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最大卑微,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请牢记6个相处之道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叛逆、脾气暴躁、不容易管教,青春期的孩子也让很多家长望而生怯,可能还没说几句话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鸡飞狗跳。
有些孩子甚至直接对家长“冷处理”,比如,家长一问“学习怎么样了”,孩子要么是直接不回答,要么是淡淡地回一句“就那样”。
很明显,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沟通困难,比较典型的一些词语就是“一说就急”、“一提就恼”、“一点就燃”。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不少家长觉得“做父母难,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而青春期孩子最典型的代名词就是叛逆。
可是青春期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又有真正了解过吗?
每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忽略感受的父母。
有一位朋友,她和她女儿之间的日常沟通让人觉得特别压抑,曾经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听她说:
“自从女儿进入青春期后,我和她就不能正常沟通,每次一问“作业写完没有”,她就暴躁地说:我不写,难道你给我写呀?”
一时间朋友被怼得哑口无言、同时也觉得内心受伤颇重。
有天晚上,朋友因为加班感觉肚子饿了,便在客厅里吃些零食和水果,不曾想还因此惹怒了正在房间写作业的女儿。
女儿对着妈妈大吼着说“你烦不烦呀,大半夜吵着让人写不成作业”。
妈妈认为,女儿对自己说话的方式太不尊重人了,也一点感恩心都没有,两个人还因此发生激烈的口角之争。
同时,妈妈也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女儿进入青春期之后就显得特别暴躁。
青春期的孩子遇事暴躁,一言不合就开始闹情绪,甚至顶撞父母、离家出走,但在孩子叛逆行为的背后,却极少有家长反思过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
要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身上的变化不只是年龄增长,心理方面也特别渴望被尊重、向往自由。
可是很多家长却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懵懂无知,于是他们总是以家长的“为你好”而不停干涉参与。
而这也恰恰让孩子被压的喘不过气,同时也间接性地诱发了孩子渴望自由、极力摆脱父母的叛逆性行为。
所以,家长那些所谓的强势或说教沟通方式是行不通的,也很容易令亲子关系越来越如履薄冰!
那么,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家长应该如何沟通呢?牢记6个相处之道远胜道理。
01
除非孩子开口
孩子:
“妈妈,我今天把同学借的书弄丢了”。
错误沟通:
“你看看你,早就说过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碰,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丢了我可不会给你买,自己去想办法”。
正确沟通:
“好可惜哦,那你同学是不是很伤心?你是不是觉得很难受尴尬?那你准备怎么办呢?有需要我帮忙做的地方吗”。
同样一件事、用不同方式去沟通,会发现所带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心理学家曾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对不请自来的建议和关注感到特别愤怒”。
而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小大人的模样也开始初步显示,再加上受到生理变化影响,孩子在行为上会常常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成熟、独立自主一些。
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不要主动去提建议、更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的行为。
试着站在了解孩子、征求孩子意见的角度去和孩子沟通,你会发现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正在慢慢得到有效升温。
02
尊重理解孩子
孩子:
“我不喜欢剪短发,那样太丑了”。
错误沟通:
“学生都是剪短发,你是去学习的、不是比美的,剪什么头发重要吗?短发好,短发才是你们学生应该剪的发型”。
正确沟通:
哎呀,原来姑娘都长大了,这个年纪妈妈也经常臭美,不过,如果留长发的话夏天会很热很热,这就要看你最后怎么选择了”。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和衣着打扮,平时对于自己的发型和穿衣都有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
比如,女孩可能会偷偷把校服的裤腿改小,又或者在穿长袖的季节坚持穿短袖,喜欢把短发留成披着头发的淑女气质。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强行给孩子剪短发、要求他们穿一些不喜欢的衣服,是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猛烈的反击的。
好的沟通方式,就在于和孩子之间的友好互通,当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糟糕而无法沟通时不妨换个方式。
把自己内心的标准摘掉,学着去尊重孩子的审美,理解他们那个想要彰显个性、表达自己的内心。
只要父母能够做到“闭上评论、指责和打击的嘴”,慢慢地,你会发现其实孩子的审美也并没有那么糟糕。
03
代替说教和唠叨
孩子:
“我已经长大了,你能不能不要总是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错误沟通:
“你知不知道现在跟谁说话,翅膀硬了是不是?再不好好学习就出去搬砖吧”。
正确沟通:
“噢,真是对不起,原来宝贝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其实你的想法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我们再换个方式、或加一点技巧,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有脑科学家曾经研究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得到迅速增加,而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联系也会加强,所以青春期的孩子认知能力会得到大方面提升。
但又由于青春期孩子的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全,这也就导致孩子在情绪和理智交锋时,前者总是会不受控制,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表现得比较易怒暴躁。
作家麦家表示“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陪伴一头老虎”,那么家长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只需要小心翼翼吗?
答案是否定的。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容易暴躁易怒,但是他们反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坚持自己的认知和想法。
只要我们多一些理解包容,尤其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用描述询问去代替说教唠叨,当彼此之间的沟通能够友好和谐时,亲子关系自然不会愈演愈烈了。
04
给孩子空间
孩子:
“你凭什么总是动我东西、翻我的东西”。
错误沟通:
“我是你妈,又不是外人,我为什么不能看”。
正确沟通:
“对不起,是妈妈错了,为了弥补歉意,我愿意分享我青春期的一个秘密,没有第二个人知道的哦”。
一个十几岁青春期孩子,在心理方面往往是特别渴望独处自由,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
比如,把想说却不能说的话通过记笔记的方式诠释。
可有一些父母总觉得孩子必须要听自己的,一旦有某些事情、某些行为琢磨不透了,就会想方设法地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把孩子了解透透的才肯罢休。
其实,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略带糊涂的家长才是最聪明的,孩子不想说的话怎么问都不会说,孩子想说的话不用家长追问就会主动分享。
如果我们总是不停地逼迫着孩子说,他们不想说的秘密若强行瓦解,孩子就会彻底封锁自己的心门不愿意产生过多沟通。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家长一定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可以试着去加入孩子的兴趣来搭建沟通桥梁。
如果孩子喜欢打篮球、手工办,平时在餐桌上就可以跟他们讨论相关话题,以此打破沉默尴尬的同时,也可以和孩子建立共同兴趣的爱好话题。
05
孩子:
“我下午想跟同学去打篮球”。
错误沟通:
“打什么打,你也不看看自己的学习什么德行,整天跟着同学瞎混,学习还不得倒退得连你自己都不认识”。
正确沟通:
“宝贝,你是不是很喜欢和xx同学一起玩儿?我觉得如果你把他邀请到家里一起玩一会、一起学会习,这样会更好,因为妈妈可以更好地照顾到你们哦”。
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朋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是远远超过父母的。
同样一件事情,父母苦口婆心的劝阻和朋友的几句话建议,所呈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他们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交友不慎。
然而,不管父母如何阻止、干涉,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交友圈,只不过有一些是摆在名面上的三五成群,有一些可能是背地里的暗渡陈仓。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作为家长,我们要意识到“既然拦不住,就应该加入孩子的朋友圈”。
可以邀请那些所谓的朋友经常到家里玩儿,之后再试着找机会加入他们的话题;
遇到问题时跟孩子们一起想办法,看看有没有其他解决途径,当我们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选项和帮助时,孩子自然也就更愿意和我们沟通了。
06
说教不如好好谈谈心
孩子:
“我不就是跟男同学说了几句话,你至于大吼大叫吗”。
错误沟通:
“没事不好好学习,跟男同学瞎乐什么,一看就是心思不在状态了”。
正确沟通:
“记得妈妈青春期的时候喜欢班里一个男孩,然后每天都会找话题沟通,你想不想听听我的青春期故事呢”。
对于众多家长来说,最怕青春期的孩子遇到什么?
莫过于危险和早恋。从心理层面来说,早恋又甚是等于危险,尤其是懵懂无知的女孩很容易陷入情感困境、或被人欺凌哄骗。
最可怕的还是孩子早恋后影响学习,自此断送了自己照亮未来之路的光明。
其实,青春期早恋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不堪,情窦初开的年纪谁没有经历过呢?
现在想想,曾经那些年追过的男孩女孩,只不过是觉得兴趣相投的简单和纯粹。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在大胆中不断尝试和体验,相比于家长的批评和干涉,青春期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共情。
比如,主动和孩子分享青春期的早恋故事,让孩子明白喜欢只是纯粹的感情;
通过自身经历去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当孩子不再为莫名的情愫而不断尝试突破了解时,你会发现一朝热度过后孩子很快就回到了学习状态!
网上有这样一段话:
“青春路是成长之路,不缺乏鲜花,也少不了荆棘,充满了幸福,也一定有创伤。
那是成长的痛,是成熟的残忍。”
我们往往只看到孩子的暴躁、叛逆,殊不知这些情绪的背后藏着他们挣扎、纠结的心。
青春期对于每个成长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挑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放下的比要抓住的更多,这不是“卑微”,是一种成全。
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