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比天大,70年人艺精神的见证者们
环境灯暗下,舞台中的人物一个个穿越时光跃然舞台之上,他们信奉“戏比天大”,他们把经典代代相传。这个6月,《时尚先生Esquire》用今年的话剧特辑致敬拥有70年历史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我们走入首都剧场的后台,听几代人为我们讲述属于他们的经典与传承。
在这里工作的大多数演员与我们提到人艺,都会提到一个字,就是“家”,与在剧组前呼后拥忙忙碌碌的生活不同。无论你是多大的腕儿,无论你有多红,无论你年龄几何,来到这栋楼里上班时,多数人会选择一个人来,没有经纪人和助理跟着,不化妆,他们只有一个统一的身份,就是演员。
守初心难。几代人把这里的经典戏剧一直这样传承下去,传统话剧一演就是70年。在这里,他们永远年轻,话剧永远年轻。
顾名思义,自1952年成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就已经明确地定义了人艺中“人”这个字的首要含义:为人民服务,为观众服务。70年来,北京人艺兢兢业业地践行着这一使命,推出了三百多部高质量的话剧作品,其中不仅有《雷雨》《茶馆》这样的经典作品,也有着《香山之夜》这样红色革命题材的舞台艺术创新之作。尽管剧场规模并不算大,每场最多不到1000人,但人艺的观众俱乐部“人艺之友”,却汇集了10万多忠实粉丝,足可以看出人艺的影响。
但是,除此之外,人艺这个名字里的“人”,还有多少其他的含义?
在人艺,你会听到一些旧时梨园行的术语,比如“钻锅”“回戏”“吃螺丝”“入槽”,这些都是剧院组建时老一代艺人留下来的。但人艺的传承远不止这些活灵活现的词语的沿用,而是以推出优质作品、确保人艺作品高品位为目的的各种经验和技巧。几乎每个部门的人都会说,人艺的一大传统是琢磨。道具组的工作人员会琢磨怎么让一个道具更轻、更结实、更逼真,演员则会琢磨如何把一个角色演好,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同事,或者写入每部剧的舞台艺术丛书中。这些集合了导演、演员的感悟和收获的书,让70年的历史就成了触手可及的珍稀财富。
传承也有不同的形式。比如人艺一级效果设计郑晨加入人艺时,老一代效果师傅已经离世,很多演绎效果的手法背后的思考也无法恢复。但他理解人艺一直坚持的琢磨、研究的精神,于是去对有限的线索进行学习、研究、琢磨、求证,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断代的传承,并进行符合新时代表演、欣赏的创新。再比如冯远征,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著名演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正在把自己从德国学来的格洛托夫斯基表演理论同人艺的传统进行结合,创造出在未来更有生命力的属于人艺的风格。“回国后,我从来没有一次用真正的格洛托夫斯基的方法去教学,我用的都是人艺的、我的、格洛托夫斯基的方法的简化版。”这种传承,是嫁接,是融合,但目的都是为了让人艺的历史走得更长,更辉煌。
作为1985级学员班的学员之一,冯远征还在几年前推动重启了这一极具人艺特色的学员班计划。他曾经说,通过学员班招收已经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学员的原因之一是让错过的人找回表演的机会,而事实上,这也同样适用于曾经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许多进步或者进化机会的人艺。他相信,通过三期学员班的建设,人艺在他退休时应该已经储备了40~45位具有实力的年轻演员。这样,“北京人艺后二十年的班子就搭好了”。
在人艺一层和三层排练厅的墙上,贴着四个大字——“戏比天大”。这个口号不仅是在墙上,更是在每个人艺人的心里和他们的行动上。在人艺,还有一个“一棵菜”精神,也就是说,每个人,无论职位高低,影响力多大,台上台下都是人艺这棵“菜”的一部分。人和戏之间,戏永远大于人;人和人之间,永远都是平等。就像一棵菜里的菜心菜帮菜叶一样平等。小的例子无处不在,比如在茶馆的幕间,你可以看到演职员一起换景搬道具,在演出的时候,你还会看到其他没有演出的演员在帮忙制造声效。大的故事你同样可以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听得几个感人的,比如某位演员演出结束后得知自己的母亲去世了,无比伤心。但第二天他依然出现在了后台。当人们劝他休息时,他的回复却是,这场戏我必须演,我不来就等于对观众不负责任。
这样的故事在后面的文章里有太多的描述,我们就不在这里单独展开了。
总体来说,人艺的演员出名都晚,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理论在这里会觉得举步维艰。在人艺,每位名气十足的演员都会给你讲自己当年在台上跑龙套的经历。但每个人也都会告诉你,那段时间是多么重要多么值得珍惜。台上的时间并没有浪费,观察老一代优秀艺术家的表演,耳濡目染地从他们身上学艺学德,最终都会转化为表演的技巧。
延伸出去说,这就是人艺人的一种踏实打磨角色的精神。在阐释角色上,没有大小之分,同样需要琢磨和研究。杨立新在一篇名为《我演的小角色》中曾经说,“再小的角色也是人物,要想演好他你绝对不能省了功夫......你对你的人物,得有搞对象过日子的心......林林总总都得考察清楚了,这日子,才能过得明白;这角色,也才能演得明白。”
这也是在为机会到来做准备。冯远征回国,是通过在一场戏里扮演三个龙套,重新被院领导发现;吴刚五十多岁最终靠扮演一个配角火了,而在此之前的三十多年他在干什么?一个戏一个戏地演。“一个演员,如果没有足够的磨炼,没有准备好,机会来了抓都抓不住。”冯远征如是说。
北京人艺有句老话:“不会演戏的演戏,会演戏的演人。”对此,丁志诚的理解是,如果一个演员能钻到人物里,怎么演都是对的。不在人物里,怎么都不行。这也带来了一个话题:到底人艺的演员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人艺的风格究竟是怎样的?
在冯远征看来,北京人艺的标准存在于观众的心里,而在人艺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对于演员来讲,塑造人物的能力是将人艺的演员同其他演出机构的演员区分开的本质标准。人艺鼓励每个演员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风格,但同时也会建立一套属于人艺的独特发声方法,没有话剧腔儿。人艺的发声方法是中国的发声方法,涵盖了曲艺的发声方法和戏曲的发声方法,并在同时吸收了国外的方法。原因很简单,从50年代开始,老艺术家们就开始意识到,美声的发音方法不适合中国的文字,并且开始在这件事上下功夫进行琢磨。
关于发音,人艺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演员上台从来不戴麦克风。虽然舞台上下都有辅助的拾音系统,“真正正正的,还是要让我这句话达到最后一排。这就是北京人艺的功夫。”“人艺五虎”之一的王刚这样说。
作为一个文艺团体,人艺同样也离不开中国的特点。大家对人艺有个误解,总觉得人艺是在演北京的故事。但实际上,看下人艺历来的作品便会得知,三百多部作品中,关于北京的剧目比例并不大。但它,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剧团,一个能用中国的手法讲述中国故事的剧团,并且——按照现在担任人艺副院长的冯远征的话讲,“应该具有国际表演水准、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它既能推出用中国戏曲元素和舞美造型征服海外观众的《知己》,又能推出像《香山之夜》这样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创新推出的通过两个角色隔空对话演绎一部百年党史的新概念话剧。
人艺像是个家,大家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上班来工作下班陌路人这么简单。年轻演员来了会明显感到,人艺有家的感觉,尽管他们再也无法体验当年演员们集体住在剧院楼上的“幸福生活”,但那个传奇却早已被一个个故事固定为这个“家”的标准。
正是因为这种“家人”关系,人们才会更在意别人,关心别人。演员们演出后吃饭喝酒,最终也一定会聊到戏剧上——据说,重启学员班的这个想法最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提出来的。
是家,也会有家的规矩,只不过这些规矩都是70年的历史沉淀下来的,既是为演员服务,又是为剧目服务;是家,家中的长者也就有了传承的责任。这份责任,让这个新来的成员感到了温暖和凝聚其中的意义。冯远征就为我们讲了一个极为浪漫的故事:
2019级表演学员培训班开班不久就赶上了疫情,人艺于是决定进行线上培训,并且请濮存昕观摩。两期剧本朗读后,濮存昕主动提出说:“不行,我得给他们上课”,并且直接要求上一整个月。
有一天,冯远征来到三层排练厅,推开门,看到濮存昕正在空旷的排练厅讲课。排练厅里的灯都关了,只有身前身后两盏补光灯照着老先生一个人对着电脑手舞足蹈地讲课。
“看了这个场景,我特别想哭。”
策划、统筹:暖小团
摄影:王海森
采访:Maggie、三河、温宏伟
化妆、发型:小新、PAN、
Shailen(SHAILEN STUDIO)
服装造型:傲寒
造型助理:KK、耀耀
美术编辑:孙毅、默菲
场地鸣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新媒体责任编辑:Neil
新媒体执行:余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