下来,到高考前,还是尽量每周找时间写一点文字,讲讲北大学生、北大校园、北大老师们的故事,讲讲北大历史上的故事、北大正在发生的故事,讲讲现在同学们和家长们问我的问题,或者就是发些有趣的美好的东西,每周发一篇,做今年的“高考陪伴”。我也知道,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考上北大,但这又如何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朵花儿都有自己的芬芳,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北大相信人的梦想。不要纠结现实能不能支撑梦想,剩下100天,就让梦想来支撑这100天的现实吧!每年此时都有好消息,前两天考研成绩公布,又来了好消息,“胡老师,高中时,***经您推荐参加了北大***夏令营。孩子一直有一个北大梦,这次考研报考了北大***。这次考了**名…… ”看到信息,我就想起一直给高中生写的话:“一路向北,功不唐捐”;又想起以前一位老校长给北大毕业生写的话:“曾经燕园学松柳,何处落脚不成才!”
这个“高考陪伴”系列,不仅有我的文字,还有多位用心的智慧的家长的文字。对于高中家长来说,他们的文字,一定更有针对性,更直击细节。我也欢迎现在陪伴高考的家长用心写文字,投稿来。我一定认真读,合适推送的就分享出来。但是我没钱给你稿费啊,我可以给孩子寄张北大明信片,上面写句话,或者其他什么北大纪念品,做个纪念。如果有高中老师愿意写来分享给孩子们,那更好了,高中老师的经验更丰富,肯定比我写的好。
河水是一寸一寸流向大海的,孩子是一天一天走向成功的。希望泥巴青年的“高考陪伴”,能陪同和见证孩子们的奋斗和成功。祝福孩子们前途似海,心想事成!
欢迎把这个系列推荐给所有盼望上进和成功的孩子、老师和家长!
泥巴青年
2023年2月28日
“缓流总比急流宽”||高考陪伴周记1/16
我数了一下,从今天开始到6月6日,满打满算16周,数字也吉利。那我试着写16篇。如果昨天的倒计时100天算第1篇,那我们就来个“1+16”。这期间,你们想了解什么问题,对什么感兴趣,可以来信告诉我。我尽量努力写点回答,我回答不来的,就问问其他老师和同学们,如果还是答不上来,我就推送出来,让读者大家来一起回答。
第一周,跟大家谈点什么呢?要说高考,那就从考试谈起吧。正好手头有一套多年前看的《中国考试通史》,就能记得的内容,说说考试,且作辛苦学习后的一点休闲。
中国人是考试的祖宗。
为啥需要考试?因为社会分工,特别是因为出现了脑体分工后,就需要考试,选拔人才。最早的选拔是选管理人才,最早见于尧选舜作为接班人的传说。部落酋长们推荐舜,尧决定“吾其试哉”。这个“试”不是现在的考试,是在实践中考察。尧为了试出舜,可是费尽心机的。首先把舜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山林之中,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考察他的才干。更厉害的是,还把自己两个心爱的女儿都嫁给了舜,考察他的责任心,深入了解为人处事。人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尧是舍两个女儿选人才,可谓下了血本。
后来夏商周有了世袭分封,春秋有了士,秦国开始军功封爵,汉代有了察举,直到汉文帝才有了策试贤良方正,也就是皇帝当面问问题,“朕亲览焉”,这就成了考试了,可算作面试。这一考,考出了一个著名的晁错。后来汉武帝又考,又考出了一个大人物,对“天人三策”的董仲舒。也就是这位董仲舒,把“考”和“试”联系在一起,创造了这个“考试”词。他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我听着,也是缓急舒贱之分,跟我们一直说的慢慢来,也有点启发。
后来到隋唐开科举,一直到明清,八股文,大家都了解,不多说了。回到相关的,我想说说北大当时是怎么选人的。
甲午战败后,戊戌变法,留了个唯一可见的成果就是京师大学堂,即是今天的北大的前身。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光绪帝颁布的《定国是诏》。我后来很好奇,就去找这个诏书写了啥。第一次看到诏书的内容,是很震惊的。因为,皇帝直接规定了京师大学堂的招生规则:
“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其入学肄业,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不得敷衍因循,循私援引,致负朝廷谆谆告诫之至意。”——《定国是诏》
看这个钦定的招生规定,心里拔凉拔凉的,“大员子弟”、“八旗世职”,跟我八竿子打不着啊!还是得感谢民主共和,老百姓才逐渐有机会考最高学府。
后来庚子事变之后,京师大学堂复校,张百熙当管学大臣,开始了“壬寅学制”。那时大学堂不仅是最高学府,也是最高教育行政机构,通俗点说,也兼着教育部的职能。
这个壬寅年的章程,对于招生对象,有了规定:
“凡应考学生,须身家清白,体质强实,并无疾病嗜好者……”有意思的是,这个章程对考试分数做了规定:“评定分数以百分为满格,同各科平均计算,每科得六十分者为及格,不及六十分者为不及格”。看来100分制、60分及格,可能是从1903年北大的章程里来的啊,不知道前面还有没有比这更早的。
入学考试的题目,也加入了自然科学的内容,一开始我看也不难,只相当于现在初中数学物理的水平,后来越来越不容易了。
比如,一百年前的北大入学考试,考什么题目?我找出整整100年前,1922年的北大入学考试卷,大家看看。就看看作文题、英语翻译题吧。
语文作文题:“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这个题目应该也不容易啊。
英语翻译,也不简单。更有意思的是英汉互译的题目内容,正好都是关系亲子、教育、考试,倒是跟我这个公众号和这篇文章相关了,开心。
英译汉:
A man must indeed know many things which are useless to a child. 
Must a child learn all that the man must know? 
Teach a child what is useful to him as a child.
这几句怎么翻译呢?
汉译英:
1.考试是一种竞争,就同赛跑一样。
2.赛跑只有一个人能得第一名,其余的人难道就因此都不肯跑了吗?
3. 1500人统考,而大学只录取300人,其余的人难道也就因此都不肯来考了吗?
4.有人说考试是有害的,你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法子来代替考试?
这几道题目的内容,有意思吧,不仅考语言,也考思维,考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几个命题,更是穿越百年,现在还是在探讨。
北大的考题就是这么有意思,穿越百年。思想是穿越时空的,有传承,也有发展。
跟大家的考试相关,来看看汉译英的第三题,说了录取数据,1/5录取,录取率20%,你还来考吗?实际上,这个出题的人,还是想得简单了,当年(1922年)北大的录取率到底是多少呢,能到20%吗?
当年报考北大的有2488人,仅录取163人,录取率只有6.5%!
今天北大的强基计划录取率多少呢?没有公布,估计大体差不多,个位数。但是,报名强基计划的学生,又有一大批通过高考一批次录取了,如果把他们也都算进去,总数作为分子,再以强基计划报名总人数为分母,录取率比历史上这个要高得多的。
北大这个地方极有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她的传承。今天网上又在传一个帖子,说是再也回不去,1980年代的北大是一个神奇的土地。80年代的北大当然是可爱的,但我对这种再也回不去的感慨,总有点怪觉奇怪。为啥要回去?往前发展不好吗?80年代固然可爱,00年代也是可爱啊。有论者会拿很多点来辩,我只是想说他们可以看远一点。60年代70年代的人,有没有感慨再也回不去的20年代30年代呢?不还是有可爱的80年代吗?
大学的传承,穿越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迷雾,会以他的传承和发展来笑话我们的短视。昨天开会,有一位极著名的十分受尊重的校友,对学校领导委婉地提意见,说是担心某些人某些事,会带坏北大,破坏校友心中母校的神圣形象。校领导感谢他,然后说,你放心,北大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带坏的。这个对答很有趣,我不便写具体,现场大家笑得很开心。校友的关心是真切的,校领导的心态很开放,回应也是充满智慧和自信的。大学传承的厚重、文化的滋润,不可名状,又无处不在,且不是可以简单复制,也不能用钱很快堆出来。我们今天从考试说起是传承,如果从教育教学讲,也是传承。
今天下午我去旁听一位老师的课,讲五四时期的人物,李大钊陈独秀他们,讲社会主义的课程,影响了一大批学生。比如有一位,叫赵迺抟(这两个字不好读,音“乃团”)。赵迺抟先生后来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又有一位了不起的学生,昨晚今天全网全民缅怀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
厉以宁和老师赵迺抟教授(1961年 北京大学)
今天,在北大,全校都在缅怀厉老。北大官网满屏的,是他的大照片,光华管理学院官网已经是黑白。今天,我专门到光华管理学院门口去瞻仰——向往北大的高中生们大概都知道著名的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先生就是光华的创始院长。光华门口有一块石碑,铭刻着厉先生的给光华学院题的四个词,拍照片分享给大家:
朋友圈里有无数的数字和照片在缅怀纪念。有同学发来厉先生的一句话,“缓流总比急流宽”,很有深意。在迎接高考的重要的日子里,我也想特别把这句话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缓缓地来,平静地努力,不要急,不要躁,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你们的前程很宽广,我们的国家也是。
推荐阅读:妈妈万字长文:就这样陪娃一步一步考上北大

        每天18:18推送,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蓝湖和灯船上亿空巢青年,还需要陪伴吗?【记忆】建筑可阅读:“永不拓宽”的南昌路,新老交错间涌现别样“海派烟火”那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去世了“缓释蛋白”,让体脂率快速下降5%?逝者厉以宁:缓流总比急流宽方方一开口,就是“更深的悲哀”。。。悲催了!加州小伙伴周末开门傻眼:不是缺水吗?咋直接被"淹"了...今年春运客流总量预计约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莫顿学员斩获剑桥大学offer!双轨教育让您无需担心放弃高考!中英高考皆可参与!扎克伯格与华裔妻子喜迎3胎!20年恩爱无丑闻,考虑急流勇退,辞职养老…陪伴了200多个摇摇欲坠的婚姻,她发现这样的女人才幸福!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东莞“太子辉” 传奇谈谈练习提高自己的信心||高考陪伴记3/16“做好事”与“问前程”||高考陪伴周记6/162022年,年终两个月内发生的谈谈强基计划||高考陪伴8/16多次命中中高考作文题的《读者·中/高考作文辅导》2023年新刊上市!资深语文老师推荐!38岁原南周记者失业半年,应聘道士未果,现送外卖交通运输部:今年春运客流总量预计为20.95亿人次,同比增长99.5%热搜第一的短信,南周记者的卖惨:宁愿稍加鲁钝的悲悯,不要过度识人的精明周末好好吃顿饭,再聊几句话||高考陪伴周记4/16北大李零:笨蛋总比坏蛋强虽然但是,低收入老人总比零收入好扎克伯格与华裔妻子喜迎3胎! 20年恩爱无丑闻 考虑急流勇退 辞职养老…单向历 2023 x 讯飞有声书 | 以耳代目,陪伴有形“认罪认罚从宽”要谨防适用率虚高十三年的陪伴,小年夜的DNA真就给了网络春晚[日签]​ ​​失败的滋味不好受,但总比从未尝试过要好一叶轻舟下急滩,舵非亲掌不知难||高考陪伴周记2/16习总和马斯克新「中国风」香水,缓缓流淌的茶味,诗意脱俗38岁原南周记者失业半年,应聘道士、实习生未果,现送外卖4年半的疗愈之旅:就像一颗星星陪伴另一颗星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