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推崇鲁迅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走了公众号新闻2023-03-13 10:03整理|LIFEWEEK据日本NHK电视台3月13日报道,日本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3月3日因衰老去世,终年88岁。1994年,他成为川端康成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瑞典文学院给他的颁奖词是,“大江健三郎以诗的力度构筑了一个幻想世界,浓缩了现实生活与寓言,刻画了当代人的困扰与怅惘。”差点被读者遗忘的作家大江健三郎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爱媛县喜多郡。他10岁那年,日本战败投降。美军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新宪法的实施及民主思想教育,对他日后反对侵略战争、关注社会问题及人类命运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55年,大江健三郎考入东京大学法文专业,并以“学生作家”开始崭露头角。1958年凭借小说《饲育》获得第三十九届芥川文学奖,1967年代表作《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谷崎润一郎文学奖,1973年凭《洪水荡及我的灵魂》获得野间文学奖,1983年凭借《倾听雨树的女人们》获得了读卖文学奖(小说奖)。大江健三郎的绝大多数小说都是基于他的个人生活,但他曾明确否认自己的作品是日本私小说传统的组成部分,“我的作品发端于我的个人生活,但我试图揭示社会问题。”大江健三郎一生都在反对军国主义复活,主张世界和平。他的写作范围宽广且具人本关怀的精神,政治、核能危机、死亡与再生等皆呈现于他的创作中。虽然成名较早,但因其所谓的“左倾”思想而受到日本文学界的种种压制,正如大江健三郎自己说的,他在日本是一个差点被读者遗忘的作家。也因此,一些日本人认为“持续批评日本的态度”才是他被瑞典学院青睐的原因。大江健三郎本人的解释则是,他的获奖是“边缘(文学)对中心的胜利”。因为他认为从文化角度上看,日本应该被视为世界的边缘。在发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时(あいまいな日本と私,被译为《我在暧昧的日本》),大江健三郎将南京大屠杀列为20世纪人类三大人道主义灾难之一,敦促日本摆脱“暧昧”的态度,勇敢地承认历史罪过,回归到亚洲人的亚洲来。6次访华,一生推崇鲁迅由于母亲是鲁迅的忠实读者,大江健三郎从12岁起就一直读鲁迅的作品,成长的很多年里也深受其影响,“我一生的写作就是为了向这个人致敬,就是为了靠近他”,鲁迅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贯穿了他多个作品。也正因此,大江健三郎对中国有着极其深厚和特殊的情感。继1960年作为日本文学代表团中最年轻的作家第一次访华后,大江健三郎又于2000年、2002年、2006年、2009年多次访问中国。2006年9月,大江健三郎前往南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与大屠杀幸存者及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者进行了座谈。在 2009年1月的访问中,他参观了北京鲁迅故居和鲁迅博物馆,并在北大发表了《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的演讲,“绝不绝望,而且也绝不用简单的廉价的绝望去蒙蔽自己或他人的眼睛。因为那才是虚妄。作为意志行为,不,就好比我是站在希望这一边的——即便这也是虚妄。”莫言曾评价大江健三郎:“在(大江健三郎的)这些书里,他没有回避这个世界的黑暗和面临着的巨大危险,他一如既往地向人们提醒着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惨剧,告诫着人们要防止历史重演过去的悲剧。同时,他也将他对这个世界的希望,寄托在那些未被魔鬼置换过的纯真儿童身上。他的声音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令人头脑清醒的声音,他的作品也是能让我们的心智变得冷静和健全的‘醒世恒言’。” 排版、 审核:小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大家都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