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前装搭载率首破30%,从环视、融合泊车再到域控复用
低速ADAS赛道,正在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全景环视交付新车615.39万辆,同比增长34.29%,全年前装搭载率首次站上30%大关(30.87%)。
在车型价位区间分布来看,10-15万车型全景环视标配交付占比最高,达到30.46%,其次是15-20万、20-25万两个区间。从搭载率分布来看,10万以下,以及30-35万区间的前装搭载率低于市场均值。
接下来,随着整车电子架构的升级(环视系统从单挂ECU逐步集成至域控制器)、高阶智能驾驶的环绕感知以及摄像头的复用(比如,融合泊车),都会进一步促进全景环视市场的多元化增长路径。
“在全自动驾驶没有实现之前,只要司机位上还有人,全景环视的市场需求将长期存在。”北京鑫洋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黄奇表示。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的新需求,这家公司也在提供性价比更高的软硬解耦方案。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后续全景环视供应商将出现分层,一部分继续专注于高性价比单一环视功能,主攻2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一部分瞄准融合泊车赛道,从感知逐步延伸至决策控制;另一部分,则有较强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力,进军高阶智能驾驶赛道。
按照预测数据显示,10-25万价位区间仍将是未来三年全景环视市场增量的主力军。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2024年全景环视前装标配搭载率将突破50%,全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万套。
同时,随着座舱域控制器市场的快速成长,传统环视基于「摄像头+ECU+算法」的一体化商业模式将被逐步打破,独立的全景环视ECU将逐步被域控制器集成,而摄像头考虑与行车ADAS的复用,环视算法就成了「硬通货」。
比如,目前鑫洋泉的环视算法引擎,可以实现跨操作系统、跨芯片平台的复用和运行,通过简单调用库函数接口的方式,即可实现环视的全部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目前,已支持linux、adroid、ios、QNX等多种操作系统。
“我们的环视算法引擎已经很成熟了,甚至比芯片原厂的还要成熟,功能也完善了很多。拿到我们的算法引擎,一般1个月内就可以推至量产状态。”黄奇表示,鑫洋泉的环视算法引擎适配芯片数量已经超过20款,2022年出货超过57万件。
此外,基于全景环视系统,智华科技也陆续实现“透明车底”、“动态立体视角”、“车道偏离预警”、”行车记录仪“等功能复用,同时,通过对软件算法的模块化封装,实现软硬分离,支持不同算力和操作系统的芯片,也可以嵌入到座舱车机系统,配合舱泊一体功能。
目前,智华科技的AVM和FAPA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客户包含长安、广汽传祺、广汽埃安、五菱、比亚迪、合众新能源等,出货量多年位于行业第一阵营。
此外,中科创达打造的VideoCat也是一个可以兼容当前所有主流车载平台和操作系统的车载影像功能开发套件,可通过标准化的API接口,极大降低车载影像功能开发时间,解决多平台功能兼容性的行业痛点,从而真正实现高质量、高性能的一次开发、多平台部署。
同时,高阶泊车(AVP),行泊一体概念的落地,也带动全景环视(融合泊车的关键一环)进一步提升在25-40万价位区间车型的渗透率。数据显示,2022年乘用车自动泊车前装标配搭载率为14.08%,市场开始进入复苏周期,预计2023年搭载量增速将超过往年。
而过去需要单独一套独立控制器的泊车功能,也在受益于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带动舱泊一体、智驾域控带动行泊一体)的集成红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企标配自动泊车的成本压力。比如,博世正将自动泊车辅助功能集成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中,为中国市场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舱泊一体解决方案。
此外,今年,法雷奥宣布,与宝马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代客泊车功能。按照计划,双方将在现有合作的自动泊车功能基础上,在宝马新一代平台“Neue Klasse”的ADAS域控制器(基于高通计算平台)上部署联合开发的代客泊车算法。这进一步带动低速自动驾驶赛道的市场热度。
而作为目前高阶智能驾驶的主力计算平台,英伟达此前在2021年底推出的NVIDIA DRIVE Hyperion 8参考设计架构时,就同步推出了NVIDIA DRIVE Concierge智能召唤泊车软件堆栈。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低速ADAS赛道已经告别过去单一功能上车「刚需不足」的困境,随着域控制器、高低速、行泊、舱泊等软硬件的复用率提升,市场增量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