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离婚时最蠢的话:“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孩子”

离婚时最蠢的话:“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孩子”

生活

“对我而言,婚姻是一个开盲盒的残酷游戏。不能退换,只能接受,勉力维持,直到毁灭。”

她在聊天对话框里敲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完全能感受到她在这段婚姻中体会到的绝望——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知识女性,一路乖巧地做出大众认知的正确选择,严格而谨慎。考研毕业觅了一份公职,到了适婚年龄被催着相亲,匆匆忙忙地进入婚姻,赶在黄金生育期升级成为母亲,在职场和家庭中间矛盾挣扎了一两年,随着孩子的成长以及育儿赛道的激烈竞争,不得不与丈夫的工作前景做个对比,无奈辞去“事儿多钱少经常加班”的稳定工作,全身心进入家庭——从此育儿和家务成为她的全部。

育儿和家务当然也是工作,且7X24小时全年无休耗尽精气神,却被高傲的婆家视为“沾了儿子的光”,可以不必辛苦上班,坐享其成。对于这种酸言冷语,她一向装聋作哑含混过去。起初不理论是因为不想浪费时间鸡同鸭讲、做无效沟通,后来就变成了心灰意懒。丈夫最初也曾感激过她的退让,但天长日久,渐渐觉得自己才是最累最辛苦的那一个,工作顺利也还罢了,一旦有什么职场动荡、财务危机,第一个节流目标就是她的日常花销:“衣服不用买了吧,你又不见人”“手机凑活着再用用”……

生活费从“拿”变成了“领”,尊严在弯腰,她当然感觉得到,但她能怎么样呢?

她只想着,都是为了孩子,其他的不去计较了。直到有一天,丈夫对着儿子的作文大笑,指着一句话念给她听,“我的妈妈不想上班,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上班也挣不到钱”,婆婆直夸大孙子幽默,她心里刹那间升起愤怒、失望与委屈,五味杂陈。然而她更失望的是,自己下意识做出的反应——竟是陪着干笑了几声,不了了之。她已经习惯了被忽视,也习惯了自我贬低,所有负面情绪都用麻木来应对消化,息事宁人。

她甚至觉得成为全职主妇后,社交圈一缩再缩,不全是被迫的,也有自己有意为之的痕迹,“我想躲起来,就这么熬着吧。”

她认为错误的源头是当初“辞职做全职”的那个决定,如果没有放弃工作,咬咬牙挺过孩子最初的成长时光,现在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可另外一个她,就是这么做的,结果也并非预期。

她没有辞职,起初全靠工作时间的灵活,女儿2小时一醒她就把工作计划按2小时来割碎;到后来夜晚能睡整觉了,她就把难做的、不需要与人沟通的工作安排在半夜;再后来换了岗位,时间不再灵活,实在忙不开时只能请父母公婆轮流帮忙照顾,为此她也会每年尽心尽力地组织一次合家欢旅行慰劳老人家的付出。

她永远都是连轴转的状态,精力充沛,看起来的确完成了大众对现代女性的期待——平衡了职场与家庭。但也正因如此,没人会注意到整个过程里,丈夫的缺失。那男人除了上班,就是应酬,永远有宏图待展,永远无暇顾及家庭琐碎:两家老人之间不可避免的摩擦与埋怨,交给妻子去周旋安抚;孩子的幼儿园他一次也没去过;对妻子费尽心力买下的学区房只会轻飘飘地评价“户型不好”;小学时去学校接过一次女儿放学,还排错了队伍……是的,说起来,他的确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努力,他也想让孩子的未来跃升一个台阶,他是这个家里负责“赚大钱”的。可是,他整日浮在遥远的未来自我感动,却完全看不见自己的妻子是如何在忙忙碌碌、精疲力竭中过着眼下的日子。

个性火爆的亲近朋友,常常会拍着桌子对她恨铁不成钢:趁早离吧!你图个什么啊?

是的,图什么?难道图的是修炼成三头六臂的哪吒,既能赚钱又能养家?图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剔除掉自己的喜好与梦想,只做别人的好媳妇、好妈妈?

当然不是,但日子过着过着就成了这样,始料未及。

也有人决意离婚,成为单亲妈妈。

好处是离开了只会添堵的男人,她也从抑郁状态中逃了出来,孩子也因此得以在健康的环境里成长;坏处是,她需要面对更艰难的生存压力,以及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无法避免被歧视——没有哪个项目组愿意接收一个工作时间有限制、基本不能加班、随时可能会请假的成员。

疫情期间,公司出现裁员危机,为了保住这份工作,她做了很多准备,罗列了自己工作以来的诸多成绩以及很多还未呈现的潜力,她想用能力为自己争取。然而,根本轮不到她慷慨陈词,公司人事摆在她面前的就两个选择:要么拿赔偿被遣散,要么调岗降薪。

别无他法,只能接受。

走到如今这一步,她觉得是自己的骄傲害了她——离婚时,夫家要争抚养权,她热血直冲脑门,脱口而出那句经典台词:“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孩子!”结果正合夫家之意,孩子给了她,丈夫把房子车子全留下,正好用于组建新的家庭。

几年前看过一个权威媒体发布的数据:在离婚时,女性几乎都会争取让孩子留在身边,但超80%的男性不会要求孩子的抚养权。而在婚前,超70%的男性则认为,“结婚就一定要生孩子”。

她现在回想,哪怕只是合理要求属于自己的婚后财产,房子卖了各分一半,她也不会沦落到负担不起失业的境地。

而她本就应当争夺,婚姻触礁、人生覆灭过一次之后,想要独自一人,体面活下去的希望。

以上,是三位女性读者陆陆续续给我的来信。她们是我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朋友。

“她就是我,她就是所有女性。”

她们的生活现状,不禁令人想起那部物伤其类的NHK纪录片:《疫情危机中的女性现状》。

疫情之下,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就业冲击,最受影响的是女性群体。2013年,日本政府提出“让女性发光”的口号,旨在鼓励女性出来工作,缓解社会劳动力短缺的压力,因此出现了很多非正式雇佣的工作岗位。为了照顾孩子与家庭,有很多女性选择了这种工作时间更为灵活的兼职,且多为服务岗位。

然而,随着疫情来临,这类工作也成为最先被失业浪潮席卷的领域。

2020年日本失业人口106万。其中男性32万,女性74万。

79岁的山口淑子,依然奔跑在求职的路上。

她与50多岁的儿子一起生活。因为身体问题,儿子的收入并不稳定,母子俩只靠自己的退休金无法支撑。虽然山口淑子在镜头里瘦削精干,充满精气神,但残酷的现实是,接近80岁的年龄,就算一直坚持去职介所,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了。

40多岁的单亲妈妈杉田,最让人痛心。

她有四个女儿,最小的4岁,最大的17岁。一年前才刚刚离婚,因为得到了房子(但仍有房贷),作为代价,前夫不支付抚养费。疫情前,她原本有一个十拿九稳的工作机会,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录取被取消了,她就这样失去了经济来源,水费欠缴,连下一顿饭在哪里都成了问题。

不得已,正在上高中的大女儿加入了赚钱养家的行列,每周四天在超市兼职。学习的时间因此被压缩,身体和精神也在疲惫的生活中被消耗。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这个被迫早熟的女孩却对人生与未来,充满了悲观与无奈。

杉田认为,电视里说“让单亲也宽裕”“让女性有出路”的那些口号,只是说给“最上面那一部分女性”听的,更多的却是像自己这样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底层女性,从来没有被给予过机会。

单亲妈妈也好,家庭主妇也罢,她们怀揣着不管面临任何困境都一定能把孩子们抚养长大的信念,咬牙坚持,却一次次被现实打醒——没有咸鱼翻身,没有触底反弹,甚至发不出声音。

若你看过这一部纪录片,再加上NHK早前推出过的另一部纪录片《女性贫困》,你一定也会发现:这些陷入贫困的女性,大多数是单亲妈妈。她们要么丧偶,而更多是因为老公扛不住生活压力一抬腿自己跑了,留下孩子和还欠着贷款的所谓房产,从此消失或者拒不履行义务,让妻子独自接受母职惩罚的暴击。

自然赋予了女性生育的能力,却在无形中又成为了她们的枷锁。

细致、温柔、坚韧、耐心……这些备受称赞的性别特质,令许多女性在结婚生育后,或主动或被动地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职能,下潜到了一个个小家的底层,默默付出,辛苦劳作,很累很拼命。

然而,在社会系统的评价分配里,她们却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

琐碎重复的家务劳动,复杂漫长的育儿陪伴,无法用一个个数字、金额来评估对社会的贡献,所以它们的价值是模糊的。在很多人的心里,可能也是最廉价的。

于是,家庭主妇被调侃成一种“性别福利”,在一卷再卷的育儿赛道拼出十项全能的全职妈妈,因为无收入还要伸手要钱,被讥笑为丈夫的“寄生虫”。

无法挣回真金白银,就失去了话语权。

最难过的是,从我们的母亲那里,我们隐隐也看见了,那些因为缺乏舆论支持,很多从一开始就淹没在家庭角色中的女性,觉得生孩子是本分,做家务是低端劳动,陪伴育儿是天性母职,自己赚不了钱,没有价值,没有能耐,还要从丈夫那里拿钱消费,自然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因为自己“理亏”,所以被语言暴力甚至被肢体暴力,都不敢反抗,对自己以一句“还能咋办?凑合着过呗”就交待过去了。

而这自卑自叹的一生,也就这样打发过去了。

诚然,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更新,但需要正视的是,现在有很多女性仍在被教育适龄而婚、适龄而育,没有人提醒她们在成为母亲之前要做好风险预估,一旦在失败的婚姻中成为一个单亲妈妈,她们要么依托于原生家庭的庇护,要么只能在无能为力中向下滑落,陷入贫困的沼泽,直至没顶。

《疫情危机中的女性现状》的最后,单身母亲杉田拿出了一张十几年前的照片,我们才知道,其实她也是在经济拮据的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她指着年轻的自己感慨,“有时候我会想,我在走和妈妈同样的路啊。”照片上,坐在杉田与杉田母亲中间的,还有一个小小的女孩,正是如今早早扛起生活重担的杉田长女。

这一幕,仿佛某种无望命运的轮回。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在看过杉田的故事后,会诘问她“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孩子”……无数个杉田一定也曾在某个绝望的午夜反复斥问过自己。

也许她给自己的答案是:责怪命运,没遇到好的婚姻;脑袋太笨,高估了自己赚钱的能力;出身不幸,没有富裕的家庭兜底……

但我想,问题的症结大概在更久以前、在她成长的漫长时光里,周围的人,社会的声音,来自母亲的经验,没有提醒过她——

女人不一定非要结婚,非要生孩子;

嫁不出去不是丢脸的事,婚姻也不可能成为你的长期饭票;

如果你因为足够信任对方而选择成为家庭主妇,绝不要轻视自己,更不要任凭对方轻视自己。对于这个家而言,你也在创造和对方一样多的价值,甚至更为关键;

当然,想成为一个母亲,也是你的权力。只是在决定生育之前,一定、一定要充分估算以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承担生育后的诸多代价。对于女人而言,生育的代价绝不仅仅只是怀胎十月的辛苦、承受生产的剧痛而已

以及,千万别陷入自我感动或者被人绑架——母爱,有就行了,不必伟大。

那位被迫接受调岗降薪的女性读者,前不久还遇到这样一件事:她在某一次出差前,把女儿托付给还未退休只能请年假赶来帮忙的母亲。她是早上八点的飞机,母亲乘坐的则是早晨六点抵京的动车,饶是如此紧密衔接,5岁的女儿还是必须独自在家差不多一个小时。有位同事在得知她的安排后,语气惊讶地评价:你怎么心这么大?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你这个妈怎么当的!

这些对于女性的刻板认知、对于母职的评价标准,其实是整个社会被传统观念塑造的结果。

它规训了一个又一个自我评价低入尘埃的女性,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以坚忍、沉默、牺牲为信条的母亲,还在辐射和影响着一个又一个茫然无措的女儿。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发声、我们在反抗、我们在一点一点地要求必须改变——虽然很慢,虽然很难。

也许呼吁召唤不来立刻发生的、山呼海啸的变革,但至少可以用被一次次呼吁所影响的涓滴意念,来一点点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让更多被忽略的女性被看到、被承认、被尊重。

所以,请睁眼去看,放胆去喊。

为姐妹,为自己,为下一代。

截图来自电影《在公交车站直到黎明》
NHK纪录片《疫情危机中的女性现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老鬼 | 哥哥青柯不确定的世界里,树教给了我什么一日禅 | 要孩子写好作文,其实没那么难秋菊打官司拿奖,满江红打官司要命?史上最蠢宣发坑死电影公司2030年加拿大减排目标与预测开学了,清华学霸家庭计划表曝光:想要孩子成绩好,睡眠第一,运动第二,还有两个你意想不到限时最后1天!毛头同款小安素,价格超惊喜!增强孩子保护力,妈妈少操心!四川省取消生育登记的结婚限制,越来越多欧洲女性只要孩子,不要男人非常愚蠢的六件事,永远都不要做现在的孩子们,怎么都不会玩了?绝美挪威荷兰夏日之旅(一)哈当厄尔高原-沃尔令斯大瀑布学完书本科学知识需上劳动大学“不生孩子不对”,专家爹味发言劝生: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愿生了?人回家 行李却丢了!时隔4年 女子接到航司电话:“我们找到了你的……离婚时,她因放弃孩子的抚养权被骂别再问我什么是黑胶全职太太离婚时发现丈夫资产过亿! 18套商铺偷偷给前妻女儿…“最错、最蠢、最后悔”!他为求升迁被“风水大师” 骗走千万元…超威亮滑洁厕净,500gx4瓶,包邮,只要16.9元;可使用2250次的威王洁厕宝,包邮只要16.45元校园友谊对孩子很重要,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交朋友,我们能做些什么?面试官问我什么是责任链模式,我把这篇文章甩给了他结婚时为什么要放爆竹呢?老公出轨,离婚时还要分父母给我买的房?家长沉迷手机却要孩子读书?05后诗人犀利吐槽双标父母!从不听妈妈的话,到听AI的话……生育成本、职场歧视、婚姻恐惧:为何越来越多中国女性不想要孩子朋友深夜找我诉苦~本橙过来人经验,想要孩子身体棒棒、长高高,这几件事一定要做好!既要,又要,还要,如何拼经济?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心灵美好的人,不自私冷血,一定要做这种教育(文末送纪录片资源)留学生嫁富二代!婆婆逼签协议 离婚时却...龙泉寺的一段往事BK华女在餐馆认识前夫给对方申请绿卡生4娃但最终悲剧收场!“离婚时我没要一分钱,是净身出户。”离婚时前妻留一道题 令他纠结多年!学生秒作答,笑惨了出国旅游被“噶腰子”?多位“泰国失联”网红报平安!专家:“腰子”不是想割就能割只要给钱什么都可以代劳?!日本奇葩代理公司推出“骂人”服务,却意外大获好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