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的沟通是一门天大的学问。
对于这门学问,大家好像都有统一的答案。无论是过来人口耳相传的经验,还是社交媒体上层出不穷的教程,都在苦口婆心地告诉每一位打工人:好好说话。
但似乎,大家把“好好说话”都理解成了一种电商客服式的说话风格。大家左一个“宝子”,右一个“亲爱的”,在聊天界面里挥舞着emoji和波浪线,为了构建和谐职场做出着艰苦卓绝的努力。
面对矛盾冲突,更是要秉持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硬话软说、降级处理,浇灭每一寸可能引爆办公室氛围的火苗。
甚至还有人专门总结了一套话术,教人怎么化干戈为玉帛。
大家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还不是因为把冲突当成了职场沟通里的大忌。
仿佛认定了,只有能够拐弯抹角、口蜜腹剑地和他人周旋,才称得上是一个掌握了沟通艺术的成熟职场人。
但如果有人突然和你说,职场里最高级的沟通方式,是吵架,你敢信吗?
首先要分辨的一个概念便是,职场里的“吵架”,绝对不是人身攻击、互扯头花的狗血戏码,它和冲动与失控无关,不是情绪化的一时上头,而是一套遵循直觉和理性的高效表达系统。这套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坦诚表达自己,敢于反驳他人,和对方展开辩论,乃至展现自己的目的与攻击性……职场里的吵架,要的并不是谁输谁赢,而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高度结果导向,只要能把话说明白,能把问题解决,那么多一些刀光剑影也无所谓。而很多时候,作为职场人的专业性,也就是在一次次的“吵架”中才得以体现:
吵架,更像是把一部充满了隐喻与空镜头的文艺电影,压缩成了一部纪录片。于是聪明冷静的职场人,都学会了将吵架,作为最高明的招式。许多打工人都慢慢发现,学会好好“吵架”之后,自己非但没有变成办公室里的“刺儿头”,反而工作起来身心舒畅、如有神助,甚至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会吵架后最简单直接的好处便是,沟通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对于专业性强、业务繁忙的岗位来说,好处似乎更为明显。工作场合中的暧昧与推拉,只会拖累进度和效率,捞干货、讲重点,核心的争议与议程才能一目了然。摆事实讲道理,提诉求设规则,拒绝息事宁人,拒绝“以后再说”。当场就能给出解法的问题,就不要变成每个人都倍受折磨的拉锯战。而即便这个过程里多了一些火药味,真正成熟的职场人也都深知,大家都拥有着共同的目标——把工作做好。学会吵架,也在无形之中避免了许多口是心非的客套,有需求解决需求,有矛盾解决矛盾,毫不夸张地讲,就连省下的打字时间,都够打工人们慢慢悠悠下楼买一杯咖啡了。如果仅仅为了避免直面的冲突,就要把话憋在心里,和对方打上几个小时的太极,久而久之,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无意义的遣词造句上,结果工作没出什么进度,人倒是先落得一个心力交瘁。更何况,上班本来就够累了,每打一个言不由衷的字都是对心理健康的不尊重。本可以用“吵架”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用有话直说的方式解决,最后也只会转嫁到自己的身上,变成绵长而痛苦的精神内耗。学会了在关键问题上“吵架”,既是放过他人,也是放过自己。虽然这个词看起来让人心里有些忌惮,但攻击性不代表敌意;相反,露出自己“獠牙”的职场人,反而往往更有魅力,甚至更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最显而易见的道理便是,在一群人中,我们总是能被性格鲜明、直爽大方的人吸引,只要这种直率没有过多冒犯到他人,我们还是愿意在心里为TA留下一个好印象(如果单纯想赢,可以去吵架没发挥好组找灵感)。同时,大方表达自己的需求,讲清自己的底线,是构建边界感必不可少的步骤,那些擅长“吵架”的职场人,往往更难被无理的要求裹挟。而这也带来了另一个好处,既然边界感足够清晰,那么被冒犯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当大家都清楚了对方边界和底线,沟通中的不快与矛盾反而会越来越少,而这也就成为了一个团队里最宝贵的默契。当然,职场中“吵架”也仅仅是一种形式,目的是打通交流中的阻碍,绝不是拒绝友好与礼貌。学会了“吵架”,那些有温度的职场沟通才显得更为真诚可贵。无论职场内外,我们好像总是将冲突视作敌人,似乎一旦有人表达了与对方相异的想法,双方就要陷入你死我活的绝望境地。但事实却是,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往往在交锋之后才能水落石出。作者 | 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