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戏剧特辑 | 人艺五虎:放弃,抉择与机缘巧合

戏剧特辑 | 人艺五虎:放弃,抉择与机缘巧合

时尚




“人艺五虎”是北京人艺85级学员班的五名男学员,也是历届人艺学员的缩影。他们相处相伴了三十几年,从同学到同事,从跑龙套到成为舞台上的中流砥柱,昔日的学生接过了老师们留下来的角色和责任,又在为剧院培养新一代学员。





“人艺五虎”这个称号的来历就是一段值得回味的往事。2016年,北京人艺的几部戏去上海巡演。每天晚上演出结束,北京人艺85级演员学员班的吴刚、冯远征、丁志诚、王刚、高冬平都会聚在一起。一天晚上,几个人不无遗憾地说起,兄弟五个毕业以后还没有在一个戏里同台演出过,《茶馆》里缺了丁志诚,《哗变》也没有他的出演。王刚于是提议,回北京再演《哗变》的时候,叫上丁志诚一起参演。“咱班哥儿五个算齐了”。可丁志诚觉得不合适,毕竟《哗变》已经演了十年,自己不便临时加入。但机缘巧合,《哗变》的演员邹健在《关系》剧组中恰好和丁志诚是AB角,也乐意让丁志诚来《哗变》演自己的B角,就这么说好了。


没想到,回到北京,丁志诚又犹豫了。但大家告诉他:现在不容你打退堂鼓了,今天《哗变》剧组开新闻发布会,各家媒体都会来采访,我们五个要一起演《哗变》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人家媒体还要来拍照片呢。最终,第二天,“人艺五虎首次同台,齐聚《哗变》”的消息登上了报纸、电视的醒目位置,“人艺五虎”的名号于是就这么传开了。



这五位当年所在的85级学员班,是北京人艺剧“团带班”(也就是有剧院从社会上招生配演的学员班)的最后一期。从建院开始,人艺一共培养了六届学员班,第一届开办于1958年,留下了任宝贤、吴桂苓、修宗迪、韩善续;第二届是1960年,其中就有王大年、米铁增、李光复;1972年的学员班培养出了张福元、兰法庆等人;75级则出了丛林、杨立新、张万昆;1981年第五届学员班大家比较熟悉了,梁冠华、宋丹丹、王姬这一批演员;“五虎”则是第六届也就是85级的学员。之后,北京人艺还曾在1987年同中央戏剧学院开了一个合办班,其中的徐帆、陈小艺、龚丽君、何冰、胡军、王斑等人至今活跃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但这个班已经不算标准的“团带班”了。


八五级的所有学员都不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冯远征选择结束自己的业余跳伞生涯开启演员之路,吴刚在西城区的一个派出所工作,王刚来自北京市公安局,高冬平在彩画厂画彩画,丁志诚则是地质研究院博物馆的管理员。在女同学中,岳秀清在中华社会大学学表演,和傅彪是同班同学。他们经历过社会打磨,也有生活经验,但最终放弃了原有的工作,选择了话剧舞台生涯。


1981年,高中毕业生王刚没考上北京人艺,当兵去了。复员后,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市公安局宣传科。1984年,北京人艺又招生,王刚又来考,三试通过了,体检也没问题,他都准备来入职了,不巧,那年人艺学员班只招到七个人,不够开一个班,他只好接着去公安局上班。



当年,高冬平每天在家画彩画、画风筝。因为手脚勤快,一星期就能把彩画厂一个月的工作干完。虽然超出工作量的工作可以计件算工资,但他不愿多画,把活儿一交就去玩儿了。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天生坐不住,就开始琢磨有什么工作又好玩又能挣钱。最终有一天,他看到报纸上的“话剧启蒙班招生”,眼前一亮:话剧演员,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吗?


丁志诚从小拉小提琴,想考中央音乐学院,但没考上。在博物馆工作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考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劝丁志诚去考表演系。表演是什么?他不知道。考什么?朗诵、小品。于是,丁志诚开始试着编小品,编着编着觉得挺好玩,就去一些业余表演培训班报名学习,还因此结识了许多北京各大表演培训班的学员。在电影学院的考场上,他认识了也来考试的冯远征。


1985年,冯远征和高冬平去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人艺,专业课考试过后,中戏和人艺的录取通知书都收到了,但是,上中戏就代表要参加高考,文化成绩通过才行。他俩一合计,咱这业余表演辅导班累积下来,已经学了近四年,去中戏的话,再上四年学,毕业后全国分配,还不知道分到哪儿去呢,咱还是上人艺吧。结果,85级中戏表演系——就是巩俐、史可那个班里一个北京籍学生都没有,录取的两个北京男生都去人艺了。


同样是在这一年,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电视台合办了一个栏目,每周五播出,全北京市的公安人员都会收看,节目的主持人就是王刚。可主持了两期,就赶上了1985年北京人艺招生。第三次来参考的王刚,终于成了15名学员中的一员。


报道那天,高冬平一句话概括了几个人不算平坦的人艺之路:“我前面参加过七次文艺团体的考试,最终我选择了人艺,人艺也留下了我,真要感谢北京人艺‘皇恩浩荡’。”




梦想终于得偿所愿,但依然年轻的他们对未来并没有长远的规划,也不确定是不是一辈子都要而且能够当演员。就是在人艺,他们开始认识什么是表演,最终立志把表演当作一生的职业。


林连昆和童弟是85级学员班的班主任,也是主讲老师,给他们上课的还有苏民、朱旭等几位人艺的老演员。五六十岁的老师和二三十岁的学生们正好是两代人,他们就像一群思想开明的家长,不断尝试用各种方法引导新加入人艺的这批“孩子”。


多年后,这批学员的年纪已经比当年的老师们还大了,他们终于发现,其实表演不是学来的,是感悟出来的,熏陶出来的。他们也感到非常幸运,能够天天和这么多大艺术家在一起,听他们讲课,看他们排戏,看他们怎么塑造人物,甚至和他们一起排戏,耳濡目染地接受了北京人艺老艺术家们的优秀表演观念。



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林连昆每天学员班的同学上完课就去排练厅排戏,而这些年轻人没事儿就在一边看老师们排练。排《狗儿爷涅槃》的时候,林连昆干脆把课堂搬到了排练厅,在那里隔出一小块空间给学生上课,需要排练了就去排练。于是,整个《狗儿爷涅槃》从建组到演出到过程,学员们全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让学员们念念不忘的,还有考试。学员班考试的时候,考官非但数量比学生还多,阵容更是令人难以置信,往往中间坐的是曹禺、欧阳山尊,两边是刁光覃、英若诚、朱旭,夏淳等等,再加上剧院的导演、演员全都来,少说也有四十位。但更重要的是,考试将决定他们的命运:在学员班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学员的“甄别期”,半年甄别一次,被淘汰的学员将告别人艺,重新进入社会。


这对85级学员班的年轻人尤其显得残忍,毕竟他们全都是在社会上工作过几年后放弃了铁饭碗来人艺的,不像81级学员班都是高中毕业生,一旦被淘汰,就要从头再来。从公安干警、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转为人艺学员班一员的王刚在去公安局取档案的时候就曾特意问了领导一句:万一我被人艺“甄别”了,还能不能回来?他当时心中的忐忑,可想而知。



第一年,全班同学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或者坐公共汽车来剧院上学,路上顺便观察生活。晚上还要专程骑车出去观察人,哪儿人多去哪儿,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北京火车站。那时候,他们一周需要交四个小品作业,连编带排,经常折腾到很晚才回家,太晚了就在人艺四楼的排练厅找一张练功的毯子凑合睡一晚。一年后,经过甄别,85级学员班硕果仅存八名同学,除了吴刚、冯远征、丁志诚、王刚、高冬平,还有岳秀清、刘小蓉、孟秀。他们被称为“五虎三凤”


第二年,老师们让男生们住进了三楼的“演员之家”(现在的男演员休息室),一间大屋子,五张床(三位女生住在另外一间),楼上还住着72级和75级学员班毕业的演员们,下楼排戏,上楼过日子,特别热闹。五个男生里,四个都是军队大院儿出来的——冯远征家是空军大院的,高冬平的家人在陆军部队,王刚的父母都是军人,吴刚的父亲也是从部队转业的,只有丁志诚的父母是科研工作者,四个人也少不了打趣他“是地质部博物馆出来的文化人”,而丁志诚少不了会回敬一句“你们虽说都是部队大院子弟,但看起来像是胡同串子”。他们的年纪也相仿,最大的和最小的之间相差不到一岁半,再加上家都在北京,渐渐地和彼此的父母也就都熟络了。丁志诚的母亲是东北人,每年亲手做的酸菜白肉,几个男孩都没少吃。冯远征家离北京人艺特别近,一伙人经常去他家聊小品。



据说,判断一个男演员是不是北京人艺“正宗的学员”,就看他有没有在《蔡文姬》里扮演过士兵。《蔡文姬》是北京人艺总导演焦菊隐先生进行民族化探索的杰出剧作。在第二幕中,十几个士兵和宫女会按照中国戏曲场面围成一圈,一站就是40分钟。北京人艺历届学员班的男生,从张福元、杨立新到梁冠华、王刚,都出演过这些士兵的角色,也都曾站在舞台上,一动不动地看着老艺术家们演出。那种感觉要比上课和排练,更真实,更直接。


《秦皇父子》也需要士兵。当时还没毕业的85级学员班集体上阵,站在一排假人的前面,一站就是整整五十分钟,一个字的台词都没有。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前辈们的表演技巧和舞台处理经验,还有他们的做派和敬业精神。年轻人没有台词,开始都是好快到上台的时候才从化妆间跑到附台准备上场。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老艺术家们全都是提前很久就来到附台,搬把小椅子往侧幕条儿那一坐,安安静静地默戏。


耳濡目染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那个年代,老艺术家们极度专注,一门心思就是演出晚上七点半演出,下午四点多就要来到剧院。多年下来,学生们也养成了习惯,提前来剧院,提前候场。直到今天,只要有演出,丁志诚就会抛开一切,从排练到演出结束的两个月时间里暂停全部影视工作,彻底沉浸在排练厅和舞台上,不敢分心。


两年的学员生涯到了尾声,86年底,学员班毕业在即,冯远征被剧院借调,进入话剧《北京人》剧组,饰演曾文清一角。其他几位还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排练学员班的毕业大戏《今晚照常演戏》,当时在舞台上的他们兴致盎然,演得酐畅淋漓,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下一部戏中又要扮演哪个角色。直到1989年,北京人艺重排《雷雨》,高冬平演二少爷周冲,王刚演鲁大海,濮存昕和吴刚分别是大少爷周萍的AB角,同台演出的是演鲁贵的韩善续老师、扮演周朴园的顾威老师,以及87级学员班的龚丽君(饰繁漪)和81级学员班的郑天玮(饰四凤),老师和同学,终于在正式演出的舞台上有了对手戏。



九十年代中期,剧院给大家分了房子,所有人陆续搬了出去。2000年,《天下第一楼》复排,林连昆老师病了,王刚成了主演之一,演烤鸭师傅罗大头。2005年,《屠夫》复排,王刚跟着朱旭、郑榕等老师演了三十多场。但即使这样,他发现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剧中,他扮演郑榕老师演绎的秘密警察头子的属下。有一段戏,郑榕老师坐在轮椅上出场,王刚凑到他耳边,向他报告:“这就是汉斯的爸爸,就是咱们要审的人”。剧本中,这句台词标明了是“耳语”,因此在排练的时候,王刚凑到郑榕耳边,假装说了一句话,没有发出声音来。但郑榕老师却非常严肃地对他说:“孩子,说的是什么内容,你要给我一字不落地说出来。”这就是一位老演员对表演的苛求。在郑榕老师看来,演员之间需要进行真实的刺激交流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把真实的反应和情感带给观众。这也成了王刚永生难忘的舞台一课。


2006年,朱旭、任宝贤、顾威等老演员退休了,新一代演员们把《哗变》接了过来,冯远征演魁格舰长,吴刚演辩护律师格林渥,王刚演检察官查理,高东平演精神科医生伦丁。这是北京人艺唯一全男演员阵容的戏,也是非常考验演员功底的一出戏,而他们一演就是十几年,多年的同学和同事,默契度从台下带到台上,配合得日臻完美。他们也不由得感慨,老艺术家们的眼光不仅精准,而且具有深远的建设性:顺利度过甄别期的五个男演员,今天在北京人艺已是中流砥柱,在影视领域也是各有所成。



说起来,这五个男生的关系用“同学”都不足以概括,他们五个都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在人艺同窗两年,毕业以后又成了同事,相处几十年,这种胜似兄弟的亲情自然而生。即便不在剧院排戏,他们隔段日子也要聚一聚。他们熟知彼此的脾气、秉性,吴刚性格温和,冯远征介于温和与性情之间,王刚和丁志诚像大男孩,热情,性子也直,高东平性子最慢,碰到什么事都没有急过,后来成为吴刚妻子的岳秀清是当年的女班长,细心周到,只要她在,就会张罗这个、照顾那个,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搭配得挺好。因此,无论在外拍影视多出名挣钱,获得多大的成绩,五个人回到剧院就像回到了家,不仅是能见到老哥们儿们,还能在舞台上再次互相学习。


唯一的遗憾,就是“五虎”始终没能同台。


好在,2015年,丁志诚担任制片人拍摄了电视剧《无名者》,算是实现了当年兄弟五个齐聚一部戏的梦想。紧接着,2016年的《哗变》最终让他们集体出现在人艺的舞台上,也由此成就了“五虎”的美名。


令人遗憾的是,2017年,在《哗变》演出期间,丁志诚的母亲去世了。但他拒绝了剧院院长、书记和A角邹健的好意,坚持第二天继续演出:“观众买票买的是丁志诚演的这场,我不来就等于对观众不负责任。这场戏我必须演,为了观众,还为了天上的娘。”第二天晚上,《哗变》的最后一场演出,侧幕条全是人。那一晚,丁志诚演得特别好,成就了自己对得起观众和老母亲在天之灵的愿望。


第三天,老人下葬八宝山,哥儿五个一起跪下磕了头,叫了一声“妈”。



今天,五位男演员盼着疫情早日结束,剧院迎来观众,他们也能外出巡演,每天晚上演出结束,还像以前上学的时候一样,聚在一个房间里,边喝边聊。这些年,他们前半夜聊的是闲话,到了后半夜就开始聊剧院的建设、未来的发展。重新开办学员班就是这么聊出来的,还像当年老师们教我们一样,咱们亲自当老师,让孩子们入了北京人艺的“槽”,不怕没有成长起来的一天。



这事落在了冯远征和岳秀清肩上,一个做统筹协调工作,一个担任班主任,把2019级学员班的孩子们带到了毕业。如今,几个年轻人都在剧院的舞台上演重要角色了,他们和当年的学员们一样,一开始也是跑着上台去演出。“五虎”这一代现在也算是老师了,见着了就说:“不行,孩子,不能这么晚去,咱们得提前候场,以后早点啊。”等到年轻人到了他们现在的岁数,也会告诉下一代年轻人。


今年7月,“五虎”将再次同台演出《哗变》。过几年,也自然会有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年轻演员来接下他们如今在台上的角色。1999年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老一代艺术家退休,《茶馆》换了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何冰、吴刚、宋丹丹、王刚、高东平等演员,那时候,不少人问:北京人艺年轻的这版《茶馆》行不行?经过时间的检验,《茶馆》至今一票难求。经典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传承之后,还要继续发展。


1985年,学员班开课的时候,林连昆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想到这儿来挣钱的话,北京人艺不是让你发财的地方,舞台剧也不崇尚金钱至上。你们要真心喜欢戏剧,这个很重要。你们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演戏。”这段话,在2019级学员班开课的时候,岳秀清又告诉了新的学员们。





《时尚先生Esquire》携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特别推出六月戏剧特辑,向戏剧致敬,向70年人艺精神的见证者们致敬。



策划、统筹:暖小团

摄影:王海森

采访:Maggie、三河、温宏伟

化妆、发型:小新、PAN、

Shailen(SHAILEN STUDIO)

服装造型:傲寒

造型助理:KK、耀耀

美术编辑:孙毅、默菲

场地鸣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新媒体责任编辑:Neil

新媒体执行:余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戏剧特辑·幕后 | 郑晨:声效为媒,穿越时代若非亲身经历,这样的诡异巧合连编剧都不信(绝非标题党)戏剧特辑·幕后 | 黄树栋:不在剧本上的演员新加坡首现“可能重大免疫逃逸”BA.2.75病例!港府顾问等建议:放弃围封强检不参与政治就别抱怨戏比天大,70年人艺精神的见证者们秦桧儿子宣布:放弃状元!中美“一直磋商”,日媒:不是巧合戏剧特辑 | 冯远征:但求无愧于我心腾讯:放弃收购黑鲨消息不实;谷歌展示具有实时翻译功能的概念AR眼镜戏剧特辑 | 于震:没人说你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可能真出问题了少数深耕周期的基金经理邹立虎:迎接高通胀的新周期《灌篮高手完全版》带框画:集湘北五虎、陵南、山王共24幅经典封面与一张!选择与之同行的人 | 人间日签北京人艺70年:我们为什么渴望“一出好戏”?女艺人接连自杀,是巧合吗?曹虎:2022,被流量卡住了脖子,品牌怎么办?《天才瑞普利》消暑戏剧特辑 | 吴刚:最好的时代还会来M.I.C《灌篮高手》湘北五虎:井上雄彦亲自监修,千元就能集齐主角团!老上海还记得小时候玩的游戏“轧死老娘有饭吃”吗?任鸣去世,享年62岁|“能成为人艺人,此生足矣”欧美“天花近亲”大爆发,G7未卜先知提前演练;巧合叠巧合,猴痘事件是不是有点太巧了?从当下的硅谷裁员潮,看行业选择与个人目标戏剧特辑 | 胡军:走过舞台上的轮回名校硕博生:放弃北上广,挤进小县城女儿遇到挫折就放弃,我教她从“我不行”变成“我试试”戏剧特辑 | 杨立新:寻找演戏的抓手一则传闻带动科创板大涨?有券商团队争分夺秒:放弃端午休假,立即开电话会老普会不会在乌使用小型化的战术核力量达到战争目的?戏剧特辑 | 濮存昕:推门人与阅读者李嘉诚做出抉择,重返内地?押注越南?戏剧特辑 | 徐帆:有限发光中国金王陈景河:放弃铁饭碗亲自挖矿搞出1900吨黄金,成功后63岁娶38岁娇妻 | 腾讯新闻财看见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