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不了,那是你不懂这4条黄金法则
广告
广告
摘 要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我们最不需要做的,就是那个对的人。让他们看到,在矛盾冲突之后,父母开始尝试改变。这样的行动本身,就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它会让孩子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动荡的内心,感受到安稳。
论危险系数,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一定排在亲子相处的前列。
有智慧的父母,会转变教养方式,适时运用策略,恰到好处地向孩子表达关切和爱意。
这个周末,闺蜜来找我“避难”。用她的话说就是,这段时间,家里那个刚上初二的男孩,在逼她“禁言”。
她好声好气送关心,孩子要么嫌她唠叨,要么白她一眼就把自己关房间。上周五,她见孩子回来晚,说了句:又和谁一块去打游戏了!孩子就急了,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场面一时很难控制。
搞得孩子爸不得不让闺蜜出来躲躲!只见闺蜜眉头紧皱,摇摇头说:这以后还能好好说话不?真不想再理他了。
作为妈妈,我知道闺蜜关切的话肯定还会继续说。只是,她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如果不改变之前的沟通模式,以后必定还是“僵局”或是“战场”。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是件很考验家长智慧的事。
但如果父母能懂得这5条法则,针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对应地运用策略,就会发现: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注定要成为剑拔弩张的谈判双方。
适时闭嘴,沉默的陪伴是最好的爱
闺蜜最想不明白的一点,是明明孩子以前,很喜欢和她聊天。无论是朋友间的趣事,还是在网上看到的资讯,经常是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现在这样疏远她,让她很慌张。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一种很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一方面,他们需要也留恋父母的关爱,但同时,又渴求保持独立。这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表现在外,就是家长眼里的“高冷”。
我们的热情主动,并不会融化孩子,反而会让他感觉,在把自己拉回到小时候。这种割裂感加深了他们的矛盾心理,反感情绪也就随之产生。
心理学上有一个法则叫“麦拉宾法则”,说的是,人们在交流时,能被对方感知到的信息,7%来自说的内容,38%来自语音、语调,55%来自肢体语言。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和孩子贴得近一些,不是一定要用语言。微笑、平和的语气,或者仅仅是陪着孩子,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孩子想听的,是你掏心窝子的话
随着脑功能越来越发达,此时的孩子们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的能力,家长的“好心建议”,在他们眼里,就是戴在身上的脚镣,是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说教、指正,会直接成为亲子间的导火索。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考虑运用“自己人效应”和孩子沟通。通过自我暴露,讲一些自己的糗事、傻事,让孩子感觉你们处在平等的位置,把你当做“自己人”,主动缩短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在孩子失控前,你要先给情绪刹车
如果做个排行榜,票选出青春期的孩子,最不喜欢父母做的事。那“唠叨”一定能进入榜单前三。
这个时候,家长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少说。估计很多妈妈要反驳:不说不行呀,总不能看着孩子犯错吧!
事实上,让你喋喋不休的,或许不是孩子,而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情绪。让你“不能不说”的,或许也不是孩子的坏毛病,而是你对孩子的控制和要求。控制性唠叨不仅会引起孩子反感,也会影响他们成为人生的主人。
所以,父母要学着掌控情绪,不妨把约束力指向自己。给家长提供了一个方法:在家里进行“纸条约束”,每次提醒完孩子,就在纸上详细记录下来,想去提醒时,先看一下纸条,再决定要不要去。
用心倾听,是不着痕迹的支持
有研究发现,在聆听过程中,积极与讲话者互动,不时地提问“然后呢”或者接一句“这样子啊”,同时做出些表达兴趣的表情。
说话的人,就会感觉到在意和激励,不仅会说得更多,俩人之间的距离,也会迅速拉近。
有些父母担心,和孩子有代沟,说不到一块去,反而讨孩子厌。其实,家长并非一定要懂孩子的兴趣。
我们的目的,是加深和孩子间的情感链接,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而仅仅是用心聆听,就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爱和理解。这些积极的力量也会平移到孩子内心,化作他们成长的底气。
就像钱志亮老师说的那样:孩子在青春期与父母还有话可说,就是一种胜利。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