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必须要城中村改造
疫情之后很多事情都在加快推进
但是有一件速度算是飞快了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事情
我记忆中往年都是零星几个,今年只有半年的光景就要启动8个,力度不可说不大
那么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只是单纯的房地产么
这次疫情时间很久,也过去的很快,但是有一些事情可能大家一直都有记得
比如
过去两个月北蔡防疫管理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混乱,我们从新闻里看到很多这样的画面
联勤村全村2300人全都拉走
村民整体撤离后,再进行进行全村粗暴的大消杀
这次疫情,在上海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城中村
而这次阳性感染者最多的浦东,疫情高发的城中村有72个,共23.3万人,成为了这次上海疫情爆发的重灾区
回顾上海这次疫情,浦东北蔡可以说是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了
北蔡疫情有多严重呢
我们来看下,整个上海平均感染率是2.6%,浦东新区感染率是3.99%
而北蔡一个御桥村的感染率就超过40%,御桥村全村1050人,等于5个人中有2个人被感染,病毒几乎就弥漫在空气中
在城中村的载体下,疫情的影响和传染瞬间扩大,很多的防疫都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
另外更加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在上海这座繁华大都市背后,城中村的规模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来看张我们做的图
其中比较大型的一个普陀区红旗村,最大体量可以达到86万平方米
上海的城中村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或许是这么急迫需要城中村改造的原因
那对于城中村改造而言,到底应该会怎么样发展,之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这是今天这篇文章希望给大家带来的回答
01
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原始
我们选择去到现场,实地看了那个北蔡被集体转运的村子:联勤村
试图去寻找,这个城中村会成为上海疫情集中爆发地的原因
这是我第一次深入走进上海城中村
去的路上我还非常忐忑
但是真的到了现场,我才知道真的存在着空间折叠
发现这里和我认知里繁华的上海,完全是两个世界
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居住形态
房屋主要是农民自建房为主,基本没有什么商品房小区
房龄基本上都在20年以上,墙面都脱皮出现裂缝比普通老公房还旧,如果我不说,你大概会以为这里是哪个县城农村吧
也没有什么大型的集中式商业,基本从村口往里走每几步就有摆摊的,推着个三轮车卖些水果蔬菜
路边随意停放着车辆,进出小区的大都骑着电瓶车,来来往往
村子里还能看到之前疫情防控的横幅
每家每户的门口还都贴着消杀留下的标记,红色涉阳户,绿色已保洁,黄色已消杀,白色封条
大概可以想象出北蔡这个城中村,前面两个月经历了什么
按村里的人的说法,这里单租一个房间要1000-2000元/月,最便宜的800元每月的也有,成为不少沪漂来到上海打拼的第一站和过渡地带
这里的租房模式和城区不一样,没有中介,除了二房东都是居民自己贴个房屋出租条,甚至租房都不要合同,大概也是因为短租居多吧
不过居住环境大概也可以想象了
它没空调、没卫生间和厨房、还没热水洗澡
居民自己搭的厨房卫生间长这样
居住条件差了点,但这里的租客却很多。主要是张江高科那边的年轻人,还有就是在当地打工的人,有卖菜做生意的,有的是临时工,很多人一住就是十几二十年
不过,城中村确实物价很低,降低了生活成本
路边摊吃个饭十几块钱,理发店剪个头发20块钱,小卖部吃个雪糕1块钱
因为城中村没有什么商业可言,都是居民在家里摆个小店面,做做小本营生
在北蔡看过联勤村之后,我大概能知道为什么城中村会成为疫情重灾区了
一是这里处于中心地段,人口和房屋过于密集
大量的二房东活跃在北蔡租房市场,北蔡的隔断房、群租房在浦东可能是最多的
身处其中四面都是房子,每家每户几乎墙贴着墙,只剩下窄窄的小道
这样的居住环境下,租客太多太杂
因为房租便宜大部分“沪漂”会聚集在此,居住人群也显得比较杂。人一多避免不了密切接触
而且很多房子没有卫生间,大家都去公厕。公共区域清扫不及时很容易感染
最后一点,租客杂乱也意味着非常难以管理,尤其是在特殊时期
城中村本质上就是农村,农村自建房是没有物业管理的
一旦出现疫情只有靠居民自己,出入戴口罩,做抗原,出现阳性上报,能自觉做到以上几点的人应该很少,人一多不规范后,管理起来就很乱
很大程度上,城中村这样的居住形态,已经落后上海这个城市太久了
02
看到这里或许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城中村需要改造
因为在这样的空间布局下,几乎没有办法对病毒的阻隔
并且除了疫情之外,未来的防火以及各种安全也同样存在隐患
换句话来说,城中村改造也确实势在必行
但实际上,想要推进城中村的改造并非易事
城中村改造能够得以推进,也决定了这片土地到底是一念天堂,还是一念地狱
这也是过往推进比较慢的原因
首先,起步就是艰难险阻、要权衡各方利益、征得95%以上的居民同意、还要想办法去解决钉子户的问题
要让上千户居民都同意拆改,且对拆改补偿方案都满意,本身也是一种博弈,且如果时间战线拉的越长越难拆
因为随着房价的上涨,拆迁补偿成本也会越来越高,给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
拆迁成本有多高,可以参考下黄浦区一个案例,15㎡房子的补偿金322万,算下来折合成单价要赔偿21万每平米
对开发商实力更是一大挑战
拆改相比较直接拿地要复杂的多,上海的改造模式坚持以保留保护为主,有些历史文脉要保留,规划复杂难度高
还要满足城中村的生活需求,依靠开发商来植入商业、产业打造综合体,说实话房企里能够啃下大型城中村旧改硬骨头的并不多
但是,在另外一头
如果能够落实城中村改造,它带来的不只是单个地块的更新
比如上海一个城中村改造最成功案例,蟠龙天地
它原本是上海比较大的城中村蟠龙村,体量有44万㎡,也是上海第一批获得市政府批复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
改造成功后的蟠龙村变成了大虹桥最火热的新盘
蟠龙天地二期新盘推出741套房源,认筹人数高达3700+。去年入门积分达到了80分,成为大虹桥高积分门槛的一个楼盘
新房的火热,也带动了蟠龙天地二手房成为徐泾板块的天花板
之前新房备案价6万/㎡,如今二手房已经超9w/㎡,这片原本是城中村的土地可以说是焕发了新生命
这恐怕是上海改造的最成功的一个城中村案例了
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型城中村土地在合理规划旧改后,很有可能会成为楼市的热点
03
城中村改造已然成为上海未来的一个主要趋势
不论是城市还是楼市,都会是如此
解封之后上海的恢复经济50条计划里,就有8个城中村旧改项目,而北蔡已经被认定为接下来要改造的其中之一
其实,从今年年初的供地计划中就显露端倪
2022旧改住房用地供应量比去年大幅度增加了
上海2022年供地计划中,土地供应总量为2567公顷,是三年中最高的一年,比2021年提升了18%
其中旧改住房用地52.5公顷,比去年增长了75%
改造量最大的黄浦区旧改用地45公顷,静安和虹口次之分别是5公顷,未来这三个区是旧改主要区域
2016年到2020年,上海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约281万平方米
除了这些已经改造完成旧改的城中村,还留存很多成片的和零星的城中村
上海启动大规模的改造计划,背后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和楼市有着重度的关联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城中村旧改的原因
目前上海市中心已经引入存量市场,土地尤其稀缺
而很多城中村地段普遍位于核心区、外环内地段
就拿刚提出的八个城中村旧改来说,可能就意味着今年上海会出现八个新房热门板块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房产市场会迎来大量的土地和商品房供应
而在这样的土地成片开发、成片规划下
会带来的不仅是单个零星楼盘的改造,而是整个片区的提升,甚至是市政面貌翻天覆地的改变
所以,城中村改造对上海来说是一件迫在眉睫,防疫常态化的民生事件
更是我们接下来值得关注的上海楼市的新热点
以上为正文,来自微笑向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