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名作家曾说:“一个男孩比十二个女孩增添的麻烦还多。”
想把一个男孩养育成才,真是千般难万般累。男孩性子野,管松了怕没规矩,但是严厉,又怕太软弱。男孩开窍晚,打击多了怕没自信,不管吧,又怕跟不上。男孩还脾气硬,硬着来伤了亲子关系,软着来,又怕管不了他。事实上,男孩的养育,从来不是放养或圈养,温柔或严厉的单项选择,而是要根据男孩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发展和心理需求,给予到不一样的教育。
男孩成长有4个黄金阶段,父母早一点了解,才能养出自信又优秀的儿子。
这个阶段称为“温柔岁月”,父母的任务是让男孩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让这一阶段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温馨的一站。3岁前是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如果不能解决一对一的情感关系,孩子长大以后会出现两个问题。
一是心理问题
还记得那个留下5000字遗书后,跳海身亡的摄影师鹿道森吗?父母外出打工,他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从小被寄养在不同的亲戚家。他的内心深处始终缺乏安全感,这种被抛弃的感觉,让他在面对校园霸凌,面对父母的严厉管控时,既无力又无助。这些都让他认为自己是不被爱的,不被接纳的,没有未来的。最终,他抑郁成疾,走上了自毁之路。孩子受到了各种各样的伤害,却无法得到一丝慰藉和爱护,乃至于伤害来自于父母本身。在男孩幼年时,给他爱的滋养,其实就是给他归属感和安全感。归属感:就是看见和接纳孩子情绪和感受,让他有“我很重要”的自我认同感。安全感:就是让孩子有“不管发生什么,父母都在我身后”的底气和信心。拥有这两样礼物,他便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去对抗今后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二是叛逆难管
广州增城某市场内,12岁男孩被父母罚跪,并且头顶举着大砖头。市场上人来人往,不少人劝阻,但父母也表示男孩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跟父母感情淡,根本就不愿听父母的话,父母无奈只能下狠手。
亲子关系,是教育的根本。李玫瑾教授也说,3岁前积累资本,以后教育孩子,他就会听从你。幼年时,男孩们最早需要学到的应该是亲密、信任、温暖、快乐和友善。把男孩带在身边,给足心理营养,才能帮助他更平稳地度过冲动的青春期,也让他们更愿意听从父母的话。
一岁半萌娃吃完饭把菜扔地上,爸妈面对孩子哭闹不为所动,花十多分钟教育孩子捡起菜叶。宝宝最后好好地把菜捡起来,还擦了地板。 想要培养一个有教养,懂规矩的男孩,父母一定要抓住3-6岁这个阶段,严格管教男孩,让男孩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因为在教育学领域,3-6岁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性格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公共场合讲话要注意音量,切勿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要有礼貌,遇人问候,受人帮助要感谢,造成麻烦要道歉。● 遵守社会秩序,不破坏公物,不随意插队,不乱扔垃圾。调皮捣蛋是男孩的天性,但有一个引导孩子理解和遵守规则的父母,是男孩的福气。 我们都知道,男孩比女孩大脑发育“慢半拍”,小学时期,男孩在学习上会比女孩遇到更多困难,更会感到无助。这个阶段,父母不能打击,也不能静待花开,而是要看到男孩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闪光点,给他自信,给他动力。居里夫人说过:“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由家长对孩子从小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学会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 小学阶段的男孩,就像自然界的毛竹,也许生长得很慢很慢,但父母只要给他鼓励、赞赏、肯定,满足他们茁壮成长的必要养分。他们就会在不久的未来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父母的骄傲。 男孩进入了青春期,之前的教育方法,统统不管用了。尽管之前有多听话懂事,现在一言不合就顶撞父母,大吼大叫,甚至离家出走。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男孩,心理跟不上身体的发展变化,他们的内心非常的矛盾冲突,他们会有非常明显的叛逆表现,变得焦躁冲动,喜怒无常。作为家长要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陪伴青春期的男孩,最考验的是父母的耐性。不能强压,只能示弱;不能着急,只能守候;不能较劲,只能“以退为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陪伴他走过危险的青春期,最终成长成人。 男孩是未来家庭的支柱,要承担许多责任和义务。男子汉的意识能够让男孩为家庭承担起责任,学会为家庭付出,对家人尽保护、照顾的义务。男子汉在外拼搏也总是有担当、有作为的。 想要养出一个出色的男孩,我们需要从很早开始就努力。在他年幼时,给他温暖,给他安全感,给他成长的心理营养。在他任性时,给他“扎针”,教他规矩,培养他的性格、习惯和三观。在他受挫时,给他信任,给他鼓励,给他信心,帮助他爬起来,继续奔跑。在他叛逆时,学会包容、示弱和退出,给他翅膀,引导他自由飞翔。男孩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在男孩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他不同的爱和教育,是为人父母的智慧和远见。 愿所有男孩都能在父母的引领下,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活出精彩人生!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