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四十当主任:痛点很多,但期冀更多
作者 | 智合研究院
一位中年律所主任,能有多少痛点?
是所务与家务、管理与业务迟迟端不平水,还没人能指点迷津的困惑;
是同行旧友高歌猛进,自己市场份额却迟迟未能有所突破的焦虑;
是当初接手管理时豪言壮语,与激烈的现实竞争间的鸿沟与落差。
另一面,还是不规律饮食作息累积的肠胃病,是长时间开会、静坐带来的腰颈痛,是不分日夜与键盘鏖战出的腱鞘炎……
种种困窘,甚至牵连到关心自己的密友、至亲——怎样才能彻底解决律所管理,让他们不再担心?又或者说,“旁观者清”的他们,也有着锦囊妙计?
他的随笔:中年管理者困局
上午,9:00
“上午好王总,关于之前提到的那起案子……”“喂,张法官你好……”……
律师们陆陆续续都落了座,原本空旷冷清的所里渐渐喧嚣热闹起来。
穿过办公区倒水的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所里的律师,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我喜欢看到这些年轻的脸庞,朝气蓬勃、充满干劲,这种奋发向上的冲劲,让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十岁。
当年初出茅庐的我,也是这样在案件办理和逻辑分析的海洋中徜徉,全身心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单纯、坚定而又充满对未来的希望,不用担心被其他烦心事捆绑手脚、焦头烂额。
一晃神,十几年弹指即逝。老主任退休云游,我则开始在律所管理的“苦海”里孤帆行舟:
一方面,之前所里的管理就相对松散,合伙人们各自为政,全凭着老主任的面子情谊才聚在一起;另一方面,律所在本地算是颇有资历,但却并不被看做“强所”,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光维持规模就已不易,更别提上任时的豪言壮语。
就说迁址这事儿吧,合伙人会议上也提过不止一次:十来年下来,律所在本地初具规模,也算是小有名气,无论从提升律所形象还是改善办公环境的角度,早该换个好点的办公场地,至少不该再待在这个已被战略抛弃的旧商业区。
但合伙人商量来商量去,各有顾虑,意见总是不一,事情也就这么拖了下来,让人头疼。
下午18:45
“喂,老余,我快到了,在哪个包间?”
最近应酬很多,但两年没见的老同学接连好几通电话约我吃饭,还是挤出时间赴宴。自从当上主任,我就不再只属于我,而是全所的“吉祥物”,时间基本没有能留给我自己支配的。
老同学说要介绍个人给我认识,见了面才知道,这是和他同修管理的同学,近期业内的风云人物,律所发展势头正猛——原来这小子前阵子之所以玩失踪,是偷偷跑到外面修炼“内功”。
不得不说,我以前对这些真的是毫无兴趣,总觉得把案子办漂亮,什么都会有,但现在,大环境由不得你不关注这些。
中午在厕所隔间换痛骨贴的时候,所里几名律师在那闲聊圈内动态,听得我差点没能站着走出来:
上个月朋友提到要来本地的那家沪上大所,竟然已经开始着手挖人。
这几个律师是跟了我好几年的骨干,还带着不小的团队,他们要是一走,业务就直接塌了一块。
前些年埋头做业务,拓案源,也没怎么对管理和团建上过心,如今,稍有风吹草动,人心就开始跟着浮动。
后悔没早听老同学的话:管好人,收住心,所里律师齐心协力才能同舟共济。这老小子,前两年律所都险些揭不开锅,这两年怎么还走到我前面去了。
究竟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和自己渐渐拉开了差距?
她的日记:你的痛点,她同样在意
凌晨,5:00
枕边的手机嗡嗡嗡震动起来——当上主任5年,凌晨5点起床已是他的固定作息。为了不扰我清梦,他特意将铃声调成震动,但事实上,每次我都会跟着迷迷糊糊的醒过来。
十五年老夫老妻,习惯了。
坐起身的他闷哼一声——大抵又是腰疼。从坐上主任这位子开始,他的腰就没利索过,嘴上死不承认,但该敷的药倒老老实实一样没落下。
为了他的身体,我买了不少按摩的书籍依样画葫芦地学,所谓的食疗之法“吃啥补啥”也试了个遍,但总归是治标不治本:
腰是他的痛点,但又不是真正的“痛点”——同在律所多年,我们都清楚,想“治本”,只有把那个问题彻底解决。
清晨,7:00
书房的台灯仍然亮着,我知道他在抓紧早上的每一分钟处理案子。律所的时间宝贵,他要尽可能留给各种沟通、谈话、会议……
趁着这当儿,我偷偷将暖宝宝、痛骨贴一一塞进他的公文包——下午他要出庭,有备无患吧,虽然他总吐槽“放电脑的空间都没了”。
眨眼已过不惑,正值壮年的他,有理想、有成绩、有资历,是我们这儿律师圈最年轻的主任之一。从毕业起,他便在这家律所摸爬滚打,上任律所主任又是他的恩师——于情于理,接过接力棒的他,都希望能让律所的名号响遍全国。
还记得5年前,刚成为主任的他,踌躇满志,时不时会在家里和我描摹他的宏图伟志:3年内律所人数要破百、律师起薪要跨入“万元俱乐部”、要到北京去开分所……
“我要带领律所,从区域走向全国!”
“是是是。”我笑嘻嘻地打趣他以后是要载入中国律师史册的人,那时,他眼里满是光芒。
可事实上,即便在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市,做好一家律所一点也不比在北上广深容易,律师越来越多,事务所的管理越发复杂,他眉间的愁思也愈发浓郁。
是的,管理,就是那个困扰我们的关键问题。
早上,8:00
难得的假期,窝在客厅的沙发上刷了会手机:
明天,就是我俩的15周年纪念日了。
15年,水晶婚,寓意夫妻二人彼此了解,肝胆相照,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
结婚纪念日啊……往年忙碌,直男如他,每次都是匆匆给我发个红包或捎束花,以示歉意不能陪我;我也多半是在办公室里点份蛋糕外卖,拍张照片给他,就当是一起过了节。
也亏自己曾经在管理合伙人的岗位上摸索了两年,不然在儿子到来、将重心倾向家庭后,现在我可能更体会不了他面临的难处。
如今,我算是换了个战场,他却负上了越发沉重的担子,在丈夫、父亲、律师、主任等角色间劳碌不定。
不过之前闺蜜曾跟我提到,靠着一套“秘籍”,她那同是“一所之主”的另一半,不仅得以结交不少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还利落地解决了不少律所遗留问题,如今甚至有闲工夫和闲心带她跨国游。
“从结果来看,那确实是值得一试的投入。”闺蜜话犹在耳,犹豫许久,我还是拨通了她的电话——这次的纪念礼物,就选这个吧!
希望那会是份物有所值的惊喜。
一份礼物:解决方案,多有共通
深夜,0:15
熄了火,他送走代驾师傅,没有着急上楼,但也没像往常那样点上一根烟,而是摩挲着手腕上被盘得油光发亮的牛皮表带。
表是结婚那年的纪念款,是她拉着老丈人花了一整个周末扫遍全城最终选定的。“怎么也说是男人的第二张脸,得捯饬利索了。”她说。
后来十五年,车换了,房换了,只有这块表风雨不动——对于自己这种逐渐摸到“知天命”门槛的老男人而言,早已过了追逐新锐和时髦的年纪,也唯有踏实,才是面对痛点、难点处变不惊的资本。
表盘里,一长一短两根指针配合娴熟而默契,提醒他已是深夜12点半;表沿上,二楼客厅投下的柔光,告诉他家人尚在等谁夜归。
他有些愧疚,当上主任以来,自己能留给家庭的时间,已经越来越捉襟见肘。
人到中年,比起年岁和压力留下的“零件问题”,有限的精力,是更戳他软肋的痛点与心病。也并不是没有想办法解决,最近托助理买的十来本书都是管理类目——但没有一本能指点他破解当下面临的困局。
明天,啊不,今天,就是纪念日了吧……
理了理思绪,他从包里翻出电脑,打算先将业务工作告一段落——至少今天,他不打算把工作带进家门。
凌晨,1:30
轻轻扭开房门,他看见沙发上披着毯子已经睡熟的她,和桌上尚冒着热气的砂锅——她显然知道应酬时的自己不会按她的“健康食谱”来,索性每周一次,督着下班的他灌下这份据说十全大补的汤。
那确实称得上是份“甜蜜的负担”,尤其是考虑到可能过剩的脂肪。
桌边的台历上,明天被重重画上了红色的圈,大概是来自她的耿耿于怀。
出于忙碌,之前每次纪念日他都没能好好陪她过过,但这次他确实认真准备了礼物——一次长达24小时的真正的休假,以及……
轻轻的振动声在午夜显得尤为清晰,她的手机屏幕倏然亮起,弹出了一则消息提醒。
谁会在这种时候给她发消息?
她没有醒,但他已经过于好奇,蹑手蹑脚解锁了手机——虽然这确实不太好。
那是一条微信,附着一个二维码:
(扫码解密谜底)
这让他想起酒桌上老同学那句“推销”:“听我的,选它,没错!”
他觉得自己的猜疑有点好笑:
多少年了,他们还是这么心有灵犀。
律所领导力与发展战略课程
(LLMC-8)
Law Firm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023
这里,有精准命中你痛点的管理问题,以及全球顶级教授、律界大咖共同探讨得出的解决方案。
这里,有适合中国律所管理者或未来管理者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成为“LLMC课程8期学员”,领取《2022年中国律师业战略发展数据分析报告》等前沿课程材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