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庆祝“狂热”中的上海解封。其他2022-06-03 10:06 文| Chris6月1日零点,上海恢复到以前的车水马龙。高架堵车,零点冲出小区,空气中弥漫着狂热的喜悦,网上铺天盖地的报道,想必大家早已经听说,上海居民比过节还高兴,有放烟花庆祝的,有连夜报复性消费的,咖啡店、理发店到处都在排队,昨晚摩托车炸了一宿的街,马路上唱歌跳舞,热闹的程度堪比过年,狂热到不行,线下人们尽情狂欢,线上人们各怀盼望,“上海回来了”直接空降微博热搜第一。 他们有盼着股票猛涨的,有等着快递通了收货的,6月1日,波澜壮阔的大上海保卫战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总而言之就是,上海“那个”了。我不知道这种状态叫什么,它不能算解封,因为根据疫情防控发布会的说法,上海从来没封过。 既然没封过城,也就不存在解封。不存在解封,怎么我们还被封了两个月呢?错啦,是居委会限制出入嘛。居委会是居民自治嘛,所以是你们自己把自己关起来的嘛。所以上海“那个”了,我们也可以出门了。上海,就像个渣男一样,我只能唱:“你‘上海’了我,还一笑而过。” 两个月,被迫憋出“狂热”回顾这两个月,恍如隔世。在封禁中,“狂热”没有丝毫衰减。不同于冲出小区的欣喜,这时的狂热,更多是被逼无奈的苦涩。本人作为上海疫情的亲历者,耳闻目睹了上海疫情的全过程,哭过笑过痛过累过,两个月以来深深体会到了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的滋味。两个月,大体可以分为这几个片段:3月末 慌乱在市场里,人潮拥挤,我不寻找你。我寻找货架上的一切。每个人都是步伐匆匆,神色紧张,拿了就走,不想稍作停留。货架渐空,人们在收款处推搡着,叫嚷着。地上布满污秽,空气中夹杂着汗味。4月初 疯狂一开始:担心囤了这么多食物,会不会吃不完。几天以后:也许应该多去市场囤几次菜的。面对渐渐空起来的冰箱,开始有些焦虑。吐槽,疯狂吐槽,各种离谱新闻,各种震惊场面。抢菜,疯狂抢菜,美团叮咚盒马,各种平台,连平时听都没听说过小平台也被从古墓里挖了出来。点屏幕,我疯狂地点屏幕。刷新,我疯狂地刷新。4月中 饥饿核酸充足,抗原充足,只是不可食用。肚腹唱着饥饿的旋律。有消息传来,包括:不知去向的大礼包,瞬移到别处的物资。苍白无力的解释,牵强的道歉。一个又一个作废的解封日期,人间蒸发一般的居委会。有声音传来,包括:清晨大喇叭的召唤,去核酸,或是去领物资。尖叫声,咒骂声,争吵声,声声入耳。被迫听吵架、看吵架、参与吵架,容貌渐渐萎缩,气质渐渐疯狂。5月初 疲倦新闻对上海的关注渐渐减少,毫无疑问,所有人都累了。经历者厌倦了发泄,关注者厌倦了共情。人们似乎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话了。在上海的人们依旧机械地服从着安排,每天核酸,每天团购。仿佛一切都很寂静,但却寂静得诡异。从未在城市里听到这么多种不同的鸟叫声,从未在城市闻到如此恶臭的腐败味道。社交媒体上,显示IP地址这一政策第一次显露了它的作用:让上海内外的人互相嘲讽谩骂。封禁下的狂热,折腾得人身心俱疲。这两个月,没有兵,也没有马,我们却过出了兵荒马乱的感觉。这两个月,有人思考生命,得出结论:没有正常的人,只有正常的环境。 这两个月,有人因祸得福,开启了新的热爱,被封2个月,上海一名男子竟在小区绿化带里,找出了84种草药、43种野菜…… 有人勤奋耕耘、默默付出,支援上海的人员,是当初武汉的两倍,近8万医务人员投入上海,悄悄地来、又悄悄地离开了……有人不顾自己,挺身而出,记得那时只有少数拿到保供人员名额的人才能走出小区,一位外卖小哥在拿到名额以后,一面上班,一面在下班以后载人去虹桥火车站,他白天要工作十二小时,晚上往返多次接送离开上海的旅客,而一切都分文不取,完全免费。有时候,使命突然临到,那些不在于身份地位,只为能帮助更多的人,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的人,可谓生活的勇士。经历过这次苦难,在上海的勇士们,值得为自己鼓掌。 这事儿,有那么好“笑”吗?但,在一片庆祝声中,还是有很多人开心不起来。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小区和单位以所谓“提级管理”的名义在搞出入证。 自由出入这件事,好像没有做到全城同步。和出入证同等被人关注的还有核酸证明,核酸常态化,进入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都需要72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核酸价格也有一定的下降。单人单管16元,混检3.5元。常态化意味着以后每月都要多支出一笔钱。核酸常态,为的是保障复工复产。可你还记得公司在哪里吗?网传一张图,说出了俺们的心声。 猝不及防的复工,还是没做好心理准备。 通勤路上感染了怎么办,另外,复工以后被封在单位也让人担忧。学生们复课了,似乎也开心不起来。 开心不起来的理由不止上班上学,有许多冷静而清醒的人没有被热火朝天的氛围感染,他们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两个月的苦难。有人化身存在主义哲人,立足此刻,思考“庆祝”的意义,有网友说:“我不知道有什么可喜的,好像过去荒谬的日子真的有什么意义,好像苦难是有意义的,好像现在迎面而来的胜利是有意义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一种氛围所感染,被环境所塑造。人们出门,我们也出门。人们欢笑,我们也欢笑。身处其中,有时难以区分什么是环境给我们的情绪,什么是我们本身的情绪。一片欢笑声中,“狂热”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当初不知道为什么被封,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出门,大家出门也不知道去哪,就是为了出来而出来……我们时常忘记这件事本身是否值得,头脑一热、喜不自胜,就失去了理性。不只是在可以自由活动这一件事上,在每一件事上都能见到这种“狂热”的影子。对于这一现象,有一个术语叫“群体性狂热”,经常被用来描述在同一困境下的人,在困境下每个人都会被同一种情绪所感染,从而做出非理性的行动。《sheng经》里记载了一批狂热分子,他们被叫做 “奋锐党”。在当时,他们对内对外,都狂热十足,对内他们屠杀持反对意见的同胞,对外他们狂热地攻击罗马人,他们自以为义,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被上D所喜悦。可是,他们狂热之下的行动都是一厢情愿,所导致的是耶路撒冷的破坏、圣殿被毁……今天,“狂热”依然在破坏着我们的圣殿,让我们身不由己。一方面,上海封禁时的那种“狂热”,可以从北京管控的一件小事看出其不可思议,有人拿着“24小时内核酸”,保安都说必须要“48小时内核酸”否则不让进,而在上海封控的几个月里,这种事发生了不说千起,也有百起,那种规则下人的死板和机械,指挥棒前人人都成了无意识的木偶,另一方面,上海解封时的那种“狂热”,人们忘了那些死去的护士、老人,那些血毒、癌症、白血病、糖尿病患者,对他们来说,上海解封了,他们却永远地被“封”在了上海的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我无法想象,这种“狂热”究竟带来了什么,想起《十三邀》里钟叔河老先生说的:“有很多是一些笑话,笑话搞过头,笑剧就变成了悲剧。”再看上海解封,你笑得出来吗?反正我是笑不出来,这种无意识的“狂热”,必须要被有意识的修正。时代任重道远,这份责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摆脱“狂热”,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盲目从众。无论上海还是伤害,都不能一笑而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