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封后离婚预约爆满,夫妻们早就厌烦“抬头不见低头见”了?
最近不少网友感叹:6月在上海离婚的难度,不亚于4月抢菜的难度,5月走出小区的难度。
离谱啊!离个婚预约到7月初
这几天,上海离婚预约爆满冲上了热搜。
随着6月上海分阶段有序恢复婚姻登记服务,部分区域出现了预约爆满的情况,其中徐汇等区离婚登记预约名额比较紧张,开放的一月内预约号基本抢完。
后来老育查了查官方的新闻报道,原来不是上海所有区域都是这样。像普陀、长宁等区还有不少预约名额。可能浦东新区最近气压不太稳吧……
老育的一个上海朋友此时理性地给我分析: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前几个月想要离婚的夫妻扎堆来预约了?
果不其然啊,原来上海从3月7日起就开始停止婚姻登记服务了,这期间积压下很多离婚需求,于是现在的离婚预约就爆满了……
原来不是离婚的人数变多了,只是3-5月办理离婚手续的人在6月扎堆了。
但是在网上,大家的看法似乎不是这样的。
他们认为,封控的这段日子,打破了爱情中“距离产生美”的原则。
“天天大眼瞪小眼,美没了。”
距离产生美,古人原来也这么想
既然大家都在说“距离产生美”,那么究竟距离到底能不能产生美?
老育探究了一下,发现这条至理名言古来有之。
在中世纪欧洲,贵族夫妻一直流行分房睡,分房睡其实也是一种炫耀,至少证明了贵族的房子很多。(老育:真是个炫富的好法子)
由于贵族的男人忙着管理自己的领土,并且旧世纪西方情人文化流行,夫妻之间一般都有各自的情人。
所以那时候,最好的夫妻关系不是如胶如漆,而是不要烦我,女人就要去做自己的事情。
18世纪末英国就有一句格言:
良好的夫妻在于足够的自由空间和每个月的500镑。
同样的,中国古代也是如此,老育记得在TVB经典古装剧《公主嫁到》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公主和驸马平时是分开住的,想在一起的时候,必须“记档”,总之不是想见就能见的关系。
这虽然是电视剧,但是在我国的明清时期确实也有着公主与驸马要分房而睡,甚至分开住的惯例。
当然啦,古代出现这种夫妻分住的情况,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夫妻间存在着对距离的需求。
现代夫妻,为保持距离玩出了花
到了现代,在更加自由和有更多生活方式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也有不少夫妻习惯于“距离产生美”的相处方式。
在西方,这种婚姻状态被称为LAT伴侣(living apart together couple)。
除了西方的这种伴侣模式之外,家具们也在为想要距离的夫妻带来了更多可能。
神奇的双人床,满足分床睡需求
瞧见没,这种双人床,连龙骨都是分成两半的,夫妻睡觉互不打扰,真是高招啊……
那么,咱们再看回上海疫情封控时期的夫妻,整日的朝夕相对消磨了伴侣之间的神秘感、新鲜感,再加上生活的压力、相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居家隔离的负面情绪等等,伴侣“美好形象”崩塌的可能性变大,这让原本的还算美满的婚姻变得沉重无比。一解封,也就“是时候考虑离婚了。”
所以这么看来,距离真的会产生美啊。
夫妻“贴贴”也能浓情蜜意呀
不过老育在思考,长时间的分居分床状态,就真的能让夫妻关系更融洽吗?
俗话说,“床头吵架,床尾和”。亲密接触也是调节夫妻关系重要的方法,两人不会因过远的空间距离产生心理排斥,哪怕再有争执,也有沟通的机会,因而逐渐化解矛盾。
对于打算离婚的夫妻来说,居家隔离两个月,“朝朝暮暮都在一起”就相当于延展了“冷静期”的时长,无形中增设了一些缓和局面的优势,让一些比较懒、怕麻烦的夫妻一拖再拖,也许拖着拖着就和好了。
长时间的亲密相处带来了沟通的机会,让情感有了升温的可能,这时候,近距离带来了美好体验。
而那些价值观不同、生活习惯大相径庭、教育理念也不一致、经常吵架的夫妻,经历了疫情也不一定就想离婚,因为他们依然活在“可接受阈值范围内”。和伴侣距离的远近,对他们关系质量的影响并不大。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说了这么多,老育觉得,无论如何,疫情带来的封闭生活不是决定婚姻走向的关键因素,和伴侣的距离远近与婚姻关系质量也因人而异。
有的人对个人空间的需求比较高,即使是和最亲密的人,也希望保持着一点距离;
也有的人喜欢每时每刻都和喜欢的人“贴贴”,恨不得一天24小时腻在一起。
但最重要的是,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的需求都被满足,才是维持婚姻的长久之道,这就需要双方的沟通、理解和包容。
在你的婚姻中,你觉得距离能够产生美吗?
欢迎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