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举重若轻的新绘本
👀
多年前, 我看过一部意大利电影《邮差》。故事情节早已忘得七七八八,只有一个情节例外:害羞木讷的的邮差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却不知如何表白。他去请教自己的忘年交朋友,大诗人告诉他要给他爱的女人写诗。但是怎么写诗呢?邮差依旧迷惘。
用隐喻, “It’s all about metaphor”,诗人说。从那之后,隐喻这个词便在我的脑中与诗歌和浪漫关联了起来。
为了验证记忆,我在豆瓣搜到这电影,发现自己的确在2008年标注了看过。原来大诗人是巴勃罗·聂鲁达,二战期间他因为政治问题被迫离开智利,几经辗转之后流落在意大利圣安东尼岛,电影就是关于他和当地邮差马里奥之间友情的故事。
诗人聂鲁达和邮差马里奥
简单来说,隐喻是说一件事情的时候用另一件事情来类比。相较于直白说出“像是”、“好比”的明喻,隐喻显得更机智、婉转、有张力。在古希腊语中,metapherō意味着 “跨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正是隐喻的作用——我们通过隐喻跨越主体和载体,而将他们联结的是两者之间隐含的某种奇妙共性。这一切都存在于人类的想象、沉思,和不可预料的灵机一动之中。
正如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哲学家马克·约翰逊所主张的,隐喻是人类感知和理解绝大部分事物的主要途径,生活中的隐喻无所不在。生活在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思考和行动也很大程度依据充满隐喻的文化体系。隐喻,根据他俩共同写作的语言学经典著作的书名所说,是我们赖以生存之物。
有趣的是,近来月让我深刻感受到“隐喻”的力量的,不是电影、诗歌,或者理论书籍,而是新出的四本图画书。他们无一例外用隐喻奠定了整个故事,而图画书大比重依赖图画叙事的特性又极大地成就了从抽象到具体,从复杂到清晰,从逻辑到感官,从分散到凝练的跨越。
是哪四本书这么精彩呢?
01 The Boy Who Tried to Shrink His Name
Author: Sandhya Parappukkaran
Illustrator: Michelle Pereira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姓名对于我的意义仅在于好不好听。直到最近几年我才越来越意识到和姓名密切关联的文化身份意义。因为大学在外院,所以每个人都被要求取一个英文名。因为我大大咧咧很爱笑,于是同学建议我就叫Sunny好了。听着不赖,那就这样吧,省了件事儿我挺开心。
到了美国以后,我发现Xiaole极难被准确发音,于是 “我叫Xiaole, 但是你也可以叫我Sunny,为了你的方便。” 我每次都这样介绍自己。尽管我逐渐发现Sunny在这里给人一种中西部农业地区开拖拉机小伙儿的感觉,也懒得去改了。
妈妈告诉男孩,他的名字源于高大的椰子树
这种对自己真正姓名的坚持,也是一种对自己身份的拥抱。生活在澳洲的印度裔作者Sandhya Parappukkaran懂得这样的感受。因为她的这本The Boy Who Tried to Shrink His Name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光看创作者的名字,你也能领会为什么她会写一本关于长名字的书。
男孩Zimdalamashkermishkada的姓名来源自美丽高大的椰子树。但对移居到英文国家,转到新学校的他而言,超长的名字像把自己绊倒的长鞋带、需要被烘干机最高温缩小的羊毛线团,让他在校车中感觉像只充气膨胀的胖河豚无所遁形,于是他将自己的名字折叠再折叠,告诉新朋友就叫他”Zim”。
Zim感觉自己是校车里膨胀的河豚,无所遁形
友善的Elly招呼他一起玩滑板,也上他家做客。妈妈看出了自己孩子的窘迫,鼓励他给别人一些时间练习念他的名字。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滑板技巧逐步长进,Elly也越来越能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随着友谊的加深,给别人更多时间和机会去认识真正的自己,男孩也日益自信和坦荡地面对自己的身份。直到有一天,Elly叫出了他的全名,美丽的橘色大鸟展开双翅,盎然腾空。
Elly终于叫出了Zim的全名
其实为了他人的方便,为了让自己显得普通,不那么像一个外来者,每一个移民都多多少少在压缩自我。改叫一个让他人易于称呼的姓名只是表现之一。而这个毫不说教的故事,用隐喻将姓名与自我的身份认同联系起来,以微妙的方式鼓励小读者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尊重我们生活中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这本书的插图风格复古,与文字巧妙交织,以有限的色调, 比如橙色、绿色和白色凸显了印度的传统文化和隐喻的连续性,也不难怪插画师凭借这本书获得了2022年澳大利亚童书奖新人插画师奖。
02 My Strange Shrinking Parents
Author: Zeno Sworder
Publisher: Thomas & Hudson
无独有偶,本月的第二本书也是关于移民这个话题,并且作者同样来自澳洲。
带着单薄的行囊和空空的口袋,我的父母来到异国挣扎求生。他们拼尽全力,想要给我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生活。在我三岁生日时,父母和蛋糕店老板恳求以自己拥有的东西换取蛋糕;老板的手指比划着,索要两英寸的身高。从此以后,父母不断交出自己的身高以交换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资源,越变越小。
当被同学的话语刺痛,我将一切怪罪到父母身上,回到家央求他们停止缩小,求他们变成像其他父母一样。妈妈拥紧我,用颤抖的声音告诉我“那些孩子认为我们是不同的, 但我们不是,我们的心一样大,我们的爱也一样好。”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父母已经缩小到茶壶般大小,被他们的爱滋养长大的我也建起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可爱的孩子。当袖珍又苍老的父母在花园相依望着夕阳,我也轻轻地哼唱起了小时候妈妈给我唱的歌谣:
Can I tell you a secret
That every heart knows
Love is a circle
Round and round it goes
And my love for you grows
Beneath this proud skin
Though our lives may be humble
We are giants within
Shrink意为压缩,收起,瑟缩,这是一种几乎每个移民/外来者都有切身体会的体验,也是关于移民主题的绘本中常见的叙事框架。有类似经历的《西洋菜》的作者, 2022年获得凯迪克大奖的Andrea Wang 就在纽约时报上给以上这两本书写了感人至深的书评。我们不约而同地因为这本书想到了陈志勇的《低岸》。
我把这本书介绍给了好几个华人朋友,没人可以无动于衷地读完它。哪怕我们不是100多年前漂洋过海前来新大陆的金山挖矿修铁路的苦力;哪怕我们不是80年前逃难来到这个陌生的土地上没日没夜做中餐、洗衣服的廉价劳动力;哪怕我们不是40多年前兜里揣着几十美元到达他乡边求学边打黑工攒下自己和家里人生活费的穷学生,书里流淌的移民家庭的百般滋味也让我们泪眼婆娑。
但是话说回来,为了自己的“软肋”而卑微,谨小慎微地收起自己的骄傲、尊严和主张,这些又岂是仅发生在移居父母身上的呢?Sworder在扉页写道:“献给我的移民父母,以及所有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自由地走得更远而选择艰辛生活的父母。” 每一个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的我们,都会心有戚戚吧。
可贵的是,Sworder没有将故事局限在诉说移民父母的心酸,也没有单单歌颂苦难。相反,他展现了复杂性。尽管在异国他乡卑微地生活,父母给他的爱却充裕饱满。父母的缩小让他们在跑步时更加势均力敌,让小床更容得下全家人,让他们能够互换衣服穿,甚至让一家人在狭小的厨房里一起跳舞。相依为命、患难与共通向的,常常是更深厚的爱吧。
03 Who Owns the Clouds
Author: Mario Brassard
Illustrator: GÉRARD DUBOIS
Publisher: Penguin Random House
这本在2022年获得了加拿大总督奖和博洛尼亚大奖的书是作者Mario Brassard的第一本图画书。故事由一张女孩的照片开始。那是一张在战争爆发、仓皇逃难前几个小时父亲拍下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孩阴郁又陌生,“我的名字叫米拉,拍照时我九岁,照片中的我身后的阴影超乎寻常地长。”
这么多年,她一遍又一遍做着同样的梦。在梦里,她和家人站在看不到头的队伍里,缓慢地移动。他们移动得太慢,以至于乌鸦都把她当成了雕像。队伍里的人们迷惘、绝望,完全不知道命运会怎样。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残酷又魔幻,分不清是真实还是想象。在经历了一切后,米拉发誓再也不睡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试图给云分类,白色的和所有其他的。问题是,所有的云都是黑的、灰的、深灰的。"云层越来越近,漂浮在我们的头顶上,似乎不知从何而来......它们来自我朋友们燃烧的房屋吗?"
故事快到结尾的时候,34岁的米拉穿着优雅,生活在体面的公寓里,生活已经不再需要避难所,但只有她自己知道与其他人的不同——“任何时候,只要在商店的柜台后排队,我就会双手发抖,哪怕明知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这时她会望向天上的云;没有一天当她抬头看见云的时候,心里不会思索这片云是属于谁的。如果是白色那还好,但那些乌云,是属于哪片战火撕裂的土地呢?云朵在故事中象征充满硝烟的痛苦回忆。尽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远离了战火,米拉依然被战火中求生的记忆笼罩,就像那些永远压在她头上的乌云一般难以摆脱。
这本作为虚构作品的回忆录穿梭在梦境和回忆、阴森和荒诞、群体和个体命运之间,刻画了一个女孩痛苦的战争记忆、持久的创伤和偶尔浮现的希望。老照片似的黑白插图复古又沉重,偶尔点缀其中的蓝天与红点则串起了贯穿时空的视觉线索。
04 Beneath
Author: Cori Doerrfeld
Publisher: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有些作者仅凭一本书,就可以在一个孩子的童年里留下永远的印记。回想起来, Cori Doerrfeld的The Rabbit Listen应该是在在喜欢得最持久、也给了他最多安慰的一本书。
所以尽管Beneath封面的画风并没有吸引到我,但Cori Doerrfeld的名字还是让我果断从书架上取下了这本书,边看边庆幸没有因为封面的可爱风而错过它。我甚至对Cori敢于用绘本来挑战这样复杂的主题而心生敬佩。
心情糟糕的Finn把自己藏在了被子下面,他拒绝试图靠近自己的爷爷,因为认定爷爷不会明白自己的心思。但爷爷说服了Finn出门去散步,尽管孙子头顶着被子,老大不情愿。
祖孙两走过海边,在树林中漫步。爷爷从蜿蜒往下的树根、渔船下热闹的海洋生物、被腐质覆盖的土地下面正在滋滋生长的新苗、动物表皮之下的骨骼,传递给Finn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对事物轻易下判断,因为你也许并不知道表面之下曾经和正在发生什么。
“那么人呢?” Finn问道。
“每个人都不像你看到的那么简单。外表之下是经历;行动之下都有缘由;差异之下是共通的东西。而一个看上去好像不会理解你的人,可能心里也和你有着同样的感受。”
和The Rabbit Listens一样,Cori又创作了一本以温柔家常的故事讲述丰富内涵的图画书。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只是一切的表面。自然中的万物和每一个人类都在表面之下,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故事、文化体验和思想情感。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样的认识建立在人生阅历和成熟自省之上,年幼的孩子并不能理解,但Cori勇敢地做了尝试。而隐喻在这里帮了大忙。
她借助beneath这个表达方位的关键词串起了整个故事,将也许需要丰富人生经验和复杂论述才能说清的主题,通过“表面之下”这个视觉意象具体地呈现出来。而从日常生活中的动植物、自然景观过渡到对人的理解,又让一个抽象的观点,在各种孩子可以理解的具体面向上得以体现。怪不得喜欢动物的在在很喜欢这本书。
实际上,隐喻在童书中的应用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比喻,无论是隐喻还是明喻,是我们向客观世界经验有限的孩子解释生活、介绍世界的主要工具之一。从桑达克的《野兽国》、苏斯博士的The Lorax,到谢尔·希尔弗斯坦《失落的一角》, 一个个充满隐喻和象征的故事像桥梁一般连接起日常和深邃、现象和意义,也消弭了童年和成年的边界,让我们和孩子都在童书中被看见,也遇见。
撰文:小乐
编辑:文思滢
编辑助理:张雅淇
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