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048字,阅读约需5分钟]
说来也巧,教员的“字”就是“润之”。其实在“族谱”中,教员并不叫“润之”,看之前编修的族谱可以得知。
泽东,字泳芝,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年十一月十九日)辰时生。(1911年《(湘潭)中湘韶山毛氏三修族谱》卷十三)。贻昌子三,长泽东,闳中肆外,国而忘家,字泳芝,行三,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日辰时生。(1941年《(湘潭)韶山毛氏四修族谱》卷十五)
族谱里,教员的字应该是“泳芝”,还有一些版本记载的则是“咏芝”。
然而,对于这两个字,教员本人都很少用,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也只是偶尔使用过。他更喜欢的字是“润芝”或“润之”,尤其到了后来“润之”更是成了他最常用的一个字。
如果,教员知道“润”这个字,这些年有了新的含义,想来是会有些哭笑不得的。
“润”一开始移民或留学机构打广告时用的谐音梗,表示移民国外,后来因为成了一个梗,在年轻人中大肆传播。
“我已经和家人们考虑怎么能润出去。”
“再不润就晚啦!”
“润出去后才发现国外的空气是如此香甜!”
网上社区里甚至还衍生出了“润学”,主要是为想离开国家的群体解答:“为什么润?润去哪里?怎么润?”这三大问题。以及润人,就是跑到国外的人。
其实一直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聊的,圆方自己就是在国外读书很多年回来的,一直以来也并不觉得这是个什么问题。不过前两天和朋友聊到这个问题,听到大家感觉有些恐慌和担心,觉得还是有必要唠唠。大家恐慌和担心的并不是要不要润,怎么润。
而是如果很多有能力的,有意愿的人都“润”出去了,那国家怎么办呢?
怎么说呢,这种担心肯定是希望国家越来越好的,但是多少是有一些过度担心了。
今天“润”与“不润”能成为一种讨论,本身就意味着这个事情是利弊参半的,也就是说对于很多人来说,“润”的成本很有可能是大于收益的。
而这个事情,30年前是不用纠结的。30年前,只要你说你有“润”的能力,哪怕只是出国读个书,都会得到所有人,记住是所有人艳羡的目标。不是之前高晓松就讲过一个段子嘛,他说:
当年你要能出国留学,你知道是什么待遇吗?就是你拿着签证跟录取通知书,随便走进北京任何一家著名的大学,当场对着校花说:‘你愿不愿意跟我去美国陪读。’校花家都不回直接就跟你走!
虽然这个段子多少有点夸张的成分,但是反应了一个事实,也就是“润”与“不润”,在30年前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但凡有点能力,有点资源,一定会润。
那个时候,内地省份的处长辞职去美国开卡车,大学教授去中餐馆刷盘子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公务考察团,需要派人盯住大家,就害怕大家滞留不归。
从而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悲喜剧,电影《北京人在纽约》,《大撒把》,《不见不散》讲的都是这样的故事。
从1978年开始,我们国家开始公派留学,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78-2005年期间,我国公费留学生97万人左右,选择毕业回国发展的只有23万人。
所以,30年前,中国都不需要讨论润不润,但是这不润了30多年接近40年,中国发展也还是越来越好呀,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生越来越多的。
中国并没有垮下去,而当时许多有能力有资源但选择出去的,不能说100%吧,96%其实都并没有那些留在国内能力资源稍逊于他们的同学、同事发展的好。
所以,其实“润”与“不润”归根结底,是你是否觉得这个国家有希望,你在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是不是能够超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以及这个国家值得自己用“青春”,用“时间”,用“生命”去投资。
刚才说的是30年前人们的选择,我们看看100年前“润之”的选择吧!1919年至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其中,由新民学会组织的湖南籍青年成为赴法大军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教员作为新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对勤工俭学运动投入了巨大精力,应该说他是最有资源,也最适合“润”的人了。不过,对于中国国情的了解,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已经让他下定了决心。
教员给周世钊的信更是清晰地谈到了对留学的思考:“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邵西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因此我想暂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的纲要。”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教员来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