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小学教师弹性坐班”的建议,你支持吗?如何实行?面临哪些挑战?

“中小学教师弹性坐班”的建议,你支持吗?如何实行?面临哪些挑战?

公众号新闻


今年两会上
民进中央提出
“进一步减轻
义务教育教师负担”的建议
引发热议

民进中央提出——


支持学校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调整教师工作时间根据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差异实行灵活的弹性坐班制;将艺术兴趣活动等课后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由教育行政部门择优委托校外专业机构实施,学校负责总体设计和监督评价,减少教师课后服务的时间成本和教学压力。


有人说,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长,加之课后托管服务、校园资源在课后以及周末更多向学生开放等原因使得教师工作压力加大,推行弹性坐班制,有利于教师压力的缓解,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教师幸福感。

本图来源于中国教育报微信留言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出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鼓励各地在政策指导下推出教师弹性工作制方案。







在工作方式上如何为教师“松绑”?
值得关注


一些地区已经尝试了弹性坐班制——
浙江省宁波市不少学校都探索推出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无理由调休”制度,缓减教师身心压力。

安徽省蚌埠市通过选配班主任助理,避免出现班级管理真空时段,探索建立课后服务教师AB岗制度,交替轮岗;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总量,教师可以选择提早离校、推迟到校,每周半天假制度等。

福建省很多学校鼓励各地通过“调休”“AB岗”“时间银行”等举措,落实弹性工作制,让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可适当灵活调配休息时间。

广东省中山市某集团校采取了“弹性坐班”制,尽可能让教师自主安排时间。

山东省临沂市某中学允许哺乳期女教师享有相应“弹性坐班”的权利。

......

不过,
虽然弹性坐班制受到很多老师的欢迎,
但是增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
面临一定的挑战。


中国教育报记者
采访了部分局长、校长和教师
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你支持中小学教师弹性上下班吗?


支持,从教师自身来讲,存在时间和精力不够的现实问题,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自身家庭难以兼顾,特别是没有读书学习等专业发展的时间(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潍坊一中党委书记  井光进)
支持,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是一种“良心活”,是一种情绪劳动,并不是“计件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更不是靠过度消耗劳动时间所获得的。(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特级教师 吴金财)
如果能弹性坐班,老师可以用上完课的时间去看病或者回到家里比较放松的环境工作,灵活安排时间,也能稍微顾及一下自己的孩子。学校信任老师,给老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老师也会更信任学生,也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更有创造性的教学中,会带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北京中学教师 周洋)
支持,教师的工作时间有较大的特殊性,不是完全可以在学校内有限的上班时间完成的,通常,会延长到下班后、周末和假期,只要有来自家长或者学生的询问,教师往往需要及时解答。但同时,“用一生去备课”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如果能实施弹性坐班,可以在教师繁琐的工作之余,适当兼顾自己的家庭,这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乐于从教。(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虎英小学教师 罗学芬)
我非常支持中小学教师弹性上下班,因为中小学教师平时的工作是比较繁忙和劳累的,尤其是班主任,早来晚归,很疲惫,长此以往,对老师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甘肃省金昌市第六小学教师 高永春)


面临哪些现实挑战?


不同学科教师的工作量都有具体的规定,但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各种原因导致主课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和非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时间是不对等的,而且很难去公平量化。

另外,同学科的教师和班主任在不同的学校也存在差异,如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城区学校。所以,实行弹性上下班,要照顾到不同的教师,避免出现内部矛盾,需要决策者因校、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河南省修武县教育体育局美育办主任 王战东)
“如何把握好弹性的度”是一大难题,例如,是上班弹性,还是下班弹性?上午弹性还是下午弹性?弹性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或是半天?不同岗位的教师、不同年龄的教师、不同家庭情况的教师之间,如何平衡?如何在弹性上下班的背景下,不影响学校的常规工作和常规管理?(吴金财)
教师的职业特性和专业性,决定了他们需要时间和空间上的自主性,但是从管理层面而言,面对素质参差不齐的教师,尤其是面对职业发展动力不足的教师,有限的职权范围难以进行管理与激励,坐班制至少可以做到底线管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卿素兰)
部分学校长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佳,实行弹性坐班后,无法有效跟进评价和改进,可能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质效。(井光进)
因老师们的分工或者工作量不同,导致忙闲不一,如果要实行弹性制的话,会导致部分老师心理失衡。(高永春)


学校需要进行哪些考量?


一是政策解读,赢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认同;二是优化管理制度,增强教师个性化选择,平衡好教师与教学辅助人员关系,确保各方积极性;三是改进评价机制,处理好时间与效率的关系,确保育人质量和办学满意度不断提升;四是确保政策的联动与落实。当前,涉及教师关爱的政策很多,有些则是好看不能“吃”。

不断优化教师职称制度,提高高级岗位比例等,激发教师内在积极性,可能比弹性坐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井光进)

弹性工作需要学校采取任务驱动管理模式。学校不需要制定上下班制度,而是要制定任务分配与绩效评价制度;要用工作任务、过程和质量去要求和考核教师,而不是纯粹地依靠在校时间的长短。比如线上教学、线上会议等,就完全没有必要在学校内完成,学校需要做的是探索治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因此,校长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教育思想,相信教师的潜能,提升教师的道德自律能力。未来的教育,充满泛在学习,有更多网络平台资源、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困”在校园与教室。学校治理需要焕发教师工作活力,挖掘潜力,如此才能让教师真正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卿素兰)
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我们的教师。教师对教育情感的付出,并非体现在在校工作的时长。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以独立性和自觉性为主的工作投入。虽然会有一些临时性任务,但在通信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在OA系统或钉钉等自动化办公系统的支持下,都不是问题。

此外,学校要主动作为,系统设计。要将教师弹性上下班,与学校的作息时间调整、课程安排、校本教研、资源调配、规章制度修订,以及课后延时服务、教师弹性空间等结合起来。

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基层地方政府应该要有所作为,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学校先行先试,另一方面要在先行经验的基础上,为学校普遍推广制定或公布相关的工作指引。(吴金财)
学校需要合理安排教师工作,不额外增加教师负担。同时,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关心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等。(王战东)





切实减负,
才能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
让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

落实中小学弹性坐班制
你支持吗?有哪些建议?
评论区留下你的声音👏


素材|中国教育报、光明社教育家
本文采写 | 孔萌
责任编辑|孔萌
配图设计 | 樊薇 王荣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上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学生狂揽280+剑桥offer!未来申请者将面临哪些录取改革和挑战?美国与中国科技战略竞争前沿告急黄奇帆、屠光绍、周延礼最新发声!金融科技发展有哪些挑战?如何解决?来看详情儿童免费医疗、中小学生午休“趴睡”变“躺睡”……这些关乎孩子身心健康的建议,你最关心哪一个?“元宇宙”“脑科学”…“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开班!【经济】中小学教师工资将达2000欧,他们为何不开心?未来IB教育将面临哪些挑战?2023 IB中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重磅!佛州推动立法取消"隐蔽持枪许可",人人可公开持枪上街!你支持吗AIGC 将如何影响产业?又面临哪些科技治理的问题和挑战?首席架构师成长之路:当架构师不再需要关注QPS的时候,他还要应对哪些挑战?水杯多次被同事射精, 女员工以此辞职要求经济补偿, 支持吗?“不速之客”来我家中小学教师50多岁就教不动了,大学里70多岁教师比比皆是,这是为什么?零跑汽车的2022:年亏51亿,还需要克服哪些挑战?成为一名大熊猫饲养员,要面临哪些挑战?@老师,“建议中小学教师弹性坐班”引发热议,您怎么看?|调查内学框架与外学旨趣关于中小学教材,教育部明确百度文心一言背后的大模型,将给基础设施带来哪些挑战?芝加哥会变得更安全还是更暴力?9个新市长候选人的安全计划,你支持哪个?教育局通知:统一教师着装!中小学教师群体沸腾了......给小驴补个足球,跟物理学家唱个反调澳洲71%雇主支持“四天工作制”,34%有望5年内实行!中小企业意愿更强女儿想穿“病娇杀人狂”裙子出门,我该支持吗?清理中小学班级群中与教学无关的网络任务,这个建议,你怎么看?|两会快评“盲盒经济”国内遇冷,泡泡玛特进击海外市场会遭遇哪些挑战尹锡悦对日“屈辱外交”,在韩国有人支持吗?互联网时代,知识分子面临哪些挑战?废除对罪犯子女的考公限制,这个提案你支持吗?个性化医疗时代就要来了?看看还有哪些挑战从个体到机构,律师业正面临哪些窘境?今年夏季考试,CIE还为考生提供额外支持吗?教育信息周刊|陕西:乡村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单设评价标准;杭州拟调整中考分配生制度;深圳每两周开一节班级心理课由视频想到的:意识由左脑负责这种认识对不对另说,这种简单联系无论在定义上还是理论陈述上都非常粗糙。如何判断你是否陷入了美国网络战?如果你遇到这样的账号......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