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下的硅谷裁员潮,看行业选择与个人目标
[02:46] 谁在裁员?谁在停止招聘计划
从决定到正式裁员,一般是怎么进行的
[13:29] 裁员时高管和新业务是最危险的?创业者后知后觉
[22:58] 估值疯狂时期,公司的 info session 提供一辆 BMW
危机倒逼了云的新机会
[31:16] 人对周期要有敬畏之心
危机下更加关注对自己的「投资」
[35:22] 反人性的事情总是很难做?新人怎么找工作
[43:35] 如果不是 2008 年金融危机,可能还在管理高尔夫
抛开焦虑,我们能从最近的硅谷裁员潮中看见些什么?
在两周前的节目中,主播 Diane 与硅谷人工智能创投家 Howie 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生院人工智能应用教授 Lake 的对谈,从硅谷裁员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裁员背后的公司考虑。
此外,两位嘉宾还分享了他们应对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爆裂和 2008 年经济危机的方式,以及在硅谷迷惘、挣扎和奋斗的故事。Lake 教授将度过经济周期的方法总结为「三心二意」——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借此机会思考自己在经济周期中的位置,带来一些波动中的确定性。
除了收听音频,也欢迎你阅读本期节目的文字稿。
裁员之下,高管的位置最危险
科技早知道:你们作为高管,是如何考虑裁员的?比如,去裁哪个部门、裁什么样的人员?
Lake:不仅仅是被裁的人,裁的人在做抉择的时候也是挺痛苦的。这个决策最开始的时候,比如公司 C 级别的人做了一些这样的考量,还是要经过董事会的审批。所以不管它是一个私营公司还是上市公司,只要有董事会,它就会走正常的审批手续。
接下来要看预算。如果让员工走,首先也要看一下员工在企业内部还有没有其它的分配可能。这个时候我们说的 PIP 就出现了,即可能部门没有了,但是可能会进行一些考核或者其它不同的业绩评估,不见得是 PIP ,接着来看有哪部分人会重新调整到不同的部门去。
这个工作做完了以后,接下来一部分就是人力资源部、法务进来。如果要让大家离开,程序是什么、流程是什么,补偿是什么,以及员工是不是还有休假的日期在,再去看账上是不是有这么多钱,等等。这个过程通常不会是一个一两周的决定,往往会是数周甚至是数月的决策。所以在没有完全做决策之前,很多公司做的事情就是先冻结,即我们先不招新的人。
Howie:首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这是自上而下的,一般来说还是有很多选择可以去做。可以选择裁资深一点的人,或者资历浅一点的人,可以裁美国的,也可以裁全球的,每个地方的效果都不一样,当然这也会跟绩效多多少少有关。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完了,就会送到人力资源部去,他们最后还要审核一下。因为要防止一些政治不正确的事件,比如说男女比率等各方面。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 CEO 或董事会决定到真正做出裁员通知,至少都要三四个月。
Lake: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私有公司,高管的位置最危险,尤其是新业务或者是国际部,它们属于业务的扩展。并且裁一个高管,可能顶十个比较初级的员工,立竿见影。
Howie:另一个是情怀的业务。这些情怀再怎么样,公司困难的时候受到的挑战最大。
科技早知道:对创业公司来说,看到的裁员信号应该是什么?即什么时候应该对裁员这件事情有所意识?
Lake:CEO 有先知先觉的也有后知后觉的。有些人很敏感,几个月前已经开始做一些调整工作,那个时候的资本市场还比现在要好一些。他们在那个时候就开始预先的、以比较合理的估值出来融资,所以很快就融到一大笔钱。那些后知后觉的,现在只能是回到一两年前的估值,有的把估值降低也融不到。两个极端的人都有,更多的在中后部,即大部分人现在在董事会和投资人的反复提醒下,开始认真地审视这件事。
Howie:从我看到的来说,我觉得因为前两年融资相对来讲比较容易,造成了很多创业者的后知后觉,因为他们觉得钱来得很容易,估值都很高。就像 Y Combinator 这两天给旗下的创始人都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你是过去 5 年融到资的公司,你的经验有可能在将来一段时间并不适用。
Lake:还有一点,我们不知道现在是处在正中间还是快结束还是刚开始。相当一部分的说法是,由于整个全球的经济和政治的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的人认为接下来的 6 到 18 个月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恶化。这些公司大部分人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要熬过 6 到 18 个月。
危机时刻,倒逼创业者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
科技早知道:两位都有投资经历,当你们给创业公司 CEO 建议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跟大公司有什么不一样吗?
Lake:对创业公司,特别是早期创业公司来说,会更险恶一些。在公司发展早期阶段,特别是有一些公司现在还没有达到盈利阶段,所以它运营下去大部分还是要靠融资。现在整个融资市场进入到新的低谷,包括我知道行业的很多一线 VC 很明确地说,我们现在在等,不着急做投资。这是第一,市场下降很快。
第二,我们也觉得可能会有很好的溢价情况出现,那大家都在观望,所以融资就越来越艰难,如果你自己本身没有收入的话,这个时候就真的是生死关头。所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公司已经很果断地在几个月前就开始进行裁员的决定了。
我看到很多到 B 轮、 C 轮,到后期的这些公司,现在都说要融至少两年到三年的粮草,有的甚至是按照三年到四年的时间去融的。那无非两种做法,一种多融钱,另一种是减少吃饭的人,开源节流,现在都是在这两个方面做新规划。
Howie:小公司理论上更要考虑先活下去,应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我觉得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讲也是一件好事。我观察了硅谷 20 多年,好像从来没有一个公司钱太多,做出什么好事情过。觉得自己手上有几亿美元或者几千万美元,能够活个三四年不成问题,这本身其实并不解决实质问题。
我觉得实质问题是怎么能够让公司盈利,能够把商业模式做好。这种情况不好的时候会逼着你去想得更加仔细、更加透。现金太多的时候,很多公司就慢慢来,反而不一定是件好事。
Lake:对,从投资行业来说,可能投资的黄金期很快就要到来,这不仅仅是估值的重新调整,因为过去几年确实有些泡沫。另外一个角度,就像 Howie 刚才说的,经过这一轮的动荡之后,很多公司需要重新去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真正在解决一个痛点,这个产品和市场是不是真正存在,即你做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有人愿意付钱、会不会持续地增长。
所以经过这次调整以后,很多公司就会更务实、团队更经得起打磨。并且冬天过后,很多竞争对手也死掉了,因此反而更容易能够投到非常好的、有潜质的公司。所以在过去,不管是 2000 年互联网泡沫也好,或者是 08 年 09 年次贷危机也好,很多一些非常好的公司,像 Google 、亚马逊,其实都是在这些低谷之后成长起来的。
绝境中,也有增长点
科技早知道:二位经历过的两次市场下行,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Lake:2000 年的时候我在阿里巴巴,互联网泡沫开始爆裂的时候阿里巴巴也就 1 岁多,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实现盈利,在「很苦地」去融资。在互联网泡沫爆裂之前,我们的 B2B 还是比较火的概念,但忽然一夜之间没有人理我们。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那时有投资人说「现在谁还去投 B2B 」。所以那时阿里也经历了一次裁员,过程很痛苦,包括前 100 、 200 的一些老员工,当时完全不是因为自己的表现,就是因为我们要缩减特别是在海外的一些投入,所以就离开了公司。
不管对员工还是公司,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后来阿里有幸拿到了孙正义和更多投资人的支持,活过了这个寒冬。但当时美国大量融了很多钱的公司,经过这几个星期的时间就消失了。一些公司已经倒闭了半年之后,公司的广告还在路上。
Howie:从泡沫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还是 2000 年大得多。那时有太多疯狂的事情,估值和市值很高的公司就是一个玩笑。比如一些公司到斯坦福办活动介绍自己的公司,抽奖环节的其中一个奖品就是一辆宝马车。感觉就是满地黄金。
记得很清楚的是,2000、2001 年的时候,暑期实习生到硅谷来都找不到房子,VMware 当年有一批实习生住在一个大巴上。到了 2002 年的暑期,租房的地方是空空荡荡的。我觉得这个要比这一次你在一年前看到的硅谷跟今天看的硅谷,反差大得多了。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就像 Lake 所说,还不能太早去说我们今天处在这个周期的哪一点。
科技早知道:那现在加密货币或者区块链的领域是否也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或者说泡沫存在?
Howie:我觉得也要细看。我相信里面有高质量的公司,可以讨论的是高质量公司的比例是高还是低,但我并不觉得应该一棍子打死整个行业。
科技早知道:我们再说说上一个周期,2008、2009 年的时候。
Lake:那个时候我从北半球的一边到了另外一边。我 04 年来的美国,在雅虎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有了信心,决定出来跟以前的老同事一起创业。07 年出来创业的时候融资非常顺利,做的产品也非常顺利。我们那个时候觉得自己的技术是领先的,拿到了像 eBay 这样的大客户,VC 也在追我们,还有人想收购我们,我们就很得意。
然而 08 年几乎就是在一个月期间,公司的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个时候我们正在准备结束 B 轮,因为已经有很多人说要投 B 轮,所以我们觉得留 4 到 5 个月的现金流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钱不到兜里,就不是你的钱。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反复跟创业公司讲,有足够的现金流,就更有底气去说话。当你手里面只有几个月的钱,而出去要钱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你就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溢价的能力。那个时候竞争对手来竞争和挖人,我们也没有钱请律师去保护我们的专利,人就迅速地流失,非常痛苦的一个死亡经历。
所以后来 09 年我们重新开始做的时候,目标特别清晰,技术还是这个技术,产品还是类似的产品,但是我们一定要赚钱,这样才能养活自己,后来慢慢做起来了。
Howie:我当时还在 VMware ,当时还属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基本上做到了全球第四大的软件公司。我觉得首先就像 Lake 所说,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很多变化都很快,所以创业者要有这种思想准备,即以前有那么多的投资人热爱你,一个周末就有可能会改变,这时候就逼得你要去思考怎么用现在已有的资源去度过比较长的时间。
另外,每一个经济周期发生时,其实也是会带动一些新的新鲜事物发生。你的条件很好,不一定这件事情对你一直很好。当时 VMware 就是继续在做它的虚拟化企业的软件,可能这个周期过得很好,或者说短期内过得很好,但是接下去的十年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路。
比如 2008 年的经济危机,其实带动了后来的云计算的发展,因为很多公司到了 08、09 年的时候认为买硬件吃不消了,而云计算的话,花一点点钱就能买到一些计算的能力。云计算其实不是一个新的概念,90 年代大家就在讲一些概念,跟云计算没什么区别,只是它没有一个机会爆发。当然了,2008 年云计算爆发起来不只是这一个原因,但我觉得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 2008 年这个周期。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创业者、投资人,还是在大厂工作的人,都应该去评估经济周期会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用「三心二意」,度过经济周期
科技早知道:经济确实是有周期的,从个人的角度,我们怎样做一些更好的计划?
Lake:对我自己来说,经过这两个周期以后,我最大的体会就是首先人要有敬畏之心。宏观的经济变动并不是我们所有的人都能预测到的,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第二,我觉得要有平常心,这个东西它会来也会去。你要知道的是,现在你可能觉得是最难的、熬不过的时候,以后走的都是上坡路。
还有就是人要有感激之心,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看到了自己身边的朋友对我的帮助。那个时候我们三个人合住在一起,这种日子给了我一颗感激的心。以及我还很清晰地认识到个人理财的重要性。
大家都没想到 08 年那么多公司会破产。很多人在过程当中,用大量的自己的资产去抄底,但是没有抄到真正的底,最后又没有心理承受能力,就没有坚持住。我特别清晰地认识到资产管理、理财多样性、风险控制这些事情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我除了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教书之外,我主要的工作是在做早期的投资,我也一直对个人资产管理有浓厚的兴趣。不管你是不是专门做金融行业的,要有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来保护自己。
Howie:敬畏心、平常心、感激心。我觉得确实如 Lake 所说,能够保持这三颗心的话基本上就没问题了。但问题是,我们其实是很难做到这几点,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第一,本来这些事情就是反人性的,巴菲特也好,其他投资人也好,他们会写很多关于投资理念的书。但我是觉得一个正常人看了这些书是没用的,因为我们多数人都是平常人,要去做一些反人性的事情是很难的,光知道这些原理或者知识是没用的。所以 Lake 说的这几点,我觉得尽量去朝那个方向努力,能够做到完美是很难的。
第二,经过前面几个周期后,对我们来说要有一个平常心可能会稍微容易一点。但如果你是刚刚毕业或者工作没几年,会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所以我们今天的谈话是在一个更长时间的视角来讲我们看到的,使得平常心相对更加容易一点。做不到其实并不要紧,但是要知道最终这个周期应该是一个机会。
科技早知道:对于担心被裁或者已经被裁掉的年轻人或学生们,两位会有什么建议?
Howie:这一波的疫情和熊市给我们带来的可能是一个新的办公模式,它背后的那些平台、工作方式,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加入什么样的公司。今后十年数字化革命带来的机遇是什么?会有什么样很不一样的公司?
前两天我跟我的朋友聊到,他的有些朋友去年或者前年如果去一个创业公司,不一定得到很好的职位。但现在初创公司可能碰到了一定的危机或情况,就给了他很好的待遇。当然,这可能是临危受命,但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对一些刚毕业的同学来说,脸书这样的公司就不太容易进去,或者说不能进去了。但是,你可以去想一想下一代的脸书在哪里,看一些初创公司。对投资人来讲,本来很贵的公司现在会便宜一点,所以对投资人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角色,我觉得产业肯定有较大的洗牌,而只要是洗牌,那些拥抱变化的人、能够真正用平常心、敬畏心和感激心的人,会从这一个大浪淘沙里出来,他们是金子,会更加闪亮。
Lake:每年学生毕业都会来问我有没有工作机会介绍之类的,今年我收到的求助特别多。大公司现在冻结招新人,因为新人还需要精力去培训。我现在给学生的建议除了敬畏心、平常心和感恩之心之外,还有几个点。
第一,找工作的时候要退一步去观察宏观的经济环境。在整个经济环境下行的情况下,其实还是有一些点状的甚至片状的增长点。比如,在过去的经济周期,人的生老病死总还是存在的,像医疗和母婴,都还继续存在,只是从高级消费下降了到低一点的消费,衣食住行还是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以前的经济周期中,像麦当劳、沃尔玛这样的平价商家的股价会上升,当然最近不要看沃尔玛,但是总体来说是消费降级,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另外,有些是不太容易改变的,比如医疗、保险业,或者是有一些新产生的需求。经济低潮期的时候,有些人找不到工作,他会去进行再教育,所以再教育也是过去几个周期经常看到的突破点。这次经济周期跟别的不太一样,因为它受到两到三年疫情的影响,大家已经开始慢慢地改变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这就产生了很多新的需求,不管是沟通工具还是数据的传输,所以远程协同办公是我们看到的一些新的增长点。
因此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要只看一个公司,还要去看一个行业,哪些行业在这个经济周期的时候还会稳定持续得有增长,或者最起码有一定的防御性在。
第二,要有一些韧性在,不要让一件事情打垮你,要继续往前走。
最后,我也看到过以前经济周期到一定阶段时,就促使一批新的创始人出现了。有的时候你没有这样的机会,那自己创造机会。
科技早知道:我(编注:指 Diane) 08 年来到美国读 MBA ,09 年底来到硅谷。我是一个纯文科生,本科学了一个蛮奇葩的专业叫做高尔夫管理,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可能会对我的背景感到奇怪,我也没有很多机会。当时因为要生活,作为留学生我也需要考虑签证的问题,所以我打了好多奇奇怪怪的工。我记得我教人打高尔夫,做过很多翻译和配音的工作,每次能赚个小几百块钱,日子也就这么过来了。
当时觉得来了硅谷这个遍地都是创业公司和机会的地方,我一定要做点什么。所以我用业余时间做了我的第一个项目 Angelhere,是一个专门连接初创公司和投资人的社交网络。所以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找不着工作,能逼你想出各种方法。
Howie:对,当一个人很绝望、到绝境的时候,反而迸发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看过去 20 多年,好像没有看到一个公司在没有被逼到绝境的时候还发挥了这么多的想象力。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天性。
Lake:刚才讲了三颗心,那我就再加两个意,这样我们就「三心二意」了。一个是什么时候应该在意,另一个是什么时候应该随意。
你要在意的就是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个人资产管理,这是给你风控保底的,在这个基础上做更多的事情。那什么是随意呢?其他的你不能控制的东西,你就随他去好了。比如,现在你已经做了你应该能做的事情,那股市的跌也好,公司的裁员也好,这些不在你自己的个人控制范围内,那就随意好了。
所以什么时候在意,什么时候随意,还有敬畏心、感激心、平常心,我们完美地做成了三心二意。
Howie:对,因为这个社会有很多信号但也有很多噪音,不管是三心还是二意,我觉得最终还是要把信号拿出来,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那些大方向,用第一性原理去思考。
文字编辑:Venus
内容审核:刘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留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